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薩念佛叁昧經》

「大集部」經文414卷13頁碼:P0793
劉宋 功德直譯

  《菩薩念佛叁昧經》一

  宋天竺叁藏功德直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與大比丘衆一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複煩惱。調伏縱任善脫無脫。深知無知所作已辦。逮得無我舍諸重擔。除滅九結決定解脫。諸心自在猶如大龍。唯除阿難爾時難陀天子。修難陀天子。栴檀天子。修摩那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阿逸多天子。修行天子。如是無數淨居天子。于夜後分光色倍常耆阇崛山欻然大明。時諸天子往世尊所。一心恭敬頂禮佛足。以天細末栴檀之香。多摩羅跋沈水天香。天花鬘香俱修摩等種種花香。以散佛上。重禮佛足右繞叁匝。卻住一面合掌向佛。時栴檀天子默然生念。過去諸佛皆爲諸天世人沙門婆羅門。演諸佛所說菩薩念佛叁昧。複作是念。今我世尊亦應如昔過去諸佛。安樂世間諸人天故。宣說菩薩念佛叁昧。時諸天子俱白佛言。世尊。過去諸佛皆說菩薩念佛叁昧。安樂世間人天八部。唯願世尊。如昔諸佛廣爲衆生說此叁昧。爾時世尊默然許之時諸天子繞佛叁匝。頂禮佛足忽然不現

  爾時世尊于夜後分明相出時。熙怡微笑作大師子[口*磬]咳之聲。耆阇崛山別住諸僧。承佛神力俱到佛所。王舍大城諸比丘尼。蒙佛威聲亦悉同集。摩竭提國阿阇世王先尼梵子。與無量億眷屬圍繞。承佛神力于一念頃俱到佛所。複有阿羅婆迦夜叉。伽陀婆夜叉。金毗羅夜叉。修脂路摩夜叉。摩羅陀利夜叉。如是等夜叉神王有大威力。一一皆有百千眷屬。乘佛神力于一念頃至耆阇崛山。複有羅睺羅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修婆睺阿修羅王。波呵羅頭阿修羅王。及其眷屬。如是乃至叁千世界。天龍龍王無量無邊。生希有心肅然毛豎。承佛神力于一念頃往到佛所。東方世界如恒河沙梵天天王。聞佛謦咳。肅然毛豎往到佛所。自余叁方及上下方亦複如是

  時給孤獨須達長者。亦與無數百千眷屬。從舍衛城往到佛所。時毗耶離有大長者名曰善思。次名降怨次名吉祥。複有離車諸王子等。名歡喜象次名舉象。複有斷事庶士首陀名曰光象。如是一切皆大乘學。與無量衆承佛神力往到佛所。時瞻婆城有庶士子。名曰庠序次名饒益複有大長者子名無量力。如是等衆已于過去種諸善根有大威德。承佛神力往到佛所。時波羅奈無量衆生。宿殖德本今已成熟。從波羅奈鱗次相繼步至佛所。稽首作禮侍立左右

  是時拘屍那竭大城。無量力士。及力士子。已于過去供養諸佛。殖諸善業具大威德。從拘屍那共相和順。隨路貫次往到佛所。至心恭敬前頂禮足。是時叁千大千世界縱廣正等。佛神力故。一切八部天龍夜叉乾闼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如是等衆皆來集會間無空缺

  爾時世尊見衆已集。複更發大師子之聲。從僧坊出近至異處。遙見彼方其地衆寶。世尊見已複更微笑。即時世間人天阿修羅。各持無量末香雜花以散佛上。至心恭敬尊重贊歎。是時衆中長老舍利弗。長老大目揵連。長老摩诃迦葉。長老須菩提。長老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長老羅睺羅。長老摩诃金毗羅。長老摩诃迦旃延。長老阿[少/兔]樓馱。長老劫賓那。長老輪盧那二十億子。長老難陀。長老阿難陀。皆有威德具足神通。如是聖衆悉已俱集

  爾時衆中長老彌勒菩薩。叁界菩薩。越叁界菩薩。初發心即轉法輪菩薩善思菩薩。大音聲菩薩。持地菩薩。文殊師利童子菩薩不空見菩薩。如是等衆無量無邊。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深種菩薩無數行願。久發無上菩提之心。爾時長老不空見菩薩。欲知如來神通之相微笑之意。更正衣服繞佛叁匝卻住一面。合掌向佛。即說偈曰

  最勝無爲  兩足世尊  爲調禦故

  現斯熙怡  富能開惠  令貧滿足

  佛演法施  明發亦然  一切世間

  之所歸趣  以何因緣  示此微笑

  無上正覺  願爲我說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汝見彼處衆寶地不。不空見言。唯然已見。如是不空見。彼地乃是往昔諸佛之所遊化。時不空見心自念言。我宜速疾至彼地所。如其相貌心入叁昧。入叁昧已爲佛世尊。化作種種衆寶法座。即如其念施置座已。往詣佛所勸請如來。升此寶座白言世尊。此處皆是往古來今。諸佛如來遊踐之地

  是時世尊往到彼處即就法座。于一念頃如來應正遍知力故。此刹叁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踴遍踴等遍踴。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動遍動等遍動。搖遍搖等遍搖。起遍起等遍起。東踴西沒西踴東沒。南踴北沒北踴南沒。西踴東沒東踴西沒。北踴南沒南踴北沒。光明遍照無量世界。一念之間一切衆生。乃至阿鼻地獄。悉受快樂

  佛升法座  如日晖曜  一切世間

  之所歸仰  震動大千  鹹生欣悅

  佛登寶座  如日顯照  一切世間

  頂戴法王  欲令衆生  普獲安樂

  佛就座已  如日融朗  一切世間

  尊承法王  放淨光明  照諸刹土

  奇哉斯乘  乘之最勝  異哉斯乘

  無能過者  暫現之處  已不可量

  善哉斯乘  乘之弘大  乘是乘者

  不可思議  諸天魔梵  所不能測

  爾時世尊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普告聲聞及衆菩薩。諸善男子一心靜聽。是夜難陀天子。修難陀天子。栴檀天子。修摩那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阿逸多天子。修行天子。如是無數淨居天子。于夜後分光色倍常。耆阇崛山欻然大明。爾時諸天來詣佛所。一心恭敬頂禮佛足。以天細末栴檀之香。多摩羅跋沈水天香。天花鬘香俱修摩等種種花香。以散佛上。重禮佛足右繞叁匝卻住一面合掌向佛。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是時栴檀天子默然生念。過去諸佛應正遍知。皆爲人天沙門婆羅門。敷演諸佛所說菩薩念佛叁昧。今我世尊亦應如昔過去諸佛安樂衆生。宣說菩薩念佛叁昧。時諸天子作是勸請。我默然許。如是比丘栴檀天子。難陀天子。無量淨居諸天子等。知我許已忽然不現。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告諸比丘  于後夜時  諸天身色

  光炎倍常  耆阇崛山  欻然大明

  供養尊重  圍繞世主  難陀天子

  善憙天子  善意天子  栴檀天子

  自在天子  及大自在  阿逸天子

  善行天子  如是無量  淨居天子

  有大神力  來至我所  廣設種種

  珍妙供養  皆共恭敬  右繞叁匝

  頭面禮足  卻住一面  栴檀天子

  默然住已  發心欲爲  教化衆生

  請說菩薩  念佛叁昧  往昔諸佛

  已曾說故  善哉釋迦  十力如來

  說叁摩提  欲令一切  得安樂故

  佛默然許  時諸天子  已知垂允

  我亦于此  耆阇崛山  如過去佛

  所說叁昧  時諸天子  已知如來

  默然許之  歡喜快樂  右繞叁匝

  禮足而去  比丘聽我  所演叁昧

  如昔諸佛  莫生疑惑  如來智慧

  不可思議  過去諸佛  最上菩提

  于諸知見  心無疑網  如今現在

  第一菩提  我皆了知  心無滯礙

  若當來世  欲成菩提  欲爲憐愍

  將來世故  我亦明曉  心無毫疑

  是故如來  深解無窮  智力無礙

  不可思議  如彼所知  我悉究盡

  一切衆生  不測其奧

  菩薩念佛叁昧經不空見本事品第二

  爾時世尊。告長老舍利弗。長老目揵連。長老大迦葉。長老須菩提。長老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諸天世人皆已來集。汝等比丘各升法座作師子吼。所以者何。此衆多有諸聲聞人。聞師子吼悉得解脫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越叁界菩薩。不思議菩薩。不空見菩薩。汝等即時請如來演諸佛所說真實功德師子吼音。不空見言如是世尊。唯然已聞。即說偈贊

  身色如金  百福莊嚴  爲憐愍故

  了達真谛  功德具足  名譽遠流

  今日世尊  以何因緣  于大衆中

  令我請問  正覺無倫  最上莫過

  功德法王  大智難窮  調伏世間

  以何因緣  于大衆中  令我請問

  如來淨戒  定智解脫  解脫知見

  悉皆無等  今我善逝  以何因緣

  于大衆中  令我請問  威德無比

  得度彼岸  法王世尊  能爲衆生

  作大利益  善逝何因  于大衆中

  令我請問  百劫修慈  習近悲處

  辯才無滯  善逝何因  于大衆中

  令我請問  最上法王  普利群生

  貧者得富  盲者得視  楚毒永息

  恐畏獲安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佛身淨妙  塵垢不汙  如來之衣

  種種雜色  世尊族姓  王中之王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佛所著衣

  去身四指  而不離身  身能降怨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如來行處

  無諸坑坎  智慧力故  所履皆平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如來之身

  不增不減  行步平正  不邪不曲

  妙絕常倫  難可思議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仰瞻尊顔  目不暫徙

  佛行不假  神足之力  威儀自然

  庠序可觀  若爲魍魉  之所捉持

  迷悶失心  無所覺省  若睹世尊

  于一念頃  諸惡永離  還得正念

  若有衆生  觸佛足塵  于七月中

  身心快樂  命終之後  得生善處

  歸命世尊  施一切樂  若有人病

  極受衆苦  佛以手摩  即得除愈

  善逝曠劫  悉得一切  不可思議

  無數安樂  佛昔勇猛  攝取當來

  無量劫中  所得淨法  我于是處

  無疑異心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過去當來  天中特尊  今遇調伏

  人中大仙  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谛聽谛聽善思念之。不空見言唯然世尊。告不空見。我憶往昔無央數劫。爾時有王名無量力。有大神通勢力自在。是王住處造立大城。城名善建縱廣正等十二由延。其城七重面有叁門。門城皆以金銀琉璃頗梨馬瑙真珠珊瑚莊校嚴麗。塹亦七重皆悉七寶。是諸門外以金銀沙布飾其地。一門兩邊各有金銀四阙相對

  如是不空見。又以金銀作大羅網彌覆門上。金網處處懸于銀鈴。銀網往往垂于金鈴。風吹鈴網皆作箜篌樂器之聲。宮商調暢更相應和。王造城已安處其中。斯城塹外有七池沼。金銀頗梨珊瑚所成。此諸池沼有七階道。亦是七寶之所莊校。金階道者銀爲欄楯。銀階道者金爲欄楯。銀爲階道真珠欄楯。真珠階道琉璃欄楯。頗梨階道珊瑚欄楯。珊瑚階道真珠欄楯。真珠階道金爲欄楯。如是不空見。無量力王植衆奇花。優缽羅花。缽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頭利花。那梨尼花。香氣調柔無吝惜者。隨意采之…

《菩薩念佛叁昧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