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因修要講記▪P3

  ..續本文上一頁苦受不必說,有一些樂受也是過去福業變現,一瞬間就壞滅一空,然後又陷在憂苦當中。所謂的平靜也只是暫時沒顯現苦,過一段時間苦又冒出來了。所以我們這個身心反反複複地生苦,回想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曆,就會知道確實是從這裏面不斷地出很多苦。而且自己無可奈何,身體上的病、衰、老,遇到境界時生愛、生恨等,一點做不了主。我們有這個身就有這樣大的後患。

  所以我們要這樣想:現在這個身算是最後身了,我再不要受輪回裏的生,到命終一舍掉這個業報身,就立即化生在極樂國中!那時是由自己的淨業和佛的大願和合而現的身,是蓮花化生,以因極爲特殊的緣故,到了這個清虛之身一出來,就再沒有身心的苦惱了,永遠擺脫了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的一切苦。

  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這裏祈願的是一舍報就化生在淨土極樂國裏,然後得到阿彌陀佛授記,究竟圓、熟、淨叁德。

  不光是我們凡夫,我們看《無量壽經》就知道,十方很多大菩薩都來到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說法、得到佛授記,大菩薩都很希求這一點。只要我們得到授記,就已經決定了將來在某時、某世界成佛、名號是什麼……,這個成佛的事就已經定了。

  這樣很快呀!算一算,只是幾十年少到就幾年,馬上就成爲蓮花國裏的人了,成爲彌陀弟子了。然後佛親自給你摸頂授記,成佛的事就定啦!如果這一世資糧積得充分、修得很好,確實一往生很快就登地,一登地就具有很大的神通力量,能化現十方、廣度衆生,這樣逐漸地去究竟圓、熟、淨叁德。圓熟淨是菩提道圓滿的叁項指標。“圓”,就是圓滿十度;“熟”,就是成熟衆生;“淨”,就是嚴淨國土。這叁德究竟圓滿就是成佛。

  所以我們的路分成兩段來走,在往生見佛得授記之前,是以成辦自利爲主;在得授記之後,是以成辦他利爲主。現在雖然也學著發菩提心,但現在利益衆生的能力很小,費很長時間做不了很大的事業,所以爲了能最快速最圓滿地利益衆生,我們首先以成辦自利爲主。因爲自己還是個凡夫,自己還沒證悟、還沒成就廣大功德,這樣利他就很困難。就像阿底峽尊者說的一樣:沒有神通的人利他很困難;有他心通,見到衆生起心動念,然後說法就正好對他的機,那就百發百中了。就像心明眼亮的神箭手直接射中靶心一樣,那就是有神通、有智慧、有方便的效果。現在我們徒有一顆好心,但自己像瞎子一樣看不清靶心在哪裏,那就成了無的放矢了。衆生有各式各樣的根機、意樂、性情,度人要觀機、應機、契機,現在連衆生的機都觀不來,他的前世如何不知道,該修什麼法不清楚,這樣利他的效果就差。

  再說,凡夫的肉身去了東邊就不能去西邊,好多天才到一個地方度幾個人。這不如有廣大神通,能化無數個身,到處去度衆生。

  所以爲了最廣大、最圓滿、最徹底的利他,我們現在是以往生西方淨土作爲殊勝方便。因爲蓮花一開見了佛,得到佛加持很快就證悟無生法性,這以後就會出現極廣大的智慧、神通、陀羅尼、叁摩地等等。由于功德迅速地增長,也就使得度生能力迅速地增長。所以一地一地修上去,功德數量成倍增長,根本不是凡夫做事業的能力。

  (二)結修

  至心禱于阿彌陀,我發無上菩提心,

  諸善回向生極樂,如是成就祈加持。

  這一頌是最後攝歸四因。

  “至心禱于阿彌陀”就是一心系念阿彌陀佛。“禱”就是求阿彌陀佛加持我能按回向發願這樣成就。如何才能感通佛力呢?關鍵是“至心”兩字。“至心”甚深的解釋,像《金光明經文句》上所說:“徹到心源,盡心實際,故言至心。(意思是,達到了自心的本源、窮盡了真實之際,就是至心。)”普通解釋,從內心深處發出真誠的心,毫無虛僞,就是至心。

  現在就是在阿彌陀佛前祈禱,一想到無量光就要知道佛真正地就在這裏,然後要誠心在佛前祈禱。一定要至誠恭敬,不能有絲毫馬虎輕率,那等于是在佛前騙佛,那就罪過無量了!所以在這時心要至誠,遠離雜念,要在佛前誠心誠意地發一次菩提心、做一次善根回向,而且祈求佛加持如願成就。

  每天修這個儀軌,其實就是每天保持修習往生四因,而且是請佛證明、求佛加持來做。這樣每天都在祈禱阿彌陀佛加持,每天在阿彌陀佛面前發無上菩提心!所謂菩提心就是爲了利益有情求無上正覺的心,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全心全意地利益衆生。衆生很可憐,現在正陷在輪回苦海中,盼望我們去救度,這些都是多生多世的父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主動去救他,他就會隨惑業一次又一次地輪轉,那是沒有出期的!所以我們不能像小乘行人一樣坐在岸邊看,自己要跳下去救衆生!我們要發這個心,也就在阿彌陀佛面前發起無上菩提心。

  所謂的“無上”,就是指在所有世俗的發心裏這是無上的心,這不是求現世名利的心、求來世人天福報的心,也不是求生到上界入在定中,或者到了欲天好享受,或者只求自己解脫,而是真實想救度法界一切衆生,是這樣廣大的心!因爲所緣的境廣大到極點,大到盡虛空界的一切衆生;發願的時間長遠到極點,遠到盡未來際相續不斷地利益衆生;所成辦的事業是最大了,要拔除衆生一切從粗至細的苦,給予衆生一切從現前到究竟的樂,最終把一切衆生度到成佛而後已!這就叫“無上心”。

  那麼我們就是在阿彌陀佛面前這樣發誓。平常所修的一切善根都回向在往生西方上。這時就祈求佛加持我按這樣來成就。每天去祈求佛加被自己能如願往生,佛力自然會在冥冥中作加持,這樣會使得自己往生淨土具足順緣、遠離違緣,會很順利地實現。所以一定要求佛加被自己。往生淨土是以阿彌陀佛爲根本,所以要祈求阿彌陀佛做加持!這發無上菩提心也是爲了和法界衆生同圓種智,爲了在往生後圓滿普賢行願,然後遍入在十方無數世界中普利有情。爲了這件事請阿彌陀佛加被。這些事都有初、中、後極深遠的意義。

  總之,我們一旦決定了菩提路的走法,就按這樣來發願。而按這樣發願,願力是不虛的,所謂“虛空非大,願力爲大;金石非堅,願力爲堅”。虛空再大,也沒有我們的願心大;金石再堅,也沒有我們的願力堅!因爲這個願力是遇到任何違緣、苦難都絕不退轉,哪怕墮在無間地獄裏也不退心!如果真實按這樣子來修行、來發心、來回向,又能求佛加被,內外因緣一旦聚合,就可以決定:從現在起到臨終往生,到往生之後見佛、成就,然後普度衆生,這前後一系列的事都會因爲現在的修持而展開。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在這四因上決定下來,然後每天按照本法的軌則來行持。這樣堅持一生,這個意義是極其深遠的!它將展開從今生修行,到往生、到見佛、到證悟、到度生之間無量無邊的大行、無量無邊的功德。

  具德名者造

  “德”爲文殊心咒的種子字,是智慧的意思。全知麥彭仁波切有許多名字,其一即“無垢智慧”。

  

《四因修要講記》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