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佛法,就是为了死亡和来世做准备。
丑二(所皈依之对境)分二:一、皈依共同三宝;二、皈依具愿力之菩萨。
寅一、皈依共同三宝: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
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
面对可怕的中阴、恐怖的来世,谁能救护我呢?唯有佛陀才是一切众生的怙主,他以大慈大悲精勤维护着众生,其威德力能消除众生今生来世的所有畏惧,所以从今起,我们一定要皈依佛陀。
“今”就是指当下,我们什么时候听到佛法,什么时候就立即皈依。堪布根华在讲义里说:今天上午听到就上午皈依,下午听到就下午皈依,晚上听到就晚上皈依,“晚上”这句是我加的啊,呵呵……
真的,有这种心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听了佛法以后,心想“不要紧,我明年退休了以后再皈依”、“等我儿子毕业后再说”,但到了那个时候,你现在的这种信心还有没有啊?所以,皈依佛门越早越好,不要再推了,藏族有句俗话:“晚上睡觉时的念头,早上起来后就没有了。”你今天对佛陀有信心,过段时间就不一定有了,所以你要趁现在有信心的时候,不要问父亲,也不要问母亲,不用征求任何人的同意,马上皈依,不管家里还是单位怎么样反对,你都不要理。为什么呢?因为皈依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有了皈依,这一生就有了真实的意义,没有皈依的话,那是非常遗憾的!
皈依的对境,就是大慈大悲的佛陀。他是所有众生的依怙,圆满断尽了一切障碍,证悟了一切功德,世间上任何一个众生,包括仙人、转轮王、天王也无法与其相比。佛陀是唯一的量士夫,他能赐予我们暂时与究竟的救护。这种救护,并不是帮我们解决一些困难,而是令我们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从初发心到获得佛果之间,佛陀始终都在利益众生。当然,因地时的利他具有一种勤作,但到了果地时,完全是无勤作地利益众生。佛陀不会想:我一定要精进,早上应该很早起来,今天要帮助好多众生……虽然没有这样的勤作,但通过三大阿僧祇劫的积累资粮,佛陀可以任运自成地利益有情。这样的佛陀,正如《入中论》中所说,圆满具足了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种种功德,完全有能力解除众生相续中的痛苦,除了佛以外,声闻缘觉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的救护者唯一就是佛陀。
有些修行人很虔诚,在他们的心目中,佛陀就是万能的,是整个世间的救护者,没有一种痛苦佛陀是不能遣除的。有了这样的信心,自然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上师如意宝也曾说:“佛陀的功德是圆满的,没有任何事情不能做到,但关键在于我们的信心,有了信心的话,绝对能遣除一切痛苦。”上师还举了一个公案说:以前扎扬堪布带一群人去朝拜拉萨,途中遇到了一伙强盗,要求他们交出所有的财产,当时眷属们惊惶失措、四处逃避,堪布告诉他们:“你们跑也解决不了问题,不可能得到究竟的救护,大家应该一心一意地念佛。”然后他自己坐在一块毫无遮拦的大石头上,专心地祈祷佛陀。强盗们特别不高兴,向堪布放了一阵枪,但除了在衣服上留下子弹的痕迹外,根本没有伤害到堪布,这些强盗见此情景,吓得四散而逃。法王说:“当我们最痛苦、最害怕的时候,如果心里唯一祈祷佛陀,有这样的信心,那佛陀没有不能救护的。”
前段时间在讲《净土教言》的时候也给大家提过,我们见到中阴的恐怖景象时,如果祈祷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或者自己的根本上师,一定会从这种畏惧中解脱出来。而且,若能一心一意地皈依佛陀,此人必定不堕恶趣,佛经云:“何人皈依佛,永不堕恶趣。”所以,我们在临死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只有佛陀能救护我,我唯一皈依佛陀!这样的话,所有的畏惧当下就消除了。否则,一直想找其他的办法,这说明对佛陀的信心还不够!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佛陀有信心,没有信心的话,佛陀的力量虽然不可思议,但不一定对你起作用。《前行》中也说了,上等信心会获得上等的加持,中等信心获得中等的加持,下等信心获得下等的加持,如果一点信心都没有,即使三宝的加持再大,我们也得不到丝毫的利益。
可见,皈依三宝一定要有信心,形象上的皈依没有任何意义。昨前天有些人打电话说正在学习《入菩萨行论》,我告诉他们:最好不要是形象上的学习,这样不会有什么利益,只是浪费我的财产而已,实际上我不太愿意,我也不需要一些虚名。如果真正能一心一意地学,哪怕只有一个人,我也非常高兴;如果不是特别诚心,只是报个名而已,你们世间上的事情那么多,还是做自己的事情吧。我每天给你们讲这些也是多余的,最好不要搞一些形象,应该有一点实质性。什么叫实质性呢?内心对佛法僧三宝有真实的恭敬心,就像《随念三宝经》中讲的,真正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信心,这对每个人的生生世世都有不可言说的功德和利益。这一点,作为希求解脱的人,谁不向往、谁不渴求呢?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二十五节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