《入行论释·善说海》思考题
(第二品)
第16节课
121、名词解释:
以理妨害 他胜罪 恶作罪 五无间罪 学处
122、按照本论的观点,仅发愿要利益众生,是否就已经得到了菩萨戒?如果不是的话,那在什么情况下才得菩萨戒?
123、我们可以同时受愿行菩提心吗?为什么?
124、菩萨戒条中,哪些是你最容易犯的?你打算平时怎样护持这些学处?
125、犯了菩萨根本戒以后,是否像违犯小乘别解脱戒那样不能恢复?对此,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各有什么观点?
126、请写出平凡人容易犯的八条定罪,并作具体解释。
127、一个人受了戒但不懂戒条,会有什么后果?请举一实例说明。
128、有些人认为:佛教的皈依受戒都是表面形式,有心就好了,这些仪式完全是多余的。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129、我们平时在街上看到乞丐时,作为受了菩萨戒的人,怎样对待才不犯学处?
130、大乘菩萨的根本戒有哪四条?请一一解释。
131、受了菩萨戒的居士,如果引诱出家人还俗,双方会犯哪些戒律?后果会怎么样?
132、如果梦里佛陀显现让你做破戒的事,你会怎样处理?为什么?
133、在家居士如果挑拨上师与上师之间、僧团与僧团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你打算今后怎样注意?
134、有人说:“小乘是焦芽败种,不要学小乘,应该学大乘。”或“密宗是婆罗门教,不是真正的佛法,应该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说这种话的人,会有什么危险性?对此你应当怎么做?
135、菩萨的堕罪共有几条?请具体说明。
第17节课
136、受戒时必须具备哪三条才能得到菩萨戒?
137、有了戒牒,是否就意味着自己已得菩萨戒?
138、菩萨戒明明有十八条,为什么《虚空藏经》中只说有十四条?
139、“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大小乘分别是怎样解释的?二者的关键差别在哪里?
140、我们从来不造恶业,天天拿着转经轮念佛,对众生也不起贪心、嗔心,而且灌过很多殊胜的顶,这样算不算大乘修行人?为什么?
141、弘法利生、闻思修行那么辛苦,还不如喝酒、打麻将、上舞厅快乐,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有智慧的人会怎样选择?为什么?
142、在家人创办公司选择行业时,是否只要能给自己带来一本万利就行了,至于对众生有害无害,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选择?为什么?
143、我们在守持菩萨戒时,什么情况下是堕罪形象、在什么情况下是无堕形象?对此,请以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具体分析。
144、有些人经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虽然逼不得以造了一些恶业,但我的心是很好的。”他们这种情况会遭受恶果吗?心好的标准是什么?
145、现在有一种不好的传统:犯了小乘的根本戒,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犯了大乘的根本戒,很多人认为只要忏悔一下,重新再受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146、早上修菩提心时,你对自己满意吗?实修菩提心和口头上说说有什么差别?请谈一下你的亲身感受。
147、如果毁犯了菩萨戒,还净的方法是什么?无著菩萨和龙猛菩萨各自的观点有什么差别?你如果犯了,会用什么方法还净?
148、仲敦巴尊者认为令菩提心圆满生起、圆满受持的方法是什么?知道了这个方法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149、若要生起珍贵的菩提心,在加行阶段首先应当做什么?
150、清净的供养必须要具备哪六个条件?你能做到几个?
15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随时随地修供养?
152、八功德水有哪八种功德?
第18节课
153、到名山胜地旅游时,作为修行人,你怎样才会不虚此行?
154、修行人如果没有钱,是否就无法圆满自己的资粮?请说出你的理由。
155、我们在坐车或乘飞机时,看到外面的美丽风景,第一个念头应该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156、供养的时候,印度的无著菩萨认为必须具备哪六种条件?你能做到几条?
157、自己一分钱也不花,仅仅观想山河大地作为供品,这样供养真能积累资粮吗?此举的原因是什么?
158、佛陀圆满了一切功德,完全断尽了贪心,为什么还需要我们的供养?
159、意幻供养是藏传佛教独有的吗?请以教证成立你的观点。
160、自己明明有财物,却不舍得供养,只是口头上说“意幻供养就可以”,这样能否得到真实的功德?为什么?
161、对上师最好的供养是什么?为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第19节课
162、我们为什么要对诸佛菩萨供养身体?供养身体的方式有哪几种?
163、如果将身口意三门供养了上师,今后你应怎样对待这个身体?
164、有人说:“学了密宗以后,身体就是清净的坛城了,燃指供佛犯密乘戒。”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165、别人说我们长得不好看,或者太胖了,自己马上就不高兴了,这是什么原因?作为修行人,应当如何对治?
166、燃指供佛时,由于特别痛而产生了后悔心,这样的供养还有功德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167、燃指供佛有哪些教典依据?
168、如果给佛菩萨作沐浴,是否他们的身体也像我们一样不干净?为什么?此举有什么功德?
169、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浴佛仪式有什么差别?
170、供养衣服、装饰物分别有什么功德?请以其他公案加以说明。
第20节课
171、意幻供养与意缘供养有什么差别?请举例说明。
172、三千大千世界是怎么计算的?
173、如果有一瓶价值昂贵的香水,你打算喷在自己身上,还是供养佛菩萨?为什么?
174、供养佛陀等殊胜对境时,如果自己发心不清净,会有功德吗?请举一公案说明。
175、如果平时没有条件供养,那该怎么办?
176、什么叫散乱心?以散乱心供养有功德吗?请以教证说明。
177、供养以后千万不能忘记什么?你平时做到了吗?
178、诸佛菩萨已经断尽了饥饿感,为什么还要对他们供养神馐?不供养只发愿行吗?为什么?
179、在发愿的时候,最关键不能忘记什么?你平时是怎么发愿的?
180、依靠什么样的观想方式,即使你只供一盏小小的灯,也能积累无量无边的资粮?
181、有些人认为:“供酥油灯实在太浪费,还不如自己吃了好,或者布施给贫穷的人。”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182、供养宝伞的缘起是什么?这样供养有什么象征性?
183、很多人对佛教的这些供养不理解,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怎样对治自己的这些分别念?
第21节课
184、名词解释:普贤云供 阿阇黎 戒胜者
185、发愿供养和意幻供养有什么差别?
186、为什么要以悦耳的歌声供养诸佛菩萨,难道他们也喜欢听音乐吗?
187、有些高僧大德让弟子唱金刚歌、跳金刚舞,这种行为是否不如法?此举对众生有什么利益?你是怎么看待的?
188、请举例说明下面三种情况:1)有教法、有证法;2)有教法、无证法;3)无教法、有证法。
189、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将佛法弘扬开来?你真的去做了吗?
190、显宗共称的佛塔有几种?每种塔的建造因缘是什么?
191、佛塔只是土木堆成的建筑,为什么对它要恭敬?见到佛塔时,心里应该如何观想,行为上应该怎么做?
192、哪些佛像是释迦牟尼佛亲自开光的?现存于何处?若人们朝拜顶礼会有什么功德?
193、如果我们凡夫也想获得文殊菩萨供养诸佛的无上功德,应该怎么样观想?这种供养与一般的供养有什么不同?
194、什么样的顶礼才如法?这样顶礼一次,会获得多大功德?请引用教证说明。
195、菩提心的根本都包括哪些?为什么要对其顶礼?你平时是如何做的?
第22节课
196、名词解释:世间皈依 僧众 因皈依 四对治力
197、以前有些人为了避免非典而躲到山里去,这是皈依吗?如果是的话,属于哪一种皈依?它有什么特点?
198、皈依寺院、佛塔不是很殊胜吗,为什么佛在《胜幢经》里说这种皈依不能解除大痛苦?请说说你的体会。
199、世间皈依、小乘皈依、大乘皈依在时间和发心上有什么差别?如果别人问你是哪一种皈依,你会怎么回答?
200、有人说“我只皈依显宗,不皈依密宗”,或“我只皈依上师不皈依普通的出家人”,这种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201、皈依以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你平时做到了几条?
202、对于皈依的学处,阿底峡尊者和《瑜伽师地论》中是怎么规定的?
203、有些居士特别讨厌蟑螂、蚊子,一看到它们,就边念佛边打死它们,嘴里还说希望它们早日超生,这种行为是否会破皈依戒?为什么?作为大乘行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所谓的害虫?
204、如果我们不慎破了皈依戒,能恢复吗?怎么样恢复?
205、大小乘的皈依以什么来区分?如果按照这种标准,你属于哪一种皈依?为什么?
206、“反正都是行持善法,皈依不过是个仪式而已,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在行持善法方面,皈依与不皈依有什么差别?
207、果皈依和愿菩提心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希求佛果,二者从哪个角度有差别?
208、请引用教证说明:皈依的利益非常大。
209、我们需要忏悔的罪业是由哪六种途径产生的?
210、有人认为四种对治力是藏传佛教独有的说法,没有权威性,所以不愿意学。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211、忏悔的前行、正行、后行是什么?平时你忏…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 思考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