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99卷10頁碼:P0884
宋 法天譯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二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傳教大師叁藏賜紫沙門臣法天奉诏譯

  爾時法慧菩薩摩诃薩。爲諸菩薩說是菩薩十住法已。于時十方以佛神力。于一一方。各有十千佛刹微塵等世界。一一佛刹微塵等世界。地皆六種震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震遍震。等遍震。擊遍擊。等遍擊。湧遍湧。等遍湧。吼遍吼。等遍吼。起遍起等遍起。是時以佛神力。複雨種種天華雲種種天香雲。種種天塗香雲。種種天鬘雲。種種天粖香雲。種種天衣雲。種種天傘蓋雲。種種天寶雲。種種天妙蓮華雲。種種天諸璎珞雲。種種天莊嚴雲。如是等種種供養雲。周匝遍雨。複有種種天妙音樂。于虛空中。不鼓自鳴。出大音聲。光明晃曜遍四大洲。妙高鐵圍周遍十方普皆供養。是時法慧菩薩。說是法時。一切十方世界同時亦說此十住法故。乃至文字句義不增不減皆悉同等。複以佛威神力故。于一一十千佛刹微塵等世界。各各有十千佛刹微塵等菩薩。從于十方雲集。而來告法慧菩薩言。佛子。善哉善哉。佛子。如汝所說菩薩十住法。佛子。與我名同說法亦同。如是等一切同名法慧菩薩。從彼十方一切如來所而來至此。彼法雲世界以佛威德于一切處同時轉此法輪。如是。種種性相文字句義不增不減。佛子。于時衆會以佛威德皆見彼衆而來詣此。如我到此世界。亦複如是于一切十方世界一切四大洲妙高山頂帝釋宮中。十千佛刹微塵等菩薩亦同來集。是時法慧菩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法界衆會。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見諸如來清淨智  巍巍變化力如是

  十力功德衆莊嚴  是故發此菩提心

  見此種種神通力  說法利益諸群生

  複見輪回諸苦惱  是故發此菩提心

  于此普賢如來前  得聞一切功德海

  由如虛空無有相  是故發此菩提心

  一切住處及所生  一一性行皆明了

  各各差別性智求  是故發此菩提心

  是時過去及現在  乃至未來衆善惡

  爲求此智善修習  是故發此菩提心

  禅定解脫及叁昧  等持清淨悉皆然

  爲求此智恭敬彼  是故發此菩提心

  能遍世間諸根力  如如湛淨皆同等

  爲求此智彼義學  是故發此菩提心

  菩提解脫遍世間  其中各有種種意

  爲求此智無數論  是故發此菩提心

  種種無數叁界中  于中複有種種界

  界之自性智應求  是故發此菩提心

  遍詣一切求此法  如是依止得安樂

  自性真實解了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一切刹中而出生  由如衆生依地有

  無數智眼同此求  是故發此菩提心

  過去現在及未來  若幹衆生何性相

  如是過去事皆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積聚衆生滿世間  乃至一一遍親近

  如是煩惱盡能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叁界智慧彼皆知  無盡法門能解了

  爲求如是真實智  是故發此菩提心

  一切諸法無依倚  本性如空亦無著

  爲求勝義真實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能動佛刹微塵數  亦令江海湧沸騰

  爲求如來如是智  是故發此菩提心

  普放光明照十方  一一光明從口出

  爲求彼智一光明  是故發此菩提心

  不可思議種種刹  飲食供給珍玩具

  我願亦具如彼智  是故發此菩提心

  一切衆生及佛刹  能令遠離傷殺生

  爲求此法壽延長  是故發此菩提心

  假使大海所有水  一毛滴數盡能知

  如是此智願當求  是故發此菩提心

  十方所有一切刹  一一刹中微塵數

  如是此智要盡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過去及與未來劫  現在一切諸世間

  如是劫數要盡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叁世一切諸如來  及以聲聞辟支佛

  法之自性悉皆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無量無數諸世界  一毛端中盡稱量

  性之自性悉能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不可思議輪圍界  一毛端量盡能秤

  爲此廣大微妙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無量無數諸世間  一刹那間聲周遍

  爲求此智清淨聲  是故發此菩提心

  一切世間諸語言  一字演說盡無余

  爲此自性真實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無數化導叁界中  一切衆生悉皆衛

  爲求辯說廣大舌  是故發此菩提心

  如說一切諸佛刹  一刹那中悉能見

  爲求說法無礙智  是故發此菩提心

  如來所有一切刹  一刹那中皆周遍

  如此佛法真實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無數微塵等世界  皆從自性而出生

  爲求如是種種智  是故發此菩提心

  過去及與未來佛  乃至現在諸世間

  一刹那中心盡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一句所說不思議  如是劫盡彼無盡

  爲求如是語言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八方一切諸世間  如是相續不斷絕

  爲此自性心了知  是故發此菩提心

  所有身口意叁業  作彼十方一切行

  因此能解叁世空  是故發此菩提心

  菩提心發應如是  殷勤最上奉諸佛

  十方無數劫盡行  是故尊重心不退

  乃至世間一切尊  八方各各皆周遍

  如是彼佛皆說法  一一尊重心不退

  若一菩薩獲安樂  行彼行故免輪回

  能作世間圓滿相  是故此尊心不退

  最上妙法最殊特  甚深難解離言說

  彼諸菩薩妙敷揚  爲敬彼尊心不退

  世間不動及住所  如是難得甚希有

  演說清淨妙法音  是故此尊心不退

  得生一切如來中  無我無人離憍慢

  爲求此法常在前  是故殷勤心不退

  無數無等阿僧祇  得諸如來叁摩地

  行彼菩薩如是行  是故殷勤心不退

  乃至究竟叁摩地  超生彼岸解了知

  如是說彼諸佛法  是故此尊心不退

  遠離輪回叁界中  轉于如是妙法輪

  于諸世間常無間  菩薩應當如是說

  一切世間諸苦惱  如是濁惡災難中

  憐愍一切諸有情  是故菩薩應當說

  菩薩最初說此法  因茲發起菩提心

  持戒說法無有時  是故名爲發心住

  是時菩薩治地住  最初降伏如是心

  安樂利益于世間  如佛遠離老病死

  信心念心及精進  慧心願心並持戒

  護法舍離無去來  決定回向諸含識

  若以住彼如是心  讀誦受持大乘典

  遠離喧囂居閑靜  訪尋一切親善友

  善言親近善知識  勤求如是真實智

  了達一切諸語言  勝義谛理亦如是

  曉了如來勝義已  離諸顛倒無疑惑

  如是平等湛然安  是名說法真佛子

  治地住中如是得  善能觀察諸菩薩

  演說妙法奉諸佛  是故佛子應當學

  複次菩薩第叁住  法王教中求佛行

  苦空無常悉了知  一切自性無來去

  諸法本寂離自性  明了通達決定心

  住此一切無有惑  佛子應當如是說

  爲知一切衆生界  及闡一切諸法界

  如是世界悉盡知  是故名爲相應行

  地界水界及火界  如是風界虛空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  是諸世界悉盡知

  乃至差別諸世界  悉見法界自性體

  如是廣大智慧尊  勇猛精進求佛智

  是時菩薩生貴住  出家生諸如來中

  有性無性心決定  所生之處常正見

  此地菩薩無退轉  爲求佛道心無厭

  于一切法恒修習  觀諸衆生如自性

  世間衆罪如塵刹  遠離輪回諸果報

  佛子善能分別生  菩薩悉令離衰老

  過去現在及未來  一切法智皆明了

  宿殖善友悉同生  如佛出世亦複爾

  一切如來殊妙好  入彼叁世平等意

  能作如是上妙生  超越叁世種種行

  此名第四菩薩住  彼能稱贊此妙色

  是法悉能解了知  覺彼菩薩如是生

  此後菩薩稱第五  說名方便具足住

  種種方便化群生  樂求福業遍往詣

  所作如是廣大福  令諸衆生皆解脫

  盡心回向悉獲安  憐愍有情令離系

  世間患難皆救濟  攝伏令彼生歡喜

  各各引導諸衆生  得大涅槃心寂靜

  無邊一切諸世間  如是無量無有數

  過諸稱量無等倫  非性非相非究竟

  此爲菩薩第五住  具足方便化群生

  彼佛如是妙圓明  示現一切諸功德

  無邊一切諸衆生  觀法自性無迷惑

  疑網有無智了知  天上人間能堅固

  于佛于法菩薩中  常行妙行離諸色

  于是廣大諸衆生  聽聞演說方便法

  煩惱衆生使清淨  易化難化悉調伏

  法界或廣略敷揚  非來非去絕諸相

  法界體性非有無  菩薩叁世樂聽受

  觀察一切心無動  如是專注于佛法

  泯絕性相孰有無  本性離染我亦爾

  曉了劫性如幻夢  爲聞如是上妙法

  不退菩薩應如是  于佛于法菩薩中

  並觀行相爲有無  不退非有亦非無

  如來非去非有住  亦無來與非不來

  生與不生盡不盡  有相無相非一異

  種種衆多彼如一  勝義谛理離有無

  各各差別衆寶嚴  菩薩于彼心不退

  真如妙相非有無  以無相智能解了

  如是差別往集會  一一天上悉聽聞

  複次菩薩童真住  身口意業悉清淨

  施作佛事無有著  是故隨意所生得

  皆從衆生行法生  遊行見彼諸刹土

  智慧速疾隨意得  十方殷勤恭敬禮

  菩薩于此無異心  聞佛演暢微妙法

  能知刹土悉動搖  如是盡知無有余

  演說遊行于佛刹  刹那遍詣阿僧祇

  隨問演說無數義  自性差別性亦然

  方便音聲能照察  無數佛刹一念中

  複說菩薩王子住  密行衆生非測量

  煩惱障閉妄想除  事理相應方便說

  種種妙行悉能行  分別世間過未來

  真俗二谛能了知  谛求如是微妙法

  善能方便入王城  如是遍遊悉周匝

  于彼往還能自在  所有王城能照察

  由如灌頂王妙法  如是威德力亦然

  入彼王城善演說  是故此爲王子住

  此能隨順諸衆生  如佛所化亦如是

  調禦出興悉同然  得佛安隱住王子

  佛子菩薩灌頂住  處長最上能利他

  一毛滴水爲校量  思惟校計莫能測

  如是行于諸佛法  由若一切微塵刹

  衆生莫測塵可知  是故無數應是說

  一切如來及菩薩  並與過去未來佛

  若以現在十方中  乃至聲聞辟支佛

  從種發生菩提心  如是此數莫能測

  功德數量莫能知  最初一念菩提心

  如是世界化群生  無能超越過于彼

  是時普賢菩薩摩诃薩。告法慧菩薩言。善男子。善哉善哉。汝今善說此寶光總持法門。複次善男子。彼諸衆生。當得愛樂不可思議諸佛功德一切智慧。善男子。若有衆生。但聞此寶光總持正法名號不須受持讀誦。一心恭敬究竟決定得證佛果。時法慧菩薩言。佛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普賢菩薩言。佛子。彼等已得如來灌頂甚深智慧。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此會中…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