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苦受不必说,有一些乐受也是过去福业变现,一瞬间就坏灭一空,然后又陷在忧苦当中。所谓的平静也只是暂时没显现苦,过一段时间苦又冒出来了。所以我们这个身心反反复复地生苦,回想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就会知道确实是从这里面不断地出很多苦。而且自己无可奈何,身体上的病、衰、老,遇到境界时生爱、生恨等,一点做不了主。我们有这个身就有这样大的后患。
所以我们要这样想:现在这个身算是最后身了,我再不要受轮回里的生,到命终一舍掉这个业报身,就立即化生在极乐国中!那时是由自己的净业和佛的大愿和合而现的身,是莲花化生,以因极为特殊的缘故,到了这个清虚之身一出来,就再没有身心的苦恼了,永远摆脱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的一切苦。
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这里祈愿的是一舍报就化生在净土极乐国里,然后得到阿弥陀佛授记,究竟圆、熟、净三德。
不光是我们凡夫,我们看《无量寿经》就知道,十方很多大菩萨都来到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说法、得到佛授记,大菩萨都很希求这一点。只要我们得到授记,就已经决定了将来在某时、某世界成佛、名号是什么……,这个成佛的事就已经定了。
这样很快呀!算一算,只是几十年少到就几年,马上就成为莲花国里的人了,成为弥陀弟子了。然后佛亲自给你摸顶授记,成佛的事就定啦!如果这一世资粮积得充分、修得很好,确实一往生很快就登地,一登地就具有很大的神通力量,能化现十方、广度众生,这样逐渐地去究竟圆、熟、净三德。圆熟净是菩提道圆满的三项指标。“圆”,就是圆满十度;“熟”,就是成熟众生;“净”,就是严净国土。这三德究竟圆满就是成佛。
所以我们的路分成两段来走,在往生见佛得授记之前,是以成办自利为主;在得授记之后,是以成办他利为主。现在虽然也学着发菩提心,但现在利益众生的能力很小,费很长时间做不了很大的事业,所以为了能最快速最圆满地利益众生,我们首先以成办自利为主。因为自己还是个凡夫,自己还没证悟、还没成就广大功德,这样利他就很困难。就像阿底峡尊者说的一样:没有神通的人利他很困难;有他心通,见到众生起心动念,然后说法就正好对他的机,那就百发百中了。就像心明眼亮的神箭手直接射中靶心一样,那就是有神通、有智慧、有方便的效果。现在我们徒有一颗好心,但自己像瞎子一样看不清靶心在哪里,那就成了无的放矢了。众生有各式各样的根机、意乐、性情,度人要观机、应机、契机,现在连众生的机都观不来,他的前世如何不知道,该修什么法不清楚,这样利他的效果就差。
再说,凡夫的肉身去了东边就不能去西边,好多天才到一个地方度几个人。这不如有广大神通,能化无数个身,到处去度众生。
所以为了最广大、最圆满、最彻底的利他,我们现在是以往生西方净土作为殊胜方便。因为莲花一开见了佛,得到佛加持很快就证悟无生法性,这以后就会出现极广大的智慧、神通、陀罗尼、三摩地等等。由于功德迅速地增长,也就使得度生能力迅速地增长。所以一地一地修上去,功德数量成倍增长,根本不是凡夫做事业的能力。
(二)结修
至心祷于阿弥陀,我发无上菩提心,
诸善回向生极乐,如是成就祈加持。
这一颂是最后摄归四因。
“至心祷于阿弥陀”就是一心系念阿弥陀佛。“祷”就是求阿弥陀佛加持我能按回向发愿这样成就。如何才能感通佛力呢?关键是“至心”两字。“至心”甚深的解释,像《金光明经文句》上所说:“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言至心。(意思是,达到了自心的本源、穷尽了真实之际,就是至心。)”普通解释,从内心深处发出真诚的心,毫无虚伪,就是至心。
现在就是在阿弥陀佛前祈祷,一想到无量光就要知道佛真正地就在这里,然后要诚心在佛前祈祷。一定要至诚恭敬,不能有丝毫马虎轻率,那等于是在佛前骗佛,那就罪过无量了!所以在这时心要至诚,远离杂念,要在佛前诚心诚意地发一次菩提心、做一次善根回向,而且祈求佛加持如愿成就。
每天修这个仪轨,其实就是每天保持修习往生四因,而且是请佛证明、求佛加持来做。这样每天都在祈祷阿弥陀佛加持,每天在阿弥陀佛面前发无上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就是为了利益有情求无上正觉的心,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全心全意地利益众生。众生很可怜,现在正陷在轮回苦海中,盼望我们去救度,这些都是多生多世的父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主动去救他,他就会随惑业一次又一次地轮转,那是没有出期的!所以我们不能像小乘行人一样坐在岸边看,自己要跳下去救众生!我们要发这个心,也就在阿弥陀佛面前发起无上菩提心。
所谓的“无上”,就是指在所有世俗的发心里这是无上的心,这不是求现世名利的心、求来世人天福报的心,也不是求生到上界入在定中,或者到了欲天好享受,或者只求自己解脱,而是真实想救度法界一切众生,是这样广大的心!因为所缘的境广大到极点,大到尽虚空界的一切众生;发愿的时间长远到极点,远到尽未来际相续不断地利益众生;所成办的事业是最大了,要拔除众生一切从粗至细的苦,给予众生一切从现前到究竟的乐,最终把一切众生度到成佛而后已!这就叫“无上心”。
那么我们就是在阿弥陀佛面前这样发誓。平常所修的一切善根都回向在往生西方上。这时就祈求佛加持我按这样来成就。每天去祈求佛加被自己能如愿往生,佛力自然会在冥冥中作加持,这样会使得自己往生净土具足顺缘、远离违缘,会很顺利地实现。所以一定要求佛加被自己。往生净土是以阿弥陀佛为根本,所以要祈求阿弥陀佛做加持!这发无上菩提心也是为了和法界众生同圆种智,为了在往生后圆满普贤行愿,然后遍入在十方无数世界中普利有情。为了这件事请阿弥陀佛加被。这些事都有初、中、后极深远的意义。
总之,我们一旦决定了菩提路的走法,就按这样来发愿。而按这样发愿,愿力是不虚的,所谓“虚空非大,愿力为大;金石非坚,愿力为坚”。虚空再大,也没有我们的愿心大;金石再坚,也没有我们的愿力坚!因为这个愿力是遇到任何违缘、苦难都绝不退转,哪怕堕在无间地狱里也不退心!如果真实按这样子来修行、来发心、来回向,又能求佛加被,内外因缘一旦聚合,就可以决定:从现在起到临终往生,到往生之后见佛、成就,然后普度众生,这前后一系列的事都会因为现在的修持而展开。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这四因上决定下来,然后每天按照本法的轨则来行持。这样坚持一生,这个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它将展开从今生修行,到往生、到见佛、到证悟、到度生之间无量无边的大行、无量无边的功德。
具德名者造
“德”为文殊心咒的种子字,是智慧的意思。全知麦彭仁波切有许多名字,其一即“无垢智慧”。
《四因修要讲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