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和谐社会 女德为要(陈松鹤)▪P5

  ..续本文上一页两个人的事情,对下一代的影响也很大,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孩子将来还能够经营很好的家庭吗,他已经没有爱护别人的一颗心了,他已经对结婚、对夫妻之间的关系丧失信心了。所以,我们就知道家庭经营不好,这个疾病就会完全出来。

  陈松鹤:后来我就把我们刘善人讲的光盘让她拿回家了,她给他妈看,她自己也学习,她父亲都说我女儿怎么变了,我女儿这次回家没有给我顶嘴了。最后她说,她没有治病,她乳腺的结节已经下去一大半,对我非常感谢。我说这得感谢老祖宗。所以,今天我们就说这个德行、这个孝道,我们家庭幸福不幸福或者有没有疾病,都是握在我们手里面。

  黄芳:刚才陈博士在讲课中给我们重新诠释了三从四德的概念。当我们听到这个名称的时候,可能会反感,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讲三从四德?其实刚才陈博士的课程当中告诉我们什么是从呢?就是成就,成就我们的先生,他的德行及他的事业,去帮助他,所以在我们的经典当中,男女有别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最后让我们以掌声恭请陈博士为我们讲课,掌声欢迎!

  陈松鹤:非常感谢大家!主持人说了三从四德,我没敢提三从四德,既然提出来,我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自己对三从四德的感受。大家知道,“三从”是小的时候是从父,中年从夫,晚年从子。我们从什么角度来体会它呢?就是小的时候从父,作为一个孩子你一定要听父母的教诲,这个父亲代表着父母,其实这就是孝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以我们可以去反省,小的时候很多事情没有听爸爸妈妈的话,出门就做错事情了。小的时候从父,就是一个孩子应该有孝道。

  陈松鹤:中年从夫,就是说真正的助夫成德。女子是助夫成德,男子要真正有贤德领着女子去成就德行。

  陈松鹤:我们今天是讲女德。我们助夫成德,使丈夫的德行提升,提升之后还能反过来帮助我们。比如我们很多在座的女士经常说,我丈夫说我这个缺点、那个缺点,说的她心里很不高兴,其实那是丈夫在提醒你,你如果这个缺点改掉以后,那么你的修行、你的修养就会提升,家庭会更幸福,自己孩子会更受益。所以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劝谏的时候,我们说“过能改,归于无”,我们不能去掩饰我们自己的缺点。别人说我们的缺点,“有则改,无加进”,没有的时候我们去改进,有的时候我们一定去改,所以无论谁讲到我们的缺点,都是为我们好,要感受到他那颗爱我们的心,如果不是为我们好,也不会说那些缺点。

  陈松鹤:晚年从子,其实就是说晚年你要给孩子一个孝养你的机会。这个就是说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孝敬自己的机会。

  陈松鹤:比如孩子要给父母洗脚,你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你就让孩子给你洗脚。孩子说要做点家务,你说“太好了,你就去做家务吧。”你不要觉得他耽误时间没有学习了,那你其实只是要他学知识,没有培养他孝敬父母的德行,他有任何的孝心都要成就他。所以父母老年的时候也要有智慧,就是要统领一个家族,然后来成就儿孙的孝道。所以“家有一老就是一宝”,这个宝贝就是说只要有这个老人在,我们儿孙就有积福的对象。他如果不在了、去世了,我们想孝敬也没有时间了。

  陈松鹤:所以传统文化所有的人都知道两件事情不能等:一件事情是孝心;另一件事情是行善。孝心是绝对不能等的,我的爷爷也是86岁,我的父亲说好了去孝敬他,不让他在各个兄弟姐妹中轮转着去养,他觉得在我们家住着舒服就一直在我们家住,因为他是给我们儿孙一个行孝的机会,多好的一个机会,怎么能够推出去呢?所以这个就是“三从”。

  陈松鹤:“四德”,我们现在一直讲妇德,后面会讲到妇言。妇工就是家务活,你的水平怎么样,我们确实都是在讲三从四德,我没有给大家说,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名字而已,不讲要去做到,讲也应该去做到,总之这就是生活,谁不做到了,谁就不会生活而已。

  陈松鹤:所以我们今天能够成就丈夫的德行,就是孝、忠、廉。《八德故事》这本书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希望每一个家长每天都给孩子读,不管你是父亲还是母亲。如果母亲没有时间就把这个任务交给父亲。给你的孩子每天讲一个“八德”故事,这是自古以来礼义廉耻,所有古圣先贤的事情,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这在传统的书上应该都能够找到,给孩子们去讲,讲完以后去分析。

  陈松鹤:这里面记载了很多故事,故事中很多女的不管是母亲还是妻子都是舍身去成就丈夫的忠心,为国进忠,自己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成就丈夫对国家的忠心,在历史故事上非常多,这就是我们的祖宗、祖先。所以希望我们这一点能够给孩子去讲,树立他们做人的人格。

  陈松鹤:“廉”也是这样,一个廉洁的母亲肯定养一个廉洁的儿子。从小让她儿子偷针偷线的,将来她的儿子一定成大盗,所以一个贪官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贪官的女的,一个廉洁的官员背后一定有一个廉洁的妻子。所以决定着丈夫的事业乃至于国家的兴衰,是不是女子操得一大半?那么除了来助夫成德以外,底下就是塑造子女的性格,培养国家的栋梁。今天我们有一个理念要转变过来,就是儿女是不是我们的。儿女是我们的吗?儿女是社会国家的,从法律上说父母是儿女的监护人,监护到18岁就成人,他是国家、是社会的,他有自己的权利。

  陈松鹤: 所以说教导孩子不是说你想教导他,你想把他养成什么样、什么样。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孩子学的不好了自己脸上过不去。我们要知道自己养孩子为什么?你是培养国家的栋梁,不是为了满足自己或者别人夸奖。所以父母在照顾儿女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想着“我要培养他什么样的能力和德行?让他将来能够服务于社会,而不是说“我很爱你,我很宠爱你,心疼你,怕冻着,怕饿着,什么活也不让干”最后培养成一个“啃老族”,长大以后什么活也不干,就在家里吃父母的,这一帮人叫做“啃老族”。

  陈松鹤:啃老族怎么培养出来的?还不是宠爱培养出来的。所以“母不取其慈,而取其教”,任何母亲对孩子都有慈爱的心,但是最主要的是你要去教导他。你养一个小猫小狗也是养,你养孩子要使他成为国家的栋梁。你只要溺爱孩子,你姑息他的缺点,不狠心给他拿掉,这棵树永远长不成栋梁,所以一定不能溺爱。爱着所谓害之也。以前我见过一个孩子到幼儿园上学了,都五六岁了,鸡蛋都不会剥,为什么?从来没自己剥过。父母、爷爷奶奶都给剥了。

  陈松鹤:我们这样宠爱孩子结果是什么?是家长剥夺了孩子所有的能力。因此你是最残酷的,你把孩子所有的能力都剥夺走了,你让他没有任何的生存能力,你让他将来离开了你就很痛苦,生活得很痛苦。所以你是害他还是爱他?他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家一定要记住“爱之足以害之,宠之足以害之”,我看见很多年长的阿姨们,有时候会埋怨丈夫什么活都不干,可是自己养出的孩子也是什么活都不干?所以将来的媳妇也会像她一样再去埋怨她的丈夫什么活也不干。谁养出来的?我们真的要自己去反省。

  陈松鹤:那么对孩子,溺爱还不仅仅是物质上帮他去干活,还包括溺爱的表情和言语。我小外甥当年是4岁半,我妹妹一直在亲手带他,然后他什么活都会干,做的非常好。后来过年放到姥姥、爷爷家里面一个月,回到学校以后,老师就说他又变成2岁半了。

  陈松鹤:本来4岁半,看着像5、6岁那样懂事,又变成2岁半了,为什么?他爷爷、姥姥是没有宠爱啊,但是他言语宠爱了“哎哟,我的小乖乖啊”。言语是什么?就是告诉孩子“我很小”。在我们心目中我们的孩子是几岁就是几岁。他即使2岁半你认为他6岁了,他能独立做事情,他就能够独立做事情。人的潜能是无限大的。他已经是5岁了,你仍然认为他什么事都做不了,那他就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陈松鹤:后面我们还有刘苏老师给大家讲课。刘苏老师怎么教育他的孩子呢?她的孩子7岁去小学报名,妈妈说“明天报名了,你自己去吧。”小孩说人家都是家长领着去,刘苏老师说你叫什么,他说我叫什么,刘苏老师说因为你叫什么,不叫那个孩子的名字,所以你去报名。然后孩子说我要什么,然后把户口本给他,孩子直接拿着户口本去报名。他孩子现在在军队,能力非常强。以前有一个学《弟子规》的学生,4岁的时候就照顾她妈妈做月子,上去端尿盆、端饭,什么活都能干。我听到有一位母亲说“把孩子累成这样,真残忍”,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孩子都是被这样宠坏的。我们后面还有赵老师讲他如何教育钟博士的,那也是4岁的时候让孩子去学校住宿,跌倒了让他自己爬下来。

  陈松鹤:我们想让孩子有什么能力,他就有什么能力。而且子女的性格是母亲培养的,后面我们还会讲一下。有一个母亲就跟我说,她说她的孩子有病。我一摸,我说这个孩子是不是脾气很大?她说是。我说那她的脾气也很大,她就瞪着我看,她说对,她的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腔调跟她一样。我们要明白孩子身上的缺点都是我们大人缺点的反映体,他全部反馈回来了,他身上的缺点都是我们大人的,一个少不了。所以你不要想着教孩子先把自己身上的缺点改好,这些缺点没拿掉,孩子的缺点永远改不了。因为孩子不会掩饰,孩子学到了你的缺点不会掩饰,你当然看着很严重。

  陈松鹤:所以教儿教女先教己,所以你想让你的孩子有很好的性格,自己要有很好的性格。那么对孩子不能发脾气,尤其是他记事以后。我一直都对我的病人说,对孩子发脾气,孩子记住的是你的脾气,他根本不知道你为什么发脾气,为什么发那么大的脾气?他不知道我错在哪儿?我们就失去了我们教育的目的,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错在哪儿?而不是说惩罚一下他就完了,因为惩罚一下他还会再犯。所以不…

《和谐社会 女德为要(陈松鹤)》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