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叁十八 ▪第3页
大唐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 非語非心業清淨
或複語淨及身淨 而彼心體非清淨
或有內心常清淨 身語二業非清淨
或複語淨及心淨 而彼身業未嘗淨
或身語心淨不淨 諸行流轉及寂滅
遍智見者如實知 是爲如來第六力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六遍趣行智力。由此力故。如來自稱處仙尊位轉大梵輪。乃至無有如法轉者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靜慮解脫叁摩地叁摩缽底發起雜染清淨智力。舍利子。如來應正等覺。以無上智力故。如實了知若自若他。一切靜慮解脫叁摩地。及叁摩缽底。發起雜染清淨之法。舍利子。如是等相雲何知耶。謂如實知。由因由緣一切有情能令雜染。又如實知。由因緣故一切有情能令清淨。舍利子。何因何緣能令雜染。舍利子。由不稱理作意爲因無明爲緣。令諸有情發起雜染。如是無明爲因諸行爲緣。諸行爲因識爲其緣。以識爲因名色爲緣。名色爲因六處爲緣。六處爲因諸觸爲緣。諸觸爲因受爲其緣。以受爲因愛爲其緣。以愛爲因取爲其緣。以取爲因有爲其緣。以有爲因生爲其緣。以生爲因老死爲緣。煩惱爲因諸業爲緣。諸見爲因愛爲其緣。隨眠爲因諸纏爲緣。舍利子。由如此等諸因緣故。令諸有情發起雜染。如是等相是亦如來如實了知。舍利子。何因何緣能令清淨。舍利子。有二因二緣能令一切有情清淨。所謂由他順音。及由內自如理作意。又奢摩他緣于一境。及毗缽舍那善巧方便。複有二因二緣能令清淨。謂不來智及不去智。複有二因二緣能令清淨。謂無生觀及證正定。複有二因二緣能令清淨。謂行具足及明無明解脫作證。複有二因二緣能令清淨。謂修解脫門及性解脫智。複有二因二緣能令清淨。謂隨覺谛及隨得谛。舍利子。如是諸因諸緣能令一切有情清淨。是亦如來如實了知
複次舍利子。如來如實知諸有情雜染境界。知諸有情清淨境界。或有雜染境界入于清淨境界。或有清淨境界入于雜染境界。如是皆由如實觀故。或有雜染境界入于雜染境界。或有清淨境界入于清淨境界。如是皆由增上慢執故。如來于中如實智轉。又舍利子。如來以如實知。于諸靜慮超越間雜差別中轉。所謂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具足安止最初靜慮。如來安住初靜慮已從滅定出。如是乃至入滅定已從初靜慮出。又舍利子。如來以如實知。于八解脫或順次入。或複逆入。或順逆入。或間雜入。舍利子。如是解脫何等爲八。謂有色觀諸色。是初解脫。內無色想外觀諸色。是第二解脫。于淨解脫或于淨性起于淨解。是第叁解脫。虛空想處定。是第四解脫。識想處定。是第五解脫。無所有處定。是第六解脫。非有想非無想處定。是第七解脫。若想受滅。是第八解脫。又舍利子。如來以如實智。或安住一叁摩地中。而複示現余叁摩地及叁摩缽底。又複示現種種觀解。而諸如來于諸等持未曾混亂。又舍利子。諸佛如來不緣叁摩地故。入于叁摩地。或依一叁摩地故。成就一切余叁摩地。或不起一叁摩地。而能遍入諸叁摩地。又諸如來心常住定無展轉緣。又諸如來無不定心而可得者。諸佛如來住定深妙。無有能觀如來所得叁摩地者。舍利子。聲聞所得叁摩地。爲獨覺叁摩地之所映奪。獨覺所得叁摩地。爲諸菩薩叁摩地之所映奪。菩薩所得叁摩地。爲諸佛叁摩地之所映奪。如來所得叁摩地無映奪者。何以故。以諸如來無映奪智常現轉故。舍利子。如來如實了知。如是教授。如是教誡。而能發起聲聞獨覺諸叁摩地。又以如是教授教誡。而能發起諸菩薩等妙叁摩地。諸佛如來如實知已。便作如是教授教誡。舍利子。如來靜慮解脫叁摩地叁摩缽底雜染清淨發起智力。不可思議無邊無際與虛空等。若有欲求如來定力邊際者。不異有人求空邊際。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聞是諸定智力不可思議如虛空已。信受谛奉清淨無疑。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由此有情興雜染 由此有情得清淨
大雄如是了知已 廣爲宣揚微妙法
由彼違理作意因 無明爲緣生雜染
複因無明諸行緣 乃至展轉生諸苦
違理作意及無明 爲彼有支生根本
諸佛如實了知已 隨其所應宣妙法
一切雜染之根本 所謂業行及無明
複從此緣生諸識 如是展轉興諸苦
由彼所說隨順音 及由內懷如理觀
如斯二因二緣故 一切含靈證清淨
由奢摩他如理因 及由毗缽舍那緣
如是含靈證解脫 大師如實皆能了
行者安住淨屍羅 觀察諸法皆空寂
已善修習解脫門 遠離諸有迫迮苦
此皆諸佛如實知 一切有情清淨行
空無相願解脫門 善逝隨根而顯示
獨覺最勝及聲聞 順逆履遊諸靜慮
如來宣示彼所證 如有毒刺及怨仇
諸佛所證定解脫 究竟無怨無毒刺
當知第七如來力 不爲異證所摧伏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七諸定智力。由得此力故。如來自稱處仙尊位轉大梵輪。乃至無有如法轉者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宿住隨念作證智力。舍利子。如來應正等覺。以無上智力故。隨所憶念如實了知。舍利子。如來如是如實了知。若自若他一切有情無量宿住。或念一生十生百生千生。乃至無量拘胝那庾多百千生。悉皆隨念而能知之。又隨念知劫壞劫成。或劫成壞。或無量劫壞。無量劫成。無量劫成壞。或複隨念百拘胝劫。乃至無量百千拘胝那庾多劫皆能了知。又能隨念我于先世曾彼彼處。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類。如是飲食。如是色。如是相。如是形貌。如是壽量。如是久住。如是苦樂。我于彼彼處終生彼彼處。複于彼彼處終來生此處。如是若自若他並諸形相。處所流類無量宿住。悉能隨念而並知之。又舍利子。如來如實了知。一切有情隨其往因。以此因故。如是有情來生于此。知此因已隨應說法。又能了知一切有情。于過去世諸心相續。此心無間緣如是境如是心生。由是所緣不具足故如是心滅。如是一切如來如實隨念了知。又舍利子。若一有情心生展轉。從如是心無間次第如是相續。于如殑伽沙劫種種言說不能令盡。如一有情心相如是。一切有情其心亦爾。如來隨彼所有一切心相。隨念悉能如實了知。又舍利子。如來依諸有情諸心展轉盡于後際。拘胝劫數說不能盡而如來智亦無有盡
複次舍利子。如來宿住隨念作證智力。不可思議。無有等者。無等等者。無量無數。不可宣說。又不可說有邊盡際。舍利子。如來以佛神力。加諸有情令念宿住。而告之曰。汝今應念于過去世。已種如是諸善法根。或于佛所。或聲聞所。或獨覺所。或于正法種諸善根。如是善根悉當憶念。彼諸有情以如來力隨念皆知。舍利子。如是如來以佛神力加彼有情。令知宿住無量善根所緣境已。如其所應而爲說法。舍利子。若諸有情。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得不退轉。隨其欲解而求出離。或依聲聞乘。或依獨覺乘。或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如是如來隨念智力如實了知。如是舍利子。如來宿住隨念作證智力。不可思議。無量無數。無有邊際。與虛空等。諸有欲求如來宿住隨念邊際者。不異有人求空邊際。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聞是宿住智力不可思議如虛空已。信受谛奉無惑無疑。乃至踴躍歡喜發希奇想。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不思那庾拘胝劫 照世明燈悉隨念
亦念過往自他生 如觀掌內五庵果
隨念名姓色分別 住壽命盡諸生趣
含靈具足如是因 知時如應爲說法
諸過去世無邊際 衆生所有心心法
是心無間是心生 最勝大智皆能了
善逝了知一有情 過往無間心相續
如殑伽沙拘胝劫 不能說盡其邊際
乃至後際拘胝劫 演諸含靈往所行
而不與等智無盡 是名諸佛智海量
一切有情善信欲 已曾供養諸世尊
佛威神力所加被 令緣過去修淨行
大師隨念彼所受 過去曾修諸福行
念彼所住叁乘智 不退解脫所依處
善逝稱往無邊智 諸有情界難思議
無邊名稱第八力 最勝長子能信受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八宿住智力。由得是力故。如來自稱處仙尊位轉大梵輪。乃至不能如法而轉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天眼通作證智力。舍利子。如來應正等覺。以無上智力。清淨天眼超過于人。觀諸有情死此生彼。若劣若勝。好色惡色。如其習業或往善趣。或往惡趣。如是等相如來明見如實了知。又能如實知諸含靈所造業行。如是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賢聖起諸邪見。彼乘如是邪見業受因故。身壞命終墮諸惡趣。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鬼趣。如來又知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不謗賢聖修行正見。彼乘如是正見業受因故。身壞命終往諸善趣。若生天上樂世界中。又複如來以淨天眼觀于十方。不可宣說過殑伽沙數。盡虛空際窮法界量。諸佛世界種種相狀。或複現見諸佛刹土有洞然者。或見刹土有正壞者。或見刹土有正成者。又複現見一切含識死時生時。或複現見諸大菩薩從睹史多天降神母胎。或複現見出母胎者。或觀諸方各行七步。或複現見入處內宮。或見出家現修苦行。或見諸佛悟大菩提。或複現見轉大法輪。或複現見舍諸壽行入大涅槃。或複現見諸聲聞衆一切畢竟入般涅槃。或複現見一切獨覺示諸神通報淨施福而涅槃者。又諸有情非可現見。而爲如來天眼所見。亦非彼外五通仙眼之所能見。亦非聲聞獨覺菩薩等眼之所能見。彼一切如來天眼悉能現見。如是非所現見微細衆生如車輪量。如來以天眼觀之。多于叁千大千世界所有人天。如是一切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如來悉能如實明見。舍利子。如來以淨天眼觀察一切無量佛土諸含靈性。何等衆生是如來化。何等衆生見如來已方調伏者。如來爾時隨應利見。即于前住令彼悟解。非余衆生之所能知。如是舍利子。如來天眼隨念作證智力。不可思議無有邊際與虛空等。諸有欲求如來天眼智力邊際者。不異有人求空邊際。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聞如是力不可思議如虛空已。信受谛奉乃至發希奇想。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善逝天眼淨無垢 淨業修治無量劫
最勝由是觀十方 無垢難思諸佛土
或壞或成或成壞 乃至起住火洞然
或有佛住或無佛 自然尊眼悉能見
有情性廣難思議 乃至有色及無色
若墮惡趣善趣生 自然尊眼悉能見
或多拘胝佛現在 或現如來入涅槃
並及緣覺若聲聞 自然尊眼悉能見
或爲利生諸菩薩 或行近妙菩提行
住諸如來無障處 自然導師皆能見
善逝如是眼無垢 能見極細諸衆生
第九眼力不思議 最勝聰慧了能信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九天眼智力。由此力故。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大梵輪。乃至一切世間不能如法而轉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流盡作證智力。舍利子。如來應正等覺。以無上智力。如實了知。爲盡諸流無流。心解脫慧解脫自然通慧。作證具足而住。如實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舍利子。如來流盡智力清淨無垢光潔圓照。永斷一切相續習氣。諸聲聞乘雖複流盡。唯能斷除少分習氣。諸獨覺乘雖複流盡。亦能斷除少分習氣。而遠離大悲及諸才辯。唯有如來諸流永盡。具一切種微妙佛法。斷除一切相續習氣。大悲所攝無畏才辯之所觀察。一切世間諸有含識不能映奪。一刹那心而常具足相應無異。何以故。由如來無業無煩惱無忘失威儀諸習氣故。舍利子。譬如清淨虛空。不與一切煙塵雲霧而共住止。如是如來流盡智力。不與一切煩惱習氣而共住也。舍利子。諸佛如來住如是等流盡智已。複能爲彼有流有取一切衆生說流盡法。及說永斷一切取法。一切衆生諸流諸取。皆從虛妄遍分別起。如來如實觀察是已。欲令一切不複起故。如其所應以諸譬喻而爲說法。令如實知諸流虛妄。由知是已不取諸法。由不取故則能畢竟入般涅槃。又舍利子。如來如實了知一切有情諸流起滅諸流趣行。如是知已爲諸有情如應說法。如是舍利子。如來流盡作證智力。不可思議無有邊際與虛空等。若有欲求如來流盡智力邊際者。不異有人求于空際。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聞如來流盡作證智力不可思議如虛空已。信受谛奉心慮清淨無惑無疑。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導師流盡智無垢 無量廣大淨無障
由成如是第十力 故說寂靜妙菩提
諸聲聞乘流盡智 有量習氣隨系縛
人中最勝大導師 無量結習同灰燼
有證緣覺菩提者 遠離大悲才與辯
唯薄伽梵諸流盡 大悲才辯無有量
諸佛安住流盡智 了知衆生流取相
皆從虛妄諸法生 彼未解斯真理趣
如來起悲爲敷演 無常不淨無我法
彼觀諸法空無性 當證如來寂靜地
無我無壽無數取 無人摩納作受者
虛妄遍入諸法中 起大悲心說令脫
善逝慈悲無厭倦 真智常流無忘失
由是最勝恒方便 爲利衆生開妙法
能伏他論第十力 無有邊際等虛空
世尊常住十力故 無等法輪恒轉世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流盡智力。由成就此力故。如來應正等覺。自稱我處大仙尊位。于大衆中正師子吼轉大梵輪。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轉。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由聞如來功德不可思議故。于如來十力信受谛奉。心慮清淨無惑無疑。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寶積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82】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