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備一切智德經》一 ▪第4页
(一名十住又名大慧光叁昧)西晉月支叁藏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心懷調仁。不爲嗔恨。五曰其行寂然。未曾愦亂。六曰意抱至真。不爲虛僞。七曰其行方幅。無有雜碎。八曰進止坦然。無所貪慕。九曰行在微妙。不爲下劣。十曰其意寬弘。未曾迫迮。是爲十事。菩薩意性懷笃。具成初住。至第二住。金剛藏曰。又諸佛子。菩薩已住第二離垢之地。離于殺生。不執刀杖。心懷慚愧。愍哀群生。常抱慈心。欲濟衆生。無有思想。心不念殺。不求人便。不危他人。舍身之安。而解衆患。無有二心。況複犯乎。又不盜竊。心常好施不貪他財。己財止足不數多求。睹他所有萬物生業財寶之利。不生嫉心。衆人迎逆莫不戴敬。草葉毛米未曾默取。念廣布施救濟諸乏。割身所供惠衆窮困。蜎飛蠕動蚑行喘息。隨其水陸皆欲令安不遇衆患。又舍愛欲邪淫之行。不欲重習。自于妻室而知止足。未曾興心慕樂他妻。心不思想不幹他室。奉清白行不爲穢濁。如母如姊如妹如女無異。清淨鮮明而無沾汙。無有二心況犯色耶。又不妄語。不樂虛言。所宣至誠。言辭真正。所傳順理。言不失時。不竊妄語。至于夢中。不演非法。況晝日乎。不爲色教。況心念耶。常說正法佛之經典。不出俗辭無益之業。又離兩舌。不傳彼此鬥亂于人。不誤兩盲。未徹視者。使诤不和。不侵犯人。彼間惡言不傳至此。此間惡言不宣到彼。和解诤訟使無怨望修德爲法令無罪殃。講論經道各有篇章。又不罵詈。不演粗辭。不宣惡言。不傷人心。世人所說。口演不仁。惱于他人。不微中人。無所恐畏。常行仁和。不興嗔恨害心向人。不使衆人意懷湯火愁戚之患。口所布言可一切心。柔軟慈和聞者安隱。心中愛樂。喜欲見之。多所悅豫。遠近思睹。乃傳此言。久思其言。無厭其辭。又不绮語。離于飾辭。言無所犯。未曾傳語。常護身口。終不戲言。而取誤教。況複由利。有獲財寶貢上歸遺。而宣虛乎。雖身溺死。不演非義。身口相應。言行相副。不失神明不違佛教。又不嫉妒不抱貪餐。未曾興心慕求衆欲。他人財業。高德貴性。不發癡心。貪利無義。見人多有豪貴至尊。不以爲嫉。心存道義。猶魚依水。不舍正真。又無嗔恨。心常懷慈。愍哀之心。調和之心。安隱之心。柔軟之心。其心常念欲濟一切。而將護之。假使其心。發嗔恚者。若有患厭。不能自製。衆垢危害。心中惱熱。尋除其根。令不熾盛。抱以仁和。慈心弘坦。如畏蚖蛇。毒獸之聚。惡心便休。成斯仁和。又棄邪見。奉于正見。不墮外學。舍于貪事虛僞之術。吉良之日。不擇時節。不思國位。若睹帝主。不以爲貴。不懷谀谄。表裏相應心性仁和。奉佛法衆不失叁寶。愍哀叁界皆欲度脫。是爲十善。常當守護此十善德。心行如是。思惟奉行。若見衆生犯諸惡業。當歸惡趣。以十善事而開化之。又其學士。已立正見。奉行至真。亦勸衆人入于至真。所以者何。其自己身不能修德。欲化他人立道德者。未之有也。彼選擇念。奉行十善。不歸叁惡地獄餓鬼畜生之處。其十善行得生人間。及生天上叁十叁天。又能奉行此十善者。成大智慧。思惟其義。畏于叁界。興發大哀。不爲毀損。從他人聞。所宣音聲。得成聲聞。自然中間。修清淨志。不欲仰人。不從他受。自欲意解。求成正覺。好立大哀。不以損耗。志入深要。思十二因。不了無根。得緣覺業。其心寬弘。最極無上不可限量。愍傷衆生。執權方便。堅立弘誓無極法铠。坦然無迹。欲救一切衆生之類。不舍叁界。得成佛慧無礙道原菩薩所行清淨道地。成無窮業。習轉最上。衆宜究竟。至逮十力。乃致佛法。十八不共吾等聞之。故當志學。一切學已。勤修精進。彼益深觀其此十惡不善章句。甚爲招致地獄緣報。中殃畜生。微釁餓鬼。是故我等若殺生者。歸于地獄畜生餓鬼。設生人間。有二惡報。何謂爲二。所生之處。其壽常短。又多疾痛。而中夭逝。家室憂戚。莫不感哀。若喜竊取。亦歸叁惡苦。若生人間。亦有二報。何謂爲二。乏少財業。怨賊劫取。亡無多少。令人憂惱。犯他人妻室。亦歸叁惡。複有二報。眷屬不貞。數共鬥诤。憙妄語者。歸于叁苦。有二惡報。何謂爲二。人多誹謗。言不見用。其兩舌者。亦歸叁苦。複有二報。眷屬離散。生下賤子。共爲伴黨。其惡口者。亦歸叁苦。複有二報。何謂爲二。聞不可聲罵詈之音。其绮語者。亦歸叁苦。複有二報。何謂爲二。熱惱他人。所在至湊。不能自決。其貪餐者。亦歸叁苦。複有二報。少于産業。又多疾病。其懷嫉妒。亦歸叁苦。複有二報。何謂爲二。若在人間。墮于邪見。不知止足。起于嗔恚。亦歸叁苦。複有二報。何謂爲二。自危己身。而惱他人。其邪見者。亦歸叁苦。若生人間。複有二報。何謂爲二。沒在邪見六十二非憙。行谀谄如是多患。因致苦陰。由以合成不善根本。假使能棄此十惡者。能以道法。自樂伏意。以棄十惡。建立十善。亦能勸他。令住十善。彼加大仁。愍哀衆生。心懷弘坦慈心愍心。調和之心。廣布恩心。散擁護心。是我之心。奉師之心。敬如世尊。心自念曰。一切衆生。邪見所縛。心意顛倒。志念反逆。發起虛行。吾當盡立。令住真實。修于正真。言行相應。而安立之。衆生一切。破壞诤訟。轉相誹謗。常抱嗔恚。轉相投禍。吾等當設無上大哀無極之慈。立堅固行。令無彼此。衆生不厭結縛之難。嫉他人業。造反邪行。不順道本。吾等令淨身。亦淨口心。衆生心迷。建立罪福。習淫怒癡。爲叁蓋礙。墮在塵網。常自投己不便之地。當求堅固。善權方便。消寂一切衆勞之患。令立無難。衆生在于愚癡之厄。無明所縛。住在六冥。遠于大智。遊闇昧門。行窈弊業。吾等當爲開化嚴治。無所挂礙。清淨慧眼。使一切法。辄如所言。由得自在。不戴仰人。衆生墮在生死困患地獄畜生餓鬼苦門。漂在邪見六十二疑。羅網所缦。愚癡所蔽。邪徑所迷。遊盲痖路。不親聖師。無有救護。有所歸趣。無解脫業。爲賊所劫。魔鬼在心。遠離佛心。吾當將養。度生死原曠野懸路。立之無難。前在無畏一切智城。衆生墮在大林盛火欲處色處無色之處。浮泅叁淵。爲生死流。所見漂沒。隨恩愛江。大患所攝。強在愚癡。心念貪淫。志思危害。欲行賊役。而計有身。猶海水岸。淫鬼所迷。隨放逸走。慕入嗜欲。住己自大。各懷異心。未度想度。或諸衰入。而爲震動。遠衆德本。吾等當化。修大德本。道力拔救。令在滅度。使離恐懼衆危之厄。因建立之于一切智。衆生悉爲貪樂所縛。無數苦痛。愁戚之惱。多所志慕。憎愛所結。合會別離。而相戀嫪。無明所蔽。受在叁界。吾等當開示其正路。至無挂礙。脫叁界難。令立滅度無爲之道。衆生悉爲猗見吾我。五陰諸入。不可轉移。處四顛倒。依六衰舍。爲諸惡賊。所見攻擊。遭無量苦。吾等當化。除諸患厄。一切陰蓋。使至無爲。衆生志存下劣之業。乏于尊慧一切智心。無天人道。志在恐畏生死之難。樂聲聞緣覺吾等當化。使立微妙廣大之心。是爲佛子菩薩所入。如此戒力。勸化貧匮。常抱慈愍。以權方便。立于菩薩離垢道地。因得睹見無央數億百千姟佛。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一切施安身命。自歸如來至真平等正覺。受是至清。十善奉行。雖受行之。無所違失。于無央數億百千姟兆載劫中。所受身形。亦若幹劫。不懷貪嫉犯戒垢濁無益之業。好憙布施。奉持淨戒。猶如有人適生墮地。端正姝好。尋而洗之。清淨無垢。菩薩如是。在此開士離垢之地。于無央數億百千姟。兆載劫中。所受身形。不懷貪嫉犯戒垢濁無益之業。行于四恩。惠施仁愛。利人等利。救濟合聚衆生。拔衆危厄。十度無極。勤修精進。戒度無極。悉爲具足不使乏少。又族姓子。菩薩已能奉此初第一住。有第二住。名曰離垢。菩薩住是。爲轉輪王。治以正法。然有七寶。假使衆生。退在犯戒十惡之業。以權方便。而勸立之。令行十善。若興福施。惠施于人。仁愛之德。有所饒益。等利之義。一切不舍。常心念佛。惟慕正法。志在徒黨。菩薩之業。開士之行。六度無極。十住之源。思念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衆行普備念一切智。以何方便。勸化衆生。令逮至尊。爲最爲上。爲勝爲超。至于無上。爲衆導師。勸化一切。養育將護。至一切智。發意之頃。捐棄家業愛欲黑冥。順如來教。出爲沙門。普行精進。須臾逮致百千叁昧。見無量佛。適見諸佛。建立道誼。動百千國。願生其國。越無限界。嚴治清淨無數世界。開化度脫無量衆生。入不可限識本宿命。所曆劫數。選擇志求不可稱載道法諸門。睹見十方衆生形像。觀無限量諸菩薩會。從學志願。攝取菩薩殊特弘誓。億百千垓兆載劫數。莫能稱焉。時金剛藏菩薩大士。演此住已。尋則頌曰
此等心質樸 修治己意性
其志已真實 柔順而調和
已舍諸習貪 慕求最上道
其行極弘大 辄在第二業
執德住于斯 積累衆德本
遠離于殺生 心未曾懷害
離于悭嫉行 不犯他妻室
至誠不兩舌 不惡口绮語
已消恚貪行 常修大慈愍
入于正見業 無谄行質樸
無愛舍自大 作性粗舉要
將護世尊教 常行無放逸
地獄之苦痛 畜生亦如是
佛教興光曜 常以消餓鬼
棄舍一切惡 不善之心意
滅除衆爲害 志大至誠法
自謹敕其意 所生轉善處
至叁十叁天 寂然永安隱
猶如緣覺乘 聲聞及正覺
皆由此十事 從清白句生
見此常當觀 恒修無放逸
意堅立禁戒 亦複勸化人
益加增愍哀 志性日弘慈
觀苦惱衆生 興發心傷念
皆墮諸邪見 斯由意不寤
嗔恚懷毒害 心喜抱鬥诤
常不厭眷屬 勤約慕境界
吾當度脫之 令濟此叁厄
造立大闇冥 其性樂愚癡
墮在奸惡路 遊于諸見網
周旋在生死 當行方便度
濟脫諸六情 立正解五陰
消除衆塵勞 越于四使渎
滅盡叁界苦 然熾之惱患
永離諸貪身 世力吾我想
吾以此等故 苦行欲度脫
遊心尊最勝 無上佛之慧
導禦修至誠 棄捐劣愵心
立志于寬弘 諸如來道慧
勤精進無量 堅固得佛道
住此寂功勳 積累衆德本
見無數諸佛 鹹悉供養之
斯等解清白 見億百千劫
其身無挂礙 心口亦如是
諸佛子住此 應時轉法輪
開化立衆生 使行十善業
一切所積累 清淨之行本
齊護于衆生 斯富十種力
因時發意項 棄國捐財業
佛所作沙門 修入勇猛行
已通大精進 致尊叁昧定
見無數諸佛 應時如佛界
以是若幹變 及與不可計
辄睹其就界 各在斯道住
已能住此願 致最微妙慧
造若幹變化 開化于衆生
是爲第二住 大聖之所宣
普愍世群黎 衆菩薩最上
已得聞是最始上法菩薩第二境。不可思議。至真無異。諸佛子等喜。而修恭敬。住于虛空。則雨天華。各宣善哉。德如山王。而分布說禁戒之源。心念愍哀一切群黎。唯演尊妙第叁行本。所說至誠永無有異。衆菩薩行最爲無上。普欲令世一切安隱。以願稱講。第一雅妙。益當供順。天人所敬。第二離垢菩薩尊住。除其愛欲精進造立。建大法慧。如之所爲。行布施事。惠施禁戒。成爲大聖。忍辱精進。一心寂然。善修智慧。慈心殊勝。愍哀行道。衆祐宣布清淨之行譬如月明。金剛藏踴演第叁住。心樂善說莫不欣然。鹹發道意。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漸備一切智德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4】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