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益梵天所問經》一 ▪第2页
姚秦龜茲國叁藏鸠摩羅什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何等四。一者常憶念佛。二者所作功德常爲菩提。叁者親近善知識。四者稱揚大乘。是爲四。梵天。菩薩有四法。能一其心而無雜行。何等四。一者離聲聞心。二者離辟支佛心。叁者求法無厭。四者如所聞法廣爲人說。是爲四。梵天。菩薩有四法。善求法寶。何等四。一者于法中生寶想。以難得故。二者于法中生藥想。療衆病故。叁者于法中生財利想。以不失故。四者于法中生滅一切苦想。至涅槃故。是爲四。梵天。菩薩有四法。善出毀禁之罪。何等四。一者得無生法忍。以諸法無來故。二者得無滅忍。以諸法無去故。叁者得因緣忍。知諸法因緣生故。四者得無住忍。無異心相續故。是爲四。梵天。菩薩有四法。善障煩惱。何等四。一者正憶念。二者障諸根。叁者得善法力。四者獨處遠離。是爲四。梵天。菩薩有四法。善入諸大衆。何等四。一者求法不求勝。二者恭敬心無憍慢。叁者惟求法利不自顯現。四者教人善法不求名利。是爲四。梵天。菩薩有四法。善開法施。何等四。一者守護于法。二者自益智慧亦益他人。叁者行善人法。四者示人垢淨。是爲四。梵天。菩薩有四法。得先因力不失善根。何等四。一者見他人阙不以爲過。二者于嗔怒人常修慈心。叁者常說諸法因緣。四者常念菩提。是爲四。梵天。菩薩有四法。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羅蜜。何等四。一者以施導人。二者不說他人毀禁之罪。叁者善知攝法教化衆生。四者解達深法。是爲四。梵天。菩薩有四法。能轉舍禅定還生欲界。何等四。一者其心柔軟。二者得諸根力。叁者不舍一切衆生。四者善修智慧方便之力。是爲四。梵天。菩薩有四法。于諸佛法得不退轉。何等四。一者受無量生死。二者供養無量諸佛。叁者修行無量慈心。四者信解無量佛慧。是爲四。梵天。菩薩有四法。不斷佛種。何等四。一者不退本願。二者言必施行。叁者大欲精進。四者深心行于佛道。是爲菩薩有四法不斷佛種。說是諸四法時。二萬二千天及人。皆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五千人得無生法忍。十方諸來菩薩。供養于佛所散天花。周遍叁千大千世界。積至于膝
分別品第叁(丹本菩薩正問品第叁)
爾時網明菩薩。問思益梵天言。佛說汝于正問菩薩中爲最第一。何謂菩薩所問爲正問耶。梵天言。網明。若菩薩以彼我問。名爲邪問。分別法問名爲邪問。若無彼我問名爲正問。不分別法問名爲正問。又網明。以生故問名爲邪問。以滅故問名爲邪問。以住故問名爲邪問。若不以生故問。不以滅故問。不以住故問。名爲正問。又網明。若菩薩爲垢故問名爲邪問。爲淨故問名爲邪問。爲生死故問名爲邪問。爲出生死故問名爲邪問。爲涅槃故問名爲邪問。若不爲垢淨故問。不爲生死出生死故問。不爲涅槃故問。名爲正問。所以者何。法位中無垢無淨無生無死無涅槃。又網明。若菩薩爲見故問。爲斷故問。爲證故問。爲修故問。爲得故問。爲果故問。名爲邪問。若無見無斷無證無修無得無果故問。名爲正問。又網明。是善是不善名爲邪問。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是罪法是無罪法。是有漏法是無漏法。是有爲法是無爲法。如是等二法。隨所依而問者名爲邪問。若不見二不見不二問。名爲正問。又網明。若菩薩分別佛問名爲邪問。分別法。分別僧。分別衆生。分別佛國。分別諸乘問。名爲邪問。若于法不作一異問者。名爲正問。又網明。一切法正。一切法邪。網明言。梵天。何謂一切法正一切法邪。梵天言。于諸法性無心故。一切法名爲正。若于無心法中。以心分別觀者。一切法名爲邪。一切法離相名爲正。若不信解達是離相。是即分別諸法。若分別諸法則入增上慢。隨所分別皆名爲邪。網明言。何謂爲諸法正性。梵天言。諸法離自性離欲際。是名正性。網明言。少有能解如是正性。梵天言。是正性不一不多。網明。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如是知諸法正性。若已知。若今知。若當知。是人無有法已得。無有法今得。無有法當得。所以者何。佛說無得無分別。名爲所作已辦相。若人聞是諸法正性。勤行精進。是名如說修行。不從一地至一地。若不從一地至一地。是人不在生死。不在涅槃。所以者何。諸佛不得生死。不得涅槃。網明言。佛不爲度生死故說法耶。梵天言。佛所示法有度生死耶。網明言。無也。梵天言。以是因緣。當知佛不令衆生出生死入涅槃。但爲度妄想分別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實無度生死至涅槃者。所以者何。諸法平等。無有往來。無出生死。無入涅槃。爾時世尊。贊思益梵天言。善哉善哉。說諸法正性。應如汝所說。說是法時。二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佛告梵天。我不得生死。不得涅槃。如來雖說生死。實無有人往來生死。雖說涅槃。實無有人得滅度者。若有入此法門者。是人非生死相。非滅度相。爾時會中五百比丘。從坐而起作是言。我等空修梵行。今實見有滅度者。而言無有滅度。我等何用修道求智慧爲
爾時網明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于法生見。則于其人佛不出世。世尊。若有決定見涅槃者。是人不度生死。所以者何。涅槃名爲除滅諸相。遠離一切動念戲論。世尊。是諸比丘。于佛正法出家。而今墮于外道邪見。見涅槃決定相。譬如從麻出油。從酪出酥。世尊。若人于諸法滅相中求涅槃者。我說是輩皆爲增上慢人。世尊。正行道者。于法不作生不作滅。無得無果。網明謂梵天言。是五百比丘。從坐起者。汝當爲作方便引導其心入此法門。令得信解離諸邪見。梵天言。善男子。縱使令去至恒河沙劫。不能得出如此法門。譬如癡人畏于虛空。舍空而走。在所至處不離虛空。此諸比丘亦複如是。雖複遠去不出空相。不出無相相。不出無作相。又如一人求索虛空東西馳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是人但說虛空名字。而不得空。于空中行而不見空。此諸比丘亦複如是。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所以者何。涅槃者但有名字。猶如虛空但有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複如是。但有名字而不可得。爾時。五百比丘。聞說是法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得阿羅漢道。作是言。世尊。若人于諸法畢竟滅相中。求涅槃者。則于其人佛不出世。世尊。我等今者非凡夫。非學非無學。不在生死。不在涅槃。所以者何。佛出世故。名爲遠離一切動念戲論
爾時長老舍利弗。謂諸比丘。汝今得正智。爲己利耶。五百比丘言。長老舍利弗。我等今者得諸煩惱。不可作而作。舍利弗言。何故說此。諸比丘言。知諸煩惱實相故言得諸煩惱。涅槃是無作性。我等已證故。說不可作而作。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等今者住于福田能消供養。諸比丘言。大師世尊。尚不能消諸供養。何況我等。舍利弗言。何故說此。諸比丘言。世尊知見法性。性常淨故。于是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誰應受供養。佛告梵天。不爲世法之所牽者。世尊。誰能消供養。佛言。于法無所取者。世尊。誰爲世間福田。佛言。不壞菩提性者。世尊。誰爲衆生善知識。佛言。于一切衆生不舍慈心者。世尊。誰知報佛恩。佛言。不斷佛種者。世尊。誰能供養佛。佛言。能通達無生際者。世尊。誰能親近佛。佛言。乃至失命因緣不毀禁者。世尊。誰能恭敬于佛。佛言。善覆六根者。世尊。誰名財富。佛言。成就七財者。世尊。誰名知足。佛言。得出世間知慧者。世尊。誰爲遠離。佛言。于叁界中無所願者。世尊。誰爲具足。佛言。能斷一切諸結使者。世尊。誰爲樂人。佛言。無貪著者。世尊。誰無貪者。佛言。知見五陰者。世尊。誰度欲河。佛言。能舍六入者。世尊。誰住彼岸。佛言。能知諸道平等者。世尊。何謂菩薩能爲施主。佛言。菩薩能教衆生一切智心。世尊。何謂菩薩能奉禁戒。佛言。常能不舍菩提之心。世尊。何謂菩薩能行忍辱。佛言。見心相念念滅。世尊。何謂菩薩能行精進。佛言。求心不可得。世尊。何謂菩薩能行禅定。佛言。能除身心粗相。世尊。何謂菩薩能行智慧。佛言。于一切法無有戲論。世尊。何謂菩薩能行慈心。佛言。不生衆生想。世尊。何謂菩薩能行悲心。佛言。不生法想。世尊。何謂菩薩能行喜心。佛言。不生我想。世尊。何謂菩薩能行舍心。佛言。不生彼我想。世尊。何謂菩薩安住于信。佛言。信解無濁法。世尊。何謂菩薩安住于空。佛言。不著一切語言。世尊。何謂菩薩名爲有慚。佛言。知見內法。世尊。何謂菩薩名爲有愧。佛言。舍于外法。世尊。何謂名爲菩薩遍行。佛言。能淨身口意業。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身淨無惡 口淨常實語
心淨常行慈 是菩薩遍行
行慈無貪著 觀不淨無恚
行舍而不癡 是菩薩遍行
若聚若空野 及與處大衆
威儀終不缺 是菩薩遍行
知法名爲佛 知離名爲法
知無名爲僧 是菩薩遍行
知多欲所行 知恚癡所行
善知轉此行 是菩薩遍行
不依止欲界 不住色無色
行如是禅定 是菩薩遍行
信解諸法空 及無相無作
而不盡諸漏 是菩薩遍行
善知聲聞乘 及辟支佛乘
通達于佛乘 是菩薩遍行
明解于諸法 不疑道非道
憎愛心無異 是菩薩遍行
于過去未來 及與現在世
一切無分別 是菩薩遍行
(此下丹本爲菩薩出過世間品第四)
◎爾時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何謂菩薩過世間法。通達世間法。通達世間法已度衆生。于世間法行于世間而不壞世間。爾時世尊。以偈答言
說五陰是世 世間所依止
依止于五陰 不脫世間法
菩薩有智慧 知世間實相
所謂五陰如 世間法不染
利衰及毀譽 稱譏與苦樂
如此之八法 常牽于世間
大智慧菩薩 散滅世間法
見世壞敗相 處之而不動
得利心不高 失利心不下
其心堅不動 譬如須彌山
利衰及毀譽 稱譏與苦樂
于此世八法 其心常平等
知世間虛妄 皆從顛倒起
如是之人等 不行世間道
世間所有道 菩薩皆識知
故能于世間 度衆生苦惱
雖行于世間 如蓮華不染
亦不壞世間 通達法性故
世間行…
《思益梵天所問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