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密嚴經》

「經集部」經文682卷16頁碼:P0747
唐 不空譯

  《大乘密嚴經》中

  開府儀同叁司特進試鴻胪卿肅國公食邑叁千戶賜紫贈司空谥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叁藏沙門不空奉 诏譯

  入密嚴微妙身生品之余

  爾時大會中。有普賢衆色大威德菩薩摩诃薩。與其同類持世菩薩摩诃薩。持進菩薩摩诃薩。曼殊室利菩薩摩诃薩。神通王菩薩摩诃薩。得大勢菩薩摩诃薩。解脫月菩薩摩诃薩。金剛臍菩薩摩诃薩。大樹緊那羅王菩薩摩诃薩。虛空藏菩薩摩诃薩等。乃至摩尼大寶藏殿無量諸天。複有密嚴土中諸瑜只衆。與彼無量俱胝佛刹來聽法者。聞便密嚴甚深功德。于法恭敬定得轉依。恒居此土不生余處。鹹共悲愍未來世中一切有情。普欲等慈爲作饒益。各共瞻仰金剛藏菩薩摩诃薩。一心同聲以偈問曰

  尊者具辯才  唯願見開示

  世間諸色像  其誰之所作

  爲如工造瓶  泥輪以埏埴

  爲如奏樂者  擊動所成音

  爲如一物體  有叁種自性

  謂已成未成  鹹在于一物

  雲何種種色  一物而建立

  爲兜率所作  夜摩所作耶

  他化自在作  大樹緊那羅

  善見天所作  色究竟天耶

  螺髻梵王作  無色天作耶

  一切天主作  自然所作耶

  變化之所作  諸佛所作耶

  爲余世界中  佛子之所作

  是諸作衆色  惑亂而建立

  所起于惑亂  如鹿見陽焰

  譬如于瓶處  爲德之所依

  一切諸世間  能住于處者

  非德者屬德  非德依德者

  展轉和合故  衆德所集成

  諸色唯惑亂  爲亦有住耶

  爲梵王所作  那羅延作耶

  雄猛及勝論  數論自作耶

  勝性之所作  自在自然耶

  時無明所生  愛業所作耶

  天仙及世定  皆悉懷疑惑

  爲先無有體  猶如于幻夢

  亦如熱時焰  及乾闼婆城

  無始妄分別  隨彼彼相續

  起能耶所耶  如蛇有二頭

  亦如起屍行  木人機所轉

  空中見垂發  及旋火輪耶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诃薩。告普賢衆色大威德菩薩摩诃薩。及余大衆。而說偈言

  世間衆色像  不從作者生

  亦如劫比羅  因陀羅等作

  亦非祠祭果  亦非圍陀教

  彼有多因種  修行常不住

  亦複非無有  能持世間因

  謂第八丈夫  是名爲藏識

  由此成衆色  如轉輪衆瓶

  如油遍在麻  鹽中有醎味

  如無常遍色  丈夫識亦然

  如香在沈麝  及光居日月

  遠離能所作  及以有無宗

  亦離于一異  一切外道過

  非智所尋求  不可得分別

  定心解脫者  自覺之所證

  若離阿賴耶  即無有余識

  譬如海波浪  與海雖不異

  海靜波去來  亦不可言一

  譬如修定者  內定清淨心

  神通自在人  所有諸通慧

  觀行者能見  非余之所了

  如是流轉識  依彼藏識住

  佛及諸佛子  定者常觀見

  藏識持于世  如以線貫珠

  如輪與車合  業風之所轉

  陶師運輪杖  器成隨所用

  藏識與諸界  共力無不成

  內外識世間  彌給悉周遍

  譬如衆星象  布列在虛空

  風力之所持  運行常不息

  如空中鳥迹  求之莫能見

  若離于虛空  飛翔不可得

  藏識亦如是  不離自他身

  如海起波濤  如空含萬像

  丈夫識亦爾  蘊藏諸習氣

  譬如水中月  及以諸蓮華

  與水不相雜  不爲水所著

  藏識亦如是  習氣莫能染

  如目有童子  眼終不自見

  賴耶住于身  攝藏諸種子

  遍持壽暖識  如雲覆世間

  業用曾不停  有情莫能見

  身者衆色成  又能作諸色

  如陶師不依  以泥成衆器

  世間妄分別  見牛等有角

  不了角非有  因言兔角無

  分析至極微  求角無所有

  要待于有法  而起于無見

  有法本自無  無見何所待

  若有若無法  展轉互相因

  有無二法中  不應起分別

  若離于所覺  能覺即不生

  譬如旋火輪  翳幻幹城等

  皆因少所見  而生是諸覺

  若離于所因  此覺即無有

  名相互相系  習氣無有邊

  一切諸分別  與意而俱起

  有情流轉故  圓成則不證

  無始時積集  沈迷諸妄境

  戲論而熏習  生于種種心

  能取及所取  有情心自性

  瓶衣等諸相  見實不可聞

  一切唯有覺  所覺義皆無

  能覺所覺性  自然如是轉

  愚夫不除斷  習氣心迷惑

  賴耶及七識  有時而頓生

  猶如海波浪  風緣之所動

  洄澓而騰轉  無有斷絕時

  識浪亦如是  境界風所擊

  種種諸分別  自內而執取

  如地無分別  庶物依以生

  藏識亦複然  衆境之依處

  如人以己手  還自扪其身

  亦如象以鼻  取水自沾灑

  複似諸嬰孩  以口含其指

  是知識分別  現境還自緣

  是心之境界  普遍于叁有

  久修觀行者  而能善通達

  內外諸世間  一切唯心現

  爾時金剛藏  說是妙法已

  默然而止住  思惟于法界

  微妙普遍定  則入諸佛境

  見無量佛子  當修住密嚴

  即從禅定起  放光而普照

  欲色與無色  及無想天宮

  如是光明中  複現諸佛刹

  悉見無量佛  相好妙端嚴

  種種微妙色  皆從佛身出

  隨其所愛樂  世間作利益

  皆使彼佛子  稱贊密嚴名

  欣然相顧視  複作如是說

  密嚴妙無垢  能除一切罪

  觀行者勝處  其土最姝妙

  我等聞名字  心生大喜悅

  各從其所住  俱來詣密嚴

  色盡螺髻梵  及與淨居天

  希慕此密嚴  佛子所生處

  同心而共聚  鹹請梵王言

  我等今雲何  得至密嚴土

  天王若往彼  我等當營從

  爾時螺髻梵  聞諸天衆言

  遽即與同行  中路迷所適

  梵王先覺悟  以慧審觀察

  彼勝觀行境  何階而可至

  欲色自在者  非彼所能詣

  非空處識處  及與非非想

  並余外道宗  邪定者能往

  雲何作善巧  得至于密嚴

  或以天中天  威神力加護

  能令至亟行  得會密嚴宮

  螺髻梵發聲  即時盡歸命

  見佛滿空界  威光而熾然

  告彼梵王言  汝當還本殿

  如來密嚴刹  是觀行之境

  非想尚難階  色者何能往

  梵王從諸佛  聞如是告已

  退還于本處  尋至梵天宮

  時淨居諸天  各各相共議

  螺髻梵天主  威神不能往

  當知密嚴土  勝妙難思議

  自非如幻定  誰能詣斯刹

  此會聞天衆  稱贊功德聲

  生于奇特心  乃白金剛藏

  我等皆樂聞  唯垂演深法

  爾時金剛藏  即告大衆言

  如來所說法  誰能盡敷演

  自覺之聖智  境界不思議

  非深觀行人  雲何可開示

  時持進夜摩  自在諸佛子

  異口同音言  唯願速宣說

  神通與曼殊  慈氏緊那王

  及余修定者  鹹皆作是請

  諸天持明仙  空中奏衆樂

  同心而勸請  唯垂爲宣說

  如是勸請已  各坐于勝座

  梵王承佛力  還來此會中

  複白金剛藏  作于如是問

  今此諸大會  嚴飾未曾有

  悉是尊弟子  聰慧無等倫

  皆于尊者處  渴仰而求法

  我今猶未知  所問爲何等

  憍臘與勝墮  及頂生輪王

  爲是少年馬  爲是古仙傳

  甘蔗種之子  千弓持國王

  欲色無色中  人天等之法

  爲是菩薩行  獨覺及聲聞

  乃至修羅明  星象等衆論

  唯願如是事  次第而演說

  我等及天人  一心鹹聽受

  爾時解脫月  持世虛空藏

  大勢觀自在  總持自在王

  寶髻與天冠  金剛手寂慧

  及寶手大士  並諸最勝子

  皆從俱胝刹  來坐蓮花宮

  鹹請金剛藏  唯願大慧說

  過去及未來  牟尼清淨智

  仁于佛親受  明了心不疑

  此衆皆樂聞  願尊時演說

  定王金剛藏  普告大衆言

  如來所說法  非我具能演

  唯除佛菩薩  威神之所護

  我今至心禮  自在清淨宮

  摩尼寶藏殿  佛及諸佛子

  我以敬心說  如來清淨智

  能令紹佛種  汝等應谛聽

  此非諸王論  及輪王軌儀

  但示于密嚴  如來之種性

  正定者境界  諸佛之勝事

  如來微妙智  離于能所覺

  是故非我力  能演此甚深

  但以佛威神  從佛而聽受

  此智甚微妙  是叁摩地花

  佛在密嚴中  正受而開演

  遠離諸言說  及以一切見

  若有若無等  如是四種邊

  是名最清淨  中道之妙理

  密嚴諸定者  于此能觀察

  離著而轉依  速入如來地

  時諸佛子衆  從尊聞是語

  頭面禮雙足  恭敬而白言

  我等受樂法  如渴人思飲

  如遊蜂念蜜  瑜伽自在尊

  唯願正宣說  令諸菩薩衆

  于定得自在  智慧大威德

  及諸刹土王  深解觀行者

  鹹欲聞如來  所說甚深法

  皆願聽尊者  微妙梵帝聲

  如來所悅可  深遠善巧聲

  演說殊勝義  悉令得明了

  金剛藏告言  如來所說義

  真實甚希有  離相難可見

  如空中無物  見影爲希有

  如來所說義  希有亦複然

  空中風鳥迹  其形不可見

  牟尼演妙理  難見亦複然

  世間之事喻  智者能明了

  諸佛所宣說  譬喻不能知

  令我之所見  如夢幹城等

  此會有觀行  具大智慧者

  通達真實義  無不皆明了

  雲何爲是人  說佛難思境

  然今所開演  憑佛威神力

  一切最勝子  至心應谛聽

  如來妙言說  句義皆相應

  超越心境界  遠離于譬喻

  猶如蜂采花  先者取精粹

  是諸後至者  皆悉味其余

  勝牟尼亦然  先得妙法味

  我則飲其余  今爲衆宣說

  天中天境界  增悅諸明智

  實非意測量  言象可能表

  示同人形色  相好以嚴身

  現于勝妙宮  寶冠以爲飾

  圓光及輪輻  種種皆成就

  照曜于宮殿  能除外道憍

  諸佛四時中  恒依密嚴住

  而于一切處  現生及涅槃

  純善少減時  惡生及濁亂

  隨彼之意樂  利益諸有情

  業用無暫停  常住密嚴刹

  此之清淨處  瑜只安樂宮

  濁亂少減時  顯示如來相

  譬如淨滿月  影遍于衆水

  佛以一切身  隨宜而應化

  如來淨智境  觀行者皆見

  或現大自在  或現那羅延

  成現迦毗羅  住空而說法

  或現圍陀者  常行及妙喜

  童天及屍棄  羅護都牟盧

  或現緊那羅  甘蔗月種姓

  及諸國王等  一切所瞻奉

  或作大醫王  示現于衆人

  金剛等衆寶  銅鐵及諸礦

  明珠與鉛錫  紅碧二頗梨

  隨彼諸有情  愛樂而顯現

  由佛加持力  令彼悉安樂

  天女及龍女  乾闼婆之女

  欲界自在者  不能動其心

  超勝欲境界  及勝色界色

  空處及識處  無所有之處

  非想非非想  于彼不迷惑…

《大乘密嚴經中》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