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己決定會死亡的事實,以此鞭策自己精進修持。
通道遍封已,死神正凝望;
此時汝何能,貪食複耽眠。
逃離的通道已被全部封死,而死神正在物色處死的對象,此時你怎麼還能安心地貪著美食、耽著睡眠呢?
大家頭腦清醒下來,然後仔細想想自己的處境:叁界的生死牢獄,自己現在有沒有把握超越呢?如果沒有證悟生死無懼的境界,那有沒有辦法可以擺脫死亡逃到一個死主找不到的地方呢?這是衆生誰也辦不到的事。在叁界中,沒有不死的衆生,沒有地方可以逃脫死主的掌握,這就像一個屠宰場的四門已閉,裏面的牛羊沒有一個能找到逃脫躲避屠宰的地方。死神以猙獰的目光在注視著每一個有情,隨時都在抛下死亡的黑索,將一個個有情的生命奪走,而我們如同盲人一樣,看不到這一切。在盲人面前,即使別人拿著刀逼近,准備殺死他,盲人自己根本看不到,還會毫無察覺地享受著他的歡樂,可是周圍能看見這些險情的人,早已拼命逃跑或對他十分悲愍了。凡夫衆生也是這樣的愚癡而無智慧之目,雖然死主的黑繩一直在緊套著自己,死亡之刀一直架在自己頭上,但自己一點也沒覺察,在死神的虎視眈眈之下,還在貪著美食、睡眠,根本不去考慮死亡與死後何去何從的問題。而對此一目了然的諸佛聖尊,卻在爲衆生的可憐處境十分悲愍,用盡一切辦法想讓衆生清醒……。
我們今天很幸運,聽到了聖尊們的勸告與提醒,想想正在被死神盯視著,自己還怎麼能有心思去貪著美食、睡眠,怎麼能懶洋洋地虛度時光,而把修持正法逃離生死牢獄的大事給耽誤了呢?假如現在有一個人拿著致命的武器在准備殺害你,那麼你肯定會以最大的努力,一心一意去逃命,根本不敢顧及吃飯睡覺休息,一點點時間也不敢耽誤。同樣,明白了自己正處在叁界火宅,必爲死神所害的處境後,應發起最大的精進去修習正法,逃離生死牢獄,擺脫死魔的威脅。阿底峽尊者說過:“修行人必須斷除貪睡,斷除懈怠,斷除昏沈掉舉,生起必死的定解。”如果能真正對壽命無常生起定解,那麼自己一定會斷除同惡懶惰,生起猛烈的精進,就像麥彭仁波切的弟子單曲仁波切一樣,他晚上只睡極短的時間,一旦醒過來就大喊:“單曲,你難道不會死嗎?爲什麼還在睡啊!”然後馬上起床,以經行、禮拜對治睡眠。以前噶當派的很多格西也是如此,他們時常返觀自心,每當發現在貪執舒適感受時,就會馬上呵責自己:“你爲什麼這麼愚笨,還這樣貪執呢?”以嚴厲的手段對治懶散,使自己的精進保持不退。我們如果也想解脫,這些前輩們的足迹,應以大信心去仿效隨行。
死亡速臨故,及時應積資,
屆時方斷懶,遲矣有何用?
死亡很快就會降臨,所以應盡早地利用時間積集資糧,如果死到臨頭才斷除懶惰的惡習,那時已經晚了,再努力也沒用!
死亡的降臨如同山鷹攫兔一樣,倏爾即至,對衆生絕不會手下留情,也不會有任何遲疑。衆生對生命沒有一點自主權,自己在明天、今天、當下呼吸之間會不會死去,誰也沒有把握,尤其在五濁黑暗的末法時期,更是如聖天論師所言:“死緣極衆多,生緣極其少,彼(生緣)亦成死緣。”我們在人間生存的順緣少,死緣多,走路吃飯等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失去生命。即使自己宿世積有福德,能相對平安地活上幾十年,然而以長遠目光看來,幾十年只不過是短短一瞬間而已,如同閃電一樣刹那即逝,大家回顧自己的數十年人生曆程,對此也就可以清楚了知。在如此短暫的人生中,不管人們如何鑽營世間法,能擁有世間最大的權勢、財富等等,面對死亡時,這一切毫無用處,只有依靠善法功德,才能無懼死亡,給自己的中陰、後世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我們現在應立即精進修行,不能耽誤一點時間,趁死亡尚未降臨前,盡力積累資糧,忏悔業障,否則,死亡利爪伸來時,再後悔也沒用了。有些人老是想:我等明年、後年……再精進修法吧。這種人確實應好好想想,如果在大海上乘的船快要沈沒了,你是應該立即穿救生衣、上救生艇逃命,還是應悠閑地四處看看,懶懶散散在船上再享受享受呢?如果不抓緊時間,惡浪漩渦毫不客氣地把你卷進深淵,那時你再著急,想逃命也來不及了。《因緣品》中說:“明日死誰知,今日當精進。”明日會不會死去,誰也無法把握,因此不甘隨業墮落輪回惡趣的人,應抓住當下的時間,精進修習善法,這樣的度過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法句經·千品》中也說:“若人壽百歲,怠惰不精進,不如生一日,勵力行精進。”
在平靜而安閑的日子裏,一般人總認爲自己還有時間,似乎什麼事都可以往後推拖。一旦患上死亡的惡疾,了知自己必死無疑時,那時有許多人驚慌失措,非常沮喪。一個癌症晚期病人說:“得知自己罹患絕症時,如同晴天霹雳,自己當時就懵了,……。”在這種狀態下,即使能想起修法,短短時間內,無疑有很大困難。況且人生病後,連說話的力氣也沒了,要修法談何容易呢!在現實中,有許多人都是這樣,到晚年見到了死亡的陰影,才發現生死事大,自己應該對此下功夫,而那時再發心斷除懶惰,去勤修正法,卻大勢已去,爲時已晚。這類人的表現,使我們想起寒號鳥的故事,寒號鳥在夏秋兩季只顧玩耍,而不准備冬天的窩巢,氣候轉冷時,它凍得直叫:“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然而那時來不及了,只有凍死在寒風中。死到臨頭,即使還有短短的時間,若非絕頂上根利智之人,那時再精進,也很難頓然了脫生死之苦,只有後悔痛苦之份了。
在死亡降臨時,有很多人是在無有任何准備的情況下,猝然死去。像前幾個月土耳其大地震,臺灣大地震,還有飛機失事等等,那時,無論老少男女、貴賤貧富,在毫無預料中,成千上萬的人喪了生命。這種災難在現代屢屢發生,如果自己不在平時積累資糧,那種情況下再也沒有機會積資修法,只有在極度懊喪與恐慌中死去。如果充分利用平時的時間,有條不紊地修習佛法,積累功德,那麼當死亡降臨時,自己就不會有遺憾悔恨,而會非常欣慰:“上師對一切都知道啊,現在死亡來臨了,該是乘平生所積的功德之舟脫離苦海,往生淨土的時刻了……。”那樣可以自在安祥地脫離苦海,有多好呢。藏族人經常說:“事情已現前,再想作對治,此乃愚者行。”死亡現前時,就像馬已跑到懸崖邊,前蹄都已懸空了,這時要勒住馬返回來,已經不可能了。在事情發生之前作准備,這是世人大都知道的道理,也是處理日常事務的原則,然而在對待死亡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時,絕大多數人卻忘了這個原則。雖然在每個人身邊不斷地發生死亡事件,大多數人卻對此麻木不仁,似乎沒有任何感觸,作爲修行人,一定要斷除這種過失。當下的機會不抓住,以後即使還有時間,但有沒有修法的機會還很難說,業境現前時,有些人連修法的念頭也不會有了,色身壽命沒有盡,自己修行的生命卻盡了。
未肈或始作,或唯半成時,
死神突然至,嗚呼吾命休!
往往在一件事尚未開始或剛開始做,或只完成一半時,死神就突然降臨了,那時你只能悲歎:“嗚呼,吾命休矣!”
死亡來臨往往不會如其他事那樣,有明顯的征兆可以預測,它也不會如人們的願望,等到自己該做的事做完了才降臨。大家看看周圍的人,有的剛生下來就死了,幼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在死亡,並不是每個人都死于白發蒼蒼的老年。很多人剛開始計劃做某件事,事情還沒開始,或剛開始,死神卻突然降臨了;有的事剛做到一半,眼看要成功了,然而死神卻不會等待,毫不留情地將生命奪走,留下了無數的遺憾。這樣的事情很有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因此,我們不要沈溺于空想計劃之中,自己的修行要立足于當下,盡可能抓住當下的時間去修法忏罪,積累資糧,要時刻想到自己或許馬上會死去,那時如果再後悔驚慌:“唉,我完了,以前幹嘛不努力修行呢?”這毫無作用。如果在平時,勤勤懇懇地修法積資,那麼死亡降臨時就不必去後悔了。修行善法最完美的計劃,應該是抓住當下,不讓現在的每一分鍾浪費,將積資忏罪修行遍滿自己的日常生活,對死亡的降臨隨時都應作好准備。《叁昧王經》中說:“叁界無常如秋雲,有情生死如觀戲,有情生命如閃電,迅速流逝如瀑布。”生命實際上如閃電、瀑布一樣無常,了解到這點後,每個有心智的人,絕不能悠然懶散地過日子,不去緊迫地修行善法。對萬法無常的本質毫無了解的人,只有沈迷于渾渾噩噩之中,永遠不可能證悟實相,了脫生死的羁縛。
以前在甘孜師範讀書時,有一位同學請我看了《紅樓夢》的電影,那是我今生中看過的爲數極少的幾部電影之一。當時看到賈府的興衰、王熙鳳被關在獄中的饑餓而死,屍體被人在雪地裏拖著,旁白中響起了淒慘的歌:“歎人世,終難定……。”然後銀幕上又浮現出她生前享受人間榮華富貴的鏡頭,那時我確實很感慨,對人世生起了一種很悲怆的傷感,以此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出離心。當時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因此而流淚傷感,對出離輪回和叁寶的信心也生起來了,然而很可惜,他當時沒有能和我一起出家,後來一切也就是顯現無常了,信心、出離心蕩然無存,徹底陷入世俗的牢籠,可惜可歎!死神雖沒有奪走色身的生命,今生解脫修行的生命卻被奪走了,諸位當自珍惜警醒!
因憂眼紅腫,面頰淚雙垂,
親友已絕望,吾見閻魔使。
因爲憂傷難過,雙眼哭得又紅又腫,淚水不斷地從雙頰滾落下來,此時,與圍繞的親友絕望地分手,而獨自去見閻魔使者恐怖的臉孔。
在活著時,如果白白將自己的精力、時間、順緣條件全部浪費,沒有用于積聚資糧,到了人生寶洲而什麼也沒取。臨死時,想到自己再也沒有活在人世的希望,決定爲死魔所擒,而回憶一生的作爲,往昔懶于修善法而多爲惡業,此時將要受到這些放逸惡業的苦楚,以此會…
《入菩薩行廣釋(中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