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寶積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10卷11頁碼:P0001
唐 菩提流志譯並合

  《大寶積經》二十七

  梁叁藏曼陀羅譯

  法界體性無分別會第八之二

  文殊師利言。天子。覺了身見之體性故名佛出世。天子。示現無明有愛體性名佛出世。覺了貪嗔癡體性故名佛出世。天子。示現顛倒體性平等名佛出世。天子。覺了諸見之體性故名佛出世。天子。示陰界入法界體性名佛出世。天子。佛出世者。諸法無生是名演說無生法也。是無生法。都無生死亦無涅槃。天子言。文殊師利。當爲衆生說莊嚴無上正真道法。何以故。文殊師利。諸佛出世無所增長。文殊師利言。天子。知恩報恩者。天子言有所作者當知報恩。文殊師利言。天子。汝欲使如來有所作也。天子言。文殊師利。如來者無有所作。諸佛如來到于無爲。無爲之道無有所作。文殊師利言。天子。汝許無爲者無報恩非不報恩。天子言。文殊師利。如此法者不應爲初發意者說。何以故。若聞是法生于驚畏便當退轉。文殊師利言。天子。若有菩薩初發無上菩提之心。驚畏退轉是人則住于退轉也。天子言。文殊師利。何故說是。文殊師利言。天子。若有菩薩。初發道心驚畏聲聞緣覺地則便退轉。若悭惜破戒嗔怠亂癡住于不退。天子言。文殊師利。雲何住也。文殊師利言。天子。若有菩薩初發道心。安住法界平等中故是名善住。初發心菩薩名之爲住。天子言。文殊師利。菩薩齊幾名初發心。文殊師利言。天子。若有菩薩初發心者。修行于空無相無作。解一切法無生無滅。是名菩薩初發心也。天子言。文殊師利雲何菩薩名爲久行。文殊師利言。天子。一切凡夫名爲久行。于生死中不知始故。天子。複問文殊師利。雲何菩薩名久行者。文殊師利言。天子。若有菩薩行于愛染。爲化愛染諸衆生故。而亦不共是愛染住。名菩薩久行。行于嗔恚爲化嗔恚諸衆生故。不共嗔住。亦行愚癡。爲化愚癡諸衆生故。不共癡住。亦行等分。爲化等分諸衆生故。而亦不共一切結住。天子。若有菩薩。化衆生故觀一切相。亦不分別法界體相。名菩薩久行者。天子言。文殊師利。雲何菩薩名爲不退轉。文殊師利言。天子。若有菩薩觀一切法無災無不災。觀法界體性無災無不災。是名菩薩不退轉也。複次天子。若有菩薩亦退不退。是名菩薩不退轉也。所以者何。退者欲界退諸善故。複次天子。菩薩不知不解故退。以知解故無有诤訟。是名不退。何以故。解一切性法性。我以能解了一切法性更不複退。是名不退。于佛法無疑不信他語。離是不是。初心清淨無有嫉妒亦無動搖。智慧明照。于一切法而得自在。解了佛法。是名菩薩不退轉也。天子言。文殊師利。雲何菩薩名爲一生。文殊師利言。天子。菩薩若知一切諸生而亦不生。亦知一切衆生生死。于諸生中善能說法。教化衆生生處無取。亦取諸生離生死取。不去不來不上不下。一切諸法悉平等故。亦知因緣和合增長。一切衆生身口心意悉皆平等。一切衆生無有境界。住佛境界入于法界。法界平等故。平等解了衆生之心。善解知時至于道場。是名一生。天子。是則名爲菩薩一生。爾時寶上天子問于文殊師利童子。雲何名菩薩不生。亦于一切而得自在。文殊師利言。天子。若有菩薩知于行業。非憍慢故。是菩薩不生。亦于一切而得自在。複次天子。菩薩能舍一切所有菩提之心。畢竟不退是名不生若不共諸嫉妒結住。是名一切而得自在。若有菩薩威儀法則。諸功德戒具成就行。是名不生。不共犯戒住。是名一切而得自在。心不舍背一切衆生。是名不生。不共一切無明嗔恚諸結使住。是名一切而得自在。于諸善根堅住不動。是名不生。于善根中發勤進勇意。是名一切而得自在。入諸禅定及次第定。是名不生。不味禅樂。是名一切而得自在。若勤精進求般若慧學問無厭。是名不生。不共癡住。是名一切而得自在。不嗔惱诤是名不生。不共嗔惱諸诤訟住。是名一切而得自在。若如實語是名不生。若如實住名得自在。若內寂靜是名不生。若不汙染外諸境界。名得自在。若能究竟。一切智心。是名不生。不求下乘名得自在。覺諸業果是名不生。降伏魔業名得自在。得世光明是名不生。世法不汙名得自在。不逆所住是名不生。不墮所作名得自在。若離諸慢放逸勢力。是名不生。若智慧識成就聖樂。名得自在。不退所誓是名不生。所誓出世名得自在。順行緣生是名不生。不執緣生法名得自在。若以盡智觀一切空。是名不生。具諸善根名得自在。若方便智發起所作。生大悲心修勤進行。是名不生。若能安住諸解脫法。名得自在。若不汙染于一切法。名爲不生。若斷諸見而爲說法。名得自在。若善思惟不見諸法。是名不生。得力不證一切諸法。名得自在。若觀一切諸法性空。是名不生。若不放舍一切衆生。名得自在。若不住叁界。是名不生。爲衆生故不入涅槃。名得自在。複次天子。若有言語。是動搖語。是妄想語。是執著語。是有發起。天子。于一切法無有言語。不行不動無諸戲論語。不舍衆生亦不滅度無所言說。天子。若無言說亦無文字則無所說。若有用者則有發起言說文字。天子。以是義故。菩薩之行。不可說用不可行念。是名慈心。是名不殺。于諸聖中得名自在。說是法已。世尊贊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善爲諸菩薩說不生自在。文殊師利。若菩薩行如是法自在無礙。是菩薩疾得諸佛授無上道。聞此法時。于是衆中。有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爾時世尊。即與無上正真道記。各各佛土各各名字某甲如來。爾時衆中有于天子。如是思念。是寶上天子。當于幾時成無上道。佛名何等。佛土雲何。以佛力故。爾時大德阿難白佛言。世尊。是寶上菩薩當于幾時得成無上正真之道。佛土雲何。得成道已其佛何名。佛告阿難。是寶上天子于百千劫。當成無上正真之道。號寶莊嚴如來。于此東方。其佛國土名寶莊嚴。劫名寶來。阿難。是寶莊嚴佛土豐樂甚可欣樂。饒諸財寶多諸人民。無有諸難亦無惡道。阿難。是佛土中。無諸瓦石沙土荊棘山谷堆阜。地平如掌叁寶所成。閻浮檀金琉璃頗梨。互相間錯甚可愛樂。以金網覆上。阿難。如化樂天宮殿園池衣服豐饒。行來往返。是寶莊嚴佛土人民亦複如是。土無聲聞緣覺乘名。唯有菩薩。受種種法樂。入種種禅定莊嚴。作于種種神通。以自娛樂無有余樂。唯除法喜悅預之樂。是故世界名寶莊嚴。彼佛壽命六十六億歲。出家菩薩僧六十六億。在家菩薩無量無邊。是莊嚴如來。爲諸菩薩演說法時。上升虛空高八十億多羅之樹。結加趺坐滿千國土。出千光明照彼佛土。雨于天花天香末香。天樂各各有百千種。說法音聲普聞佛土。說無盡主陀羅尼法。何謂無盡主陀羅尼法。一切諸法寂靜主故。顯示身心寂靜之想。一切諸法觀照主故。顯示分別于一切法。一切諸法善思惟主故。顯示一切諸法寂靜。一切諸法善行主故。顯示一切可作之法光明照曜。一切諸法智光明照平等主故。顯示諸法無有增減。一切諸法決定主故。顯示一切諸法增長。一切諸法智慧主故。顯示一切法無诤訟。一切諸法善觀主故。顯示一切諸法無嗔。一切諸法正念主故。顯示一切法不失念。一切諸法導引主故。顯示一切諸法相義。一切諸法慧分別主故。顯示一切法清淨意。一切諸法空寂主故。顯示諸法斷諸見道。一切諸法無相主故。顯示一切諸法寂靜。一切諸法無願主故。顯示諸法斷于諸道。一切諸法無作主故。顯示諸法離于作者。一切諸法無出主故。顯示一切諸法無出。一切諸法無生主故。顯示一切諸法無盡。一切諸法離欲主故。顯示一切諸法無錯。一切諸法無二主故。顯示一切法現在智。一切諸法無二主故。顯示一切諸法離二。一切諸法無依主故。顯示一切諸法不動。一切諸法無衆生主故。顯示諸法衆生平等。一切諸法寂靜主故。顯示一切諸法不變。一切諸法不得主故。顯示一切諸法無行。一切諸法無居主故。顯示一切諸法離處。一切諸法無定主故。顯示一切無法自在。一切諸法因緣生故。顯示一切諸法出過。一切諸法勇猛主故。顯示一切諸法不出。一切諸法無過主故。顯示一切諸法無起。一切諸法如主故。顯示一切法無不如。一切諸法如始寶主故。顯示一切諸法無壞。一切諸法法性主故。顯示一切諸法一味。一切諸法如實主故。顯示諸法叁世平等。一切諸法不可說主故。顯示不執一切諸法言語談論。一切諸法禅定主故。顯示一切諸法寂靜。一切諸法法性主故。顯示一切諸法無人。一切諸法菩提主故。顯示一切諸法平等。一切諸法願主故。阿難。寶莊嚴如來坐空未起。此無盡主陀羅尼。陀羅尼主。爲諸菩薩廣演說之。彼土無量阿僧祇菩薩摩诃薩皆得法忍。爾時大德阿難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若諸如來自然無作。過去未來現在法中得無礙智。佛言阿難。我今爲汝說諸如來自然無作。過去未來現在法中得無礙智。爾時大德阿難語寶上天子言。天子。汝得大利。如來說汝無上道記。天子言。大德阿難。都無有法不說受記。何以故。色非菩薩。非說色記。受想行識非菩薩。非說識記。地界非菩薩。非說地界記。水火風界亦非菩薩。非說風界記。眼非菩薩。非說眼記。耳鼻舌身意非菩薩。非說意記。名色非菩薩。非說名色記。過去未來現在非菩薩。非說叁世平等之記。因見非菩薩。非說因見記。生滅非菩薩。非說生滅記。大德阿難。菩薩名者即是假名。是寂靜句。若法究竟是寂靜者。無有受記。大德阿難。夫受記者攝取一切言所說法。大德阿難。亦無有法菩薩可執。若內若外。若善若不善。若有爲無爲。然後受記。大德阿難。菩薩記者一切諸法無有所屬。名爲受記。一切法不取。是名受記。一切法無處是名受記。一切法無居是名受記。一切法無出是名受記。一切諸法無有妄想。是名受記。大德阿難。夫菩薩者如是受記。爾時世尊贊寶上天子言。善哉善哉。天子。菩薩通達是諸法故。則能如是說于受記。如諸佛世尊說于無上菩提道記。說是法時。魔王波旬與諸眷屬。各有所乘來至佛所。到已卻住一面。說如是言。世尊。何因緣故說菩薩記。不說聲聞。波旬問已。佛即答言。波旬。是菩薩者叁千大千世界國土。所有人天悉善知之。以是因緣故說菩薩記。聲聞…

《大寶積經二十七》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