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哀經》

「大集部」經文398卷13頁碼:P0409
西晉 竺法護譯

  《大哀經》八

  西晉月氏叁藏竺法護譯

  往古品第二十四

  佛告族姓子。乃往過去久遠世時。劫數無量不可計會。懸曠極遠不可思議。爾時有佛。號離垢光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號佛世尊。世界曰善離垢。劫名照明。其界清淨。地绀琉璃淨如明鏡。地平如掌。其界之土琉璃之土。生七寶樹。枝葉華實皆亦寶成。又自然生衆寶蓮華。大如車輪其色若幹。見者心歡。其形微妙香潔甚美。寶爲交露屋宅精舍。諸天人民被服飲食。猶如第六自在天上。人民鮮潔行步安詳。其淫怒癡鮮而薄少。舉動言教。其佛世界無有日月。其佛離垢光明。身出大晖遍諸佛土。晨夜常明昧爽不別。蓮華合者則知爲冥。蓮華開者則知爲明。其離垢光如來至真。諸菩薩衆有八百億。出家菩薩居士菩薩。無能限量不可稱載。建立無上正真之道。其佛土地不聞異學無有異乘。唯修大乘。行悉淳淑立不退轉。世尊雲何。爲彼說法。唯演空慧空無相教。佛壽半劫。衆人居宅若幹種寶。佛即行步皆隨時節。諸天亦然。其于地上立交露帳舍宅居中。名之爲人。其處虛空而立屋宅柵閣。名之爲天。起止飲食等無差別。又其佛界無複國君。唯離垢光世尊。則爲無上大法之王。諸天人民無各各異。皆來事師無各異名。所作不別無有異念。唯奉如來咨受經典。思惟其誼。彼無女人。無罪處名。無犯塵欲。其土衆生唯學叁度。一曰禁戒。二曰守心。叁曰學智。何謂爲戒。習諸通慧心念不舍。棄捐諸行。何謂守心。住于定意逮得神通。何謂爲智。住智度無極得分別辯。如是族姓子。有學如此。名曰學度。是諸菩薩不受禁戒。其土清淨巍巍如是。世尊說法嚴妙殊絕。卓然無喻。時彼佛土諸菩薩中。有一菩薩名曰光首。即從坐起。偏出右肩右膝著地。叉手白佛。唯然世尊。所言總持爲何謂也。菩薩何住。諸佛所說皆能執持。爲衆生演令心歡悅。佛告光首。又族姓子。有總持名爲寶曜菩薩住此。悉受諸佛之所講說。悅衆生心。光首又問。唯願如來。宣寶曜總持。其中誼理我等聞之。奉之如教逮此總持。離垢光佛。尋爲光首菩薩。歎此頌曰

  欲逮得寶曜  永除諸塵穢

  于垢而無垢  舍諸一切染

  心常淨離著  是寶曜總持

  逮得此持者  其明無不照

  其身口清淨  光明性離垢

  等意行慈心  是寶曜總持

  已脫叁十二  解諸一切想

  則離衆悕望  是寶曜總持

  所遊入懷勇  大德如虛空

  解明如虛靜  是寶曜總持

  不斷乎叁寶  絕叁垢叁世

  窮盡衆苦源  是寶曜總持

  害貪淫恚癡  除塵諸穢濁

  寶樹受欲意  寶曜總持尊

  諸所有音響  世間上中下

  入于一切聲  寶曜持離垢

  精勤深奧法  無數妙句誼

  不著吾我人  總持離此二

  逮得分別辯  堅住于四道

  四禅震于梵  是寶曜總持

  第一法藏義  啓受四等行

  尊修五神通  寶曜總持尊

  谛住四意止  常順四意斷

  奉于四神足  是寶曜總持

  已受持五根  而立于五力

  無能七覺意  是寶曜總持

  奉于八由路  化寂然所觀

  至于明解脫  是寶曜總持

  遊戲所住地  近順解脫道

  斷除一切惱  是寶曜總持

  照明一切世  寂光之道場

  眼清淨廣照  是寶曜總持

  天眼淨如此  智慧眼曜冥

  眼淨爲法目  是佛眼清淨

  是塵淨于魔  此五陰消害

  亦淨于死魔  歸命力降魔

  住于此總持  至億那術土

  見姟數諸佛  得聞上經典

  以聽廣妙法  意力懷總持

  分別其義趣  爲天世人宣

  心明發意知  解了所報應

  其法入于慧  住總持逮此

  辯才無挂礙  叁達叁眼淨

  逮得叁脫諠  精進逮總持

  無數諸總持  無限說無量

  逮此總持勝  便獲一切所

  其禅及脫門  正受極叁昧

  神通自娛樂  當入此總持

  若海諸水王  萬川流河歸

  是勝總持然  諸法門無量

  入于無盡意  悉解無窮慧

  其福無涯底  行總持逮此

  色像衆相好  種姓慧清淨

  珠寶離垢掌  逮總持如此

  入乎深要藏  懷無從生忍

  在不退轉地  說是總持者

  無數諸菩薩  求于無上道

  已逮此總持  成佛不爲難

  十方諸最勝  說法愍衆生

  逮此總持者  辯才無斷絕

  悅億姟衆生  知根意所信

  口未有所說  逮此總持者

  則轉于法輪  度百千衆生

  立之于尊乘  勇住此總持

  無數那術劫  嗟歎其功勳

  逮此總持者  不能盡究暢

  如是族姓子。離垢光如來至真。說此總持竟。諸大衆中叁萬二千菩薩逮此總持。光首菩薩亦複逮得此寶曜持。于族姓子所憶雲何。爾時光首菩薩。豈異人乎。勿作斯觀。所以者何。則爾身是。以是之故。總[敖/力]王。于今堪任度諸穢惡。亦複于此咨問如來。章句通利。無猶豫心決其疑網。由是之故。今世勇猛具啓前問。不難如來是決總持。宣照世間令意亘然。仁者修法目觀達故。會此複重獲此總持。意懷勇猛。心自頒宣

  大哀經智本慧業品第二十五

  于是智積菩薩。時在彼會。前白佛言。菩薩雲何逮寶曜時。已能獲致不複忽忘益于衆生。以總持力而自立業。佛告智積。族姓子。其有菩薩。住于智本而爲智慧業。爾乃逮得寶曜總持。不複忽忘益于衆生。智積菩薩複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爲解說。何謂智本。何謂慧業。佛言且聽。善思念之。當爲汝說。智積菩薩受教而聽。佛告族姓子。谛聽義旨思存心懷。是爲智本。如所聞法則以具足爲他人說。是爲慧業。觀察分別是爲智本。啓發衆會令得開解。是爲慧業。隨順觀察知其根源。是爲智本。隨時開化建立衆生。是爲慧業。修平等行而無偏黨。是爲智本。奉平正行不爲邪疑。是爲慧業。心無所生都無所著。是爲智本。雖心不生能宣經典。是爲慧業。閑處靜思其心寂寞。是爲智本。身心宴然而無愦亂。是爲慧業。心常樂一萬事不起。是爲智本。識一乘道而不違舍。是爲慧業。專修憺怕而普觀察。是爲智本。得明解脫蠲除衆冥。是爲慧業。遵乎專一叁脫之門。是爲智本。證明叁達去來今事。是爲慧業。笃信道議而無疑惑。是爲智本。度于一切諸所挂礙。是爲慧業。其心不怯志懷勇慧。是爲智本。身心休息離于汲汲。是爲慧業。其意安詳而不卒暴。是爲智本。思惟懸曠而悉識念。是爲慧業。如有所毀尋即覺製。是爲智本。心常正定而得其所。是爲慧業。遵修意止申暢意法。是爲智本。意無所存亦無所念。是爲慧業。奉四意斷令舍根源。是爲智本。則已淨本蠲除衆瑕曉了諸法。是爲慧業。修學神足忽然輕舉。是爲智本。已無所行而遠神足。是爲慧業。習化五根根源常寂。是爲智本。分別諸根之所歸趣。是爲慧業。住于五力勢不可動。是爲智本。降魔塵勞令欲不起。是爲慧業。曉了七覺逮柔順忍。是爲智本。分別諸業一切自然。是爲慧業。合集由路勇暢無滯。是爲智本。若以識別浮筏譬喻。其非法者立之于法。是爲慧業。明識苦習而修道業。是爲智本。明證盡谛智本無盡。是爲慧業。諷誦經典識其句誼。是爲智本。已通經典而能奉行。是爲慧業。一切所聞皆能執持。是爲智本。道禦衆義不違其理。是爲慧業。于受音響而無所著。是爲智本。順其經典而識正旨。是爲慧業。觀諸萬物一切無常。是爲智本。而悉曉了于無所行一切諸法。是爲慧業。觀諸萬物一切皆苦。是爲智本。一切諸法計本空無。是爲慧業。察一切法而無吾我。是爲智本。觀諸衆生本悉清淨。是爲慧業。聞真谛法不懷恐怖。是爲智本。分別諸法之所歸趣。是爲慧業。觀察寂然泥洹憺怕。是爲智本。一切諸法本淨寂滅。是爲慧業。聞于經誼不懷猶豫畏懼之難。是爲智本。曉了義理知其正歸。是爲慧業。聽如審法不疑深洽。是爲智本。分法辯才剖判其本。是爲慧業。于一切音聽不恐懼。是爲智本。隨時宣暢各令得所。是爲慧業。聞佛辯才不懷弱怯。是爲智本。識其辯才而遍頒宣。是爲慧業。爲衆生故慈奉法行。是爲智本。不舍慈愍以慈加衆。是爲慧業。自爲己身亦爲他人而興愍哀。是爲智本。俱于二事而無所著發無蓋哀。是爲慧業。愛喜道法而懷悅豫。是爲智本。不舉不下無所違失。是爲慧業。離于結縛危害之事而以觀察。是爲智本。曉了己身舉動進止。是爲慧業。常念于佛心無他思。是爲智本。明識法身而無所猗。是爲慧業。常念經典識其義理。是爲智本。而能分別離于欲法。是爲慧業。常念聖衆供養諸道。是爲智本。逮于無爲觀察無塵。是爲慧業。常念惠施濟諸窮厄。是爲智本。舍一切塵而順道意。是爲慧業。常念戒禁而自謹慎。是爲智本。而已習行于無所識行別禁戒。是爲慧業。常念于天使意開解。是爲智本。其法清淨離于穢塵。是爲慧業。若有所聞覆疏其議。是爲智本。與諸世俗無所覆挍。是爲慧業。所作事業安谛無失。是爲智本。而悉曉了無作無報。是爲慧業。不懷貢高而不自大。是爲智本。得無極慧而成大智。是爲慧業。所行爲已自省其身。是爲智本。爲已亦及二事俱興。是爲慧業。若能執持八萬四千諸法經藏。是爲智本。分別八萬四千諸行。是爲慧業。曉了隨時而宣經典。是爲智本。如應講經無所違失。是爲慧業。開化衆生建立于道。是爲智本。智度無極善權方便。教誨衆生立不退轉。是爲慧業。未曾畏懼五趣所生。是爲智本。所生之處多所將護。是爲慧業。精勤自修逮音響忍。是爲智本。常以修行無所懷生。是爲慧業。自將其節得柔順忍。是爲智本。若以逮得不起法忍。是爲慧業。發意勤修不退轉地。是爲智本。超然進前阿惟顔地是爲慧業。其已行成坐佛樹下。是爲智本。所當曉了斷除疑礙解是平等。皆以一時發心之頃。隨時順誼。成于無上正真之道。爲最正覺。是爲慧業。佛欲重解宣暢此誼。爾時頌曰

  若聽受其法  啓問無放逸

  斯清淨衆人  咨奉于智本

  聞之則能演  慈心布諸民

  其菩薩殊勝  爲造慧之業

  善意而思惟  是爲明智本

  分別說所行  是爲慧之業

  行如所順念  是則爲智本

  此行爲人說  是爲慧之業

  逮心無所生  此則智之本

  心行無所趣  是爲慧之業

  淨修正真行  是則爲智本

  宣轉造所行  是爲慧之業

  專一寂…

《大哀經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