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哀經》

「大集部」經文398卷13頁碼:P0409
西晉 竺法護譯

  《大哀經》七 ▪第2页

  西晉月氏叁藏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各各暢了。其樂印者。除去欲貪放逸恩愛。其十印者。具足十力。其被恐印者淨除諸意。其燒咤印者舍于燒熱。其六印者成六神通。其左披印者棄捐左道。其審印者說于真谛。其如印者所行如實。其哆印者蠲除一切諸所根本。其迦印者離所作業。其娑印者宣暢至誠。其現勢力故。其生印者度生老死故。其志印者謂意清淨故。其界印者不壞法界故。其寂印者具足憺怕故。其虛印者。虛靜空無無不可盡故。其盡印者。消化盡想慧無起故。其立印者覺意谛住故。其知印者。別知一切衆生類故。其普印者。而悉頒宣諸所興衰。其有印者。覺了分別所有無有。其貪印者。消除貪淫嗔恚愚癡之忌難也。其己印者。己身已通而成正覺。其自印者身自解故。其旦印者。旦自釋舍諸所猗相。其數印者滅遣根源。其處印者。則于處處如有悉知。其無印者無有若幹。其果印者逮得果證。其陰印者除諸陰蓋。其疾印者離邪疾故。其施印者。得成施戒香熏故。其堅印者。已逮斷堅剛強性故。其究印者。究暢文字摅其根源。如是族姓子。菩薩說法演若幹文。悉知一切文字印說。是爲海印入總持門

  佛告族姓子。何謂蓮華嚴總持。菩薩大士若入衆會。在所住處辄爲說經。設有所宣。于時于彼即生蓮華。其色殊妙。菩薩適坐于蓮華。逮虛空中則雨蓮華。又諸蓮華各各演出若幹種音。講說經法唯說深誼。無有雜句嚴飾之教。攀引典喻正典上要。分別誼歸。十二部經。一曰聞經。二曰得經。叁曰聽經。四曰分別經。五曰現經。六曰應時經。七曰生經。八曰方等經。九曰未曾有經。十曰譬喻經。十一曰住解經。十二曰行經。其所演法。若有聽者辄盡衆苦。菩薩如是自然精進。不釋常定。于時蓮華所演經典。適斷衆苦便行佛事。又其菩薩一切毛孔。悉出光明化爲蓮華。諸蓮華上各化菩薩。詣于十方不可涯底無數佛土。奉現諸佛。是族姓子。名曰蓮華嚴入總持門。佛複告族姓子。何謂入無礙總持門。假使不舍一言辭已。至二叁四乃至乎千。所生之處常不忘之。或億百千種種之說悉能識念。爲衆宣暢世世不忽。諸根和悅顔色殊絕。與衆超異悅可衆人。無有恨亂或能所說聞于。無量江河沙等諸佛刹土。或能通暢如佛國塵諸佛國土。于是所演諸法門者。隨時方便。又彼法門。一時悉遍諸佛國土滿中塵數諸世界也。或二叁四。或五至十百千無量。所說應聲亦無所著。則無所住。其音柔和合衆人心。辭美隨時其誼雅妙不失其節。莫不忻豫入無礙門

  佛複告族姓子。何謂入分別總持。曉了其誼。所宣旨慧而不可盡。分別法者。所宣正慧亦不可想。隨時分別。所說明慧亦不可窮。分別辯者。所宣正智亦無涯底。菩薩已獲如此慧者。其于東方所有衆生。悉能合會集在一處。各各隨意言語各異音聲若幹。從其宜便所知多少。來難菩薩悉能發遣申暢其誼。南方西方北方。四隅上下亦複如是。來難菩薩各各問誼。一時各各盡爲發遣。隨音清濁若幹種言。悉得開解。各隨本心而得入道。各聞其言音不錯亂。則以一音入無數音。以無數音則入一音。是爲名曰分別莊嚴總持

  佛告族姓子。何謂建立佛想總持。若有菩薩得此總持。處大法座在于衆中。常于虛空。值其頂上變交露帳化佛處上。紫磨金色叁十二相衆好嚴身。自承其德頂近如來右手所在。化佛舉手適著頭上。應時菩薩。其身即變成爲佛形莊嚴相好。建立其口言辭如佛。被蒙其意亦如佛意。適能成就建如是法。則入一切衆會心念。從其本行而爲宣法。一日二日至乎五日。半月一月半歲一歲五百千歲。從意自恣至乎無窮不可計歲。離于飲食。爲諸衆生而講說經。所宣經典而無有窮盡。其身不懈心亦不怠。悉是如來之所建立。聖感所接。彼則成致于四大慧。何謂四。一曰慧解一切衆生志操。二曰分別章句靡不通暢。叁曰則以聖智所宣無窮。四曰則從其人本。而所學乘。了其意歸而解說法。是族姓子。如來相建立總持。所入門者。有所宣說。又此總持可演誼。不可稱載。無有邊際。通佛境界。爾時總[敖/力]王菩薩。睹于如來說如斯誼。以贊頌曰

  安住已宣說  于八總持行

  此乘所宣獲  分別得解暢

  說億載經典  辭不得邊際

  其誼所分別  說者無所損

  佛音甚柔和  其聲微妙快

  宣告江河沙  無量千佛土

  衆生得聽聞  逮成得滅度

  此總持清淨  所暢音無際

  講說無數劫  其法無窮盡

  一句之言辭  宣布不可說

  一切諸文藻  智者得隨時

  是爲法箧藏  覺意無涯底

  皆棄諸非受  其行甚清淨

  亦不著中間  不隨退轉界

  斯勇普惟法  專精而奉行

  其逮得總持  蠲除衆根源

  其于四域界  諸所有形類

  一切悉等印  江海無思惟

  其有逮得此  海印之總持

  彼行者印門  所說無思議

  若在中衆會  大人講說法

  逮于虛空中  廣雨諸蓮華

  又諸蓮華者  演億千法教

  蓮華嚴總持  清淨德若茲

  一音所演句  二叁及五六

  諸音各各聞  聲而不錯亂

  千億百那術  言辭不可盡

  有逮得總持  所覺無挂礙

  其所宣辯才  法誼說應時

  十方衆生來  各各共難問

  悉爲發遣之  決了所疑律

  其逮得總持  意所覺如此

  其大人正士  若坐于高床

  諸佛以右手  而摩著頂上

  其人得辯才  如佛無有異

  用逮此佛化  妙上總持故

  假使此菩薩  逮成總持者

  彼意所懷德  無際不可念

  講說億千劫  猶如江河沙

  咨嗟其功德  境界不可盡

  如蓮華自然  踴處于叁世

  堅住如須彌  所部無能動

  假使有逮得  無上之總持

  其慧則普流  周遍于叁世

  若在衆會中  勇猛如師子

  調禦諸外學  降伏令成就

  假使有逮得  此上之總持

  在所遊行處  悉棄諸恐懼

  其光踰大明  所照而隨時

  其行若如水  洗除衆垢穢

  其行亦如火  無相無有念

  其行亦如風  不著諸境界

  其行亦如醫  療治諸疾厄

  隨時給法藥  湯火而救濟

  其有逮得者  極上妙總持

  彼慧無嗔恨  隨根而解說

  其行如月明  能除夜衆冥

  心等光明正  而演大晖曜

  其有逮得此  總持最無覺

  衆生來觀瞻  視之無厭極

  其行喻日光  照曜于闇冥

  開叁界衆生  使得其悟解

  若逮得于此  最上之總持

  枯竭于衆庶  愛欲塵勞源

  其行亦如王  典領其國土

  如息意王教  以法施所聞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一切無所受  不著于諸有

  其行猶如龍  意強有神變

  興雲雨衆生  亦複出電焰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此放諸法雨  消滅衆惱熱

  其行如天帝  不爲諸容色

  而見所迷惑  心廣而思法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諸來衆會者  悉瞻戴其顔

  其慈之所行  等遊如梵天

  一切無等倫  來生于此世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彼生于梵天  所在常清淨

  則成大五通  常與衆超異

  遊百千佛土  難計無思議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彼供養十方  無央數諸佛

  諸佛所咨嗟  隨所止方面

  悉共愍哀之  念之如一子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計如是不久  當逮佛功勳

  其辯甚廣遠  所演無窮盡

  說種種微妙  無數諸經典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嚴行如華鬘  辯才如流泉

  在衆意堅強  所覺而通暢

  其慧無涯底  所行如虛空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彼則無憍慢  離谀谄自大

  其智慧善權  所遊而自恣

  能精進奉行  當修慈愍哀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一切皆蠲除  有爲之瑕穢

  知衆生言辭  所說之善惡

  了衆人所好  一切諸根行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本所可宣暢  其誼不可盡

  精勤神定意  諸根及五力

  覺意路如是  其寂然最上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彼則觀諸法  所獲甚清淨

  于諸度無極  已逮至彼岸

  意強而明達  慧了諸四思

  其逮得于此  最上之總持

  其人自然解  安住諸所行

  寂然成澹泊  仁和無放逸

  威儀禮節行  分別住安谛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其人未曾有  不與諸塵勞

  以成如法幻  志性離瑕穢

  所在胎生處  不能垢所染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則住于蓮華  立在諸佛前

  其人身口意  威神無缺漏

  普興一切慧  周流歸衆生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諸佛所建化  說法而自立

  已成大智慧  爲衆生行道

  于無數劫中  歎德不可窮

  其有逮得此  最上之總持

  若有欲歎譽  無能得源際

  于是世尊。贊總[敖/力]王菩薩。善哉善哉。仁快說此咨嗟總持之所入行。所以然者。此法自然無所依怙。不仰他人。入已曾往過去諸佛。更問深妙總持門故。以是之故。汝族姓子。當作斯觀。等無有異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哀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