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四十二 ▪第3页
大唐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行屍羅波羅蜜多時。發如是心。我于長夜遠離善友。惡友拘執。懈怠懶惰。下劣精進。癡鈍無識猶如痖羊。舍離一切正義相應文句。正法相應文句。寂靜相應文句。滅止相應文句。正覺相應文句。諸沙門婆羅門。般涅槃等相應文句。舍離如是諸文句已。反更受持讀誦思尋。究達一切非義相應文句。非法相應文句。乃至非涅槃等相應文句。由如是故。妄興是見。謂無有力。無有精進。無丈夫果。無勢無勇。無行無威。或俱生念。無有行威。又生是念。無因無緣。可令有情而生染汙。不由因緣有情雜染。又生是念。無因無緣。可令有情而得清淨。不由因緣有情清淨。菩薩摩诃薩。又作是念。我于長夜。由依如是不平等因。無因見故。多造種種惡不善業。由此業報。我于往昔在人趣身。諸相不具。于諸福田未長慧命。雖處人中等于覆器。童蒙嬉戲。愚蠢聾盲。無力無能。受持讀誦思惟究達。正義相應文句。乃至涅槃相應文句。又作是念。我昔未遇是勝福田。故生妄見。我今值遇。乃至不顧身命。爲求力能。當于正義相應文句。正法相應文句。寂靜相應文句。乃至涅槃相應文句。如是等正法文句。皆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之所攝者。我今受持讀誦思惟究竟。必當發起最上正勤。盡命承事于說法師。我今依屍羅波羅蜜多。行菩薩行。爲欲于此菩薩藏法。能受能持能讀能誦修行供養故。又作是念。我當以不堅身易于堅身。當善造集若福若智二種資糧。由是二力。常恒親近菩薩藏法。菩薩摩诃薩如是思已。于說法師承事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第八發心。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若法真實義相應 隨順修習道支道
爲于寂滅而作證 而能流通涅槃路
我昔遠離如是法 反更流習于諸惡
非法非義非寂靜 乃至涅槃不相應
無有精進亦無力 無丈夫果無威勢
撥無諸行無勇猛 一切盡空無所得
無有諸佛亦無法 及無世間之父母
無有黑法與白法 若果若報悉皆無
于如是等諸惡見 無始世來恒習行
由斯墮于地獄中 純受極苦久難出
如是轉受傍生趣 及墮焰魔惡世間
或時得生人趣中 愚騃無智而喑痖
童蒙嬉戲與盲聾 闇鈍頑嚚無智識
從是複墮于地獄 受諸重苦增愚暗
我從久遠無量劫 未曾得是清淨身
已遇諸根皆具足 是時宜速加精進
諸法真實義相應 能爲寂靜之助伴
趣菩提道與菩提 我宜及時求是法
諸大菩薩秘奧藏 甚深真實義相應
經彼百千俱胝劫 若得聞者爲希有
如是及余諸佛法 無量無數不思議
我當精勤受已持 爲證諸佛菩提故
又當正勤起恭敬 承事供養說法師
所謂諸佛諸菩薩 當于彼聞無上法
諸無所畏大菩薩 發起如是勇猛心
智慧方便善成就 乃至施及貯水器
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行屍羅波羅蜜多時。發起如是第八心已。爲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故。于說法師倍增承事。勤加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行屍羅波羅蜜多時。發如是心。一切衆生爲無義行之所拘執。顧戀身命著無義行。不能勵意專修義利。舍利子。雲何名爲著無義行。謂于身命有所顧戀。于覺分法情無希望。計我我所以爲前導。恒于其身防衛覆障。沐浴調治莊飾寶護。是則名爲著無義行。舍利子。複有著無義行。謂于身命有所顧戀。于覺分法情無希望。計我我所以爲前導。而于妻妾。男女兄弟。朋友眷屬親戚。防衛覆障。乃至一切諸受用具。寶玩執著。是則名爲著無義行。舍利子。複有著無義行。謂于身命有所顧戀。于覺分法情無希望。計我我所以爲前導。而于奴婢僮仆。防衛驅役桎梏守護。是則名爲著無義行。舍利子。雲何名爲專修義利。謂于身命無所顧戀。于覺分法有所希望。妙菩提心以爲前導。專修勝善身業意業。及以語業。是則名爲專修義利。舍利子複有專修義利。謂于身命無所顧戀。于覺分法有所希望。妙菩提心以爲前導。專修引發柁那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是則名爲專修義利。舍利子。複有專修義利。謂于身命無所顧戀。于覺分法有所希望。妙菩提心以爲前導。而專修行布施愛語利益同事。攝化一切諸衆生故。是則名爲專修義利。舍利子。複有專修義利。謂于身命無所顧戀。于覺分法有所希望。妙菩提心以爲前導。專修念處。正斷神足。根力覺分。如是道支。是則名爲專修義利。舍利子。複有專修義利。謂于身命無所顧戀。于覺分法有所希望。妙菩提心以爲前導。而于父母及諸師長。專修供養恭敬禮拜。曲躬合掌謙下問訊。迎逆給事並和順業。是則名爲專修義利。舍利子。複有專修義利。謂于身命無所顧戀。于覺分法有所希望。妙菩提心以爲前導。于叁寶所隨順法教。專修敬事。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一切衆生專著無義。爲無義行之所拘執。顧戀身命放逸懈怠。而我今者專修義利。爲有義利之所守護。我當勤加精進。以身供事諸說法師。以不堅身易于堅身。當修福智二力資糧。以修福智力資糧故。當近無上微妙菩提。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依屍羅波羅蜜多。行菩薩行。爲求如是菩薩藏故。承事供養諸說法師。乃至施及貯水之器。舍利子。是爲菩薩摩诃薩第九發心。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諸愚癡凡夫 常顧于身命
不願求菩提 起雜染叁業
常爲利自身 及妻子眷屬
寶玩于無義 是名癡凡夫
驅役奴仆等 多畜養四足
寶著于無義 是名無智者
貯積多財谷 不施不食用
寶著于無義 名守藏愚夫
諸愚癡凡夫 專寶著無義
具妙慧菩薩 精求諸義利
不顧于身命 欣樂助菩提
起種種善業 是名專義利
方便善修習 施戒忍正勤
靜慮與妙慧 是名專義利
供養于父母 給侍諸師長
深敬奉叁寶 是名專義利
于攝一切法 諸菩薩妙藏
誦持及開闡 是名專義利
如是專義利 諸佛之所贊
精進善相應 是勝無畏子
發如是念已 以清淨信心
敬養尊重師 乃至奉水器
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行屍羅波羅蜜多時。發起如是第九心已。爲欲勤求大菩薩藏故。于說法師倍複承事。勤加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行屍羅波羅蜜多時。發如是心。世間衆生邪僻自在。反執師教無所克獲。不獲何等。所謂聖財。雲何聖財。謂信戒聞慚愧舍慧。如是等法是謂聖財。彼諸衆生不獲此故。名極貧窮。菩薩摩诃薩。又作是念。我今應修妙善自在。于師教誨隨順敬受。所以者何。菩薩摩诃薩。由妙自在。于師教誨隨順敬受。有所證得。何所證得。所謂聖財。何等名爲菩薩聖財。謂菩薩藏法門差別。了知菩薩妙善自在。即說法師妙善自在。于菩薩藏法門差別。廣爲衆生宣暢敷演。辯了建立。開闡分別。顯示流布。菩薩摩诃薩。安住如是菩薩藏已。獲聖法財永斷貧窮。速疾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依屍羅波羅蜜多。行菩薩行。發是心已妙善自在。于師教誨隨順敬受。複作是念。我當以不堅身貿易堅身。爲欲勤求菩薩藏故。承事供養于說法師。乃至施及貯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第十發心。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世間下劣諸衆生 谀谄幻惑多奸僞
顛倒僻執不如理 專惡自在違師教
深知是已順師誨 便能分別廣敷演
由斯獲得仙聖財 信戒舍聞慚愧慧
如是七財無盡藏 知非器者勿開顯
世間多有善衆生 堪爲諸佛淨法器
無谄美言來請問 妙善自在而閑雅
常發勇猛勤精進 恭敬正法樂常聞
爲證諸佛妙菩提 不顧所愛之身命
知彼堪任正法器 複能受持深妙理
導師發起大慈悲 爲說無雜真法界
諸大菩薩妙法藏 依彼建立勝菩提
又于其中廣開示 諸佛堅固聖財寶
一切諸法爲空相 亦無相相無我相
無有壽命無變異 無諸戲論無受藏
一切諸法之自性 不從緣生亦無相
曾無初起無終滅 無相真如之所顯
若善自在柔和者 于師教誨無倒執
自然最勝爲開示 本境所學解脫門
淨信屍羅與慚愧 正聞舍施般羅若
爲彼分別廣敷顯 無盡七財之法藏
佛子和柔妙自在 隨順善友所誨言
我當承事語法師 爲證無上菩提故
菩薩適發是心已 于渴乏者生悲愛
乃至經營淨瓦器 盛滿清水隨時施
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行屍羅波羅蜜多時。發起如是第十心已。爲欲勤求大菩薩藏故。于說法師倍增承事。勤加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寶積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78】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