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皈依问答(二十):请解释《华严经-净行品》中的开示:“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皈依问答(二十):请解释《华严经-净行品》中的开示:“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答:这是众生皈依三宝时应同时发起的誓愿。出自实叉难陀三藏翻译的八十卷的《华严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经典。意思是:发起誓愿将自己归依于佛宝,同时愿一切众生,都能皈依佛宝,使佛法兴盛,发起无上的菩提心;发起誓愿将自己归依于法宝,同时愿一切众生,都能皈依法宝,深入闻思修佛法,获得如海般的深广智慧;发起誓愿将自己皈依于僧宝,同时愿一切众生,都能皈依僧宝,使僧宝能够带领大众,和合共修,无有任何障碍。

   大乘不共的皈依,是以救拔众生苦的大悲心引发的皈依,因此在自己获得了三宝的救护的同时,心中应同时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同享佛法僧三宝救护的利益。

   这里的“自归”是将自己归投于、依靠于的意思,因此三皈依又称作三自归。如《中阿含经六十卷》中说:“世尊,我今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惟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又《六度集经》中说:“执三自归,怀四等心,具持五戒,山海可秤量,斯福难筹算也。”

   在汉地寺院里的《早晚课诵》中,都要发这样的誓愿,只是第一句稍有不同,是“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这出自佛驮跋陀罗三藏翻译的六十卷的《华严经》等经典,意思是:将自己皈依于佛宝,同时愿一切众生,都能皈依佛宝,来证悟殊胜的菩提道,发起无上的菩提心。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