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一函遍复 讲记二(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六、念佛人要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生西方,非预为眷属说临终助念,及瞎张罗,并哭泣之利害不可。故欲父母临终得眷属助念之益,不受破坏正念之害者,非平时为说念佛之利益,令彼各各常念不可。】

  念佛的人应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但是,要想父母临终决定往生西方,就一定要事先对眷属讲明临终助念的利益和临终瞎张罗、哭泣的危害。(这一定要提前讲好,不然事到临头就容易出差错)。所以,想让父母临终得到眷属助念的利益、不受破坏正念的损害,又一定要在平时就讲明念佛的利益,让父母和家人平时就常常念佛。

  【如是,则不独有益于父母,实有益于现生眷属,后世子孙也。临终助念,无论老少,均当如是。详看饬终津梁,自知。】

  能够这样做到,不但对于父母有益,实在对于现生的眷属和后世的子孙都有益。临终的助念,不论年老年少都应当这样来做。

  有关临终助念的事宜详细看《饬终津梁》这本书就会知道。

  七、女人临产应念观音菩萨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应亦小。又此时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闭气受病。】

  女人生产时,每每有苦痛不堪,几天生不下来,甚至导致死亡的情况。也有生了之后血崩,发生各种危险,以及生下来的孩子有慢急、惊风等各种危险。临产的时候,产妇要至诚恳切,发出声音来大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能在心里默念,因为这时候默念的心力小,得感应也小;而且这时候自己在用力送孩子出生,如果默念或许会导致闭气得病。

  【若至诚恳切念,决定不会有苦痛难产,及产后血崩,并儿子惊风等患。纵难产之极,人已将死,教本产妇,及在旁照应者,同皆出声念观世音。家人虽在别房,亦可为念。决定不须一刻工夫,即得安然而生。】

  观音菩萨广大灵感、救苦救难,众生有苦难求菩萨,一定得到感应。但一定要至诚恳切地求,如果能够至诚恳切地念,绝对不会发生苦痛难产、产后血崩以及儿子惊风等的患难。纵然极其难产,人已经快死,叫产妇和在旁照应的人共同出声念“观世音菩萨”,家人虽在其它房间,也可以为产妇念,决定不须一刻功夫就能安然降生。

  【外道不明理,死执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论理,致一班念佛老太婆,视生产为畏途,虽亲女亲媳,亦不敢去看,况敢教彼念观音乎。】

  外道不明道理,死执恭敬这一法,不知道按事论理,什么理都要按当时当处的情况做灵活的变通处理。已经到了这种急难关头,还说要恭敬、不能念,导致一帮念佛的老太婆把生产看成可怕的事,即使是亲女儿、亲媳妇也不敢去看,更何况教她念观世音菩萨!

  【须知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虽裸露不净,乃出于无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无有罪过,且令母子种大善根。】

  要知道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时虽然裸露不净,但这是事出无奈、不得已,不属于特意放肆的情况。这样念,不但没有罪过,还能让母子种下大善根。

  【此义系佛于药师经中所说,非我自出臆见,我不过为之提倡而已。】

  这意思是佛在《药师经》里说的,不是我个人的意见,我不过是提倡而已。《药师经》里说的是药师佛誓愿功德,所以是让人念药师佛。但观音名号人人都很熟悉,所以就提倡念观世音菩萨。

  八、女人月经期间应不间断修持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

  女人从十二、三岁开始,到四十八、九岁之间,都有月经。有人说月经时不能礼拜持诵,这话不通情理,因为月经短的两、三天就停止,长的六、七天才停止。修持的人必须念念不间断,怎么能因为这种天生小病而废弃修持?

  【今谓当月经时,可少礼拜,念佛诵经,均当照常。宜常换洗秽布。若手触秽布,当即洗净。切勿以触秽之手,翻经,及焚香也。】

  有月经时,可以少礼拜,念佛诵经都应当照常做。要常换洗秽布。如果手触到秽布,要洗干净,切切不要以触秽的手翻经和烧香。

  【佛法,法法圆通,外道只执崖理。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说,不知佛法正理,故致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也。】

  佛法是法法圆通的,外道只执著死板的道理。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说,不知道佛法的正理,所以致使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

  九、劝念观音菩萨消灾免难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若遇刀兵,水火,饥馑,虫蝗,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患难者。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哪里有受苦求救的音声,菩萨就立即寻声救护。所以遇到有战争、水灾、火灾、饥荒、瘟疫、旱涝、拦路行凶、冤家加害、毒蛇猛兽、恶鬼、妖魅、怨业病或者小人陷害等等,总之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只要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的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菩萨,念念不间断地呼唤菩萨,就决定得到菩萨慈悲救护,不至于有什么危险。

  【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念,不过略种未来善根,不得现时感应。以佛菩萨,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绝不成就人之恶念。】

  如果心里还存不善的心,虽然口里能称念,也只是略略种一点未来的善根,不能得到现前的感应,因为佛菩萨都只成就人的善念,绝不会成就人的恶念。

  所以自己发改过迁善的心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一点诚心,恐怕不会得到感应。这不能怨菩萨不灵。而是自己没有诚心,没有真正发改过迁善的心。

  【若不发心改过迁善,妄欲以念佛菩萨名号,冀己之恶事成就者,决无感应,切勿发此颠倒之心也。】

  如果自己不发心改过学好,只希望以念佛菩萨的名号来让自己恶事成就,这是决无感应的。切切不要发这样的颠倒心!

  十、念佛人最要紧的是什么

  【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念佛最要紧的是做到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敦伦尽分”,就是尽到自身伦常上应尽的本分。比如做父亲的尽到慈爱,做子女的尽到孝养,做兄弟的尽到友爱,在单位里做事尽到职责,做老师的尽到教育的责任、做医师的尽到治病的责任等等。处在人伦的哪个位置上,就尽到那个位置的本分,这就是“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就是一切时处都护好自己的心,不让心里起丝毫邪思妄念,这样来使心保持真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凡是身体的恶行都不去做,口上的恶言都不去说,心里的恶念都不让它起。相反的方面,身体上的善都尽量去做,口上的善语都尽量去说,心里的善念努力让它生起。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劝有力者为之。或见人为,发欢喜心,出赞叹语,亦属心口功德。若自不能为,见他人为,则生妒忌,便成奸恶小人心行,决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也,宜痛戒之。】

  平常时时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每天从早到晚,凡是遇到有待人接物、言语行动的地方,就要实修这三个“好”字。遇到做善事的时候,有能力做的就认认真真地做好;没有能力做的、没有因缘做的,也要对这件事发一份善心。或者劝有力量的人来做,或者见到别人在做时,由衷地发欢喜心、说赞叹的话,这也属于心口功德。如果自己不能做,见别人做就生嫉妒之心,那就成了奸恶小人的心行,决定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的。所以嫉妒心一定要痛加戒除。

  下面讲一个例子,这是印光大师开示里讲到的一件事:

  清朝苏州的孝廉曹锦涛,医术精湛,任何险难的病无不妙手回春。有一天他正要出门,忽然有一个穷女人跪在门外,哭着祈求给她婆婆治病。她说:“我家里穷请不起医生,听说您老慈悲为怀,一定能去我家治病。”曹公就去她家治病。

  等曹公回家之后,婆婆枕头下的五两白银不知去向。她想一定是曹公偷的,就登门来问。曹公按数目给了她银子。

  穷女人回了家,她婆婆已经把银子取出来了。女人很惭愧,又拿着银子送回来谢罪,然后问他:“老人家,你怎么自己承认偷了银子呢?”曹公说:“我想你婆婆的病快点好。我如果不承认,你婆婆一定着急,加重病情,或许会导致病很难好。所以我只盼望你婆婆病好,不怕别人说我偷银子。”他的居心这样忠厚,无以复加。

  多想想曹公的居心行事,大家就能体会到怎么叫做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能有这点存心,宁可自己吃亏也要让别人好,事事能为别人着想、利益别人,就是存好心。所说的话都是利益别人的话,就是说好话。做出的行为都是利益人的事,就是行好事。这三个“好”能够尽自己的一生来奉行,就一定能做个好人。

  【切不可做假招子,沽名钓誉。此种心行,实为天地鬼神所共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切切不可以做表面文章来沽名钓誉,一定要真心诚意地做。如果只是为了表现自己,博得别人的赞誉,那就是虚伪的心行,为天地鬼神共同厌恶。如果有这样虚伪、沽名钓誉的恶行,就要尽量改正,没有也要自加勉励。

  十一、女人应孝敬、慈爱

  【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爱儿女,虐待婢仆。或属填房,虐待前房儿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儿女,惠婢仆,教养恩抚前房儿女,实为世间圣贤之道,亦是佛门敦本之法。具此功德,以修净土,决定名誉日隆,福增寿永,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九莲也。】

  世间有女人不懂道理,或者不孝顺公…

《一函遍复 讲记二(印光大师文钞选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