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華手經》八
後秦龜茲國叁藏鸠摩羅什奉 诏譯
◎衆雜品第二十七
佛告舍利弗。有四救法。何謂爲四。怖畏衆生如來能救。入邪徑者聖道能救。諸惡業者念處能救。在八難者菩薩能救。是名爲四。舍利弗。有四安法。何謂爲四。生得值佛名爲大安。得無難處名爲大安。能信佛法名爲大安。具聖正見名爲大安。是名爲四。舍利弗。複有四法能成事業。何謂爲四。四大調和令身得安。正見能生質直淨心。見佛得信爲衆樂因。發無上心能滅無量無數衆生諸煩惱病。是爲四法能成事業。又舍利弗。世有四願。何謂爲四。諸病瘦者願欲得活。饑渴所逼願得食飲。苦惱所切願欲得樂。行崄路者願得安隱。是爲四願。又舍利弗。世界凡有四貪著處。以貪著故當墮惡道。何謂爲四。一者貪身。二貪壽命。叁利財産。四耽愛欲是。名爲四。舍利弗。有七藏處。謂風藏生藏熟藏冷藏熱藏見藏欲藏。舍利弗。是諸藏中欲藏最牢。此欲藏者爲何所依。依于涕唾痰[病-丙+(套-大+人)]膿血筋骨皮肉心肝五藏腸胃屎尿。爾時會中有一居士名曰撰擇。居士有妻其名妙色。面貌端嚴姿容挺特。撰擇居士深生愛著煩惱熾盛。聞佛所說。即白佛言。世尊。莫作是說。貪欲之心起于屎尿。何以故。我妻端嚴無諸臭穢。佛知居士貪垢情深。即時化作一婦人像。端嚴淨潔狀如妙色。整容徐步來入衆中。居士見已即作是念。我妻何緣來入此會。作是念已即問之曰。汝以何故而來此耶。答曰欲聽世尊說法。居士即牽自坐衣上。佛以神力令是婦人糞汙其衣。使此居士不堪臭處。以手掩鼻顧視在右。誰爲此者。時跋難陀在右邊坐。語居士言。何故掩鼻而顧視我。答言是處甚大臭穢。以佛神力。令跋難陀及諸衆會見此婦人便棄糞穢汙居士衣。時跋難陀語居士言。且觀汝妻所爲臭穢。居士答言。我無所疑。我妻淨潔身無諸穢。若有疑者自當觀之。語跋難陀。我意謂汝爲此穢汙。時跋難陀即大恚怒。從坐而起語居士言。汝無慚愧。誰名字汝爲居士耶。汝今應名屎居士也。何不自以手牽汝妻坐衣上耶。汝妻坐時便此糞穢。汝自坐上爲屎所塗。而無羞恥反欲謗人。會中唱言。此屎居士可遣出衆。便謂之言。不淨弊人不應在衆。即以手牽令出衆外。撰擇心惑語其妻曰。我敬汝故令坐衣上。汝爲大人法應爾也。妻即答言。汝近屎囊自應爾也。居士爾時即生厭心。欲去衣糞更汙身體。謂跋難陀。當何方便得離此穢。跋難陀言。非直此糞汙染汝身。更有諸衰是汝之分。若欲離者當遠逃逝。以汝妻糞令此大衆頭痛悶亂。居士答曰。諸釋子等皆多慈愍。汝甚惡口乃如是耶。跋難陀言。如汝今者何可慈愍。佛之所語而敢違逆。作如是言。我妻端嚴無諸臭處。汝今自觀爲淨潔不而欲謗我。爾時居士謂其妻曰。汝可還歸。既遣之已語跋難陀。我今明見女人谄曲多諸過咎不淨充滿。心生厭離。欲于佛法出家爲道。跋難陀言。汝今形體臭穢如是。若以香塗經曆年載。然後或可堪任出家。居士答曰。我若塗香經曆年歲。或身無常或佛滅度。壞我出家求道因緣。今若見聽得出家者。我不複往城邑聚落。僧房精舍作阿蘭若。乞食納衣于空閑處。誰聞我臭。佛言。居士。汝欲于我法中出家。即白佛言。唯然世尊。佛言。善來。汝爲沙門修行梵行。即時居士須發自落袈裟著身執持應器如比丘像。佛爲說法苦集滅道。聞四聖谛得法眼淨成須陀洹。重爲說法教化漸令得斯陀含阿那含果。過是夜已執衣持缽。詣王舍城次行乞食。遂到本舍在門外立。時妻妙色。自見其夫剃頭法服出家爲道。即語之曰。法應見舍爲沙門耶。撰擇答言。汝昨法應于我衣上便棄不淨汙我身也。妙色答言。汝爲比丘應謗人也。我從父舍到汝家來未見外門。況詣竹園至彼會中。爾時比丘語妙色言。有跋難陀爲我時人。于大衆中見遣令出。時有惡魔隨逐撰擇。而語之言。汝昨見者非妙色也。是化所作眩惑汝心。今可還以五欲自娛。沙門瞿昙欺诳汝耳。汝今虛妄非實比丘。瞿昙沙門常以此術诳惑多人。令其出家如今诳汝。撰擇比丘證真法故即覺魔爲。謂言惡人。汝亦變化我亦變化。是妙色姊俱爲變化。佛所說法皆空如化。爾時妙色聞此法已。即于諸法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蠲除疑悔不隨他語。于佛法中得無畏力。謂撰擇言。所爲甚善。能于佛法樂修梵行。我亦于法出家爲道。佛告舍利弗。若人發心求菩提者應離四法。何謂爲四。離惡伴黨諸惡知識及不善行。是爲初法。所應離也。又舍利弗。若人發心求菩提者。應當離于貪著女相。不與世人共處同事。是第二法。所應離也。又舍利弗。若人發心求菩提者。應當離于外道書論。謂裸形論。路伽耶論。末伽梨論。非佛所說不應親近聽受讀誦。是第叁法。所應離也。又舍利弗。若人發心求菩提者。不應親近邪見惡見。是第四法。所應離也。舍利弗。如來不見更有余法深障佛道如此四法。是故菩薩應當舍離。又舍利弗。若欲疾得無上菩提。當修四法。何爲謂四。菩薩應當隨善知識。善知識者謂諸佛是。若聲聞人能令菩薩住深法藏諸波羅蜜。亦是菩薩善知識也。應當親近供給禮敬。又舍利弗。菩薩應當親近出家。亦應親近阿蘭若法。離女色故。又舍利弗。菩薩應當親近修習大空正見。離邪見故。又舍利弗。若諸菩薩欲疾逮得無上菩提。應當親近如是四法。爾時世尊。欲明此義。而說偈言
遠離女人事 及離惡知識
亦遠外道論 並余諸邪見
若親近女人 及諸惡知識
受外道論議 增長諸邪見
增長邪見故 速墮諸難處
難得離八難 亦難信佛法
若人欲爲惡 即便造惡行
若作惡行者 則便墮惡趣
是故求道者 勿習近女色
常當生厭離 觀之如溷豬
勿近惡知識 令住非法者
若近行非法 令人失心目
若親近外道 尼揵諸論義
言辭雖嚴飾 能生諸過咎
悉舍是衆事 則離諸邪見
我說此四法 往來生死本
遠離下劣法 習近上妙行
我本所修習 當行如是法
出家修梵行 親近善知識
諸佛及弟子 令我住佛道
我常修行空 空空及大空
雖行是空法 而不著于空
若法及所得 二俱不在空
是名爲真空 世界所不測
我本爲佛道 所修行諸法
是法甚微妙 非凡智所及
我求佛道時 諸所聞經法
內心自思量 不隨他人說
我自了達已 而爲他人說
是名正真道 空無礙寂滅
空中無有生 亦無有老者
空中亦無死 是名常住相
是名法實相 道場所了達
壞破諸魔兵 得無上菩提
我之所得法 即以爲人說
令證無上際 而無所轉相
若欲得佛道 及欲坐道場
欲破諸魔衆 常修此空法
若有人欲轉 無上妙法輪
度無量衆生 當學是空法
欲住佛十力 及四無所畏
處衆師子吼 當習是空法
欲得大名聞 廣流布十方
當正心修習 了達是空法
諸菩薩智者 我隨學空法
能得上菩提 是名最勝智
比丘比丘尼 若隨學我行
亦當得菩提 如我今所得
非但是二衆 能行此空法
一切衆生類 亦學成佛道
我以八直道 修行是空法
了達諸法相 逮無上正覺
我修習是法 能得無礙智
是諸佛真道 謂常習空法
是故諸菩薩 爲利衆生故
應當學此法 所謂諸法空
舍利弗。菩薩摩诃薩複有四法。世世轉身不失正念能如說行。于諸法中得決定心。得無礙辯利辯深辯及無等辯。諸佛知已加其神力。當于後世擁護法城。何謂爲四。常樂出家世世修習是出家法。爲衆生故。求法無厭說法無惓。習無依定壞諸法相。常勤修習念佛叁昧。于諸緣中而無淨相。是名初法不失正念。又舍利弗。菩薩摩诃薩。自求佛道兼化衆生令住其中。常樂稱贊諸佛神德。是第二法不失正念。又舍利弗。菩薩摩诃薩。能成甚深無生法忍。是第叁法不失正念。又舍利弗。菩薩摩诃薩。于命終時心不散亂。常念諸佛及甚深法。以是深忍不失正念。是名爲四。爾時世尊。欲明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求法 亦常行法施
是故于諸法 終不失正念
以化無量衆 令住佛道故
世世轉身時 常得不失念
習近佛所贊 甚深空寂法
是故此菩薩 疾得無生忍
亦不生無生 無生即無生
以是深忍故 常不失正念
是菩薩智者 不亂心命終
常專念諸佛 及諸佛深法
是人命終時 其心不退沒
故世世轉身 常不失正念
是故若有人 欲得無上道
當一切修習 如是諸四法
是法最第一 諸佛之所贊
我今亦稱揚 汝等當修學
如來所說法 爲利汝等故
佛爲利益者 非強爲汝說
若汝求佛智 當修學是道
修學是道故 從此生佛慧
若人懷懈怠 及生退沒者
終不得佛道 當遠離是法
若人計我心 及住衆生想
若依止諸法 不能證佛道
當離是諸心 常修學空相
壞散一切法 及獲甚深智
亦勿有所依 有依即動相
好樂動法故 往來生死中
衆妙品第二十八
佛告舍利弗。菩薩有四法。能致一切最勝妙法。何謂爲四。若人發大乘心見法欲壞。爲久住故。勤加行進求法不倦若見如來塔廟毀壞。勤加修治令得久住。爲樂法故不惜身命。見苦衆生生大悲心。轉加進行作如是願。何時當得習修佛道斷此諸苦而爲說法。舍利弗。菩薩摩诃薩。求法無厭。爲求法故發大深心而生大欲。菩薩摩诃薩。爲求大智神德難勝壞慢心故。菩薩摩诃薩。常于衆生樂行慈心爲之求利。作如是念。此諸衆生無有救者唯我一人。菩薩摩诃薩爲無嗔恨。修大悲故。菩薩摩诃薩爲無嫉妒。令衆生得真智喜故。菩薩摩诃薩爲無悭心。常以法施攝衆生故。菩薩摩诃薩爲大施者。能以深心樂佛道故。菩薩摩诃薩于一切法心無所著。菩薩摩诃薩爲善說者。顔色和悅言常含笑。見苦衆生倍加勤進。菩薩摩诃薩喜樂佛法。菩薩摩诃薩爲無所畏。于大衆中師子吼故。菩薩摩诃薩爲無驚畏。住佛法故。菩薩摩诃薩常勤行進。習善根故。菩薩摩诃薩于諸國界城邑聚落無所專系。菩薩摩诃薩常勤教化十方世界一切衆生。菩薩摩诃薩聰明利根了達諸法。菩薩摩诃薩求真實義。如實思量一…
《佛說華手經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