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入楞伽經》

「經集部」經文672卷16頁碼:P0587
唐 實叉難陀譯

  《大乘入楞伽經》七 ▪第2页

  大周于阗國叁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敕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何成惟識

  真如及惟識  是衆聖所行

  此有言非有  彼非解我法

  由能取所取  而心得生起

  世間心如是  故非是唯心

  身資土影像  如夢從心生

  心雖成二分  而心無二相

  如刀不自割  如指不自觸

  而心不自見  其事亦如是

  無有影像處  則無依他起

  妄計性亦無  五法二心盡

  能生及所生  皆是自心相

  密意說能生  而實無自生

  種種境形狀  若由妄計生

  虛空與兔角  亦應成境相

  以境從心起  此境非妄計

  然彼妄計境  離心不可得

  無始生死中  境界悉非有

  心無有起處  雲何成影像

  若無物有生  兔角亦應生

  不可無物生  而起于分別

  如境現非有  彼則先亦無

  雲何無境中  而心緣境起

  真如空實際  涅槃及法界

  一切法不生  是第一義性

  愚夫墮有無  分別諸因緣

  不能知諸有  無生無作者

  無始心所因  惟心無所見

  既無無始境  心從何所生

  無物而得生  如貧應是富

  無境而生心  願佛爲我說

  一切若無因  無心亦無境

  心既無所生  離叁有所作

  因瓶衣角等  而說兔角無

  是故不應言  無彼相因法

  無因有故無  是無不成無

  有待無亦爾  展轉相因起

  若依止少法  而有少法起

  是則前所依  無因而自有

  若彼別有依  彼依複有依

  如是則無窮  亦無有少法

  如依木葉等  現種種幻相

  衆生亦如是  依事種種現

  依于幻師力  令愚見幻相

  而于木葉等  實無幻可得

  若依止于事  此法則便壞

  所見既無二  何有少分別

  分別無妄計  分別亦無有

  以分別無故  無生死涅槃

  由無所分別  分別則不起

  雲何心不起  而得有惟心

  意差別無量  皆無真實法

  無實無解脫  亦無諸世間

  如愚所分別  外所見皆無

  習氣擾濁心  似影像而現

  有無等諸法  一切皆不生

  但惟自心現  遠離于分別

  說諸法從緣  爲愚非智者

  心自性解脫  淨心聖所住

  數勝及露形  梵志與自在

  皆墮于無見  遠離寂靜義

  無生無自性  離垢空如幻

  諸佛及今佛  爲誰如是說

  淨心修行者  離諸見計度

  諸佛爲彼說  我亦如是說

  若一切皆心  世間何處住

  何因見大地  衆生有去來

  如鳥遊虛空  隨分別而去

  無依亦無住  如履地而行

  衆生亦如是  隨于妄分別

  遊履于自心  如鳥在虛空

  身資國土影  佛說惟心起

  願說影惟心  何因雲何起

  身資國土影  皆由習氣轉

  亦因不如理  分別之所生

  外境是妄計  心緣彼境生

  了境是惟心  分別則不起

  若見妄計性  名義不和合

  遠離覺所覺  解脫諸有爲

  名義皆舍離  此是諸佛法

  若離此求悟  彼無覺自他

  若能見世間  離能覺所覺

  是時則不起  名所名分別

  由見自心故  妄作名字滅

  不見于自心  則起彼分別

  四蘊無色相  彼數不可得

  大種性各異  雲何共生色

  由離諸相故  能所造非有

  異色別有相  諸蘊何不生

  若見于無相  蘊處皆舍離

  是時心亦離  見法無我故

  由根境差別  生于八種識

  于彼無相中  是叁相皆離

  意緣阿賴耶  起我我所執

  及識二執取  了知皆遠離

  觀見離一異  是則無所動

  離于我我所  二種妄分別

  無生無增長  亦不爲識因

  既離能所作  滅已不複生

  世間無能作  及離能所相

  妄計及惟心  雲何願爲說

  自心現種種  分別諸形相

  不了心所現  妄取謂心外

  由無智覺故  而起于無見

  雲何于有性  而心不生著

  分別非有無  故于有不生

  了所見惟心  分別則不起

  分別不起故  轉依無所著

  則遮于四宗  謂法有因等

  此但異名別  所立皆不成

  應知能作因  亦複不成立

  爲遮于能作  說因緣和合

  爲遮于常過  說緣是無常

  愚夫謂無常  而實不生滅

  不見滅壞法  而能有所作

  何有無常法  而能有所生

  天人阿修羅  鬼畜閻羅等

  衆生在中生  我說爲六道

  由業上中下  于中而受生

  守護諸善法  而得勝解脫

  佛爲諸比丘  說于所受生

  念念皆生滅  請爲我宣說

  色色不暫停  心心亦生滅

  我爲弟子說  受生念遷謝

  色色中分別  生滅亦複然

  分別是衆生  離分別非有

  我爲此緣故  說于念念生

  若離取著色  不生亦不滅

  緣生非緣生  無明真如等

  二法故有起  無二即真如

  若彼緣非緣  生法有差別

  常等與諸緣  有能作所作

  是則大牟尼  及諸佛所說

  有能作所作  與外道無異

  我爲弟子說  身是苦世間

  亦是世間集  滅道皆悉具

  凡夫妄分別  取叁自性故

  見有能所取  世及出世法

  我先觀待故  說取于自性

  今爲遮諸見  不應妄分別

  求過爲非法  亦令心不定

  皆由二取起  無二即真如

  若無明愛業  而生于識等

  邪念複有因  是則無窮過

  無智說諸法  有四種滅壞

  妄起二分別  法實離有無

  遠離于四句  亦離于二見

  分別所起二  了已不複生

  不生中知生  生中知不生

  彼法同等故  不應起分別

  願佛爲我說  遮二見之理

  令我及余衆  恒不墮有無

  不雜諸外道  亦離于二乘

  諸佛證所行  佛子不退處

  解脫因非因  同一無生相

  迷故執異名  智者應常離

  法從分別生  如毛輪幻焰

  外道妄分別  世從自性生

  無生及真如  性空與真際

  此等異名說  不應執爲無

  如手有多名  帝釋名亦爾

  諸法亦如是  不應執爲無

  色與空無異  無生亦複然

  不應執爲異  成諸見過失

  以總別分別  及遍分別故

  執著諸事相  長短方圓等

  總分別是心  遍分別爲意

  別分別是識  皆離能所相

  我法中起見  及外道無生

  皆是妄分別  過失等無異

  若有能解了  我所說無生

  及無生所爲  是人解我法

  爲破于諸見  無生無住處

  令知此二義  故我說無生

  佛說無生法  若是有是無

  則同諸外道  無因不生論

  我說惟心量  遠離于有無

  若生若不生  是見應皆離

  無因論不生  生則著作者

  作則雜諸見  無則自然生

  佛說諸方便  正見大願等

  一切法若無  道場何所成

  離能取所取  非生亦非滅

  所見法非法  皆從自心起

  牟尼之所說  前後自相違

  雲何說諸法  而複言不生

  衆生不能知  願佛爲我說

  得離外道過  及彼顛倒因

  惟願勝說者  說生及與滅

  皆離于有無  而不壞因果

  世間墮二邊  諸見所迷惑

  惟願青蓮眼  說諸地次第

  取生不生等  不了寂滅因

  道場無所得  我亦無所說

  刹那法皆空  無生無自性

  諸佛已淨二  有二即成過

  惡見之所覆  分別非如來

  妄計于生滅  願爲我等說

  積集於戲論  和合之所生

  隨其類現前  色境皆具足

  見于外色已  而起于分別

  若能了知此  則見真實義

  若離于大種  諸物皆不成

  大種既惟心  當知無所生

  此心亦不生  則順聖種性

  勿分別分別  無分別是智

  分別于分別  是二非涅槃

  若立無生宗  則壞于幻法

  亦無因起幻  損減于自宗

  猶如鏡中像  雖離一異性

  所見非是無  生相亦如是

  如幹城幻等  悉待因緣有

  諸法亦如是  是生非不生

  分別于人法  而起二種我

  此但世俗說  愚夫不覺知

  由願與緣集  自力及最勝

  聲聞法第五  而有羅漢等

  時隔及滅壞  勝義與遞遷

  是四種無常  愚分別非智

  愚夫墮二邊  德塵自性作

  以取有無宗  不知解脫因

  大種互相違  安能起于色

  但是大種性  無大所造色

  火乃燒于色  水複爲爛壞

  風能令散滅  雲何色得生

  色蘊及識蘊  惟此二非五

  余但是異名  我說彼如怨

  心心所差別  而起于現法

  分析于諸色  惟心無所造

  青白等相待  作所作亦然

  所生及性空  冷熱相所相

  有無等一切  妄計不成立

  心意及余六  諸識共相應

  皆因藏識生  非一亦非異

  數勝及露形  計自在能生

  皆墮有無宗  遠離寂靜義

  大種生形相  非生于大種

  外道說大種  生大種及色

  于無生法外  外道計作者

  依止有無宗  愚夫不覺知

  清淨真實相  而與大智俱

  但共心相應  非意等和合

  若業皆生色  則違諸蘊因

  衆生應無取  無有住無色

  說名爲無者  衆生亦應無

  無色論是斷  諸識不應生

  識依四種住  無色雲何成

  內外既不成  識亦不應起

  衆生識若無  自然得解脫

  必是外道論  妄計者不知

  或有隨樂執  中有中諸蘊

  如生于無色  無色雲何有

  無色中之色  彼非是可見

  無色則違宗  非乘及乘者

  識從習氣生  與諸根和合

  八種于刹那  取皆不可得

  若諸色不起  諸根則非根

  是故世尊說  根色刹膩迦

  雲何不了色  而得有識生

  雲何識不生  而得受生死

  諸根及根境  聖者了其義

  愚癡無智者  妄執取其名

  不應執第六  有取及無取

  爲離諸過失  聖者無定說

  諸外道無智  怖畏于斷常

  計有爲無爲  與我無差別

  或計與心一  或與意等異

  一性有可取  異性有亦然

  若取是決了  名爲心心所

  此取何不能  決了于一性

  有取及作業  可得而受生

  猶如火所成  理趣似非似

  如火頓燒時  然可然皆具

  妄取我亦然  雲何無所取

  若生若不生  心性常清淨

  外道所立我  何不以爲喻

  迷惑識稠林  妄計離真法

  樂于我論故  馳求于彼此

  內證智所行  清淨真我相

  此即如來藏  非外道所知

  分別于諸蘊  能取及所取

  若能了此相  則生真實智

  是諸外道等  于賴耶藏處

  計意與我俱  此非佛所說

  若能辯了此  解脫見真谛

  見修諸煩惱  斷除悉清淨

  本性清淨心  衆生所迷取

  無垢如來藏  遠離邊無邊

  本識在蘊中  如金銀在礦

  陶冶煉治已  金銀皆顯現

  佛非人非蘊  但是無漏智

  了知常寂靜  是我之所歸

  本性清淨心  隨煩惱意等…

《大乘入楞伽經七》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