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須真天子經》

「經集部」經文588卷15頁碼:P0096
西晉 竺法護譯

  《佛說須真天子經》一 ▪第2页

  西晉月氏叁藏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聞受  不疑怪泥洹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得入脫門在生死中不與色欲會。何等爲四。一者得住于空聚若見系囚便度脫之。二者得立無想諸著行者皆度脫之。叁者逮得無願安和定隱將育一切。四者得漚和拘舍羅以智慧示現諸法。是爲四事菩薩得入脫門在生死中不與色欲會。佛爾時歌頌言

  已得空于聚  系囚即解脫

  已立于無想  度諸想著行

  已得于無願  安詳和定隱

  隨衆所生處  將育于一切

  權慧開化人  則住度脫門

  具足以時入  不止無色界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得奇特方便降伏貢高。何等爲四。一者普視悉見知諸法界。二者了生死本以法度脫之。叁者悉知身欲本。四者習于泥洹不疑諸法。是爲四事菩薩得奇特方便降伏貢高。佛爾時歌頌言

  普察悉見知  一切諸法界

  終無偏恨心  所視悉平等

  至于身之本  處欲而自在

  已知殊特便  以權應而說

  一切無所習  諸法皆滅度

  不生無所趣  所有爲都盡

  不慢不自大  降伏諸貢高

  一切以巧智  皆使入泥洹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得因緣方便知諸所作。何等爲四。一者布施得豪富因此便致是。二者持戒得生天因此便致是。叁者博學成大智因此便致是。四者止觀離生死因此便致是。是爲四事菩薩得因緣方便知諸所作。佛爾時歌頌言

  布施得豪富  緣是則果報

  持戒生天上  緣是則果報

  博聞慧無欲  緣是則果報

  道觀無識著  緣是則果報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得律方便離諸所見。何等爲四。一者在有常中心得無著。二者在無常中意不有異。叁者見諸起者及生死本。乃從十二因緣合會生。其已見知不作是事。四者視諸起滅及生死滅。乃從十二因緣離散滅。其已見知處于叁界不作滅事。是爲四事菩薩得律方便離諸所見。佛爾時歌頌言

  見計有常者  爲示無常事

  在于無常中  爲現中正法

  若爲一切人  廣說因緣意

  其聞十二事  心普得清淨

  一切諸十方  世尊所可說

  癡爲生死本  上下從是起

  諸可所起者  亦終不複滅

  因緣皆已盡  不與十二會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得善權方便長育一切。何等爲四。一者一切人是我所皆爲示現其道。二者所作功德而不厭足。叁者住于生死無求泥洹無。四者隨諸所樂而入度脫之。以權行不爲愛欲所汙。是爲四事菩薩得善權方便長育一切。佛爾時歌頌言

  堅于一切人  使住于道覺

  諸所作功德  不念欲中止

  在于生死中  而爲求滅度

  如其所好樂  因是而濟脫

  心意常當念  親近于是法

  善權方便故  都以曉了知

  恒志在養護  無數諸人民

  攬持一切智  皆使疾逮得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得吉祥願身意清淨。何等爲四。一者無悭貪。二者施不擇時與。叁者堅于戒。四者身意所作常願于道。是爲四事菩薩得吉祥願身意清淨。佛爾時歌頌言

  心質樸不悭  持戒淨無瑕

  堅住而不動  譬如須彌山

  身意之所作  常願于覺乘

  今得吉祥應  如是得不久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得忍辱力心無恚怒。何等爲四。一者待遇一切人如父母愛其子。亦如自身無異。二者若得苦痛撾捶割剝。計無有身而不愁憂。叁者已得解空離諸所見。四者身所行惡常自責悔。他人所作見而不證。是爲四事菩薩得忍辱力心無恚怒。佛爾時歌頌言

  視一切如身  若父母愛子

  常持大慈意  照育諸人民

  若有起恨心  則覺隨而滅

  已解了于空  能爲第一忍

  若身有短惡  常深自責悔

  及見他瑕穢  終不證其阙

  一切諸人民  吾當盡度脫

  在于夜夢中  未曾起恚心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得波羅蜜度于彼岸。何等爲四。一者所作福無央數。二者所作慧無有限。叁者以一波羅蜜滿諸度無極。四者發意作功德不求余但願一切智。是爲四事菩薩得波羅蜜度于彼岸。佛爾時歌頌言

  所作福無厭足  如衆流歸于海

  修智慧無限量  已得住于佛乘

  則持一度無極  滿足諸波羅蜜

  凡發意所作爲  常願求于正道

  已得度于彼岸  諸度無極亦爾

  則便入泥洹城  如是得不爲難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得應所乏饒益一切。何等爲四。一者有無盡寶藏。二者有無窮法教。叁者神通爲已達。四者心平等譬如地。是爲四事菩薩得應所乏饒益一切。佛爾時歌頌言

  其福藏無有盡  法教化亦無窮

  神通智達無礙  心平等其若地

  如是法難稱量  已于道而得住

  如是者多饒益  便疾得至于佛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得爲一切世人所敬。何等爲四。一者行四梵行。二者行四恩救攝一切。叁者有四谛慧。四者得四無所挂礙一義二法叁次第均四報答。是爲四事菩薩得爲一切世人所敬。佛爾時歌頌言

  如梵住行四淨  常樂施于四恩

  已得有四谛慧  用供養一切人

  因是恩已得度  應教授而說法

  以恩行合會人  用是故見敬愛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而得智黠爲人所譽。何等爲四。一者多聞具足不犯于戒得無所疑。二者已得樂止安而無害。叁者已得寂寞諸根便定。四者自身已得安隱而無所貪所作不自侵悉逮見知。是爲四事菩薩而得智黠爲人所譽。佛爾時歌頌言

  聞已具便受持  以自戒度彼岸

  如是者無所疑  得樂止安隱處

  已止宿在空閑  則諸根用寂定

  身已安無所貪  悉逮見諸自侵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所作功德而不可盡。何等爲四。一者已信得豐饒。二者已精進得豐饒。叁者以大哀得豐饒。四者所作功德但願大乘。是爲四事菩薩所作功德而不可盡。佛爾時歌頌言

  已信得堅住  無能動搖者

  常修精進行  從是得大力

  無盡之大慈  及與無極哀

  常爲一切人  行于廣大道

  以如是之故  得無盡功德

  稍稍複增益  遂至不可量

  如月盛滿時  淨好無瑕穢

  常在衆星中  其明無能蔽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堅其本要會得至佛。何等爲四。一者如口所言身意不異。二者已受持要。叁者心已安隱得住于道。四者意得堅強若如金剛。是爲四事菩薩堅其本要會得至佛。佛爾時歌頌言

  口之所言  所作亦爾  若已敬愛

  奉持正要  爲已安住  于此道意

  其身堅強  譬若金剛  如是則爲

  四事法行  智黠之人  常修是事

  意不猶預  爲已得定  已堅其要

  會得至佛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常爲豪尊攬持諸法而得自在。何等爲四。一者得于智力而無欲力。二者得黠慧力離諸癡冥。叁者心得自在不隨魔教。四者爲得總持隨人所樂而爲說法。是爲四事菩薩常爲豪尊攬持諸法而得自在。佛爾時歌頌言

  已智力得勇慧  爲不隨愛欲力

  黠慧力消癡冥  已度脫諸所見

  心已尊魔皆伏  得總持應問答

  教授衆不自侵  已是故疾得尊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諸所施造辄爲作師。何等爲四。一者不嗔恚。二者常恭敬于人。叁者不淫泆。四者意純淑。是爲四事菩薩諸所施造辄爲作師。佛爾時歌頌言

  心念無淫恚  常住于恭敬

  純淑得至道  爲師敷要慧

  造匠衆方便  于世世之上

  世人鹹歸仰  一切頭面禮

  複次天子。菩薩有四事行。總持衆事無所不了。何等爲四。一者已通于智。于智中遊無所不過。二者所說十方諸佛皆聞其音佛尋報贊。叁者皆已離諸無功德法。四者皆已得諸功德正法即便逮得世雄印。是爲四事菩薩總持衆事無所不了。佛爾時歌頌言

  神通爲已達  飛行淨衆塵

  其智甚廣大  普等如虛空

  一切諸如來  皆見聞其音

  報答悉滿足  其音無缺減

  諸非功德業  爲已悉遠離

  愛慶得吉祥  立諸功德本

  已住如此者  爲能光是法

  于是功德中  皆無自侵者

  佛說此四事章句言時。萬二千人發無上正真道意。五千菩薩得無所從生法忍。爾時叁千大千刹土六反震動。其大光明無所不照◎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說須真天子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