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二 ▪第2页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一。晓解于观。如法随行。又复三生。德备仁调。以为寂静。从行勤生。又复三事。从于行直。而无有谄。仁慈调忍。复有三事。无沉吟疑。顺善不粗。志足易养。又复三事。从其空生。又复无想。亦由无愿。又复三事。心之所生诸法无常从其心生。诸法皆苦亦由心生。诸法无我亦从心生。复有三事而从心生。诸法无常。诸法无我。灭尽无为。皆从心生。如其龙王菩萨等灭。亦由心生。谓其不舍普智心。行等一切。以大慈故。不舍众生。大悲心故。不厌生死。用大喜故。等离喜怒。以大护故。所有慧施不望报故。众戒学行德义备故。内免己过不论彼短。能忍众生诸不善行。欲令彼人心固金刚。合集众善诸德之本。身命无惜得致一切。诸定正受心无劳惓。不以正受而有所生。晓智以权顺随众生。以其谛慧度诸志脱。欲达声闻缘觉乘者。显念佛法求诸佛法。心能忍苦广宣法故。众利敬养蔑而弃之。志具诸相德行无厌。充满智慧博勤多闻。习善友故值善知识。用谦敬故得应谦行。降自大故以降自大。志行备故具满意行。用无谄故以离谄者。言行应故以其无欺。修诚信故以住信言。离众欺故灭除妄语。生诚信故降心于信。如是龙王。其有菩萨而生是心。斯谓无欲。又复龙王。无欲菩萨。魔不能得其限便也。所以者何。以彼菩萨应无限故。而亦不行有限之法。彼何谓为是限法乎。欲淫恚痴斯皆有限。菩萨于是不有所著。以此谓之为无限也。声闻缘觉其乘有限。菩萨住于普智心者。魔终不能得其限便。有念无念念想有限。菩萨以离众念之应。如此菩萨。魔不能得其限便也。如是龙王。有二魔事。而是菩萨当深觉之。亦当远离。何谓二事。于其师友无恪敬心。而自处大贡高蔑人。是谓为二。又二魔事。舍菩萨六度无极藏。心返喜乐亲行声闻及缘觉法。复有二事。何等为二。无其智慧而欲行权。与诸堕着望见众生乐相狎习。复有二事。寡闻少智自以慧达。虽有通博于中自大。又复二事。于德甚少妄生尊贵。若修德行而乐小乘。复有二事。正法不护。不度众生。复有二事。志不乐习于诸菩萨。及众通达明智者俱。专行诽谤清高菩萨。主为法师数兴蔽碍。又障师训而多谀谄。又二魔事。舍诸德本。心存不德。复有二事。虽在闲居怀想三毒志常愦闹。若游国邑有贪利心。复有二事。为非其人说深要法。应当为说而反不说。复有二事。不觉魔事。远离普智意数错乱。如是龙王。其诸魔事色像若斯。无欲菩萨而永无此。又复龙王。若有菩萨修于清净行应无欲。当致菩萨十六大力。以此诸力降调己志以化众生。何谓菩萨十六力耶。曰得志力意力。行力惭力。强力持力。慧力德力。辩力色力。身力财力。心力神力。弘法之力。伏诸魔力。无欲菩萨。得是菩萨十六大力。何谓菩萨为志力耶。如是龙王。菩萨志力能览诸佛一切所说总而持之。是谓志力。斯菩萨意应诸佛行。于诸众生而无断碍。是谓意力。能达一切音声所说解了诸义。是谓行力。离诸罪行与众德法。是则惭力。一切诸难不为非行。斯则强力。亿千魔兵不敢而当。是则智力。通达持法宣示等学而无遗忘。斯则持力。无著不忘。于百千劫。其所可说无碍不断随解诸法。是则辩力。若诸释梵及四天王。往诣菩萨黯然无色。是端正力。以其宝首所可念愿应意即至。是则财力。过诸外道在中独尊。是则身力。众生之心能一其心。知众生心顺行化之。是则心力。众生应以神足度者。为现神变使众睹见。是神足力。若所说法使众闻之而无中断。彼受顺行等除苦尽。是弘法力。若其禅定正受之时。得承佛旨贤圣行法。是降魔力。斯谓菩萨十六大力。其有行者志慕愿此十六之力。而欲得者当修无欲。譬如龙王一切河流归于大海。道法诸行三十七品悉归无欲。又若龙王诸药草木依因于地。诸善行法皆由无欲。譬如龙王转轮圣王众生所乐。若此其有无欲菩萨。乃为诸天龙鬼世间人之所爱乐也。尔时世尊。为阿耨达并诸太子。而说颂曰
欲为慧菩萨 志愿佛道者
彼当离秽法 常勤行无欲
慧解因缘法 不猗于见际
睹法以因缘 无缘不有法
缘生彼无生 是不与自然
善缘斯亦空 知空彼无欲
着缘而无相 脱愿寂复寂
澹泊像大愚 其处魔不审
见法无著缘 于其无吾我
彼不有我人 知是则无欲
无主不守护 不获亦弗舍
本脱无取舍 离欲常了法
观义不为饰 慧行常脱识
晓了顺义经 依法不为人
空义是佛法 及脱无相愿
不猗造见念 是义其无欲
于法不有二 音声无可得
处法难可动 不人义无欲
法义无欲我 眼耳不色听
鼻口离香味 身心无更法
不色生威仪 又不离痛想
亦无识住我 达是应法义
不住三界义 亦无吾我义
世尊无色身 无字法说义
计数非法义 至要不以施
非戒忍进定 慧无我世尊
诸法解无义 智谓是法要
于义永非义 无欲则佛法
无生晓苦慧 不起无有灭
不生亦无终 如是应尊习
五音解若幻 知其如法性
晓内如空聚 了是为无欲
知法至趣向 明达众生情
逝念以止意 无欲得是慧
意断无有二 神足心轻腾
以力而无慢 诸根知止足
觉定解以智 明了八直道
慧观于灭行 解法所至归
本法不有生 当来而未至
现在无住法 不欲知如是
身像无坚固 语空譬如响
心幻若如风 无欲解如是
知说顺义经 了达于因缘
本痴生死灭 无欲是慧义
无我人命寿 解了法非法
以脱于三门 所说空无著
无生见灭道 习慧喻俗行
不从心意生 无欲觉是行
法性常如住 佛兴及灭度
无二觉不觉 无欲知是法
其积如本际 彼积悉诸法
空积及人际 无欲达是智
法性常以住 觉起而灭度
不识知其二 无欲法如是
不殃善不善 知法无罪报
佛法不从他 从行度无极
以离因缘觉 音脱声闻行
惠施致大富 彼见戒生天
博闻得智慧 守意化众生
至圣都守意 无欲法如是
力常转诸欲 智慧志存法
等念是诸法 法性常无得
识智因缘起 而致四德行
知义及与法 顺义知无欲
观缘彼见法 以法见世尊
等于起灭法 无欲了尊法
因缘迹无得 音声法无字
斯法得本无 是圣谓如来
以慧见因缘 无见不见法
明慧了因缘 是谓见世尊
彼求无欲行 悦性诸贤圣
法性毁不舍 而护圣贤种
常护佛正法 无欲闻不忘
戒根不舍离 于定达难动
知身慧不动 常住于脱身
及脱慧所见 无欲常安住
解人诸佛法 无量众圣道
得佛神足具 辩达一切行
知众情意行 忽然游诸土
得见诸如来 受彼所说法
闻守解达义 宣示无量人
知彼亿数行 志得向无数
无数当自在 降心入功德
伏意使无欲 终不迁是世
诸阴心以脱 了知起灭处
观灭无所有 所习以而无
声性心所行 不谄常端直
无佞调仁善 无欲德如斯
以脱空想愿 解苦知生死
无我法常寂 无欲从心行
普知心等慈 以悲济众生
喜不厌生死 行护无有边
所施无望报 省己立诸行
忍耐善不善 念脱彼众生
勤精强修德 不计有身命
以次知诸定 亦不随于定
慧定大精进 于数不堕薮
以谛化声闻 智不志灭度
无欲值佛世 彼有此诸法
魔不知其行 安住法了是
无欲不有限 晓是贪茹根
离欲彼无想 魔不知其处
其想吾我应 彼自起魔事
是悉度诸行 众魔而不审
无欲志不忘 所行常清净
无欲不意志 惭行而不毁
以闻无欲者 悦慧敬如来
其住如法住 彼应如世尊
诸佛十力者 菩萨欲奉事
闻斯无欲行 勤意当受持
其闻此无欲 悦信广奉行
彼常致无欲 得佛是不久
无欲圣所由 而致最清净
无欲得成佛 以化无有边
去来现在佛 诸得众相好
悉从斯无欲 及行是法故
尔时世尊说是无欲法品之时。诸在会者四万二千天龙鬼神人与非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万二千人得不起忍。又八千人逮柔顺忍。三万二千天子神龙。得离尘垢悉生法眼。又八千人而离欲行。八千比丘漏尽无余。当尔之时。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普遍十方熀然大明。于雪山下无热池中。周匝现有所未见闻。光耀妙花皆至于膝。其池水中普生乃异。鲜饰莲花大如车轮。中出美香花色无数百千诸种。皆是佛之威神所致。亦为是法兴其供养。以悦无热龙王意故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2】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