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叁十四
東晉天竺叁藏佛馱跋陀羅譯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叁十二之二
佛子。菩薩摩诃薩。又複應知。如來性起正法。功德無量。行無量故。充滿十方。無來去故。離生住滅。無有行故。離心意識。無有身故。性如虛空。悉平等故。一切衆生無我我所。無有盡故。一切刹無盡。無有轉故。不斷未來際。無有退故。如來智無疑。無二平等。觀察有爲無爲故。成等正覺饒益衆生。本行回ˇ自在滿足故。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一切衆谛聽 如來十力法
一切諸世間 最勝無有上
悉與無等等 亦與虛空等
功德無等者 境界不可量
一切諸如來 功德無有量
諸余衆生類 無能思議者
如來一法門 一切諸群生
無量億劫中 思量不能盡
十方諸佛刹 盡末爲微塵
有人能計算 悉了知其數
彼人無量劫 算數諸如來
一毛之功德 莫能知少分
譬如一士夫 能量虛空界
又第二士夫 隨算知量數
于億無數劫 算量空可盡
如來諸功德 不可得窮盡
譬如有士夫 能于一念中
數叁世衆生 心心之所行
衆生數等劫 數之猶可盡
如來無量德 其數不可盡
譬如諸法界 分際不可得
一切非一切 非見不可取
如是諸如來 境界不可量
一切非一切 法界無窮盡
譬如如如性 離虛妄寂滅
亦無有生者 亦無有滅者
如是諸如來 及一切境界
亦同如如性 不增亦不減
譬如未來際 真實際無際
叁世性自離 真實不可得
等正覺如是 境界亦複然
一切叁世中 通達無障礙
諸法無變易 性空無作故
離垢無染汙 其性如虛空
一切諸如來 清淨性亦然
一切性無性 非有亦非無
正法性遠離 一切語言道
一切趣非趣 皆悉寂滅性
一切諸如來 境界亦如是
遠離語言道 不可爲譬谕
諸佛覺悟法 性ˇ皆寂滅
如鳥飛空中 足迹不可得
無量大願果 成就淨色身
具十力功德 示ˇ大神變
如來甚深法 若有欲知者
應當淨其意 猶若如虛空
遠離虛妄ˇ 及邪見顛倒
修習清淨道 究竟得淨意
是故諸佛子 一心善谛聽
諸善逝境界 我當說少分
一切諸十力 功德不可數
覺悟群生故 我今少演說
一切諸導師 起清淨身業
口業及意業 境界悉清淨
如來深境界 清淨妙法輪
涅ˇ諸善根 我當分別說
譬如大千界 國土初成時
非是少因緣 能成于世界
無量方便力 一切因緣起
叁千大千界 安置諸群生
如來諸最勝 如是性起法
無量功德藏 一切莫能知
十方諸世界 皆末爲微塵
算數諸微塵 及知衆生心
微塵衆生心 猶尚可知數
一切諸十力 功德不可知
譬如因重雲 能澍降大雨
四種風輪起 能成叁千界
衆生諸善根 菩薩功德力
叁千世界起 安置衆生類
如來亦如是 因緣法雲起
大智慧風輪 離垢清淨意
一切諸佛所 修習諸善根
回ˇ與衆生 速成等正覺
譬如虛空中 雲雨名洪澍
一切余世界 無堪受持者
除叁千大千 世界初成時
不可動風輪 依止虛空界
如來亦如是 初成等正覺
十方一切界 法雲降大雨
充滿勝法界 無有能持者
唯諸大菩薩 成就無量德
空中興雲雨 無作無造者
本無所從來 去亦無所至
如來亦如是 法雲雨甘露
本無所從來 去亦無所至
一切諸菩薩 修習無量行
隨所應受化 爲彼雨正法
譬如大雲雨 無有能數者
唯摩ˇ首羅 悉能分別知
善逝亦如是 雨無量法雨
充滿諸佛刹 無有能數者
唯無上法王 一切世界主
悉能分別知 如觀掌中寶
應滅能寂滅 應起能令起
除滅諸邪見 長養功德寶
如來雨正法 除滅諸煩惱
出生不可數 無量諸善根
修習于正見 遠離諸顛倒
一切諸最勝 深解功德寶
譬如虛空中 普雨一味水
衆生果報力 所起物不同
如來雨正法 大悲一味水
隨應受化故 種種差別說
世界初成時 先起色界宮
複于欲界天 次第起宮殿
次複于人間 各各造住處
然後次第起 乾闼諸龍處
如來亦如是 始成等正覺
初起菩薩行 次成緣覺乘
又化心自在 一切諸聲聞
然後令衆生 修習諸善根
見清淨蓮華 諸天知佛出
因雨能起風 風能起世界
如來放光明 分別佛菩薩
能起智慧輪 通達諸佛法
水依風輪住 地依于水輪
衆寶樹依地 虛空無所依
智輪依如來 慈悲依智慧
功德依方便 法身無所依
譬如大地起 饒益諸衆生
水陸群萌類 各各得安樂
依虛空衆生 及欲色諸天
二足四足等 一切悉饒益
法王亦如是 出興于世間
令一切衆生 皆悉得饒益
若人有見聞 恭敬供養者
除滅諸煩惱 深解如來法
如來性起法 世間莫能知
我所說少分 饒益衆生故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告諸菩薩言。佛子。雲何菩薩摩诃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此菩薩摩诃薩。知見如來具足成就無量功德。何以故。如來應供等正覺。非一法一行一身一刹化一衆生故。此菩薩摩诃薩。知見如來具足成就無量法無量行無量身無量刹。平等教化一切衆生故。佛子。譬如虛空。一切色處非色處。無處不至。而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虛空無形色故。如來法身亦複如是。至一切處一切刹一切法一切衆生。而無所至。何以故。諸如來身非是身故。隨所應化示ˇ其身。佛子。是爲菩薩摩诃薩初入勝行門知見如來。複次佛子。譬如虛空彌廣。悉能容受一切衆生。而無染著。如來法身亦複如是。照一切衆生。世間善根離世間善根。亦無染著。何以故。如來法身。于一切染著。悉已斷故。佛子。是爲菩薩摩诃薩第二勝行知見如來。複次佛子。譬如日出世間。以無量事饒益衆生。所謂滅除ˇ冥。長養一切山林藥草百谷卉木。ˇ除冷濕。照空饒益虛空衆生。照池則能開敷蓮華。普悉照ˇ一切色ˇ。世間事業皆得究竟。何以故。日能普放無量光故。如來身日亦複如是。以無量事。普能饒益一切衆生。所謂滅惡饒益。長養善法。普照饒益。除滅一切衆生ˇ冥。大慈饒益。救護衆生。大悲饒益。度脫一切。正法饒益。長養一切根力覺意。堅信饒益。除心垢濁。見法饒益。不壞因緣。天眼饒益。悉見衆生死此生彼。離害饒益。不壞衆生一切善根。慧光饒益。開敷一切衆生心華。發心饒益究竟一切菩薩所行。何以故。如來身日。普放一切慧光明故。佛子。是爲菩薩摩诃薩第叁勝行知見如來。複次佛子。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寶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諸大山王。次第乃至普照大地。但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如來應供等正覺。亦複如是。成就無量無邊法界智慧日輪。常放無量無礙智慧光明。先照菩薩摩诃薩等諸大山王。次照緣覺。次照聲聞。次照決定善根衆生。隨應受化。然後悉照一切衆生乃至邪定。爲作未來饒益因緣。如來智慧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菩薩。乃至邪定。但放大智光普照一切。佛子。譬如日月出ˇ世間。乃至深山幽谷無不普照。如來智慧日月。亦複如是。普照一切無不明了。但衆生希望善根不同故。如來智光種種差別。佛子。是爲菩薩摩诃薩第四勝行知見如來。複次佛子。譬如日出世間。生盲衆生未曾睹見。何以故。無肉眼故。佛子。此生盲衆生雖不見日。亦爲日光之所饒益。因日光故。而得飲食資生衆具。ˇ除冷濕令體輕軟。風寒痰[病-丙+(套-大+人)]諸患悉除安隱快樂。如來慧日出ˇ世間。亦複如是。一切邪見犯戒無智邪命生盲衆生。未曾睹佛智慧日光。何以故。無信心眼故。佛子。生盲衆生。雖不見如來智慧日光。然此衆生。亦爲如來智慧日光之所饒益。除滅四大一切諸苦。身體安樂。斷一切煩惱毒痛根本。佛子。如來有光。名曰一切功德積聚。複有光明。名普照一切。複有光明。名曰清淨自在普照。複有光明。名出大妙音。複有光明。名普照一切諸語言法。複有光明。名自在。除滅一切疑惑。複有光明。名無依普照。複有光明。名智慧自在。除滅一切境界虛妄。複有光明。名分別諸乘。隨其所應出大妙音。複有光明。名曰圓滿自在音聲。莊嚴諸刹。悉令衆生皆得清淨。佛子。如來一一毛孔。放如是等千種光明。五百光明普照下方。五百光明普照上方。菩薩摩诃薩。各于其刹諸如來所。見此光已。彼諸菩薩。即時具足清淨十頭十眼十耳十鼻十舌十身十手十足十地十智。彼諸菩薩。因菩薩行地所得諸入皆悉清淨。成就善根一切種智。聲聞緣覺。皆悉除滅一切煩惱。少智生盲衆生。身體柔軟安隱快樂。離垢清淨調伏諸根。具足成就四念處法。地獄餓鬼畜生惡道衆生。衆苦悉除皆得安樂。身壞命終生人天中。彼諸衆生不知不覺。以何因緣何威神力來生此間。彼生盲者唯作是念。我是梵天我是梵化。爾時如來。安住普自在叁昧。演出八種如來妙音。告衆生言。汝等衆生。非是梵天亦非梵化。蒙佛神力故。得生此間。彼諸衆生。佛神力故。即識宿命所經惡道。來生此間。皆大歡喜。大歡喜已。各持優昙華雲。ˇ雲。娛樂雲。一切衣雲蓋雲。幢雲。末ˇ雲。妙寶雲。師子幢雲。半月樓閣雲。贊歎莊嚴具雲。詣如來所奉ˇ供養。何以故。蒙佛神力慧眼開明。如來即授彼諸衆生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佛子當知。如來慧日。饒益生盲衆生。長養具足成就善根。佛子。是爲菩薩摩诃薩第五勝行知見如來。複次佛子。譬如滿月。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爲四。映蔽一切星宿光明。示ˇ增減于閻浮提。一切淨水影無不ˇ。一切衆生有睹見者皆悉對面。如來法身亦複如是。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爲四。映蔽一切聲聞緣覺學無學法功德星宿。隨其所應示ˇ壽命修短不同。法身常住未曾增減。影ˇ一切世界淨心衆生菩提器中。隨所聞法隨解脫地應受化者。一切皆謂如來ˇ前。其實法身無有彼此。究竟佛事。佛子。是爲菩薩摩诃薩第六勝行知見如…
《大方廣佛華嚴經叁十四》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