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七十二 ▪第2页
北齊叁藏那連提耶舍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令其悭貪悉得斷除。彼善知識。或爲彼人說檀波羅蜜。是人修行檀波羅蜜故。六度得滿。彼善知識。或爲彼人說一切法皆悉平等。是人以修法平等故。般若波羅蜜得滿。以修般若波羅蜜故。流注趣向一切智處。外道。于阿修羅中終生人間者。阿修羅已前作人身時。多作善根行于憍慢。彼以慢故而作諸業。修行積習憍慢業已。彼業力故生阿修羅中。與諸修羅久居住故。行阿修羅業。從修羅終已。由有習氣修羅行法。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見己身行。當須自知。我本必從修羅中終來生人間。是人爲舍修羅行故。應求知識。彼善知識爲除彼人憍慢業故。爲說聖住處。以是法故。令彼得除憍慢之業。或爲彼人說空法門。以是空法。令其彼人慢業得除。亦除吾我得無我解。或爲彼說因緣和合故有諸法。以和合故而有所作。若無和合亦無所作。作是觀已。慢使及業悉得除斷。或爲彼人說諸法一相。修行彼故般若波羅蜜得滿。修般若波羅蜜滿已。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外道。于人中終生人間者。彼人昔作人身之時。修行積習十善業道。作彼業已數數修行。以彼業力還生人中。昔作人時與人久居行人儀式。今歸得人。由有習氣。是人得聞如是法已。應當自知。我本必從人中終已還生人中。是人爲超彼習氣故。應求知識。彼善知識爲其彼人說無常想。以無常想令除習氣。彼善知識。或爲是人。說生死過涅槃至樂。聞此法已。是人能得厭生死過欣涅槃樂。彼善知識。或爲是人說六波羅蜜。既得聞已。能發無上菩提之心。彼善知識。或爲是人說善方便。是人以此善方便故。即能堅持六波羅蜜。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外道。從天中終生人間者。天身已前作人身時。所修梵行布施持戒。皆希來報。是人如是修行積習作業久訖。以是業力生于天上。得生天已。與天久居行天儀式。從天終已。由有習氣諸天行法。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見己身行。應當自知。我本必從天中終來生人間。彼人爲超天中習氣。應求知識。彼善知識。教其彼人修持梵行。不期來報說于求報。是其過惡但爲顯說。修淨梵行無所依著。得福無量。教行布施。不期來報說于求報。是其過惡但爲顯說。行于布施無所依著。得福無量。教行持戒。不期來報說于求報。是其過惡但爲顯說。受持禁戒無所依著。功德無量。彼善知識。或爲彼說善巧方便。是人以此善方便故。能行六波羅蜜。行六波羅蜜已。六波羅蜜漸得滿足。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外道。從地獄終得人身者。彼應依善知識。依知識已。應聽叁世佛平等法。聞平等法已。應發勤精進。依城邑聚落與大衆共居。具四部處更互相于。論量佛法學問難答。叁世法平等得現在前。解一切法無有自性。修此解故煩惱漸除。外道。從畜生中終生人間者。彼應依善知識親近多聞。以近多聞斷除愚癡。是人雖複求多聞人及諸經論。作非有想。是人觀察非有想已。自然解證無自性法。是人以此叁世法平等自然現前。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外道。從餓鬼終生人間者。彼應依善知識修行布施。除其悭貪作諸功德。以修舍故心不積聚。是人以此叁世法平等自然現前。作一相解。所言一相即是無相。是人修此無相解故。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外道。從阿修羅終生人間者。彼應依善知識與煩惱魔戰。何者是煩惱魔。所謂憍慢。是時彼人應當觀察。何者是慢。是其誰慢。誰受是慢。誰以此慢起煩惱使。誰舍此慢。是人如是推求之時。無慢可得。亦不見有人攝受慢者。彼人如是觀察義故。無慢可得。無起慢者。與慢相應境界。亦不可得。亦不見有人能舍慢者。如是觀已無一法可得。複作是觀。以惡攝受自诳己身。他亦如是。作是觀時。能見諸法悉無自性。以見諸法無自性故。見法非有。以非有故知不成就。不成就故知即不生。若不生者知彼不滅。若不生不滅者。彼非可說。若解不可說者。則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叁世不可得。若法叁世不可得者。當知未曾有得有失。外道當知此是一切法平等。以此一切法平等。當知一切法是真如不變不異。如來亦真如不變不異。以一切法即是真如。是故觀慢得知。是人從人中終得生人間。以有憍慢習氣力故。乃至從彼地獄中終得生人間。以慢習故得知此相。若無慢習。不可得說此從人來。乃至此從地獄中來。外道。此名離慢智慧。彼相要以具巧方便乃能得知。又爲般若波羅蜜加持此人。方乃得知。爾時八千諸外道等。聞說此法得無生法忍。彼等得住無生忍已。從坐而起。頂禮佛足。卻住一面。彼諸外道卻住一面已。異口同音說偈贊曰
導師智力所建立 知諸道趣不由他
知諸衆生遊諸趣 如見掌中庵羅果
由諸見趣濁世間 譬如雲霧障虛空
以是群愚常流轉 譬如衆盲失正路
世間爲常爲無常 複言有常亦無常
又言非常非不常 譬如盲象入城行
言世有邊複無邊 複言亦有亦無邊
又言非邊非無邊 以是流轉如籠鳥
又言即身是神我 又言離身有神我
妄想分別所纏縛 如鳥被網心生苦
又言自在天所化 有言非因之所生
一切衆生見取覆 譬如雲霧障于月
由如籠中卵生鳥 于諸孔中常欲出
見取衆生如是癡 于不解脫如籠鳥
又禮梵王及世主 及禮童子並圍紐
又禮方海毗沙門 如賊被捉求諸神
猶如貧人遇債主 求與債主立保證
如是世間著見取 愚癡求天希欲樂
佛見衆生依真實 譬如見手掌五指
于諸趣中受百苦 譬如群賊入牢獄
世尊于彼生慈悲 修諸道行知諸趣
世尊已說出獄法 如王生子放大赦
愍世不思僧祇劫 修諸苦行得菩提
見取所壞愚癡輩 佛令彼等得解脫
以是善逝人師子 于諸法中得自在
我等見取失正路 佛于見取拔我等
以是世尊具大力 具足無畏無怨對
衆中大吼如師子 我等亦願得彼法
以彼能動于叁界 亦以彼法普遍照
以彼授記諸衆生 亦願我等值遇彼
世尊知彼諸外道等得其深信。如作微笑現瑞光明。爾時慧命馬勝比丘。以偈問佛
佛愍世間現微笑 以見此等外道衆
唯願如來說彼因 所現微笑有何義
善解因者非無因 而現微笑瑞光明
善哉能現微笑光 大衆悉皆瞻仰佛
世尊大衆悉懷疑 以見善逝現笑光
悉皆猶如觀滿月 瞻佛願說微笑因
誰于今日設勝供 誰于今日悅慈父
誰今得住佛功德 善哉大智願演說
大衆聞之必欣喜 皆由外道得授記
唯願導師普爲說 于何乘中如得道
善哉牟尼除心惑 于其疑者斷疑網
以是大衆得欣喜 一向趣佛不退轉
爾時世尊以偈答馬勝曰
善哉馬勝巧知時 能問如來降怨者
憐愍世間作是說 能問導師自然士
我當說彼現笑事 一心谛聽所作因
汝宜欣喜聽我說 今說笑義所爲者
此諸外道皆調伏 舍諸惡見住善見
睹是世間見取惱 悉起悲心求菩提
一切見取悉得舍 以知不濁正見故
從我得聞無礙記 悉皆樂求一切智
過去佛所得記已 供養大慈兩足尊
具足二億諸佛所 以求無上菩提故
佛所行檀亦不少 亦淨持戒修禅定
淨修智慧發精進 于諸群生修忍辱
常修習六波羅蜜 簡擇智慧求菩提
馬勝請問降怨者 發心樂求佛菩提
彼諸苦惱由惡黨 依止有惡見取中
彼等今見勝導師 舍諸惡見悉無余
以得真解如來教 隨順佛法起深信
彼于當來多億佛 皆悉供養求菩提
于其未來星宿劫 皆得作佛同一號
號曰普聞高名稱 彼等大智度世間
彼佛國土甚清淨 種種莊嚴無與等
彼離惡見衆生輩 純求菩提賢聖處
彼國衆生離惡趣 是時亦無一切難
彼等諸佛得壽命 皆悉同壽八萬歲
衆生聞彼佛名者 皆悉不退上菩提
若有衆女聞佛名 彼女皆悉得男身
如是世尊降怨者 與諸外道所授記
一切天人聞記彼 無不欣喜生敬信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寶積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48】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