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广释(下册)▪P51

  ..续本文上一页,加持他们身心坚强壮硕,能坚强面对各种逆境。但是世间强壮有力者往往会有傲慢心,并不时欺压别人,夺取利益。菩萨在回向加持弱者变强壮的同时,又以愿力加持他们,愿其变得心地善良,能恒时心怀相互饶益之心。身心坚强,不为困境所阻挠,对修行人来说,是必须具备的素质,因为在末法时代修行,不遇违缘挫折不可能,而以往的高僧大德们,也是在一生中历尽坎坷磨难。所以各位修行人应牢记这一点,面对困境时要以大信心祈求菩萨加持,真能具足信心者,定能在菩萨加持下,变得勇毅坚强,不为任何逆缘所摧坏。

  愿诸营商贾,处处皆安乐!

  所求一切利,无劳悉成办!

  愿诸航行者,成办意所愿,

  安抵河海岸,亲友共欢聚!

  愿那些奔走十方的商旅,处处都能吉祥平安,所营求的一切利益,都能不费辛劳而顺利成办!愿在海中航行的旅客,都能圆满成办心中的愿望,平安抵达大海岸边,和亲友们欢乐会聚!

  此两颂是为息灭行旅之苦而作回向。世人为了谋求财利,往往要远离家乡而四处奔波,尤其是在古代,交通不发达,为衣食财利去奔走他乡,其中困顿劳苦难以道尽。然而辛勤如山王,不如积福如火星,菩萨在此以福德回向,愿他们都能增上福报,商旅途中处处安乐吉祥,无有违缘,而所谋求的衣食财利皆以福德力感召,能于无勤中得到圆满。

  在古印度,有许多人为了寻求如意宝,而入海求宝。上等如意宝珠能对整个国家人们有利益,下等的能为某一地区或一个家族的人带来利益,因此入海求宝者,在那时有不少。可是他们凭借的只是一两艘木船,又无先进的导航设备,而海洋中巨浪如山,又有诸多罗刹、鬼怪、巨鱼的危险,以此导致去者成千还者稀,航海者的苦难,也就可略见一斑了。视一切众生如父母的菩萨,对此怎能不加关照爱护呢?因而在此以广大福德资粮回向加持,愿所有航行者,皆能圆满成办所求,安全地返回岸边,与亲友们在欣喜中欢聚一堂!

  愿迷荒郊者,幸遇诸行旅,

  无有盗虎惧,无倦顺利行!

  愿诸天守护,无路险难处,

  老弱无怙者,愚痴癫狂徒!

  愿那些迷路在荒郊野外的行者,都能幸遇旅行的商客,也能无有盗匪虎狼等危险恐惧,旅途中一切顺利,毫不疲倦!愿仁慈的天神,在无路险恶之处,保护那些衰老弱小的无有依怙者,以及那些愚痴癫狂的可怜人!

  为种种业力所迫,有许多人不得不流落在他乡异国。他们往往因环境陌生而迷失道路,孤身一人在荒野中不知所向,这时内心非常惊恐,很希望遇到行人,得到帮助而摆脱盗贼虎狼威胁,顺利抵达安全之处。随顺众生的所求,菩萨在此也就作了如是回向加持,这是从字面上直接作的解释。而从深义看,三界轮回众生,无一不是迷失在无明生死旷野中,不知所向,而且恒时为五毒烦恼贼与恶趣虎狼所威胁。所以大乘菩萨应以功德回向加持,愿他们皆能幸运地遇到,世尊所率取证正觉如意宝的商旅队伍,安然地踏上菩提大道,远离一切逆缘困苦。作者在论中的每一个愿词,都有其表面意义与深义,若能深入体味,对菩萨的大悲济世情怀,定能有所感触。

  世间更有许多衰老弱小无有依怙者,他们无有自我保护能力,经过险恶无路之处时,所受怖畏之苦比其他人更大,对这些老弱者,菩萨特别祈求世间善神诸天守护。还有那些愚痴癫狂者,也特别需要善神保护与加持,才不会陷入悲惨境地。世间善神有许多,比如说四大天王,七十二怙主与一些正直的地神、山神等,这些善神有很大能力,世人若能得到他们保护,世间事业能得到顺利圆满,自己也不会受到世间人与非人的危害。尤其是那些疯癫者,其中有许多是因为魔祟侵害而致,若能得到大力善神保护,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愿脱无暇难,具心慈爱慧,

  食用悉富饶,时时忆宿命!

  受用愿无尽,犹如虚空藏!

  无诤亦无害,自在享天年!

  愿众生都能脱离无暇修学佛法的八难,个个具足信心、智慧与慈爱,饮食受用皆能丰饶富足,经常能回忆宿世!愿一切众生受用圆满无竭,就像修成虚空藏三昧一样!愿众生彼此之间无有诤论,也不相互残害,自由自在地安享天年!

  有情若要得到究竟安乐,远离所有痛苦,必须趋入佛法修习,而修习佛法者需远离八无暇,获得暇满人身。所谓八无暇,即是八种无有修习正法机会的处境,在本论第一品中已有过详述。远离了八无暇,获得了圆满人身,但要做到修习佛法,还要具备一定的信心、智慧与慈爱心。信心、智慧与慈爱心,是修习佛法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全知麦彭仁波切与上师如意宝在论中都曾提到过,这三条是佛法的归纳,也是每个修行人必备的基础素质,缺一不可。在菩萨加持下,有缘者相续中对三宝具备了信心,有能够了知因果轮回等正见的智慧,也具足慈爱悲愍心,日常受用圆满无缺,可以远离邪命,这样的人一定会进入解脱道。同时,若具有了忆念宿世的能力,那他无疑会毫不放逸地依教奉行,对轮回生起猛烈出离心而勤修正法。

  忆念宿世,一般来说只有具足宿命通的人才能做到,或通过圣者加持而暂时得到,如《百业经》中记载着有人在目犍连尊者前闻法而了知自身前世为母狗等。但现在各地也有不少人能回忆前世,前两年,有一名叫印亮的比丘尼,曾两次来过学院参学,她小时候经常梦见自己是一只鸭子。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一次她到广东去拜见本焕禅师,在虔诚顶礼时,前世的情景突然历历在目,她不由得痛哭一场,并很快在禅师座下出家受戒。原来,本焕禅师在文革期间,曾分派为集体放鸭喂鸡,禅师每天都为自己所喂的鸡鸭念三皈依等各种经咒回向,而印亮比丘尼前生就是其中受到了法恩的一员,她至今都保持着前世的这一段记忆(欲知其详者可问她本人)。大家都应祈求上师三宝加持,让自己生生世世都能具有回忆宿世的能力,同时也应随菩萨为天下所有众生回向加持,愿他们皆能回忆宿世。如果愿力成熟,那这个世间绝不可能像现在一样乱糟糟了。

  世间凡夫众生不停地追逐,其目的都是为了得到衣食等受用,若有了圆满无缺的财富受用,那就不可能与别人为此而发生诤论冲突,而可以自由自在享受快乐,安享天年。为此,菩萨以福德回向,愿众生一切日用所需都能源源不断地自然具足,无有竭尽,就像获得了虚空藏三昧一样。虚空藏三昧是通过修持虚空藏菩萨等持而成就的三昧,得此三昧者所欲皆能得到成就,并具有无穷宝藏,可以满足一切有缘者所需。有了如是无有短缺的财富受用,就像劫初之时的有情一样,那人们也就不会为了财富而争斗不休,一个个自由自在就像天人一样,安乐地度过时光。

  愿卑寒微士,容光悉焕发!

  苦行憔悴者,健朗形庄严!

  愿穷困卑微贫寒之人,个个容光焕发,具足威神。愿修苦行而使身形憔悴枯槁的修行人,个个身体健朗,形色庄严!

  地位卑微、生活贫寒也是世间许多人的痛苦。在世界各个地方,这类人处境都大致相同,尤其是一些很偏僻的穷地方,看到那些面带菜色、衣衫褴褛的人们时,我经常想:没有比这儿更穷苦了,作为世间凡夫,他们内心的痛苦一定会很强烈,这从他们脸色都能看出来。菩萨以殊胜福德回向加持,愿这些人都能容光焕发,从卑微贫寒之中解脱出来。

  世间也有许多为了得到解脱而修持苦行者,由于修习一座食等各种苦行,导致身形憔悴枯槁;有的甚至因此而无力再继续修法,有的因此而导致他人不生信心等等,这也是必须遣除的一种缺憾。作者以大愿力大福德加持回向,愿苦行者一个个都能变得健壮有力,形色庄严,不再缺乏修行精力,也能使众生见而生起欢喜心与信心。

  愿世诸妇女,悉成男子汉!

  寒门晋显贵,慢者转谦逊!

  愿世间所有妇女,都转生为英勇健壮的男子汉!愿所有贫寒者都晋升为显贵,傲慢狂徒都变成谦谦君子。

  相对于男人,妇女有其低劣之处,这在许多经论中有过阐述。比如在《宝积经》、《最胜金光明经》、《白莲花经》等经典中,详细宣说了女身有五种过失,女人的不共烦恼与痛苦等。女人在生活中,确实要比男性多一些痛苦与不便,所以作者以大悲心为女众回向,愿她们皆能转变成英勇健壮的男子汉。许多佛菩萨的本愿中,也有愿女转成男身的发愿,如大家所熟悉的《药师如来本愿经》,就有明显提及。依佛菩萨不共悲愿加持,有愿脱离女身痛苦者,应至心祈求,一定可以现生或来世脱离低劣的身体,得到自在清净之身。

  寒门指卑贱低劣种姓之人,如猎人、屠夫、妓女、天葬师等等,他们即生过着悲惨生活,后世也会更趋痛苦。佛经中说过,卑劣低贱是因为傲慢恶业而招感,洞察因果报应规律的菩萨,在此不但为他们回向发愿,加持他们转变低劣果报,成为显赫富贵者;更为他们发愿,不再造任何傲慢骄横恶业;而且现在所有骄慢者,也能立即醒悟,成为有自知之明的谦逊君子,如是使世人不再有贫寒低贱之苦。

  愿诸有情众,因吾诸福德,

  悉断一切恶,常乐福善行!

  愿一切有情众生,因我所有福德,都能断除一切恶业,常常乐于行持利他的福德善业!

  三界轮回中的凡夫众生,皆是因业和烦恼而堕落轮回,由恶业而招感种种痛苦。要使他们都离苦得乐,必须让他们断恶行善,步入修习善法正道,为此,菩萨以自己造论及所有福德善根作了回向。我们通过讲习听闻此论,也造有一些善法,有其不可忽视的功德,大家应跟随作者一道,将自相续中一切善根福德,回向给遍天下的父母众生,愿他们从因与果两方面都能远离痛苦;而且能从内心对善法,即对五戒十善、殊胜三乘妙法都生起喜乐向往,也能精进奉行。只有如此,众生才能真正地远离众苦,得到永不退转的安乐。

  此偈以上,主要是菩萨为有情远离轮回诸苦,得到暂时世间安乐而作回向,而此后菩萨开始回向所有众生步入正道,获得究竟安乐。对世间暂时的安乐,修习佛法者必…

《入菩萨行广释(下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