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弘道廣顯叁昧經》

「經集部」經文635卷15頁碼:P0488
西晉 竺法護譯

  《佛說弘道廣顯叁昧經》二 ▪第2页

  西晉月氏叁藏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一。曉解于觀。如法隨行。又複叁生。德備仁調。以爲寂靜。從行勤生。又複叁事。從于行直。而無有谄。仁慈調忍。複有叁事。無沈吟疑。順善不粗。志足易養。又複叁事。從其空生。又複無想。亦由無願。又複叁事。心之所生諸法無常從其心生。諸法皆苦亦由心生。諸法無我亦從心生。複有叁事而從心生。諸法無常。諸法無我。滅盡無爲。皆從心生。如其龍王菩薩等滅。亦由心生。謂其不舍普智心。行等一切。以大慈故。不舍衆生。大悲心故。不厭生死。用大喜故。等離喜怒。以大護故。所有慧施不望報故。衆戒學行德義備故。內免己過不論彼短。能忍衆生諸不善行。欲令彼人心固金剛。合集衆善諸德之本。身命無惜得致一切。諸定正受心無勞惓。不以正受而有所生。曉智以權順隨衆生。以其谛慧度諸志脫。欲達聲聞緣覺乘者。顯念佛法求諸佛法。心能忍苦廣宣法故。衆利敬養蔑而棄之。志具諸相德行無厭。充滿智慧博勤多聞。習善友故值善知識。用謙敬故得應謙行。降自大故以降自大。志行備故具滿意行。用無谄故以離谄者。言行應故以其無欺。修誠信故以住信言。離衆欺故滅除妄語。生誠信故降心于信。如是龍王。其有菩薩而生是心。斯謂無欲。又複龍王。無欲菩薩。魔不能得其限便也。所以者何。以彼菩薩應無限故。而亦不行有限之法。彼何謂爲是限法乎。欲淫恚癡斯皆有限。菩薩于是不有所著。以此謂之爲無限也。聲聞緣覺其乘有限。菩薩住于普智心者。魔終不能得其限便。有念無念念想有限。菩薩以離衆念之應。如此菩薩。魔不能得其限便也。如是龍王。有二魔事。而是菩薩當深覺之。亦當遠離。何謂二事。于其師友無恪敬心。而自處大貢高蔑人。是謂爲二。又二魔事。舍菩薩六度無極藏。心返喜樂親行聲聞及緣覺法。複有二事。何等爲二。無其智慧而欲行權。與諸墮著望見衆生樂相狎習。複有二事。寡聞少智自以慧達。雖有通博于中自大。又複二事。于德甚少妄生尊貴。若修德行而樂小乘。複有二事。正法不護。不度衆生。複有二事。志不樂習于諸菩薩。及衆通達明智者俱。專行誹謗清高菩薩。主爲法師數興蔽礙。又障師訓而多谀谄。又二魔事。舍諸德本。心存不德。複有二事。雖在閑居懷想叁毒志常愦鬧。若遊國邑有貪利心。複有二事。爲非其人說深要法。應當爲說而反不說。複有二事。不覺魔事。遠離普智意數錯亂。如是龍王。其諸魔事色像若斯。無欲菩薩而永無此。又複龍王。若有菩薩修于清淨行應無欲。當致菩薩十六大力。以此諸力降調己志以化衆生。何謂菩薩十六力耶。曰得志力意力。行力慚力。強力持力。慧力德力。辯力色力。身力財力。心力神力。弘法之力。伏諸魔力。無欲菩薩。得是菩薩十六大力。何謂菩薩爲志力耶。如是龍王。菩薩志力能覽諸佛一切所說總而持之。是謂志力。斯菩薩意應諸佛行。于諸衆生而無斷礙。是謂意力。能達一切音聲所說解了諸義。是謂行力。離諸罪行與衆德法。是則慚力。一切諸難不爲非行。斯則強力。億千魔兵不敢而當。是則智力。通達持法宣示等學而無遺忘。斯則持力。無著不忘。于百千劫。其所可說無礙不斷隨解諸法。是則辯力。若諸釋梵及四天王。往詣菩薩黯然無色。是端正力。以其寶首所可念願應意即至。是則財力。過諸外道在中獨尊。是則身力。衆生之心能一其心。知衆生心順行化之。是則心力。衆生應以神足度者。爲現神變使衆睹見。是神足力。若所說法使衆聞之而無中斷。彼受順行等除苦盡。是弘法力。若其禅定正受之時。得承佛旨賢聖行法。是降魔力。斯謂菩薩十六大力。其有行者志慕願此十六之力。而欲得者當修無欲。譬如龍王一切河流歸于大海。道法諸行叁十七品悉歸無欲。又若龍王諸藥草木依因于地。諸善行法皆由無欲。譬如龍王轉輪聖王衆生所樂。若此其有無欲菩薩。乃爲諸天龍鬼世間人之所愛樂也。爾時世尊。爲阿耨達並諸太子。而說頌曰

  欲爲慧菩薩  志願佛道者

  彼當離穢法  常勤行無欲

  慧解因緣法  不猗于見際

  睹法以因緣  無緣不有法

  緣生彼無生  是不與自然

  善緣斯亦空  知空彼無欲

  著緣而無相  脫願寂複寂

  澹泊像大愚  其處魔不審

  見法無著緣  于其無吾我

  彼不有我人  知是則無欲

  無主不守護  不獲亦弗舍

  本脫無取舍  離欲常了法

  觀義不爲飾  慧行常脫識

  曉了順義經  依法不爲人

  空義是佛法  及脫無相願

  不猗造見念  是義其無欲

  于法不有二  音聲無可得

  處法難可動  不人義無欲

  法義無欲我  眼耳不色聽

  鼻口離香味  身心無更法

  不色生威儀  又不離痛想

  亦無識住我  達是應法義

  不住叁界義  亦無吾我義

  世尊無色身  無字法說義

  計數非法義  至要不以施

  非戒忍進定  慧無我世尊

  諸法解無義  智謂是法要

  于義永非義  無欲則佛法

  無生曉苦慧  不起無有滅

  不生亦無終  如是應尊習

  五音解若幻  知其如法性

  曉內如空聚  了是爲無欲

  知法至趣向  明達衆生情

  逝念以止意  無欲得是慧

  意斷無有二  神足心輕騰

  以力而無慢  諸根知止足

  覺定解以智  明了八直道

  慧觀于滅行  解法所至歸

  本法不有生  當來而未至

  現在無住法  不欲知如是

  身像無堅固  語空譬如響

  心幻若如風  無欲解如是

  知說順義經  了達于因緣

  本癡生死滅  無欲是慧義

  無我人命壽  解了法非法

  以脫于叁門  所說空無著

  無生見滅道  習慧喻俗行

  不從心意生  無欲覺是行

  法性常如住  佛興及滅度

  無二覺不覺  無欲知是法

  其積如本際  彼積悉諸法

  空積及人際  無欲達是智

  法性常以住  覺起而滅度

  不識知其二  無欲法如是

  不殃善不善  知法無罪報

  佛法不從他  從行度無極

  以離因緣覺  音脫聲聞行

  惠施致大富  彼見戒生天

  博聞得智慧  守意化衆生

  至聖都守意  無欲法如是

  力常轉諸欲  智慧志存法

  等念是諸法  法性常無得

  識智因緣起  而致四德行

  知義及與法  順義知無欲

  觀緣彼見法  以法見世尊

  等于起滅法  無欲了尊法

  因緣迹無得  音聲法無字

  斯法得本無  是聖謂如來

  以慧見因緣  無見不見法

  明慧了因緣  是謂見世尊

  彼求無欲行  悅性諸賢聖

  法性毀不舍  而護聖賢種

  常護佛正法  無欲聞不忘

  戒根不舍離  于定達難動

  知身慧不動  常住于脫身

  及脫慧所見  無欲常安住

  解人諸佛法  無量衆聖道

  得佛神足具  辯達一切行

  知衆情意行  忽然遊諸土

  得見諸如來  受彼所說法

  聞守解達義  宣示無量人

  知彼億數行  志得向無數

  無數當自在  降心入功德

  伏意使無欲  終不遷是世

  諸陰心以脫  了知起滅處

  觀滅無所有  所習以而無

  聲性心所行  不谄常端直

  無佞調仁善  無欲德如斯

  以脫空想願  解苦知生死

  無我法常寂  無欲從心行

  普知心等慈  以悲濟衆生

  喜不厭生死  行護無有邊

  所施無望報  省己立諸行

  忍耐善不善  念脫彼衆生

  勤精強修德  不計有身命

  以次知諸定  亦不隨于定

  慧定大精進  于數不墮薮

  以谛化聲聞  智不志滅度

  無欲值佛世  彼有此諸法

  魔不知其行  安住法了是

  無欲不有限  曉是貪茹根

  離欲彼無想  魔不知其處

  其想吾我應  彼自起魔事

  是悉度諸行  衆魔而不審

  無欲志不忘  所行常清淨

  無欲不意志  慚行而不毀

  以聞無欲者  悅慧敬如來

  其住如法住  彼應如世尊

  諸佛十力者  菩薩欲奉事

  聞斯無欲行  勤意當受持

  其聞此無欲  悅信廣奉行

  彼常致無欲  得佛是不久

  無欲聖所由  而致最清淨

  無欲得成佛  以化無有邊

  去來現在佛  諸得衆相好

  悉從斯無欲  及行是法故

  爾時世尊說是無欲法品之時。諸在會者四萬二千天龍鬼神人與非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萬二千人得不起忍。又八千人逮柔順忍。叁萬二千天子神龍。得離塵垢悉生法眼。又八千人而離欲行。八千比丘漏盡無余。當爾之時。叁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普遍十方熀然大明。于雪山下無熱池中。周匝現有所未見聞。光耀妙花皆至于膝。其池水中普生乃異。鮮飾蓮花大如車輪。中出美香花色無數百千諸種。皆是佛之威神所致。亦爲是法興其供養。以悅無熱龍王意故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說弘道廣顯叁昧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