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寶積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10卷11頁碼:P0001
唐 菩提流志譯並合

  《大寶積經》七十六

  北齊叁藏那連提耶舍譯

  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十六四轉輪王品第二十六之二

  大王。過去有王名曰地天。如法爲王名爲法王。七寶具足。所謂輪寶。象寶。馬寶。明珠寶。玉女寶。長者寶。主兵寶。是名七寶。大王。彼地天王父名曰地生。彼地生王臨命終時。其地天最爲長子。其地生命終之後。輔相大臣。灌地天頂以爲大王。即爲刹利灌頂大王。時地天王。既爲刹利灌頂王已。于十五日月盛圓滿受齋之日。沐浴洗頭。剪除須鬓。及以爪甲已。著新淨衣。以諸花鬘。種種璎珞。天冠臂印。環钏耳[(王*巨)/木]。莊嚴其身。在高樓上婇女圍繞。即于東方有金輪寶。千輻不減毂辋具足。光明照耀縱廣七肘純是真金。大王。時地天王。見是事已。即作是念。我昔曾聞先舊人說。若刹利灌頂王。于十五日月圓滿時受齋之日。沐浴洗頭。剪除須鬓及除爪甲。著不汙衣。以諸花鬘種種璎珞。天冠臂印環钏铒[(王*巨)/木]。莊嚴其身。在高樓上婇女圍繞。若于東方有金輪寶。毂辋具足千輻不減而來應者。當知是王定當得作轉輪聖王。複作是念。我今豈可作輪王耶。我今當試。大王。爾時地天王即從坐起。偏袒右肩。整理衣服。右膝著地。對輪合掌。向彼天輪作如是言。寶輪可下在地而住。作是語已。彼天寶輪從空下地住在王前。時地天王。即以妙香用塗其手。勝妙好衣以拭輪寶。以其右手接取輪寶置左手中。複以右手摩拭其輪。作如是言。汝今應當降伏東方。作是語已。時金輪寶飛升虛空左右旋轉。即往東方至彼往昔轉輪王道。其道平正布散諸花甚可愛樂。輪所經處皆悉平正無有高下。以王福力。河池井泉枯竭之處。八功德水悉皆盈滿。一切所有樹林花果枯悴之者。悉皆敷榮。已敷榮者更增郁茂。大王。爾時地天轉輪聖王。即與四兵隨輪而去。輪寶若住王亦隨住。王所至處所有國土。大小諸王與其臣民。各以金盤盛滿銀粟。或以銀盤盛滿金粟。奉迎大王各作是言。善哉大王善來大王。此諸國土安隱豐樂人民熾盛。唯願大王。受此國土攝化人民。我等皆當奉給左右唯願止住。爾時地天轉輪聖王。告彼諸國王及臣民等。作如是言。我今不須國土寶物。汝自受用。汝今若欲隨順我者。應離殺生。亦莫偷盜。亦莫邪淫。亦莫妄語。亦莫兩舌。亦勿惡口。亦莫绮語。亦莫貪欲。亦莫嗔恚。亦莫邪見。汝等應當自住十善。亦教他人。令住十善。我則知汝歸從于我受我教敕。我觀汝等猶如我子。汝等常應供養父母師長。及諸沙門婆羅門等。莫作非法不善惡行。亦勸他人令行善法。若能如是。我知汝等一切國土所有人民。悉皆歸從降伏于我。又複告言。汝等常應孝養父母恭敬師長及諸沙門諸婆羅門。莫作非法不善惡行。亦勸他人令行善法。若能如是。我知汝等一切國土所有人民。悉皆歸從降屬于我。爾時聖王及諸四兵。如是漸漸度于大海。降弗婆提過盡人境輪寶乃住。如是乃至南西北方。及郁單越悉降伏已。度彼北海盡人境已。王及輪寶還閻浮提。本宮門上在虛空中停住不動。爾時地天轉輪聖王。如是降伏四天下已。還閻浮提即便止住。地天大王及與輪寶還來至此閻浮提。時彼四天下變成七寶。端嚴姝特。何謂七寶所謂金銀琉璃頗梨車[(王*巨)/木]赤珠馬瑙。爾時輪寶于四天下。周回旋轉已。一切地獄畜生餓鬼八難消滅。于四天下所有一切不善惡聲悉皆除滅。況有造作諸惡業者。何以故。皆是地天聖王本願力故。又複輪寶周旋轉時。四天下中不假種植。處處皆生自然粳米。淨無糠糩。又複輪寶天下中自然而生天樹寶衣。又複輪寶周旋轉時。四天下中一切病患。悉皆除愈。唯除叁患。何等爲叁。一者求欲。二者段食。叁者衰老。又複輪寶旋轉之時。四天下中所有人民壽千萬歲。又複輪寶周旋轉時。四天下中一切人民。所有苦惱自然消滅。如是等無量無邊。希有不可思議之事。出現于世。爾時地天大王。複于久時作如是念。我今于此受諸快樂。五欲衆具頗更有處勝此以不。複自思念。我昔曾聞須彌頂上。有叁十叁天五欲資具。其事雲何。爾時地天大王未除愛欲。厭惡人間所有五欲資財之具。欣彼天中上妙之樂。我今甯可往彼天上。爾時地天大王作是念已。王及四兵。忽然之頃至忉利天。爾時帝釋。遙見地天大王。作如是言。善來大王。善哉大王。即分半座命王令坐。王即就坐。爾時地天在彼天上。經無量百千歲分位而治。爾時地天大王。複于久時生大貪心。作如是念。我今應當退彼天主獨爲天王。作是念已。即從帝釋半座而墮。並及四兵。至閻浮提安隱城中。爾時地天大王。久在天上受勝妙樂心生耽樂。忽至人間不能堪受人中資具身心沈沒猶如醍醐置熱沙中。尋即消化莫知所在。地天大王。身心沈沒不能堪忍。人中所有飲食精氣亦複如是。爾時地天大王。身心疲頓。而說偈言

  諸王大自在  不能除渴愛

  如幹草遇火  是故應舍欲

  常行于淫欲  未曾滿足時

  如渴飲堿水  終不能除渴

  如衆流歸海  終無有滿足

  愛欲亦如是  曾無滿足時

  如火焚草木  無有厭足時

  愛欲亦如是  終無有滿足

  猶如深谷響  隨聲無休息

  聞聲亦如是  亦無休息時

  亦如盛香箧  受香無簡擇

  嗅香亦如是  亦無有厭足

  如杓撓美食  終無知止足

  舌貪嗜美味  亦無于止足

  如鏡現面像  亦無有厭足

  如是行欲人  于欲無厭足

  如虛空受風  未曾有厭足

  身常受諸觸  終無厭足時

  如夢中飲水  終不能除渴

  意所受諸法  亦無有厭足

  貪求愛欲人  複增長愛欲

  觀于諸境界  愛無厭足時

  見欲增苦惱  猶如火焚薪

  滅除諸愛欲  亦如水滅火

  佛言大王。汝知爾時地天大王。豈異人乎。大王當知。勿作異觀。地天王者即我身是。大王當知。彼地天大王。往昔之時豪富自在。貪求無厭遂便命終。何以故。諸根無厭。境無能滿。諸根如鏡。境如光影。諸根如幻。境界如夢。大王。應當安心此法。深自觀察勿隨他教。大王。此法乃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無上菩提。大王。應當遠離一切豪貴。應當消竭一切渴海。倒憍慢山。遠離一切衰禍。于一切法平等。非一切凡夫地。亦非聲聞之所能行。又非一切緣覺境界。乃是一切菩薩所行。一切諸佛正覺所證。王當安心勿令散亂。應作是念。我當雲何于未來世。一切世間天人之中。得爲燈明。爲炬爲光。爲船爲導爲師。得爲商主爲首爲無上。自度度彼。自脫脫彼。自安安彼。自得涅槃。令他涅槃。大王。莫觀先際所更豪富自在。大王當知。諸根如幻。無有厭足。無能滿者。境界如夢。不能令滿。佛言大王。過去有王名曰頂生。有大威德。有大神足。有大威勢。從父烏哺沙王頂上而生。久積善根。曾見無量無數諸佛。修諸善根。于諸世尊。恭敬供養積集善本。于四天下豪貴自在。大王。時頂生王。灌頂受位七日已。得七寶具足爲轉輪王。何者爲七。一者金輪寶。千輻不減毂辋具足。自然而有縱廣七肘而來應之。二者白象寶。六牙具足七肢拄地。白如雪山自然而至。叁者馬寶。其色绀豔而來應之。此上象馬從且至食。于四天下周遍八方。盡大海際還住本處。四者珠寶。大如人髀純青琉璃其光照曜。周匝八方各一由旬。五者長者寶。豐饒財寶巨富無量。隨王所念皆能辦之自然而應。六者玉女寶。形容端正微妙第一。不長不短。不白不黑。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口氣淨潔如青蓮花。其舌廣大出能覆面。形色細薄如赤銅鍱。身體柔軟猶如無骨。冬溫夏涼。其心慈悲常出軟語。以手觸王。即知王心所念之處。七者主兵寶。自然而出勇猛策謀武略第一。預知王心七日所念。善知四兵鬥戰之法。未集者令集。已集者令散。千子具足勇健端正能降怨敵。大王。爾時頂生轉輪聖王。七寶具足王四天下如法化世。令四天下豐樂安隱人民熾盛。城邑聚落次第相近雞飛相及。爾時大地一切無有沙礫荊棘。多饒衆寶具足無量園林泉池。端嚴姝妙甚可愛樂。何以故。皆是頂生聖王安住法力。當爾之時若天若人。受欲樂中最爲第一。大王。爾時頂生大王所住之城。名阿踰阇。其城東西十二由旬。南北長七由旬。其城七寶衆寶羅網彌覆其上懸衆寶鈴。其城內外種種莊嚴悉皆如上。無量稱王寶莊嚴城等無有異。亦如忉利得勝之堂。大王。頂生大王造叁種殿。一名月出殿。于盛夏熱時王居其中。其第二殿名毗琉璃藏。于春月時王居其中。其第叁殿名日威德起。于冬寒時王居其中。爾時頂生。與玉女寶並諸婇女。前後圍繞入月出殿。時身體清涼。猶如牛頭栴檀塗其身體。王與眷屬前後圍繞。若入彼毗琉璃殿時。身心調適。猶如多摩羅葉香用塗其身。大王。其頂生大王。複與眷屬婇女圍繞。入彼日威德殿時。身體和暖。猶如沈水香用塗其身。入彼殿時。身體和暖亦複如是。大王。是頂生王隨欲自在。令諸殿等隨其時節而生樂觸。隨意出風。隨意出雨。種種音樂隨意而至。資生所須亦隨意現。大王。爾時頂生。于其宮內。七日之中天雨金銀。過七日已作如是念。甚奇希有不可思議。如此清淨之業。所獲果報隨意而現充滿我意。福德所致無差違也。誰有得見如是果報。于修福德而生知足。大王。頂生聖王。于閻浮提。經百千歲已。作如是念。我今于此閻浮大洲。安隱豐樂人民熾盛。悉皆歸屬。于我宮內七日雨寶。我今當往西瞿陀尼。作是念已。頂生大王。即與四兵上升虛空。從閻浮提漸次至彼西瞿陀尼。王既至彼。于無量百千歲。在彼王領。頂生大王。依報過人未得天報。大王。頂生聖王。于瞿陀尼。隨意雨寶滿其宮內。如閻浮提等無有異。大王。爾時頂生。複于後時。作如是念。我王閻浮提。豐樂安隱人民熾盛。又于宮內隨意雨寶。此瞿陀尼。亦皆安隱豐樂人民熾盛。又于宮內隨意雨寶。我今亦知東有大洲。名弗婆提。我今當往。作是念已。即與四兵俱升虛空。從瞿陀尼漸次而往東弗婆提。王既至彼。于弗婆提止住王領。無量千歲受五欲樂。依報過人未得天報。大王。頂生聖王。于弗婆提隨意雨寶滿其宮內。如閻浮提等無有異。大王。爾時頂生。複于後時作如是念。我閻浮提豐樂…

《大寶積經七十六》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