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四十七 ▪第2页
大唐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 及求最上丈夫智 爾乃往詣如來所
父母家宅及財寶 于如是等生重愛
我今一時皆棄舍 爾乃往詣如來所
若有欲願當成佛 又深愛樂如來者
宜速捐諸珍寶聚 舍離家法趣非家
舍利子。爾時住律儀童子。聞是語已。即于閣上下其階道。將往勝現王如來應正等覺所。未至之頃。其兄律儀。又從重閣速疾而下馳詣佛所修敬已訖。時住律儀後乃方至。爾時律儀兄童子。即以十億無價寶衣。奉獻如來。又于佛前。而說頌曰
我今不求于妙相 奉施如來無價衣
唯願當來所獲報 如今世尊等無異
一切含靈中最勝 一切妙法善安住
唯願當來所獲報 如今世尊等無異
具足無上智慧藏 諸力正勤善安住
叁十二相身所持 願速當成人中上
成就諸佛十種力 四無所畏善安住
唯願當來所獲報 如今世尊等無異
如佛所知真淨法 唯佛善住皆明照
願賜演通如是法 令我速悟上菩提
我今不求妙色相 奉佛無價勝上衣
唯希寂靜妙菩提 爲利諸天世間故
如來所住微妙法 一切異論無傾動
我今爲求如是法 敢施無價勝上衣
諸法無生無老病 亦無憂愁悲歎等
願爲開斯寂靜法 導利諸天世間故
若法無有貪嗔癡 亦無諸慢及渴愛
願說菩提與佛性 無爲清涼甘露法
若法如來所安住 爲天龍等深敬禮
或有思慮或無思 願爲開斯寂靜法
佛住是處能通照 無量四方諸佛土
如發大焰深暗中 願證如斯等甘露
若諸一切愛無愛 性常不依于欲界
色無色界亦無依 願說如斯勝妙法
舍利子。爾時住律儀童子。聞兄律儀說是頌已。便以一具新妙寶屐。奉施勝現王如來。即于佛前。說伽他曰
願我當爲諸群生 爲救爲趣爲依舍
更不履踐于邪徑 恒導群迷說正路
願常不習諸貪欲 此乃愚夫之所行
永離一切有爲法 恒值如來出興世
既逢明照世間者 便應供養兩足尊
勤求無上佛菩提 爲利一切群生故
當以無量香花鬘 高妙幢幡諸寶蓋
奉獻龍中之大龍 爲利一切群生故
複以種種上衣服 臥具飲食諸醫藥
俱持奉獻佛世尊 爲利一切群生故
擊大小鼓吹螺貝 及奏箫管清歌等
俱持奉獻照世尊 爲利一切群生故
厚味種種極淳濃 世間微妙所珍尚
俱持奉獻救世尊 爲利一切群生故
廣行如是供養已 利益無量諸群生
我于爾時便出家 精勵勤修于梵行
當安住斯八妙道 複安無量億衆生
願我爲諸有識依 常不履于邪曲徑
衆聖诃毀極下劣 所謂淫欲我能捐
又當棄捐諸放逸 于不放逸恒修學
願我永不生衆難 常得生諸淨信家
生生常見人中尊 見已于佛生深信
既生信已修恭敬 以妙花鬘及塗香
種種音樂供養已 爲求諸佛深智慧
如是廣修諸供養 乃經無量拘胝劫
永斷欲法舍居家 精勤奉修清淨行
舍利子。爾時住律儀童子。說是頌已。即于所贊勝現王如來之處。爲彼如來。以赤栴檀建立道場。高花绮飾四踰繕那。縱廣莊嚴備諸雕麗。爾時童子。既立道場莊嚴成就。即以奉施彼佛世尊。又于佛前。而說頌曰
佛所安住四種住 往昔最勝所稱譽
我今欣求如是住 唯願善逝慈哀許
若有安住是所住 心常了知無量衆
及知過去未來生 我今欣求如是住
若住是住至究竟 四種正勝四神足
及四最勝無礙辯 我今欣求如是住
舍利子。爾時薄伽梵勝現王如來。哀此童子。受其所獻上勝道場。與苾刍僧入中居止。時彼童子。既睹如來及苾刍僧受其施故。心大歡喜踴躍無量。又以種種上妙供具。而爲供養。倍加恭敬尊重贊歎。于半月間中無斷絕。過是已後。便于佛前除去須發。被袈裟衣。以淨信心舍棄家法。趣于非家。專志精勤求諸善法。舍利子。時二童子求善法已。心正了知。于佛菩提俱發弘誓。其兄律儀作是誓言。願我最先成等正覺。其佛名曰世間依怙放大光明。其弟住律儀者。又發誓言。願我最先成等正覺。其佛名曰大導商主天人中尊。舍利子。爾時律儀童子菩薩摩诃薩。作是願已。即于勝現王如來前。合掌而立大誓莊嚴。說伽他曰
我當不複更安坐 亦無放倚身眠臥
專精勤求菩提道 爲利一切群生故
我當不觀身與命 常舍懶惰勤精進
志求上妙菩提道 爲利一切群生故
假使血肉都幹竭 皮骨筋脈皆枯燥
要舍懈怠及身命 精勤爲趣上菩提
舍利子。爾時住律儀童子菩薩摩诃薩。聞兄律儀童子菩薩摩诃薩發是願已。歡喜踴躍。即于其前。說伽他曰
今當共契同和好 修行無上菩提行
與發最勝勤精進 爲利一切群生故
我今薄濟于身命 隨彼血肉皆枯燥
發千精進隨兄學 爲求無上菩提故
我當獨處住空閑 山野林中勤精進
常求微妙最勝智 隨住莊嚴大法王
爾時佛告舍利子。彼過去世。勝現王如來法中。律儀童子菩薩摩诃薩。與住律儀童子菩薩摩诃薩。于彼佛所發大弘誓。行毗利耶波羅蜜多故。精勤不懈。修行正道。舍利子。彼二菩薩行精進時。于千歲中。乃至未曾如彈指頃。被于睡眠之所逼奪。于千歲中未曾起念欲臥息心。于千歲中未曾起念欲樂坐心。于千歲中未曾一返屈身蹲踞。唯除便利若食飲時。便就住立。于千歲中未曾再食。日止一食。食止一搏。飲水一器。于千歲中未曾起念欣樂食心。如謂我今極爲饑渴。願當疾得如是等念初無有生。于千歲中未曾一返過量飲啖。于千歲中未曾起念稱量飲食。此醎此淡。此甘此苦。辛酢美惡初無興慮。于千歲中每乞食時一心正念。未曾觀彼授食人面。不生是念。誰與我食。爲丈夫耶。爲婦人耶。乃至童男童女。皆不瞻視。于千歲中居止樹下未曾仰面觀于樹相。于千歲中所著衣服未曾再易。于千歲中未曾一念起于欲覺恚覺害覺。于千歲中未曾起念緣親裏覺。若父若母兄弟姊妹及余眷屬皆不緣念。于千歲中未曾起念。于所居家發思覺心。于千歲中未曾起念仰觀虛空日月星宿雲霞等色。于千歲中未曾起念以身依倚若壁若樹。于千歲中未曾起念以諸蘇油用塗支體。于千歲中未曾起念身心驚怖。于千歲中未曾起念身心疲倦。于千歲中未曾起念懈怠懶惰放逸之心。唯興是念我今修行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何時當證。何時當得。于千歲中未曾一返身心痛惱。于千歲中未曾起念我欲剃發。唯除四天大王。時來頭上。以其神力手摩持去。于彼天宮起窣堵波。衆寶莊嚴而爲供養。于千歲中雖有天王若來若去而心都無去來之想。于千歲中未曾起念。從陰影處至光景處。從炎熱處至清涼處。于千歲中于嚴寒時未曾起念覆厚暖衣而取溫適。于千歲中未曾起念論說世間無益之語。舍利子。是二菩薩。于千歲中行如是等堅固精進時。有惡魔名愚癡念。如我今者出現世間。有惡魔羅愚癡念者。舍利子。彼時惡魔興壞亂故。于律儀菩薩所經行道。仰布利刀遍其行處。爾時律儀菩薩。于彼刀道微失本心。生利刃想。適生想已便即追悔。發大音聲再返唱言。咄哉奇事。我今如何住于放逸。舍利子。時彼菩薩所發音聲。遍告叁千大千世界。于上空中。有百千拘胝天魔徒黨。聞是菩薩憶念音聲。即共同時語菩薩言。如汝今者普告之聲。深爲善說深爲善說。舍利子。如是天聲唯律儀聞。彼住律儀。于諸天聲及此菩薩。普告大聲初不聞之。爾時律儀菩薩。聞天語已。奮發堅固大精進。欲複前經行。再轉其心不緣刀刃。舍利子。時彼菩薩摩诃薩。降魔怨已。住如是威儀。行如是妙行。修如是道迹。起如是大悲。興發如是勇猛精進。未曾休廢。複次舍利子。彼二大士。于彼法中。行毗利耶波羅蜜多故。俱成就是威儀行迹大悲勇猛。又于千歲住空閑林。修佛隨念。過是已後。勝現王如來。方入涅槃。爾時諸天。便來告曰。善男子。豈不知耶。如來今者已般涅槃。時二大士。既聞天告。即便往詣勝現王如來涅槃林所。既到彼已合掌而立。瞻仰如來目未曾舍。極懷戀慕深生敬重。作是念言。如來出世大慈悲者。覆護衆生同于舍宅。如何一旦速般涅槃。令我等類無依無怙。舍利子。是二大士。立如來前深懷戀仰。七日七夜足不移處。不勝哀感遂立命終。往生梵世。既受梵身得宿智力。以大神通從上來下。至涅槃會。爲勝現王如來應正等覺。所有舍利起窣堵波。珍寶妙物極世莊嚴。四十千歲方得成就。以諸輪蓋安施其上。舍利子。時二菩薩。爲彼如來。起窣堵波已。心大歡喜合掌而立。觀其福相倍加欣慶。如是又經七十千歲。方始致禮。因爾命終。俱生贍部洲中大轉輪王家。處太後胎。舍利子。彼初生已。便憶過去所經諸事。作如是言。我于今者應當安住最上第一不放逸法複以伽他。而自誡曰
我今生處輪王家 廣大財食皆如意
于極放逸當捐舍 勤求無上佛菩提
財寶色欲及王位 無常迅速須臾頃
智者于斯不欣樂 勤求上妙佛菩提
若于財寶不生樂 爲利含識證菩提
應疾舍欲求出家 修行勝妙諸梵行
我昔過去無量劫 耽滯五欲爲功德
若生天上及人中 未曾于彼生知厭
故應舍欲及王位 父母眷屬諸財寶
及舍國城大軍衆 出家勤求證菩提
舍利子。時彼菩薩身相端正。如十六少童不樂俗網常思過患。即剃須發服袈裟衣。以清淨信棄舍家法。趣于非家。二十千歲勤修梵行。後命終已複生梵世。于彼壽盡還生贍部。舍利子。當于爾時。于贍部洲有佛出世。名曰妙香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善調禦士天人師佛薄伽梵。時彼菩薩既遇佛已。即于法中剃除須發。服袈裟衣。以清淨信棄舍家法。趣于非家。滿拘胝歲修行梵行。如是次第。十千如來出現于世律儀菩薩皆得值遇。于諸佛所殖衆德本。常勤精進修行梵行。彼住律儀菩薩。常與其兄同生一處。修諸聖道。唯于一佛不修梵行。以是因故。律儀菩薩先得成佛。出現于世。名曰熾然精進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禦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住世教化。經九十拘胝歲。聲聞大衆有九十那庾多。共會說法。舍利子。熾然精進如來興世之時。彼住律儀菩薩。爲轉輪王威加四域。福德所…
《大寶積經四十七》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