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佛问答——传喜法师台湾开示 2011· 11· 3▪P2

  ..续本文上一页种想赶它走的心,所以要从自己的心念上来。你心念上没有这些业了,它自然就没有办法了,水和火就没有办法融在一起了。如果你身上就有这种业因,它就会跟你在一起。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也不要管它什么附体不附体,你回光返照,我们每一个人的这个里面,你什么性格你就会和这个宇宙里什么力量会相应。我们佛经里面讲到,一念就落于法界,特别天台宗就强调这个,一念落于法界。真正地明白了,念佛就落佛法界,信菩萨的,菩提心就落菩萨法界,出离心落声闻缘觉的法界,修善就落天人法界,每一念会落一法界。所以我们学佛就是啊,好好地管我们的心,我们的心要跟佛法相应,慈悲喜舍,用佛法来对治我们心里的病。

  问:亲戚在我未嫁过婆家时,他们就上一代有恩怨,却用邪咒符法长期控制我,晚上十二点或一点多才让我入睡,长期晚睡,肝排毒不良,又得肝病,有何短咒语可以破除任何邪咒呢?

  师父:首先,你讲的这个,你设定的,假设的这个,我认为不一定存在。不是说有人有恩怨就拿咒咒你,如果存心不良拿咒咒别人,能不能咒到别人?跟你说,咒不到的,反而咒自己。因为你自己什么心态,首先得益的也好,得害的也好,你肯定是这个世界第一个,对不对。你好心对别人的时候,第一个得果报的是谁?就是你自己。所以送人花者,手有余香,就这个道理。你起好心,第一个得利益的就是你。起坏心,第一个被害的就是你自己,这个要坚定不移地相信。

  你睡得晚,到那个时候睡不着,是不是其它的原因,喜不喜欢看电视啊,喜不喜欢看电脑啊,在这之前,养一些这些习惯,饮食上调整啊,提前睡觉的话,要注意不要喝茶啊,不要做有刺激的这些事情,这个都是。而且,建立起一个好的习惯,这也是一种休息。既然因为晚睡已经有了肝病,就更加要强制自己能够早睡。

  然后学佛的话,确实会有这个好处,有的人很奇怪啊,他睡不着,有的人睡不着就吃安眠药,有的人说吃了安眠药也睡不着,但是很奇怪,一读佛经就睡着了,这不错,你以后不要吃安眠药了,想睡觉就看佛经好了,佛经一看,就睡着了。

  还有的很奇怪,平时精神很好,一坐在这听师父讲开示就睡着了,有这样子的。好吧,你就把生命电视台打开,一听到法师声音就睡着了。当然这种,其实听到佛法,看到佛经马上睡着,这也是个瑞相,是好事情。

  但是不是说永远这样,永远这样变成你的业障了,慢慢慢慢会变的,变变变。代表什么呢?你一看佛经心就会安静下来,对不对,心安静下来容易睡觉了。听开示也是,心无杂念,往这一坐两眼发直就睡着了。所以有时候因为这样子,师父要故意讲一些笑话,幽默一下,就是大家保持着一个轻松,我们脑子转动转动,所以不能讲很高深的佛法,你如果讲得很高深,绕来绕去,睡倒一大片。

  所以别想着有人在害你,知道吗,那个想法不好的,那个想法比较阴暗的,心地要光明一点,要想普天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下没有害我的人,要这样想,要把天下都看成是极乐世界,要这样想。所有看到不好的,你要想这是我的业障,我无量劫来啊,我的业障,我看到不好的,听到不好的,遇到不好的,回过头来忏悔自己的业障,这就是修行的状态。这样念什么咒,你念阿弥陀佛好啦,“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这是很好的。

  问:在佛教中,戒律多且非常微细,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要很小心谨慎,因为一不小心就犯戒。像什么叫不如法,会堕落三恶道等等,结果什么都不敢说,什么都不敢做,刻刻板板的,一点也不自在,连个人味都没有了,如何开悟,又如何利益他人。人生够苦了,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难道人生就不能以幽默来化解自身与他人间众多的痛苦与烦恼吗?因幽默中易犯口业之绮语妄语,还真是苦恼呀!请慈悲开示。

  师父:关于这个话题啊,好象这里面对佛教讲的这个,在佛教中戒律多,请问佛教中戒律多,是爱我们还是害我们啊?爱我们!你出去驾车要不要系安全带啊?要的。你说警察来罚款,这个警察真可恶。警察是督促你系安全带,系安全带对你有好处呀。

  你家有没有装防盗门、防盗窗啊?几乎都有。我来台湾这么久了,住哪个地方我都看到,特别是私人公寓房,电梯进去之前有一道,电子的,会按数码或者卡片,弹簧锁弹开,钢门拉开,电梯进去。到自己家房门又是一道铁门,这样的。

  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好还是不好?这样很好,不好谁这样子干嘛呢!因为这个是不是五浊恶世啊?这社会没有安全感了,对吧,你装了这个会有一点安全感嘛,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是这样,因为我们人烦恼很重,我们身口意很容易犯错,佛菩萨保佑、保护我们,慈悲我们,给我们这个。

  警察要去执行工作之前,还得把防弹衣还穿上呢!五戒就是我们的防护衣服,保护我们的。戒律越多,级别越高,防护级别越高。比如说三级防护,一个班的人;二级防护,一个加强排的人;一级防护,一个连的人;特级防护不得了了,便衣一大群,对不对,国家元首出来了,特级防护。

  我们佛教是戒律越多,对我们的防护级别越高,所以佛教里,修行的这个就是根据受戒的高低来决定的,这是佛的大慈大悲,大智慧,救我们的具体方法。就像小孩子不会水,在水边玩,家里人给他套个救生圈一样,这就是爱护孩子的具体方法。

  暂时觉得缩手缩脚啊,注意,这是应该的,做人应该的,孔夫子尚且“君行健,如履薄冰”,到六十岁,所有的这些已经潜移默化,渗入到人格里面去了,有六十不逾矩。六十不逾矩,六十了我这时可以不犯错了。

  不犯错代表什么呢?代表他的规矩已经变成习惯了,就像有的人一上车,马上安全带系上了,对不对。这个人不是生下来就这样的,我们中国大陆,我到现在还没这个感觉呢,都不想系。但是碰到外国小朋友,坐在后排他一上车系起来了。是不是外国小孩一生下来就知道系安全带?不是的,有人教育他,他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绝对不会说他没有系好安全带,爸爸就开车开走了,不会的。这个需要这种教育的,养成这种习惯,好习惯。这好习惯怎么样?自己不会遭殃,自己不会生烦恼,那大烦恼来,车翻了,那是很难补救的。

  但是这个幽默,你想幽默,当然幽默非常重要,人际关系呀,我们能活着幽默很重要。但幽默不是说以犯错来制造幽默,对不对,幽默应该还是一种智慧的,是从智慧里来的,一个幽默的人他肯定智商很高。

  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持戒当中来的,一个人,不持戒的人他不会有智慧的,戒定慧。所以你们看,修行越好的人,就是有那种幽默的气质,所以你看像我不幽默的,就是肯定没有修行好。所以也会呀,平时也会,很多人会有这种疑惑,为什么要持很多戒,其实我平时强调的很多,持戒是保护,持戒的安全,持戒的人离怖畏,持戒的人才真正地活得自在。

  但是如果你觉得很拘谨啊,有可能不是持戒给你带来的,有时候恰恰是我们这个人很疏忽,讲话真的是不太注意,你对着石头讲大概不要紧,如果有人,你讲得分寸不好的话,别人会对你有反感,对你一反感你马上就觉得不自在了。所以如果你觉得不自在,你真的需要返观,怎么样子通过学佛来增加自己的福报智慧,提升气质,这样子就会好。

  问:世俗谛与胜义谛如何简单分野?又如何看待业因果?学佛要如何得力地修行,如法地运用于生活中?如何修到出离六道轮回?想听听您的见解。

  师父:这个世俗谛,是重在讲一切的现象是因缘和合,这就是世俗谛。胜义谛呢,就一切因缘能够显相,因缘能够变化,它的根本是因为所有因缘的本性是自性空的。世俗谛强调有是因缘和合的,胜义谛说因缘和合是因为它是空无自性,语言上可以这么说。它的分别就是,一个是在讲有的时候,告诉大家有是因缘和合的。胜义谛呢,一切法的因缘都证明它是空无自性的,胜义谛是要通过修行而证到的。

  世俗谛上众生有生死可度,所以要发起广大的,普度一切如母众生的心,这也是世俗谛的菩提心。然后通过修行自己安住在甚深的佛法的智慧当中,去转化众生的业力,同时又能够无众生相,超越众生的假相,超越这些恶业的相,而达到本质的来扭转众生的命运,化解众生的灾难,来救度众生的,也叫胜义谛的菩提心。

  业、因和果,这些事物的规律都是由世俗谛所概括的,业啊,因缘果报啊,属于世俗谛的。那佛法为什么能够修改这些呢?能转变这些呢?业因果报可以转,就是因为领悟到胜义谛的空性。就像现在医疗界一样,医生做药的人,同样是医生,配出这副药治这个病,配出那个药治那个病,就是他懂得了这个道理,他出去的药就能治人的病,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佛也是以法为空性,以大悲功德力,佛力、法力、缘起的力、真谛的力,这些力都可以改变众生的业因果报,所以业因果报不是一个定法,佛承认有业因果报,但是业因果报不是定法。

  学佛要如何得力地修行?学佛最主要得力的就是信心,对三宝的恭敬心,特别表现在你对师父的信心。一个师父,他不仅这一生修习佛法,其实都积聚了很多的善报的威德力在里面,所以师父给你的语言、教言,凝聚了三宝的精华力在里面,所以对师父要有大信心,对三宝有信心要体现在对师父的信心上。

  如何修到出离六道轮回?首先,要出离之前,首先要厌离,要深达轮回的过患,体悟到轮回的过患,对于佛讲的,你看佛叫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但是佛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定义叫五浊恶世,你为什么要想去极乐世界呀?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我们现在为什么不想去,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是五浊恶世,那既然佛给我们答案了,那我们要好好去领会,到底我们这个世界是怎么个五浊恶世?见浊、命浊、烦恼浊、劫浊、众生浊,到底是不…

《学佛问答——传喜法师台湾开示 2011· 11· 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