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十地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87卷10頁碼:P0535
唐 屍羅達摩譯

  《佛說十地經》七 ▪第2页

  大唐于阗叁藏沙門屍羅達摩于北庭龍興寺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界所系有情鹹至其前。于一刹那瞬息須臾。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而此菩薩于一念頃。彼諸言音隨句隨文悉能領受。仍以一音普爲解釋。令隨意樂各得歡喜。假使二千或叁千界。或至不可說叁千大千世界所系一切有情。一刹那間一一各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于一念頃悉能領受。亦以一音普爲解釋。令隨意樂各得歡喜。乃至遍滿不可說不可說世界。隨其有情意樂根解。演說妙法。得法講論求佛加持。能轉法輪廣作佛事。普爲有情作所依怙

  複次而此菩薩。更爲受持如是法明發此願言。假使于一毛端之處。有不可說諸世界中微塵數佛。各于若幹衆會說法。一一如來亦爲若幹有情隨心差別說法。各隨一一有情意樂。授與若幹無量法門。如一如來衆會之中。一切如來衆會亦爾。如一毛端處。一切法界中悉亦如是。我等于中應發如是無量念力。如于一切諸如來所。一切法明悉能領受。菩薩住此善慧地中。晝夜轉更無余作意。入佛境界親近如來。逮得甚深菩薩解脫。而此菩薩隨如是智。常在定中現見諸佛未曾暫舍。一一劫中見無量佛無量百佛。無量千佛無量百千佛。無量百千那庾多佛。無量俱胝佛無量百俱胝佛。無量千俱胝佛無量百千俱胝佛。乃至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常以微妙供養之具供養承事。于諸佛所種種啓問。得法總持複能演說。于是菩薩此諸善根。轉更明淨不可映奪。佛子譬如善巧金師以所煉金。作莊嚴具善瑩終畢。轉輪聖王以嚴其首。或置頸下。其余一切諸粟散王。及四洲內一切臣民。莊嚴之具無與等者。佛子菩薩住此善慧地中。此諸善根亦複如是。此以一切聲聞獨覺。並住下地一切菩薩所不能及。又此菩薩善根光明。悉能照曜有情煩惱心等稠林。從此回轉。佛子譬如二千界主大梵天王。身出光明二千界中。稠林幽邃悉能照曜。菩薩住此善慧地時。善根光明亦複如是。照曜有情心及煩惱稠林等已。從此回轉。彼于十種波羅蜜多。力到彼岸而爲增上。余到彼岸隨力隨分。非不修行。佛子是名略說菩薩第九善慧智地。若廣說者于無量劫說不能盡。此地菩薩。受生多作大梵天王。具大威勢王二千界。最爲殊勝無所映蔽。善見利益得大自在。能爲有情演說聲聞獨覺菩薩到彼岸行有。情意樂問答之處無能屈者。諸所作業。或以布施或以愛語。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此等一切悉皆不離佛作意法作意。僧伽作意菩薩作意。菩薩行作意到彼岸作意。諸地作意佛力作意。無所畏作意不共佛法作意。乃至不離一切行相勝妙相應一切智智作意。常作願言。我當一切諸有情中爲首爲勝爲殊勝。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上。爲導爲將爲帥。乃至願得一切智智所依止處。若樂發起如是精進。由是精進于一刹那瞬息須臾。得滿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諸叁摩地。能見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佛。彼佛加持皆能解了。能動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世界。能往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諸佛國土。能照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世界。成熟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有情。住壽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劫。于前後際各入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劫。思擇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法門。示現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身。身身皆能示現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等菩薩。眷屬圍繞。從此以上是諸菩薩。有願力者由勝願故。所有遊戲。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聲或行。或莊嚴或勝解或所作。此等乃至爾所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不易可數。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言

  于前無量甚深智  不樂趣求勝解脫

  觀佛智入佛秘密  選擇妙智不思議

  淨治總持等持門  獲大神通入衆刹

  修力無畏不共法  順大悲入第九地

  菩薩住斯善慧地  了善不善及無記

  有漏無漏世出世  思不思議悉善知

  若法決定不決定  叁乘所行及佛地

  有爲無爲行差別  如是而知入世間

  即能解了有情心  煩惱業報及勝解

  種性意樂並隨眠  受生習氣聚稠林

  知心種種速轉性  無質無邊等衆相

  煩惱無邊互相生  眠纏共處續諸趣

  業性種種各差別  因壞果集皆了知

  諸根種種下中上  前後際等無量別

  勝解種性及意樂  皆亦如是靡不知

  隨眠常惑有情見  無始稠林未除剪

  與意樂俱心並生  常相羁系不斷絕

  但唯妄想無實體  不離于心無處所

  雖修定等猶難遣  唯金剛道方能滅

  六趣受生各差別  業田愛潤無明覆

  識爲種子名色芽  叁界無始恒相續

  集趣行業煩惱習  漸次複生不離惑

  群生悉在叁聚中  或溺于見或行道

  此地菩薩善觀察  隨其意樂及根解

  悉以無礙妙辯才  如應差別爲說法

  處于法座如師子  亦如牛王寶山王

  又如龍王布密雲  霔大甘雨充巨海

  善知法相及奧義  隨順言詞能辯說

  總持百萬阿僧祇  譬如大海受衆雨

  總持等持皆清淨  能于一念見多佛

  一一佛所皆聞法  複以妙音而演暢

  隨欲叁千大千界  教化一切諸群生

  如雲廣布無不及  隨其根欲悉令喜

  十方無量諸有情  鹹來親近會中坐

  一念隨心各問難  一音普對悉充足

  毛端佛衆無有數  有情意樂亦無窮

  悉應其心與法門  一切法界皆如是

  菩薩勤加精進力  複獲功德轉增勝

  聞持字所諸法門  如地能持一切種

  住此紹法太子位  隨機誨誘無厭倦

  日夜見佛未曾舍  入深寂滅智解脫

  供養諸佛善益明  如王頂上妙金飾

  複使有情滅煩惱  譬如梵王光普照

  住此多作大梵王  以叁乘法化有情

  所行善業普饒益  乃至當成一切智

  一念能入于百萬  阿僧祇刹塵數定

  見佛等事亦複然  願力所作猶過是

  此是第九善慧地  大智菩薩所行處

  甚深微妙難可見  我爲佛子已略說

  菩薩善慧地第九竟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說十地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