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生起很大的悔惱、恐懼、痛苦,眼淚也就無法控製地流出來,直哭得雙眼紅腫……。大家也許都見過一般人在死亡到來時那種可怕情景:兩眼絕望流淚,雙手抓胸等,讓人見而生起悲愍。不管世人在生前如何歡樂,如何享受權貴榮華,如果他沒有積累善法功德,死時毫無例外,與圍繞著的親友絕望地告別,而獨自步入中陰後世。
人們在世間本來有很大的能力,可以平山填海,刹那將一座大城市夷爲荒漠,甚至可以飛往月球太空,但是,集全人類所有力量,也沒有辦法把哪怕是一個人的生命從死神手中奪回來。人們只有絕望地看著親人一個個死去,每個人自己也只有絕望地離開親人,在四大分離的巨大痛苦中,眼前注定要浮現出閻魔使者猙獰的面孔,特別是生前造殺業惡業者,此時在他的境界中,生前所殺的衆生都會前來索債,或者撕咬毆打,令他恐怖萬狀。密勒日巴尊者說:“若見惡業之人死,示業因果善知識。”罪業深重者的死狀,正是開示業因果不虛的善知識,假如我們有幸親見,何不以此而想想:如果現在不精進修法,而將什麼事情都往後推,一旦死亡降臨,到時自己又會如何呢?
憶罪懷憂苦,聞聲懼墮獄,
狂亂穢覆身,屆時複何如?
臨死前,因爲重憶一生的懶惰罪行將會憂惱不堪,聽到地獄中恐怖的聲音更是畏懼不已,甚至于驚狂而致流出不淨穢物染汙自身,那時你該怎麼辦呢?
人們在臨死時,一生的所作所爲會一幕幕地在腦海中重現,以往所爲的惡業曆曆在目時,臨死者自然要爲此而懊悔憂惱;此時惡業成熟之聲影也會顯現出來,惡業深重的臨死者往往會聽到地獄中慘號,由此而極度恐懼,導致屎尿膿血等汙穢遍身,但這時大勢所趨,害怕、懊悔又有什麼用呢?
如果平時不斷除懶惰,精進地忏罪修法,到臨死時我們也難逃這樣的厄運,即使是自己往昔不經意的事件,在臨死前也會清晰地現前,那時如看電影一樣,重新現前一生的經曆,自己對生平的所作所爲作總結。如果發現自己一生爲懶惰所拖累,于善法功德方面沒有精進積累,于罪業方面沒有去精進忏悔、對治,此時念及那些罪業將招致的可怕果報,懊悔、憂愁的痛苦會十分強烈;此時中陰黑道也隱隱顯現,不可思議的閻羅獄卒發出震天動地的恐怖叫聲,驚恐之下,全身的孔穴都會流淌著膿血、糞便等不淨物。有許多因果實案中記錄了造惡業者的死狀,我們一部分人也許親眼見過造惡業者的可怖死狀,特別是那些殺生惡業嚴重的人,死時會大喊大叫:“啊,我以前所殺的某某來了,它們在咬我……。”這時旁人什麼也看不見,只是在亡者所說的受傷害之處,皮肉自然糜爛,流淌膿血。驚恐致狂的臨死者,身體上下都會汙穢遍覆、奇臭無比,有的甚至用自手抓取這些穢物往身上亂塗、往口裏塞……。一般來說,死者的屍體如果面目猙獰驚狂,臭穢難聞,那證明亡者惡業較重,神識已墮落惡趣,需要給他加倍地念經回向功德;如果死者的遺體很清淨,無有垢穢、膚色正常,那就證明亡者很有善法功德。這一點大家去屍陀林觀察,稍加調查便會很清楚。漢地黃檗禅師的教言中說:“我且問,忽臨命終時,汝將如何抵敵生死呢?前路茫茫,……苦哉苦哉。”印度的紮嘎達姆紮論師說過:“我們的身體只是暫時借用的東西,在它未衰老,也無疾病時,一定要利用它去精進修持善法,這樣一旦遭到病痛死亡,就可以有不懼怕的把握。”往昔積累了很大的善法功德,才得到一次暇滿人身,如果只是爲了短暫的安逸,將修善法的大事給耽誤了,那麼在垂死之際呼天搶地地哀號,只是徒然。在狹長可怖的中陰道,在茫茫的後世惡趣中,那時你又該爲那些懶惰偷安付出多少代價?
死時所懷懼,猶如待宰魚,
何況昔罪引,難忍地獄苦。
臨死時所受的畏懼,猶如掙紮待宰的活魚,那麼宿罪引來地獄衆苦,其難忍的怖畏痛苦就更不用說了。
有些人在身健未死之時,往往會口出狂言:“死嘛,也沒什麼可怕的。”但真正在死相現前時,沒有精進修善法的人,無有一個不極度地恐懼。此時對罪業的悔恨與對未來的恐懼,還有四大分離的痛苦等等交相煎熬著臨死者,其感受如同待宰的魚一樣。活魚放在砧板上要被宰殺時,會一刻也不停地翻滾掙紮,其恐懼痛苦到了極限。“猶如待宰魚”一句在無著賢、賈操傑大師的講義中,都解釋爲在熱沙地上翻滾掙紮的魚,魚被漁夫捕獲拉上沙灘上,在熾熱的沙地上,活魚會拼命地跳擺,只要還剩一口氣,也不會停止其掙紮;其它講義中說魚被宰殺前,放在幹盆中時會拼命掙紮;雖有多種解釋,但無論怎麼說,都是指魚臨死時的各種恐懼掙紮的境相。人們于生前如果懶散懈怠,沒有積聚善法功德、忏悔罪障,在臨死時,恐懼掙紮的情景與待宰的魚一樣,甚至比魚的痛苦怖畏更爲巨烈。然而這種怖畏痛苦僅僅是漫長痛苦的一個開端而已,罪業所引來的地獄痛苦隨即現前,火煉、油炸、冰凍等等鑽心蝕骨的痛苦,比死苦更爲難忍千萬億倍,那時自心的畏懼痛苦程度又該是何等難忍啊!
《妙賢經》中說:“南贍部洲人,若見地獄之苦,則必定修持于死亡有利之法。”然而我們絕大多數人對輪回、地獄等一無所知,無法以根識去現量感知其慘景,以此而導致很多人“不見後世,無惡不造”。但是有些人因特殊的業力,能夠回憶前世于惡趣中受苦的經曆,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其座下的幹嘎甘布尊者便是一例。幹嘎甘布尊者于前世五百世中,一直處在地獄中受苦,得到了人身出家後,每念及世尊有關地獄的教言,都會自然地回憶起前世在地獄中受苦的情形,以此而極度恐懼,乃至全身的毛孔都流血,將法衣染成花色。現在各地都有一些能不同程度回憶前世的人,假如每個人能回憶起自己于惡趣中受苦的情形,能明白因果規律,那麼誰也不敢懈怠懶散,耽誤修法解脫的機會。但以無明障蔽,人們雖然能見到死亡之苦,對地獄惡趣的痛苦卻是如盲如聾,無法現量見到。地獄等處所是凡夫無法現見的“非境處”,然而通過聖者們的教言,我們也可了解。既然有所了知,那明智者理應爲自己設身處地去考慮:假如自己面臨惡趣衆苦,那又該如何辦呢?
如嬰觸沸水,灼傷極刺痛,
已造獄業者,雲何複逍遙。
好比爲沸水燙著的時候,細皮嫩肉的嬰兒一定會疼痛至極,那麼已造下熱地獄之罪者,爲何還如此逍遙度日呢?
我們將手指探入滾沸的開水中,馬上就會感受到極難忍受的灼痛,手指也會立刻收回,一刹那也不敢停留。然而熱地獄中的痛苦與此相比起來,不知要嚴重多少倍,熱地獄中的熊熊獄火,比人間最熾熱的火都要熾熱無數倍;而地獄衆生的觸覺感受,如同嬰孩的皮膚對開水極爲敏感一樣,十分敏銳脆弱;外境如此熾熱酷毒,而自身又是如此敏感嫩弱,那時候的痛苦,確實是無法思議。所以地獄衆生特別想死,想早點擺脫這種苦受,然而業力所感,其壽命極長,于億萬年中,怎麼想死也死不了。假如我們現在現量見到了這些情景,肯定要悶絕過去,龍樹菩薩說:“假設聽到地獄的痛苦現相,看到描述地獄的畫,都會生起難忍的恐怖,那何況親受地獄苦呢?”
而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造過墮地獄的罪業,這些罪有的是前世所造,有的是今生所造。尤其對學密法的人而言,密乘的續部中說:“入密乘者,叁門于壇城中離開一刹那,也是犯根本戒。”大家想想,這類禁戒,自己犯過多少;沒有學佛的時候,貪嗔殺生等自性罪,又造過多少?這些罪業如果不忏除,即使只是犯有一條嚴重罪業,也會感召難忍的地獄果報。既然如此,那自己爲什麼還如此放逸躺著坐著,不去修法忏罪積資呢?這情景如同火已經燒到自身,有感知的人,爲什麼還要坐著不動呢?《寶積經》雲:“勤求不懈,如救頭燃。”《佛藏經》中說:“當勤精進,如救頭燃。”華智仁波切也說,當如美女救頭燃或如抖落入懷之毒蛇一樣,立即精進修法。墮獄的後果不知要比頭燃或毒蛇入懷可怕多少倍,因而能理解這些因果事理的修行人,再苦再累,也不會放棄修持善法的精進。
不勤而冀得,嬌弱頻造罪,
臨死猶天人,嗚呼定受苦。
不肯精進修習卻希冀得到安樂成就;嬌弱不能忍苦,造罪卻頻繁不休;明知老死將至仍然如天人一樣放逸度日,這叁種人一定會飽受痛苦的折磨。
慣于同惡懶惰者,大致有叁種類型。第一種人雖然希求安樂,然而不想精進修習,像有些人聽聞到解脫的勝利後,很想得到這些功德,然而不想付出艱辛去積資忏罪。上師吩咐應修的對治法,有些人在一兩天內或許還有些用,能用來改正自己的毛病,但過一段時間後,又恢複到原來的狀態,就像藏人的俗語所說那樣:“惡習難改,筒紙回宿。”將紙筒展開,一松手又會自動卷回去成原來的狀態。另外有一種人自己希求很高,但慣于懈怠,性情嬌弱不能耐苦,修法稍有一點難度,就放棄不幹,而爲了貪圖安逸,造惡業卻是頻頻不休,叁門所作經常隨順自己的煩惱。還有一種人也明白一些因果、無常方面的道理,但是仍不願放棄閑散度日的習慣,像天人一樣,只顧享受安逸,而不想去修習善法,雖然知道自己肯定要死,死後也會因惡業而墮落受苦,然因惡業習氣力的催動,仍貪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不去面對現實。這叁種懶惰放逸的行爲,好比明知前面是火坑,仍不回頭的愚蠢之舉一樣,其下場一定會受衆多劇苦的煎熬,此外無有他處可去。因而作者在此處爲衆生的懶惰習氣而感歎:“嗚呼,懶惰的人們,你們總有一天要爲此而付出慘重的代價,應該及早醒過來啊!”菩薩感傷悲歎的對象,大家不要以爲是別人,各自細察身心行爲,就會有所醒悟慚愧吧。
依此人身筏,能渡大苦海,
此筏難複得,愚者勿貪眠。
依靠這寶貴的人身舟筏,能幫助我們渡越生死大苦海,這樣珍貴的人身筏,來生很難再得到,所以愚笨的人啊,不要再貪睡了!
暇滿人身難得的教言,本論第一品中已有過…
《入菩薩行廣釋(中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