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广释(中册)▪P35

  ..续本文上一页己决定会死亡的事实,以此鞭策自己精进修持。

  通道遍封已,死神正凝望;

  此时汝何能,贪食复耽眠。

  逃离的通道已被全部封死,而死神正在物色处死的对象,此时你怎么还能安心地贪着美食、耽著睡眠呢?

  大家头脑清醒下来,然后仔细想想自己的处境:三界的生死牢狱,自己现在有没有把握超越呢?如果没有证悟生死无惧的境界,那有没有办法可以摆脱死亡逃到一个死主找不到的地方呢?这是众生谁也办不到的事。在三界中,没有不死的众生,没有地方可以逃脱死主的掌握,这就像一个屠宰场的四门已闭,里面的牛羊没有一个能找到逃脱躲避屠宰的地方。死神以狰狞的目光在注视着每一个有情,随时都在抛下死亡的黑索,将一个个有情的生命夺走,而我们如同盲人一样,看不到这一切。在盲人面前,即使别人拿着刀逼近,准备杀死他,盲人自己根本看不到,还会毫无察觉地享受着他的欢乐,可是周围能看见这些险情的人,早已拼命逃跑或对他十分悲愍了。凡夫众生也是这样的愚痴而无智慧之目,虽然死主的黑绳一直在紧套着自己,死亡之刀一直架在自己头上,但自己一点也没觉察,在死神的虎视眈眈之下,还在贪着美食、睡眠,根本不去考虑死亡与死后何去何从的问题。而对此一目了然的诸佛圣尊,却在为众生的可怜处境十分悲愍,用尽一切办法想让众生清醒……。

  我们今天很幸运,听到了圣尊们的劝告与提醒,想想正在被死神盯视着,自己还怎么能有心思去贪着美食、睡眠,怎么能懒洋洋地虚度时光,而把修持正法逃离生死牢狱的大事给耽误了呢?假如现在有一个人拿着致命的武器在准备杀害你,那么你肯定会以最大的努力,一心一意去逃命,根本不敢顾及吃饭睡觉休息,一点点时间也不敢耽误。同样,明白了自己正处在三界火宅,必为死神所害的处境后,应发起最大的精进去修习正法,逃离生死牢狱,摆脱死魔的威胁。阿底峡尊者说过:“修行人必须断除贪睡,断除懈怠,断除昏沉掉举,生起必死的定解。”如果能真正对寿命无常生起定解,那么自己一定会断除同恶懒惰,生起猛烈的精进,就像麦彭仁波切的弟子单曲仁波切一样,他晚上只睡极短的时间,一旦醒过来就大喊:“单曲,你难道不会死吗?为什么还在睡啊!”然后马上起床,以经行、礼拜对治睡眠。以前噶当派的很多格西也是如此,他们时常返观自心,每当发现在贪执舒适感受时,就会马上呵责自己:“你为什么这么愚笨,还这样贪执呢?”以严厉的手段对治懒散,使自己的精进保持不退。我们如果也想解脱,这些前辈们的足迹,应以大信心去仿效随行。

  死亡速临故,及时应积资,

  届时方断懒,迟矣有何用?

  死亡很快就会降临,所以应尽早地利用时间积集资粮,如果死到临头才断除懒惰的恶习,那时已经晚了,再努力也没用!

  死亡的降临如同山鹰攫兔一样,倏尔即至,对众生绝不会手下留情,也不会有任何迟疑。众生对生命没有一点自主权,自己在明天、今天、当下呼吸之间会不会死去,谁也没有把握,尤其在五浊黑暗的末法时期,更是如圣天论师所言:“死缘极众多,生缘极其少,彼(生缘)亦成死缘。”我们在人间生存的顺缘少,死缘多,走路吃饭等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失去生命。即使自己宿世积有福德,能相对平安地活上几十年,然而以长远目光看来,几十年只不过是短短一瞬间而已,如同闪电一样刹那即逝,大家回顾自己的数十年人生历程,对此也就可以清楚了知。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不管人们如何钻营世间法,能拥有世间最大的权势、财富等等,面对死亡时,这一切毫无用处,只有依靠善法功德,才能无惧死亡,给自己的中阴、后世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我们现在应立即精进修行,不能耽误一点时间,趁死亡尚未降临前,尽力积累资粮,忏悔业障,否则,死亡利爪伸来时,再后悔也没用了。有些人老是想:我等明年、后年……再精进修法吧。这种人确实应好好想想,如果在大海上乘的船快要沉没了,你是应该立即穿救生衣、上救生艇逃命,还是应悠闲地四处看看,懒懒散散在船上再享受享受呢?如果不抓紧时间,恶浪漩涡毫不客气地把你卷进深渊,那时你再着急,想逃命也来不及了。《因缘品》中说:“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明日会不会死去,谁也无法把握,因此不甘随业堕落轮回恶趣的人,应抓住当下的时间,精进修习善法,这样的度过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法句经·千品》中也说:“若人寿百岁,怠惰不精进,不如生一日,励力行精进。”

  在平静而安闲的日子里,一般人总认为自己还有时间,似乎什么事都可以往后推拖。一旦患上死亡的恶疾,了知自己必死无疑时,那时有许多人惊慌失措,非常沮丧。一个癌症晚期病人说:“得知自己罹患绝症时,如同晴天霹雳,自己当时就懵了,……。”在这种状态下,即使能想起修法,短短时间内,无疑有很大困难。况且人生病后,连说话的力气也没了,要修法谈何容易呢!在现实中,有许多人都是这样,到晚年见到了死亡的阴影,才发现生死事大,自己应该对此下功夫,而那时再发心断除懒惰,去勤修正法,却大势已去,为时已晚。这类人的表现,使我们想起寒号鸟的故事,寒号鸟在夏秋两季只顾玩耍,而不准备冬天的窝巢,气候转冷时,它冻得直叫:“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然而那时来不及了,只有冻死在寒风中。死到临头,即使还有短短的时间,若非绝顶上根利智之人,那时再精进,也很难顿然了脱生死之苦,只有后悔痛苦之份了。

  在死亡降临时,有很多人是在无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猝然死去。像前几个月土耳其大地震,台湾大地震,还有飞机失事等等,那时,无论老少男女、贵贱贫富,在毫无预料中,成千上万的人丧了生命。这种灾难在现代屡屡发生,如果自己不在平时积累资粮,那种情况下再也没有机会积资修法,只有在极度懊丧与恐慌中死去。如果充分利用平时的时间,有条不紊地修习佛法,积累功德,那么当死亡降临时,自己就不会有遗憾悔恨,而会非常欣慰:“上师对一切都知道啊,现在死亡来临了,该是乘平生所积的功德之舟脱离苦海,往生净土的时刻了……。”那样可以自在安祥地脱离苦海,有多好呢。藏族人经常说:“事情已现前,再想作对治,此乃愚者行。”死亡现前时,就像马已跑到悬崖边,前蹄都已悬空了,这时要勒住马返回来,已经不可能了。在事情发生之前作准备,这是世人大都知道的道理,也是处理日常事务的原则,然而在对待死亡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时,绝大多数人却忘了这个原则。虽然在每个人身边不断地发生死亡事件,大多数人却对此麻木不仁,似乎没有任何感触,作为修行人,一定要断除这种过失。当下的机会不抓住,以后即使还有时间,但有没有修法的机会还很难说,业境现前时,有些人连修法的念头也不会有了,色身寿命没有尽,自己修行的生命却尽了。

  未肈或始作,或唯半成时,

  死神突然至,呜呼吾命休!

  往往在一件事尚未开始或刚开始做,或只完成一半时,死神就突然降临了,那时你只能悲叹:“呜呼,吾命休矣!”

  死亡来临往往不会如其他事那样,有明显的征兆可以预测,它也不会如人们的愿望,等到自己该做的事做完了才降临。大家看看周围的人,有的刚生下来就死了,幼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在死亡,并不是每个人都死于白发苍苍的老年。很多人刚开始计划做某件事,事情还没开始,或刚开始,死神却突然降临了;有的事刚做到一半,眼看要成功了,然而死神却不会等待,毫不留情地将生命夺走,留下了无数的遗憾。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因此,我们不要沉溺于空想计划之中,自己的修行要立足于当下,尽可能抓住当下的时间去修法忏罪,积累资粮,要时刻想到自己或许马上会死去,那时如果再后悔惊慌:“唉,我完了,以前干嘛不努力修行呢?”这毫无作用。如果在平时,勤勤恳恳地修法积资,那么死亡降临时就不必去后悔了。修行善法最完美的计划,应该是抓住当下,不让现在的每一分钟浪费,将积资忏罪修行遍满自己的日常生活,对死亡的降临随时都应作好准备。《三昧王经》中说:“三界无常如秋云,有情生死如观戏,有情生命如闪电,迅速流逝如瀑布。”生命实际上如闪电、瀑布一样无常,了解到这点后,每个有心智的人,绝不能悠然懒散地过日子,不去紧迫地修行善法。对万法无常的本质毫无了解的人,只有沉迷于浑浑噩噩之中,永远不可能证悟实相,了脱生死的羁缚。

  以前在甘孜师范读书时,有一位同学请我看了《红楼梦》的电影,那是我今生中看过的为数极少的几部电影之一。当时看到贾府的兴衰、王熙凤被关在狱中的饥饿而死,尸体被人在雪地里拖着,旁白中响起了凄惨的歌:“叹人世,终难定……。”然后银幕上又浮现出她生前享受人间荣华富贵的镜头,那时我确实很感慨,对人世生起了一种很悲怆的伤感,以此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出离心。当时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因此而流泪伤感,对出离轮回和三宝的信心也生起来了,然而很可惜,他当时没有能和我一起出家,后来一切也就是显现无常了,信心、出离心荡然无存,彻底陷入世俗的牢笼,可惜可叹!死神虽没有夺走色身的生命,今生解脱修行的生命却被夺走了,诸位当自珍惜警醒!

  因忧眼红肿,面颊泪双垂,

  亲友已绝望,吾见阎魔使。

  因为忧伤难过,双眼哭得又红又肿,泪水不断地从双颊滚落下来,此时,与围绕的亲友绝望地分手,而独自去见阎魔使者恐怖的脸孔。

  在活着时,如果白白将自己的精力、时间、顺缘条件全部浪费,没有用于积聚资粮,到了人生宝洲而什么也没取。临死时,想到自己再也没有活在人世的希望,决定为死魔所擒,而回忆一生的作为,往昔懒于修善法而多为恶业,此时将要受到这些放逸恶业的苦楚,以此会…

《入菩萨行广释(中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