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景德傳燈錄》

「史傳部」經文2076卷51頁碼:P0196
宋 道原纂

  《景德傳燈錄》二

  

卷第一

  七佛天竺祖師

  七佛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天竺一十五祖(內一祖旁出無錄)第一祖摩诃迦葉第二祖阿難(旁出末田底迦)第叁祖商那和修第四祖優波鞠多第五祖提多迦第六祖彌遮迦第七祖婆須蜜第八祖佛陀難提第九祖伏馱蜜多第十祖脅尊者第十一祖富那夜奢第十二祖馬鳴大士第十叁祖迦毗摩羅第十四祖龍樹大士

  敘七佛

  古佛應世。綿曆無窮。不可以周知而悉數也。故近譚賢劫有千如來。暨于釋迦。但紀七佛。案長阿含經雲。七佛精進力。放光滅暗冥。各各坐諸樹。于中成正覺。又曼殊室利爲七佛祖師。金華善慧大士。登松山頂行道。感七佛引前維摩接後。今之撰述。斷自七佛而下

  毗婆屍佛(過去莊嚴劫第九百九十八尊)偈曰

  身從無相中受生  猶如幻出諸形象

  幻人心識本來無  罪福皆空無所住

  長阿含經雲。人壽八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刹利。姓拘利若。父槃頭。母槃頭婆提。居槃頭婆提城。坐波波羅樹下。說法叁會。度人叁十四萬八千人。神足二。一名骞茶。二名提舍。侍者無憂。子方膺

  屍棄佛(莊嚴劫第九百九十九尊)偈曰

  起諸善法本是幻  造諸惡業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風  幻出無根無實性

  長阿含經雲。人壽七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刹利。姓拘利若。父明相。母光耀。居光相城。坐分陀利樹下。說法叁會。度人二十五萬。神足二。一名阿毗浮。二名婆婆。侍者忍行。子無量

  毗舍浮佛(莊嚴劫第一千尊)偈曰

  假借四大以爲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

  長阿含經雲。人壽六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刹利。姓拘利若。父善燈。母稱戒。居無喻城。坐婆羅樹下。說法二會。度人一十叁萬。神足二。一扶遊。二郁多摩。侍者寂滅。子妙覺

  拘留孫佛(見在賢劫第一尊)偈曰

  見身無實是佛身  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與佛何殊別

  長阿含經雲。人壽四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婆羅門。姓迦葉。父禮得。母善枝。居安和城。坐屍利沙樹下。說法一會。度人四萬。神足二。一薩尼。二毗樓。侍者善覺。子上勝

  拘那含牟尼佛(賢劫第二尊)偈曰

  佛不見身知是佛  若實有知別無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  坦然不怖于生死

  長阿含經雲。人壽叁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婆羅門姓迦葉。父大德。母善勝。居清淨城。坐烏暫婆羅門樹下。說法一會。度人叁萬。神足二。一舒槃那。二郁多樓。侍者安和。子道師

  迦葉佛(賢劫第叁尊)偈曰

  一切衆生性清淨  從本無生無可滅

  即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無罪福

  長阿含經雲。人壽二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婆羅門。姓迦葉。父梵德。母財主。居波羅柰城。坐尼拘律樹下。說法一會。度人二萬。神足二。一提舍。二婆羅婆。侍者善友。子集軍

  釋迦牟尼佛(賢劫第四尊)姓刹利。父淨飯天。母大清淨妙。位登補處生兜率天上。名曰勝善天人。亦名護明大士。度諸天衆說補處行。亦于十方界中現身說法。普耀經雲。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湧金蓮華自然捧雙足。東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師子吼聲。上下及四維無能尊我者。即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也。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年十九欲求出家。而自念言。當複何遇。即于四門遊觀見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惟。此老病死終可厭離。于是夜子時有一天人。名曰淨居。于窗牖中叉手白太子言。出家時至可去矣。太子聞已心生歡喜。即逾城而去。于檀特山中修道。始于阿藍迦藍處。叁年學不用處定。知非便舍。複至郁頭藍弗處。叁年學非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象頭山同諸外道。日食麻麥經于六年。故經雲。以無心意無授行而悉摧伏諸外道。先曆試邪法示諸方便發諸異見令至菩提。故普集經雲。菩薩于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成佛號天人師。時年叁十矣。即穆王叁年癸未歲也。既而于鹿野苑中。爲憍陳如等五人轉四谛法輪而論道果。說法住世四十九年。後告弟子摩诃迦葉。吾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于汝。汝當護持。並敕阿難副貳傳化無令斷絕。而說偈言

  法本法無法  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  法法何曾法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複告迦葉。吾將金縷僧伽梨衣傳付于汝。轉授補處。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壞。迦葉聞偈頭面禮足曰。善哉善哉。我當依敕。恭順佛故。爾時世尊至拘屍那城。告諸大衆。吾今背痛欲入涅槃。即往熙連河側娑羅雙樹下。右脅累足泊然宴寂。複從棺起爲母說法。特示雙足化婆耆。並說無常偈曰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爲樂

  時諸弟子即以香薪競茶毗之。燼後金棺如故。爾時大衆即于佛前以偈贊曰

  凡俗諸猛熾  何能致火爇

  請尊叁昧火  阇維金色身

  爾時金棺從坐而舉高七多羅樹。往反空中化火叁昧須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鬥。即穆王五十二年壬申歲二月十五日也。自世尊滅後一千一十七年教至中夏。即後漢永平十年戊辰歲也

  第一祖摩诃迦葉。摩竭陀國人也。姓婆羅門。父飲澤。母香志。昔爲鍛金師。善明金性使其柔伏。付法傳雲。嘗于久遠劫中毗婆屍佛入涅槃後。四衆起塔。塔中像面上金色有少缺壞。時有貧女將金珠往金師所請飾佛面。既而因共發願。願我二人爲無姻夫妻。由是因緣九十一劫身皆金色。後生梵天。天壽盡生中天摩竭陀國婆羅門家。名曰迦葉波。此雲飲光勝尊。蓋以金色爲號也。繇是志求出家冀度諸有。佛言。善來比丘。須發自除袈裟著體。常于衆中稱歎第一。複言。吾以清淨法眼將付于汝。汝可流布無令斷絕。涅槃經雲。爾時世尊欲涅槃時。迦葉不在衆會。佛告諸大弟子。迦葉來時可令宣揚正法眼藏。爾時迦葉在耆阇堀山賓缽羅窟。睹勝光明即入叁昧。以淨天眼觀見世尊。于熙連河側入般涅槃。乃告其徒曰。如來涅槃也。何其駛哉。即至雙樹間悲戀號泣。佛于金棺內現雙足。爾時迦葉告諸比丘。佛已茶毗。金剛舍利非我等事。我等宜當結集法眼無令斷絕。乃說偈曰

  如來弟子  且莫涅槃  得神通者

  當赴結集

  于是得神通者。悉集王舍耆阇堀山賓缽羅窟。時阿難爲漏未盡不得入會。後證阿羅漢果。由是得入。迦葉乃白衆言。此阿難比丘多聞總持有大智慧。常隨如來梵行清淨。所聞佛法如水傳器無有遺余。佛所贊歎聰敏第一。宜可請彼集修多羅藏。大衆默然。迦葉告阿難曰。汝今宜宣法眼。阿難聞語信受。觀察衆心。而宣偈言

  比丘諸眷屬  離佛不莊嚴

  猶如虛空中  衆星之無月

  說是偈已。禮衆僧足升法坐而說是言。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處說某經教。乃至人天等作禮奉行。時迦葉問諸比丘。阿難所言不錯謬乎。皆曰。不異世尊所說。迦葉乃告阿難言。我今年不久留。今將正法付囑于汝。汝善守護。聽吾偈言

  法法本來法  無法無非法

  何于一法中  有法有不法

  說偈已。乃持僧伽梨衣入雞足山。俟慈氏下生。即周孝王五年丙辰歲也(五年當作四年自此至第十叁祖迦毗摩羅年數錯誤今皆依史記年表中六甲改正)

  第二祖阿難。王舍城人也。姓刹利帝。父斛飯王。實佛之從弟也。梵語阿難陀。此雲慶喜。亦雲歡喜。如來成道夜生因爲之名。多聞博達智慧無礙。世尊以爲總持第一。嘗所贊歎。加以宿世有大功德。受持法藏如水傳器。佛乃命爲侍者。後阿阇世王白言。仁者。如來迦葉尊勝二師皆已涅槃。而我多故悉不能睹。仁者。般涅槃時願垂告別。阿難許之。後自念言。我身危脆猶如聚沫。況複衰老豈堪長久。又念。阿阇世王與吾有約。乃詣王宮告之曰。吾欲入涅槃來辭耳。門者曰。王寢不可以聞。阿難曰。俟王覺時當爲我說。時阿阇世王夢中見一寶蓋。七寶嚴飾千萬億衆圍繞瞻仰。俄而風雨暴至吹折其柄。珍寶璎珞悉墜于地。心甚驚異。既寤。門者具白上事王聞語已。失聲號恸哀感天地。即至毗舍離城。見阿難在常河中流跏趺而坐。王乃作禮而說偈言

  稽首叁界尊  棄我而至此

  暫憑悲願力  且莫般涅槃

  時毗舍離王亦在河側。複說偈言

  尊者一何速  而歸寂滅場

  願住須臾間  而受于供養

  爾時阿難見二國王鹹來勸請。乃說偈言

  二王善嚴住  勿爲苦悲戀

  涅槃當我淨(舊本作靜此依寶林傳正宗記易此一字)

  而無諸有故

  阿難複念。我若偏向一國而般涅槃。諸國爭競。無有是處。應以平等度諸有情。遂于常河中流將入寂滅。是時山河大地六種震動。雪山中有五百仙人。睹茲瑞應飛空而至。禮阿難足胡跪白言。我于長老當證佛法。願垂大慈度脫我等。阿難默然受請。即變殑伽河悉爲金地。爲其仙衆說諸大法。阿難複念。先所度脫弟子應當來集。須臾五百羅漢從空而下。爲諸仙人出家受具。其仙衆中有二羅漢。一名商那和修。二名末田底迦。阿難知是法器。乃告之曰。昔如來以大法眼付大迦葉。迦葉入定而付于我。我今將滅。用傳于汝汝受吾教。當聽偈言

  本來付有法  付了言無法

  各各須自悟  悟了無無法

  阿難付法眼藏竟。踴身虛空作十八變。入風奮迅叁昧分身四分。一分奉忉利天。一分奉娑竭羅龍宮。一分奉毗舍離(舊本作毗舍離龍王今依寶林傳正宗記除龍字)王。一分奉阿阇世王。各造寶塔而供養之。乃厲王十二年癸巳歲也(當作十年)

  第叁祖商那和修者(正宗記雲。梵語商諾迦此雲自然服。以生時身自有衣也。洪覺範志林雲。謂僧伽梨衣與雲岩同也。而傳燈曰自然服。即西域九枝秀草名未詳)摩突羅國人也。亦名舍那婆斯姓毗舍多。父林勝。母憍奢耶。在胎六年而生。梵雲商諾迦。此雲自然服。即西域九枝秀草名也。若羅漢聖人降生則此草生于淨潔之地。和修生時瑞草斯應。昔如來行化至摩突羅國。見一青林枝葉茂盛。語阿難曰。此林地名優留茶。吾滅度後一百年。有比丘商那和修。于此地轉妙法輪。後百歲果誕。和修出家證道。受慶喜尊者法眼。化導有情及止此林。降二火龍歸順佛教。龍因施其地以建梵宮。尊者化緣既久思…

《景德傳燈錄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