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寶積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10卷11頁碼:P0001
唐 菩提流志譯並合

  《大寶積經》七十六 ▪第3页

  北齊叁藏那連提耶舍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有言說。但假施設應如是觀。大王。一切法無生。此是陀羅尼門。何以故。此名陀羅尼門。于此一切法。無動無搖。無取無舍。是名陀羅尼門。大王。一切諸法不滅。是陀羅尼門。何以故。不滅是陀羅尼門。于中一切法無動無搖。無取無舍彼陀羅尼門。無有相貌。無有自性。無可施設。無作無造。無來無去。無衆生無命。無人無養育。非對治。無形無狀。無纏無離。無穢無淨。無愛無憎。無縛無解。無命者。無出無退。無得無住。無定無亂。無知非無知。非見非不見。非戒非犯。非悔非不悔。非喜非不喜。非猗非不猗。非苦非樂。非定非不定。非實非倒。非涅槃非不涅槃。非愛非離愛。非見非不見。非解脫非不解脫。非智非不智。非視非不視。非業非不業。非道非不道。大王。應當以此六十七法門。入一切法。大王。是色自體。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如是受想行識體性。亦複如是。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大王。如鏡中像。非有非無。是色體性。亦複如是。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受想行識。亦複如是。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大王。譬如響聲。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大王。如是色體性。亦複如是。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受想行識。亦複如是。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大王。譬如陽焰。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是色體性。亦複如是。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大王。譬如聚沫無有堅實。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是色體性。亦複如是。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大王。如是受想行識體性。亦複如是。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大王。譬如夢中夢見國中最勝女人。是夢所見。亦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是色體性。亦複如是。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如是受想行識體性。亦複如是。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大王。譬如石女夢見生子。是夢所見。亦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是色體性。亦複如是。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如是受想行識。亦複如是。非曾有非當有非今有。大王。色無所依。乃至識亦無所依。大王。譬如虛空無所依。如是大王。色無所依。乃至識亦無所依。大王。色無有生。乃至識亦無有生。大王。色無有滅。乃至識亦無有滅。大王。如涅槃界無有生亦無有滅。大王。如是色亦無生無滅。乃至識亦無生無滅。大王。譬如法界亦無生無滅。大王。如是色亦無生無滅。乃至識亦無生無滅。如是大王。一切法是如來境界。不可思議亦是如來境界。不共法亦是如來境界。不共一切凡夫境界故。是故一切聲聞緣覺。不毀不贊。不得不失。非覺非不覺。非知非不知。非識非不識。非舍非不舍。非修非不修。非說非不說。非證非不證。非顯示非不顯示。非可聞非不可聞。何以故。大王。彼法無有如是法。可得扶舉。可得摧倒。何以故。一切諸法離自性故。大王。今可于此法中而安其心。深觀此法勿信于他

  爾時淨飯王作是念。于諸法中無法可得。無有如是法。得證是法號爲佛者。諸法實不可得。佛爲衆生但假言說。爾時世尊說是法時。淨飯王等七萬釋種。得無生法忍。爾時世尊。知諸釋種得深信已。而現微笑。爾時慧命馬勝比丘。以偈問曰

  大雄尊導師  爲世現微笑

  惟願世明炬  演說微笑事

  十力一切智  何因現微笑

  願說彼笑因  斷世諸疑網

  佛爲釋衆故  而現微笑瑞

  爲諸人天衆  速除諸疑網

  得聞大雄說  世間離諸疑

  其心皆欣喜  安住佛法中

  世尊諸子等  得知微笑事

  堅固住誓願  智慧必通達

  唯願尊導師  斷除大衆疑

  衆等除疑已  必得廣大樂

  爾時世尊。以偈答馬勝曰

  我現寂滅笑  馬勝當谛聽

  我今如實說  釋種決定智

  諸法不可得  釋種皆得知

  是故于佛法  決定心安住

  名稱大釋種  依于無所得

  當得上菩提  曉知一切法

  人中命終已  此釋種決定

  得生安樂國  面奉無量壽

  住安樂國已  無畏成菩提

  能趣十方界  供養無量佛

  安住一佛土  能供十方佛

  愍諸衆生故  而求無上道

  遊曆諸佛國  供養彼佛等

  皆已神力到  隨佛所出處

  無量僧祇劫  供養諸導師

  以種種妙供  後當成佛道

  一一成佛已  能度無量衆

  令得成佛道  複化諸衆生

  彼國衆生輩  皆當成佛道

  彼諸世尊等  不度聲聞衆

  一一諸佛等  俱壽一劫歲

  彼佛正法住  無量阿僧祇

  彼佛滅度後  大智菩薩衆

  持法化于世  億歲阿僧祇

  彼諸佛子等  教化無量衆

  置于無上道  說法悉空寂

  令住不放逸  修集空寂法

  能得一切智  樂不放逸事

  聞是釋種趣  世尊所說者

  天人鹹欣喜  志求于佛道

  爾時世尊。告慧命舍利弗。舍利弗。此是菩薩見真實叁昧。汝當爲阿毗跋智諸菩薩說之。何以故。舍利弗。此叁昧不可得說。而如來于彼叁昧中不得一法。若不得者。彼不可覺。若不可覺者。彼則不可說。若不可說者。彼則不可知。彼不可知者。即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之法。舍利弗。我今付囑于汝。此是菩薩見實叁昧。應當受持讀誦廣爲顯說。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住大乘者。經曆十劫修行五波羅蜜。離般若波羅蜜。若複有人得聞是菩薩見實叁昧者。所得福德複過于彼。若複有善男子善女人。暫得聞菩薩見真實叁昧。若複有人得聞是菩薩見真實叁昧已。爲一人說者。此人得福複勝于彼。若複善男子善女人。經曆十劫聞已爲他解說。若複有人。乃至一刹那間。修此菩薩見真實叁昧者。所得福德複過于彼。是故舍利弗。汝應以此菩薩見真實叁昧經。爲諸菩薩說教示修行。舍利弗。若修此菩薩見實叁昧者。當獲無生法忍。舍利弗。于此會中。我所授記無上道中諸菩薩者。悉得安住此菩薩見真實叁昧中。是時一切諸菩薩。聲聞天人一切大衆。阿修羅乾闼婆人非人等。聞佛所說。欣喜奉行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寶積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44】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