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有菩薩經》四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等譯
爾時王舍城中。頻婆娑羅王。而有一女欲出遊時。頻婆娑羅王。敕諸侍女其數一千。汝等已爲我女眷屬。共相圍繞于彼之處。王所飲食汝等常食。汝等常飲。彼王舍城。多有婦女其數一千。聞此語已種種璎珞莊嚴自身。彼諸婦女。見是希有可喜諸花。身心喜悅不能自勝。欲取彼華遂不能取不能遠離。申手欲取去華一尺而不能及。見彼諸華皆悉向于毗福羅山去而不住
爾時衆人及千婦女。及與頻婆羅王女。從王舍城次第而出。彼諸華等在衆人前微行而進。衆亦不知行與不行。彼諸人衆作如是念。此華近手而不能取。時彼諸華一切皆上毗福羅山。彼諸男女亦上彼山。既上山已。見于如來阿羅诃叁藐叁佛陀無量百千大衆圍繞而爲說法
爾時二十八女姊妹。合掌佛前勸請世尊。時頻婆娑羅王女。及見彼等一切諸女。亦見彼等諸女姊妹勸請世尊。作如是言。此諸婦女。何故合掌在世尊前。何所求請欲求何願。即聞空聲而語之曰。此等欲見無所有菩薩身。唯除佛身于叁界中無能勝者。彼等同聲鹹作是言。我等願見彼菩薩身。說是語已彼諸華等。即便在彼衆人手中。即以此華散如來上。作如是言。唯願世尊。示于我等無所有菩薩身。爾時世尊。告無所有菩薩言善男子。汝可示現圓滿自身。令多衆生見汝身已種菩提因。亦當如汝于多百千諸如來所當種善根
爾時無所有菩薩。即現其身。爾時大地皆悉震動。安隱潤澤無有衆生恐怖毛豎。一切音樂不鼓自鳴。于虛空中雨衆天華。于一切處天香人香皆自然燒。爾時無所有菩薩。示現如是具足色身。彼現身時。諸女人衆皆生愛樂。一一婦人皆作是念。是無所有菩薩。唯與于我共相娛樂。各現于前。亦複不知彼神通化。各稱其願。于毗福羅山叢林樹下。我于此處歡喜受樂。我等未曾得聞如是諸妙音聲諸色香等。我等今者荷世尊恩。彼諸女等各一樹下。七寶贊輿一切果報。皆悉具足歡喜受樂。一切所須悉皆備足。不複更念歸還之想。彼等如是受歡喜樂七日七夜
爾時世尊。爲諸衆生更說法要。若有不見彼菩薩身。皆由善根未得成熟。雖望欲見終不可得莫知何事。彼等見者過七日已。見彼菩薩身漸毀壞無有精光。受用果報皆沒不現唯見一樹。彼等菩薩漸漸不現亦無住處。彼即聞于空中聲言。諸善男子。此是諸行真實體性。汝等不應起常有想。汝等可舍女人身想。應當願求丈夫之身。無等等身諸佛之身。汝等可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受丈夫身。彼諸女人聞是聲已。于刹那時心住寂靜。見如來像具叁十二大人之相。彼等見已皆作是言。願我當得如是妙身。無有染著無染著處。如此佛身寂靜無惱。彼諸女人說是語時。彼諸女人悉轉女身得丈夫身。唯除往昔發願供養是無所有菩薩等者。乃至道場。然後我當轉于女身。以如是故不轉女身。所有轉身得男身者端正可憙。世間天人皆悉愛敬
爾時佛像忽然不現。唯見世尊釋迦牟尼。爾時諸女得男身者。而白佛言。希有世尊。甚奇甚特。乃有如是幻化戲者昔未曾聞。諸凡夫等心意迷惑。未曾安定如壓油輪。彼不能住近善知識。世尊。若有親近于善知識供養承事。以善知識威神力故。我于今者轉離女身得五神通。世尊。我今憶念往昔多千佛所。與善知識同種善根自舍身命。爲令我等生諸善根。複示彼等諸佛世尊。爲說在家諸過患事。方便贊歎出家功德。諸勝妙事。我等已經爾許多時近善知識。從爾已來未曾複生諸惡趣中。我于過去未逢教師教示我故。恒常流轉人天馳逐受諸苦惱。世尊。我今假使能以恒河沙等諸世界中用滿七寶。或已自身具足滿已施善知識。雖作是事猶不能報善知識恩。所以者何。由是神力而令我等。當于世間而得作佛。開現成就我等佛刹。皆因此等善知識故。教示我等詣諸佛所種諸善根。教行種種疾利方便。教我等入深法行中。或出愛語。或示诃責。或言清涼。或說熱惱。或有逼迫如是教示。一切樂具一切利養皆悉舍已。彼等衆生難得值遇。彼等衆生未有所辯。若不得是善知識者。唯除如來。我等無有別善知識。如無所有菩薩摩诃薩者
爾時無所有菩薩摩诃薩。告諸女人轉男身者。善男子等。我今非但獨爲汝等作善知識我亦爲于一切衆生作善知識。善男子等。若有衆生能知無所有菩薩。爲衆生作利益成就。彼等衆生更不承事諸余師友。彼等衆生即忘飲食。不生疑退無有愛欲。而于我所晝夜親近。所以者何。我今教于一切衆生和合善根。令住一切世間出世具足事中。令入無量波羅蜜中。令入一切諸功德中。令住無濁無障淨處無顛倒處。不現一切諸有相中住無行處。樂修一切身心薰習具足法中。我已曾令無量衆生。住如是法善巧智中。我今實語無有異言。佛自證知。諸天世人而作證明。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爾時大衆。佛神力故即見東方。南西北方有千諸佛
爾時世尊。告諸大衆作如是言。諸善男子。汝今見此諸佛已不。彼言。世尊。我等皆見。佛複告言。此等已令此善男子。成熟如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彼等更複歡喜踴躍。作如是言。世尊。我等今世現轉女身已得男身。世尊。是故我今深信此事。解知此事念持此事無有疑惑。世尊。我今已得入于佛大神通。漸次小分。皆由于是無所有菩薩神通力故。願我當得諸佛神通皆悉開現。願當共此于諸佛所種諸善根。當得一切功德具足
爾時彼諸菩薩摩诃薩。心作是念。所有身者五陰聚合。不可得以名字所說而有可聞。我等雲何而能共彼種于善根
爾時世尊知彼菩薩心之所念。告無所有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汝今應爲此諸菩薩摩诃薩等說五陰聚和合身事。汝今應爲此等菩薩顯示五陰和合之身。此等聞已當壞我見。更複當近于佛菩提
爾時衆中有一菩薩名曰愛語。而白佛言。世尊。今者見何事故。如來阿羅诃叁藐叁佛陀。自不解釋。而當勸彼無所有菩薩解釋。佛言。善男子。此衆如是于無所有。長夜隨順流注歸向。是故我今勸此菩薩摩诃薩說
爾時無所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欲說如我所見。如佛色空我色亦爾。如佛色一切衆生色亦爾。如衆生色一切樹林藥草色亦爾。如一切樹林藥草色。彼一切界和合聚色亦爾。所有空色及我色。如來色一切衆生色。一切樹林藥草等色。一切界和合聚色。無有二相。無知無動無生。無等無有等等。無行無說。非法非非法。非法界非不法界所攝。非空非非空。衆生愚癡不知不覺。虛妄貪著悭吝嫉妒。不能拔出虛妄毒箭。于悭妒中忘失恩義。無明網覆遠善知識多有疑惑。于如此法不能聽受當作障礙。不能受持讀誦修行而有觸證。有諸菩薩智慧善巧。猶如虛空無所著者。于諸世間所有法中不得法想。況複余想。彼等能入于此法行。諸少智者于無色中或作是想。悕望欲入此法行中。于無色中妄起行想。略說乃至受想行識中。如是作如色所作。如虛空識我識亦爾。如彼識如來識亦爾。如如來識。彼識一切衆生識亦爾。如一切衆生識。彼識一切樹林藥草識亦爾。如一切樹林藥草識。一切界和合識亦爾。其虛空識及以我識。如來識一切衆生識。一切樹林藥草識。一切界和合識。無二相。不可知。不可分別。不生。無等等。無行。不可作名字。非法非非法。非法界非非法界所攝。非虛空非非虛空。衆生愚癡不覺不知。無智少智少聞。嫉妒悭貪或著。妒嫉結縛無明網覆。爲惡知識之所攝者各自迷惑。欲聞是法而作障礙。不能受持讀誦修行而有解證。有諸菩薩善巧智慧無所住著。于一切法不得法想何況余想。彼等能于此行中行諸小智等。于此法行所不能知。說此五種色等平等出離諸行無有壞散無別法。時大地震動虛空雨華
爾時難調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大地震動虛空雨華。佛告難調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此是由彼說五陰空。無二無別。無有所住。無可言說。無有藏積。無有散壞。無有邊量。不樂顛倒。說是諸佛自在處時。有百千億那由他數諸天。皆得無生法忍。于此衆中。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皆亦得于無生法忍。于未來世當得作佛。號曰不可說陰聚所生如來應供正遍知。當出于世。劫名無住。以此因緣大地震動而雨衆華
爾時女人得男身者。皆共同聲。而說偈言
虛妄非虛妄 虛妄虛妄愛
如實知此等 是故皆授記
我等知如是 一切皆虛妄
今得丈夫身 我等皆具足
我聞虛妄已 知解不生疑
如是還虛妄 實無有知說
無實無實中 誘诳諸衆生
不知無實故 無所有教說
于中無所減 亦無有增益
于中無示現 但以假名說
平等無危險 說無有散處
既無有等等 何況有勝者
其色似色形 其色色色故
若知色虛妄 無有可實者
受似于觸形 以受故爲受
知受虛妄已 彼無有可實
想爲欲想者 其識以想現
知想虛妄已 彼無真實處
諸行無自在 假名示現行
知諸行虛妄 彼無有真實
識以了知義 是故示現識
若知識虛妄 恒常如虛空
如是皆虛妄 所有世憂愁
彼愚輩不知 以住我見故
彼等無所安 彼等無所遣
彼無有住處 愚輩而不知
此法不易知 寂滅句難解
住懈怠我想 爲惡作所覆
不見無所有 不聞彼所說
無所可說處 于中無所置
爾時諸女轉男身者。說此偈已。供養佛故五體投地。頂禮佛足。而說偈言
南無最大力 一切世無上
世尊有大恩 其等無所著
說是偈已。禮敬世尊合掌而住。爾時世尊告長老阿難。汝受持此無所有所問。我今說法廣爲人說光顯此法。阿難。汝爲何等衆生。當令聞此法本之者。彼等聞已能廣解義文句莊嚴。彼等皆當決定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若雖得聞而不解義。于後漸次亦當如是。解其義趣修行觸證。于多百千那由他數諸如來所種諸善根。所以者何。其無所有菩薩有如是願
爾時衆中。有諸女等住于大乘。而白佛言。世尊。何用勸請阿難受持此法。所以者何。我今已受如此法本。習誦通利。世尊。我今聞此法本。于未來世當爲他說。于阿僧祇百千那由他劫中光顯此法
爾時衆中。有百比丘。六百比丘尼。二…
《無所有菩薩經四》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