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讲记(三)▪P2

  ..续本文上一页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直到虚空界穷尽了,我的礼敬才穷尽,以虚空界不可穷尽的缘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像这样,直到众生界穷尽了、众生的业穷尽了、众生的烦恼穷尽了,我的礼佛才有穷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穷尽的缘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疲”是疲倦,“厌”是厌足。)可见此处普贤礼敬愿是无尽愿,以下诸愿都是如此。

  圭峰大师说:“若不以普贤观行之力,如何能念念不断呢?愿智者审思此文,不应以生灭之心、取相之礼而为礼。以此为例,下面九门也不应以生灭取相的赞叹、供养乃至回向等,作为普贤行愿。”

  因此,普贤行愿为称性行愿,若以生灭心取相,则不契本性,无法令普贤行周遍法界,念念不断。因为以生灭心取相,境界就狭隘有限量,不能周遍恒常。因此,应当以离生灭的智慧不住相而礼。

  普贤行与文殊智需要并运,文殊智如目,普贤行如足。故偈文说:“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第二愿王——称赞如来

  (一)标释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

   “称”是称述,“赞”是赞扬。称述功德,赞扬其美,叫做称赞。“如来”,《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法身无来无去,不生不灭,此就法身解释如来。)《涅槃经》云:“如过去佛所说不变,从六波罗蜜来,至大涅槃,故名如来。”(如常轨,诸佛从六度圆满而来,此就报身解释如来。)《成实论》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诸佛从真如法身中示现而来,此就化身解释如来。)

  称赞如来的作用:赞佛功德能消除恶口障,得无碍辩才。法王说:“要消除修行中的违缘,速疾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培养坚固的信心,应当经常作诗歌,赞颂上师三宝的功德。”

  (二)愿王之相

  分三:1、所赞之境 2、能赞之因 3、称赞之相

  1、所赞之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所称赞的境,以三重无尽来显示,就是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的所有极微尘(第一重无尽),每个极微尘中都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的佛陀(第二重无尽),每一尊佛都有无量菩萨海会围绕(第三重无尽)。

  2、能赞之因

   【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

   我应当以甚深胜解心,现前知见一切诸佛菩萨海会。

   能赞之因,除了甚深胜解心之外,还有普贤行愿力,以这二因现前知见。

  3、称赞之相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称赞之相有四方面:

  一、能赞之相:对每尊佛的功德,一一以胜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一一舌根流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流出一切言辞海。

  《出现品》上讲到自在天王的采女善口,口中出一音声,与百千音乐共同相应,每一乐声中又有百千种差别音声。胜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是指善口天女舌根所发的妙音,只是与百千乐声相合,而普贤称赞如来,以胜解力故,所出音声,周遍契合法界,所以超过前者。

  辩才有四种: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碍解。真正的无碍辩才在九地获得智自在后才获得,九地前,虽有辩才,但不圆满。如果按穷理尽相、朗照无余的最高境界来说,只有佛与普贤才是穷极具足辩才。

  所谓微妙舌根,如《华严经》所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舌,所谓:开示演说无尽众生行舌,开示演说无尽法门舌,赞叹诸佛无尽功德舌,演畅辞辩无尽舌,开阐大乘诸道舌,遍覆十方虚空舌,普照一切佛刹舌,普使众生悟解舌,悉令诸佛欢喜舌,降伏一切诸魔外道、除灭一切生死烦恼令到涅槃舌。如果菩萨成就此妙法,则获得如来遍覆一切国土舌相。像这样微妙的舌根,我们应发愿如是成就。

  二、正辨称赞:“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

  从果佛说,指称赞佛的无量身智功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等。

  三、称赞所经时间:“尽未来际,相续不断。”

  四、明其周遍:“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指周遍称赞法界一切佛,或者遍法界一切处称赞。

  谈到称赞如来,有个故事:

  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听到杜鹃在叫,就问刘伯温:“它在对我说什么?”

  “对皇上说独掌山河。”

  “那对你说什么呢?”

  “辅弼山河。”

  “对农民说什么呢?”

  “麦子黄了,快快收割!”

  这里补一句:对了知体普贤的人来说,杜鹃在说什么呢?答:称赞如来。

  “普贤”,从体解释。“普”,是体性周遍;“贤”,是随缘成德。就体普贤,一切音声都是法身的随缘流现,都是称赞如来,不论风声、雨声、歌声、车声,无非称赞如来的妙音。苏东坡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阿弥陀经》云:“一切水鸟树林皆宣法音。”因此,一一音声都在称赞如来,尽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三)总结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普贤行愿品讲记(三)》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