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楞伽經》七
元魏天竺叁藏菩提留支譯
無常品第八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複白佛言。世尊。世尊說無常。無常者。一切外道亦說無常。世尊。如來依于名字章句。說如是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世尊。此法爲是真實爲是虛妄。世尊。複有幾種無常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一切外道虛妄分別說八種無常。何等爲八。一者發起所作而不作。是名無常。何者名爲發起。謂生法不生法。常法無常法。名爲發起無常。二者形相休息。名爲無常。叁者色等即是無常。四者色轉變故異異無常。諸法相續自然而滅。如乳酪轉變。于一切法不見其轉亦不見滅。名爲無常。五者複有余外道等。以無物故。名爲無常。六者有法無法而悉無常。以一切法本不生故。名爲無常。以無常法彼中和合。是故無常。七者複有余外道等。本無後有名爲無常。謂依諸大所生相滅。不見其生離相續體。名爲無常。八者不生無常。謂爲非常是故無常。見諸法有無生不生。乃至微塵觀察不見法生。故言不生。諸法非生。大慧。是名無生無常相。而諸外道不知彼法所以不生。是故分別諸法不生。故言無常。複次大慧。外道分別無常之法。言有于物。彼諸外道自心虛妄分別無常常非無常。以有物故。何以故。自體不滅故。自體不滅者。無常之體常不滅故。大慧。若無常法是有物者應生諸法。以彼無常能作因故。大慧。若一切法不離無常者。諸法有無一切應見。何以故。如杖木瓦石。能破可破之物悉皆破壞。見彼種種異異相故。是故無常因一切法無法。亦非因亦非果。大慧。複有諸過。以彼因果無差別故。而不得言此是無常而彼是果。以因果差別故。不得言一切法常。以一切法無因故。大慧。諸法有因。而諸凡夫不覺不知。異因不能生異果故。大慧。若異因能生異果者。因異應生一切諸法。若爾複更有過。應因果差別而見差別。大慧。若其無常是有物者。應同因體所作之事。複更有過。于一法中即應具足一切諸法。以同一切所作。因果業相無差故。複更有過。自有無常。無常有無常體故。複更有過。一切諸法無常應常故。複更有過。若其無常同諸法者墮叁世法。大慧。過去色同無常故已滅。未來法未生。以同色無常故不生。現在有法不離于色。以色與彼諸大相。依五大依塵。是故不滅。以彼彼不相離故。大慧。一切外道不滅諸大。叁界依大依微塵等。是故依彼法說生住滅。大慧。離于此法更無四大諸塵等法。以彼外道虛妄分別離一切法更有無常。是故外道說言諸大不生不滅。以自體相常不滅故。是故彼說發起作事中間不作名爲無常。諸大更有發起諸大。無彼彼異相同相不生滅法。以見諸法不生滅故。而于彼處生無常智。大慧。何者名爲形相休息無常。謂能造所造形相見形相異如長短。非諸大滅而見諸大形相轉變。彼人墮在僧佉法中。大慧。複形相無常者。謂何等人即色名無常。彼人見于形相無常。而非諸大是無常法。若諸大無常。則諸世間一切不得論說世事。若論世事。墮盧迦耶陀邪見朋黨。以說一切諸法唯名。複見諸法自體相生。大慧。轉變無常者。謂見諸色種種異相。非諸大轉變。譬如見金作莊嚴具形相轉變金體不異。余法轉變亦複如是。大慧。如是外道虛妄分別見法無常。火不燒諸大。自體不燒。以彼諸大自體差別故。大慧。諸外道說若火能燒諸大者。則諸大斷滅是故不燒。大慧。我說大及諸塵非常非無常。何以故。我不說外境界有故。我說叁界但是自心。不說種種諸相是有。是故說言不生不滅。唯是四大因緣和合。非大及塵是實有法。以虛妄心分別二種可取能取法。如實能知二種分別。是故離外有無見相。唯是自心分別作業。而名爲生而業不生。以離有無分別心故。大慧。何故非常非不常。以有世間及出世間上上諸法。是故不得說言是常。何故非無常。以能覺知唯是自心分別見故。是故非無常。而諸外道墮在邪見執著二邊。不知自心虛妄分別。非諸聖人分別無常。大慧。一切諸法總有叁種。何等爲叁。一者世間法相。二者出世間法相。叁者出世間上上勝法相。以依言語種種說法。而諸凡夫不覺不知。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遠離于始造 及與形相異
無常名有物 外道妄分別
諸法無有滅 諸大自性住
墮于種種見 外道說無常
彼諸外道說 諸法不生滅
諸大體自常 何等法無常
一切世唯心 而心見二境
可取能取法 我我所法無
叁界上下法 我說皆是心
離于諸心法 更無有可得
入楞伽經入道品第九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惟願世尊。爲我說諸一切菩薩聲聞辟支佛入滅盡定次第相。我及一切諸菩薩等。若得善知入滅盡定次第之相巧方便者。不墮聲聞辟支佛叁昧叁摩跋提滅盡定樂。不墮聲聞辟支佛外道迷惑之法。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谛聽谛聽當爲汝說。大慧菩薩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菩薩從初地乃至六地入滅盡定。聲聞辟支佛亦入滅盡定。大慧。諸菩薩摩诃薩。于七地中念念入滅盡定。以諸菩薩悉能遠離一切諸法有無相故。大慧。聲聞辟支佛不能念念入滅盡定。以聲聞辟支佛緣有爲行入滅盡定。墮在可取能取境界。是故聲聞辟支佛。不能入七地中念念滅盡定。以聲聞辟支佛生驚怖想。恐墮諸法無異相故。以覺諸法種種異相有法無法善不善法同相異相而入滅盡定。是故聲聞辟支佛。不能入七地中念念滅盡定。以無善巧方便智故。大慧。七地菩薩摩诃薩。轉滅聲聞辟支佛心意意識。大慧。初地乃至六地菩薩摩诃薩。見于叁界但是自心心意意識離我我所法。唯是自心分別。不墮外法種種諸相。唯是凡夫內心愚癡。墮于二邊見于可取能取之法。以無知故。而不覺知無始世來身口及意妄想煩惱戲論熏習而生諸法。大慧。于八地中一切菩薩聲聞辟支佛入涅槃想。大慧。諸菩薩摩诃薩。承己自心叁昧佛力。不入叁昧樂門。墮涅槃而住。以不滿足如來地故。若彼菩薩住叁昧分者。休息度脫一切衆生。斷如來種滅如來家。爲示如來不可思議諸境界故。是故不入涅槃。大慧。聲聞辟支佛墮叁昧樂門法。是故聲聞辟支佛生涅槃想。大慧。諸菩薩摩诃薩。從初地來乃至七地具巧方便。觀察心意意識之想。遠離我我所取相之法。觀察我空法空。觀察同相異相。善解四無礙巧方便義。自在次第入于諸地菩提分法。大慧。我若不說諸菩薩摩诃薩同相異相法者。一切菩薩不如實知諸地次第。恐墮外道邪見等法故。我次第說諸地相。大慧。若人次第入諸地者不墮余道。我說諸地次第相者。唯自心見諸地次第。及叁界中種種行相。而諸凡夫不覺不知。以諸凡夫不覺知故。是故我及一切諸佛。說于諸地次第之相。及建立叁界種種行相。複次大慧。聲聞辟支佛。于第八菩薩地中。樂著寂滅叁昧樂門醉故。不能善知唯自心見。墮自相同相熏習障礙故。墮人無我法無我見過故。以分別心名爲涅槃。而不能知諸法寂靜。大慧。諸菩薩摩诃薩。以見寂靜叁昧樂門。憶念本願大慈悲心度諸衆生。知十無盡如實行智。是故不即入于涅槃。大慧。諸菩薩摩诃薩。遠離虛妄分別之心。遠離能取可取境界。名入涅槃。以如實智知一切諸法唯是自心。是故不生分別之心。是故菩薩不取心意意識。不著外法實有之相。而非不爲佛法修行。依根本智展轉修行。爲于自身求佛如來證地智故。大慧。如人睡夢度大海水。起大方便欲度自身。未度中間忽然便寤。作是思惟。此爲是實爲是虛妄。彼複思惟。如是之相非實非虛。唯是我本虛妄分別不實境界。熏習因故見種種色。形相顛倒不離有無。意識熏習于夢中見。大慧。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于八地中見分別心。初地七地諸法同相。如夢如幻平等無差。離諸功用可取能取分別之心。見心心數法。爲于未得上上佛法修行者令得故。菩薩摩诃薩修行勝法。名爲涅槃。非滅諸法名爲涅槃。菩薩摩诃薩。遠離心意意識分別相故。得無生法忍。大慧。第一義中亦無次第。無次第行。諸法寂靜亦如虛空。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說。聲聞辟支佛。入第八菩薩地寂滅樂門。如來複說。聲聞辟支佛不知但是自心分別。複說諸聲聞得人無我。而不得法無我空。若如是說。聲聞辟支佛尚未能證初地之法。何況八地寂滅樂門。佛告大慧。我今爲汝分別宣說。大慧。聲聞有叁種。言入八地寂滅門者。此是先修菩薩行者墮聲聞地。還依本心修菩薩行。同入八地寂滅樂門。非增上慢寂滅聲聞。以彼不能入菩薩行。未曾覺知叁界唯心。未曾修行菩薩諸法。未曾修行諸波羅蜜十地之行。是故決定寂滅聲聞。不能證彼菩薩所行寂滅樂門。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唯心無所有 諸行及佛地
去來現在佛 叁世說如是
七地爲心地 無所有八地
二地名爲行 余地名我地
內身證及淨 此名爲我地
自在最勝處 阿迦尼吒天
昭曜如炎火 出妙諸光明
種種美可樂 化作于叁界
化現叁界色 或有在光化
彼處說諸乘 是我自在地
十地爲初地 初地爲八地
九地爲七地 七地爲八地
二地爲叁地 四地爲五地
叁地爲六地 寂滅有何次
決定諸聲聞 不行菩薩行
同入八地者 是本菩薩行
入楞伽經問如來常無常品第十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應正遍知。爲是常耶爲無常耶。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大慧。如來應正遍知。非常非無常。何以故。二邊有過故。大慧。有無二邊應有過失。大慧。若言如來是常法者則同常因。大慧。以諸外道說言微塵諸因常故。非是作法。大慧。是故不得言如來常。以非作法而言常故。大慧。亦不得言如來無常。言無常者即是同于有爲作法。五陰可見能見法無。五陰滅故。五陰滅者諸佛如來亦應同滅。而佛如來非斷絕法。大慧。凡作法者皆是無常。如瓶衣車屋及疊席等皆是作法。是故無常。大慧。若言一切皆無常者。一切智一切智人。一切功德亦應無常。以同一切作法相故。又複有過。若言一切皆無常者。諸佛如來應是作法。而佛如來非是作法。以無更說有勝因故。是故我言如來非常亦非無常。複…
《入楞伽經七》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