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提果。不可思议之种种功德伴随断肉即如是生出。”
待观音菩萨言毕,眼前之一切景象顷刻皆变为自现光明,我也好似从光明梦境中苏醒过来一样。此时之身心顿感痛苦、不适,恰似刚服过毒药一般,难忍之恐怖油然而起,心不禁颤抖、惶恐起来。想到刚才目睹的复活地狱之惨痛景况,便无法施行自他相换之修法。心在苦恼、悲戚的同时,眼里不觉流出眼泪来。
就在此刻,难忍之大悲心不由得升腾而起——为能承受他人之苦痛,为天边无际之虚空中的一切众生都能清净食父母有情血肉所致的可怕罪过,我开始发出如下真实谛之誓言:
“阿吙!祈请十方诸佛菩萨垂念我,请观照我这个颠倒因果的儿子;祈请大恩传承上师垂念我,请观照我这个颠倒因果的儿子;祈请大悲观世音菩萨垂念我,请观照我这个颠倒因果的儿子。因无明愚痴所蔽,尽管口头上我一直说天边无际之众生皆为自己父母,但实际行持中,却一面大吃父母血肉,一面高谈因果法门。以前不懂食肉有如此大之过失,并执三净肉乃佛陀开许之理而自认为食肉无甚过患。殊不知,此戒条乃针对有能力超度一切与己有缘之众生,且其相续未被烦恼所染、净如莲花一般之大德而言,对此类人来说,食肉或许属于甚深密法之行为。但对我说来,除去应具慈悲心、菩提心以及因果无欺之外,再无更深之教言。是故为清净食父母血肉之过患,我发愿从今往后彻底禁绝一切肉食,此誓言为生生世世都不会舍弃之承诺!
即便已食用尽大地上一切众生之血肉,然其贪心却永无餍足之时,只会更加增上。若几日中未曾得着粒米滴水,便会觉得以前什么东西也未曾吃过。因此,行者理应舍弃贪婪之食魔。贪执肉食之因从何而生?唯一之因便在于我执。
其实即使偶一思维肉食,亦应恶心犯吐,因血肉乃与三十六种不净物密切相关。任何旁生均有阿赖耶识云聚习气所成之苦身,故吃肉永无解脱之时。佛陀已明言酒肉皆不清净,何人送酒肉予别人根本不能称之为布施。因此,何人食用此增上烦恼之食物,必将于千百万年中沦为俄鬼,终日不得饮食、徒受其苦。而人世间凉水都可被人尽情享用,除酒肉外,尚有不计其数之食物可供给饮食之用。若仍无法满足其口腹之欲,还要恩将仇报、食用父母血肉,此理实在了无觅处。
无量劫来,无边无际之众生都曾作过自己生身母亲,喝下的母乳,其量可等同三界大海。故应诚心诚意祈请三宝为作证明:过去因无明习气遮盖,于不知忏悔、不知羞耻之心态中食用父母血肉,现诚恳依止四种对治力发露忏悔,并发誓:自此以后,于心中不起稍许吃肉之念头;若饮血食肉,请三宝予以严厉惩罚。同时也祈请所有护法天众恒常观照我,若食母亲身肉,则三界中再无比我更严重之破誓言者。稍稍损害他众,佛即称之为破戒者,更何况与杀生无异之食肉?《涅槃经》、《楞伽经》等经典均云:何人食肉即等同杀生。况大小乘经典中皆已遮止肉食,对发菩提心者尤未开许。吾等本师释迦牟尼佛往昔因地为沙鸡、猛兽时,即已遮止肉食;随顺世尊之后学者,断肉食素又何须多言?此规则乃佛陀教言,印藏诸大德亦同声相和。
如是食肉有无量过患。吾等均知,与罪业不相混之法方为正法,故大众理应行持真正与教法相应之正法。”
了知食肉之过患后,想起血肉就似服用毒药一般,内心阵阵痛楚。愿以此发愿作为对自己之教言,故白玛顿登于扎嘎寂静处造此文字。以此善根,愿能清净食用血肉所引发之罪业,并祈盼能现见千佛尊颜!”
下面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从多种角度、多个层次对吃肉、吃素的问题再做一番论述。
当今时代,人们大多拼尽全力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过可惜的是,他们延年益寿、增进生命质量的方式方法却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大多数渴求身强体健的人士,往往选择杀生食肉以增强自身营养、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其实这完全是颠倒因果的错乱行为,是他们被愚痴与偏见彻底蒙蔽的表现。在《佛说业报差别经>中,就指出了欲得长命报所必须行持的十种正因,其中在在处处都与杀生食肉以求长命的说法针锋相对: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何等为十业?一者,自不杀生。二者,劝他不杀。三者,赞叹不杀。四者,见他不杀,心生欢喜。五者,见彼杀者,方便救免。六者,见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见恐怖者,施与无畏。八者,见诸患苦,起慈愍心。九者,见诸急难,起大悲心。十者,以诸饮食,惠施众生。以是十业,得长命报。”而《梵网经》中更是明确规定道:“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
我们不仅应从戒律的角度理解吃肉的过患,并为避免乃至消除因食肉导致的今生及来世之恶报而坚决戒杀断肉,更要以佛子的悲心,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更积极的态度,投身到关爱有情、救护父母众生的行动中来。这一点诚如《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所言:“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噉肉食众生。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对佛经了解一知半解之人,往往自以为在显密经典中对食肉过患的描述并不频繁、其措辞也绝非如描述别的非理之事时那般严厉、痛切,特别在密宗教义中更是对吃肉与否的问题轻描淡写。其实,这些理解纯粹是未深入经藏的表现,因显密经论中有数不清的文字都在阐述佛教对这一问题的究竟立场与看法——那就是必须彻底、完全地禁肉!在所有的佛教经典中,嗜肉如命之徒都找不到佛陀对食肉饮血片言只语的赞叹之处。相反,大量的教证理证都表明佛弟子遮止肉食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
对这一问题,《大佛顶首楞严经》中有异常明确的说明:“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此经中还具体指出了这些不断杀而修禅定、兼具所谓“多智”者的悲惨结局:上品者不过成为大力鬼;中品者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至于下品者则会堕落为地行罗刹等。这些鬼神各个都拥有自己的徒众,他们竟恬不知耻地自诩说自己已修成了无上道。于佛灭度之后,末法时代,这样的鬼神会大量应世,且疯狂叫嚣说食肉可致菩提正道。在描绘出了末法时代群魔乱舞、正邪颠倒的可悲景象后,世尊又在此经中宣示了关于当初开许食用某些肉类的真正密意:“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末了,世尊又以譬喻说明道:如果不能断杀,则修禅定者就像自己把自己的耳朵塞住一样,他们高声大叫,以为别人全都听不到,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又是什么?这不是欲盖弥彰又是什么?“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又如《央掘魔罗经·卷四》所言:“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因如来藏故诸佛不食肉耶?”佛言:“如是,一切众生无始生死,生生轮转,无非父母兄弟姊妹,犹如伎儿变易无常;自肉他肉,则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复次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食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
以上按藏传佛教的观点宣说了修行人不应食肉、应戒荤茹素的道理,为加深读者对这些论述的印象,下面再集中引用藏地著名大成就者夏嘎措智让珠(曾经云游过青海、拉萨、尼泊尔、冈底斯雪山等地、拥有数万名弟子)《大悲书函》中的的相关教言、文字,以期大众能更清楚地理解藏传佛教的素食观,从而在通达显密教义对此问题的阐述基础上,依教奉行,以决绝的态度、坚定的志愿、彻底的行为,把食素这一大乘佛教徒所当为、必为的生活准则落实到自己的日常修为中去,使所有众生都能感受到我们身上,从里到外洋溢、发散着的真正的慈悲心。
下面,从慈悲为怀的角度阐明已经发了愿行菩提心,并欲通过因乘显宗而净化相续、继而修学金刚果乘妙道的人不应肆意享用父母有情血肉的原因: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引用一切众生之怙主、本师佛陀的至理名言云:“久远劫来,汝未生、未去、未死之处我未曾见过;久远劫来,未曾作过汝生身父母、兄弟姐妹、阿阇黎、堪布、上师之众生,我难以见也。”大班智达全知罗桑秋吉嘉村在他所著的《道次第乐道论》中亦云:“从未转生过之众生身体了无觅处,转生过之众生身体不可胜数。未曾作过自己母亲之众生难以寻觅,作过母亲之众生不计其数。”而《致弟子书》也说:“无有未从其腹孕育而生之众生。”尤其是在转生为人时,无一众生未当过自己的母亲,作过母亲的众生实乃数不胜数。此中情况正如《乐道论》所云:“每位众生在转为人身时,未作过自己母亲的一个也没有,作过母亲之众生则不计其数,且彼等仍将继续作自己之生身母亲。”《致弟子书》中又云:“土粉抟成枣丸数可计,作为母亲边际不可尽。”每一位有情在作母亲时,都像现世的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爱护自己,使自己免遭无量无边之损害。正像《乐道论》中所说:最初怀孕时慈爱孕育;当婴儿呱呱坠地时则将之放在柔软的垫子上,爱如掌上明珠,并以自己的体温来温暖爱护;平日总是面带微笑,以喜爱的目光注视婴儿,用嘴来吮去婴儿的鼻涕,用手来擦拭屎尿;母亲宁愿自己的生命…
《藏密素食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