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念處經》

「經集部」經文721卷17頁碼:P0001
元魏 瞿昙般若流支譯

  《正法念處經》四十五

  元魏婆羅門瞿昙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之二十四(夜摩天之十)

  雲何比丘及比丘尼二種眷屬。彼有幾種。有何功德。有何等行。雲何持戒。幾種持戒。如是沙門。世尊弟子。或是比丘。或比丘尼。求涅槃行。勤行精進。若晝若夜。能令魔衆眷屬怖畏。幾比丘尼。黠慧正行。如法律行。心無所畏。向涅槃城。求于實谛。求實谛故。持戒不越如是則能入涅槃城。修何等行。功德相應。一切女人。愛欲近欲。二是功德。一切善者。最初如是真實觀察。男身自身。見彼男身。或與身等或大于身。如是見已。生于兄弟父母等想。如是修心。此婦女人。欲樂爲本。若相近者。意常悕望。若晝若夜。若坐若臥。若睡若寤。若余所作。若少若老。若是中年。若住平處。若住惡處。若苦若樂。若病無病。若護不護。若禁不禁。若大姓生。若小姓生。若媚若醜若道邊住。若家中住。若聚落中。或于空處。若或莊嚴。若不莊嚴。若系在獄。若不在獄。若夫愛樂。若不愛樂。若近尊長。在尊長前。若近卑賤。若近年少。若近老年。一切婦女。于一切時。于一切處。欲常縛心。欲在心中。譬如火熱。如地之堅。如風輕動。如水濕潤。如四大中所有自相。皆不顛倒。于一切時。皆不自離。女欲如是。常隨系縛。不曾暫離。如是女人。複有二垢。所謂妒嫉。如是二垢。複有余垢。共生不離。所謂谀谄。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欺诳。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憍慢。彼複有垢隨逐不離。謂衰惱處。衰惱處者。近于富男而共行欲。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躁擾。心常不住。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誣枉。親舊知識。兄弟眷屬。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能于大會之中。損壞威儀。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兩舌。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私語。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貪食。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能行不應行欲。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叵信。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能說他之婦女壞威儀事。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愛鬥。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辱人。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壞亂。能令村柵聚落壞亂。彼複有垢隨逐不離。所謂近此婦女因緣墮于地獄。如是婦女。如屎如毒。亦如利刀。如墮崄岸大火曠野。惡毒蛇等一切相似。婦女之心悉皆如是

  如是等心婦女之人。既見叁寶。贊歎稱說。聽聞佛語。婦女之心則可柔軟。彼複更有希有之法。如是對治。如是堅[革*卬]垢惡之心。對治二種。謂自生心。或爲他教。以信出家。自生心者。善熏心故。爲他教者。近善知識。彼如所說。諸過闇聚。從無始來。依止心者。能令散失。彼初如是出家悕望比丘尼者。近善知識。何以故。此如所說諸垢對治。知說爲說。令其善住。善能爲解苦惱結縛。令得解脫。安隱樂住。善知識者。安慰示導無始來闇。能令失滅。示其善道。拔無始來惡欲等刺。于愛惡處。則能救免。示常不生不死不老安隱之處。彼如是垢對治之處。我今說之。如次第說。如隨逐垢。如彼對治。令得寂靜。一切如是。婦女妒嫉。多于男子。如是彼此逆順對治出離生死

  女欲多故。不淨對治。如身實見。身是病藏。不善之聚。一切不淨。糞屎等處。彼于此身。或自或他。如其自相。如是觀察觀其本藏。此身本從何處出生。彼見精血不淨和合集聚如汁。二家惡汁。合爲一身。如是身者。不淨種子而生此身

  又複彼女。如是觀身。此身若從不淨種子而得生者。如此身中。無少淨法。彼比丘尼。複更谛求觀身九種惡瘡不淨。從身流出。如婦女身。男身亦爾。婦女男子。九種瘡流。婦女之身。叁種大過。何等爲叁。所謂婦女。尿門寬大。兩乳汁流。是名叁種

  又複男女。平等瘡流。鼻兩孔中。並皆流涕。兩目出淚。兩耳孔中。或有垢出。或有血出。或有膿出。口中氣臭。或啖故臭。唾沫流出。于下分中。若屎若尿。血等不淨。如是如實觀察此身諸不淨已。如是憶念。此身聚中。無有淨物。微塵許流。一切皆是。不淨之物

  如此身者。何物住中。何者依止。若有淨物來近此身。身猶不淨。身不淨故。如是淨物亦同不淨。隨何等物本清淨者。若來觸身則爲不淨。所謂彼物本清淨者。若食第一清淨之食。彼食入身。則成糞屎。此身如是飲清淨物。入身成尿外物觸身。由此身故。一切淨物皆爲不淨。所謂淨者。一切香衣。若令身著。汗出則臭。又複如花。本一切香。與身相著。萎蔫氣臭彼比丘尼。複觀察身。如此身者。何處住來。謂本在于母身藏中。母身雲何。爲淨不淨。彼比丘尼。如是觀察我母本性。亦複如是一種不淨

  彼比丘尼。又觀察身。如此身者。何處而住。于何處行。彼如是處。爲淨不淨。如是觀已。如實見知。一切所有清淨之處。隨何等處。如此之身。若死若活。若在彼處。彼如是處。則有蟲垢發毛骨等。能令彼處悉皆大臭。以如是身在彼處故

  彼比丘尼。爲斷欲故。複觀察身。如是身者。爲誰所食。雲何觀察。如實見之。所謂羅刹諸惡鬼等。諸不淨者之所食啖。非是鵝鴨及鴛鴦等淨潔衆生之所食啖

  彼比丘尼。複實觀察如是身已。則見此身。唯邪所攝。顛倒分別。不正觀察。闇眼現前。男子相近。欲系縛心。不見不淨。彼以如是。決定觀察此無始來。久習堅欲。皆得斷滅。或令微少。一切垢中。癡垢最惡。一切婦女。欲爲最惡。欲垢因緣。更生余垢。若以對治除欲垢者。余一切垢。皆滅無余。如日沒時光明盡沒。如是斷除垢根欲故。余垢盡滅

  彼比丘尼。此道滅欲。彼欲滅故。余共生垢。一切皆滅。何者共生。所謂妒嫉。若男若女所有妒嫉。皆因欲故。妒嫉二垢。欲是其根。彼欲斷故。或微薄故。彼二則滅

  又彼二垢。複有余垢隨逐系縛。何者余垢。所謂谀谄。從妒嫉生。妒嫉滅故。谀谄亦滅。從谀谄垢複生余垢隨逐系縛。所謂欺诳。谀谄滅故。則無欺诳。從欺诳垢複生余垢隨逐系縛。所謂憍慢。欺诳滅故。則無憍慢。從憍慢垢複生余垢隨逐系縛。謂衰惱處。憍慢滅故。無衰惱處。從衰惱處複生余垢隨逐系縛。所謂躁擾。衰惱處滅。則無躁擾。從躁擾垢複生余垢隨逐系縛。所謂誣枉。躁擾滅故。則不誣枉。從誣枉垢複生余垢隨逐系縛。謂壞威儀。無誣枉故。不壞威儀。從壞威儀複生余垢隨逐系縛。所謂兩舌。一切婦女。兩舌破壞。不壞威儀。則無兩舌。從兩舌垢複生余垢隨逐系縛。所謂私語屏處說他。兩舌滅故。則不私語。從私語垢複生余垢隨逐系縛。所謂貪食。婦女腹內。飲食則多。一切婦女常貪飲食。多置腹中。自養其身。不私語故。則不貪食。從貪食垢複生余垢隨逐系縛。所謂能行不相應欲。一切婦女。貪欲食故。則不相應。惡邪欲發。彼貪飲食餐垢滅故。彼不相應邪欲則無。從彼惡邪不相應欲複生余垢隨逐系縛。所謂叵信。若有婦女不相應欲。一切諸人。于彼婦女皆生疑慮。爲一切人之所不愛。彼不相應邪欲垢滅。叵信則滅。從叵信垢複生余垢隨逐系縛。所謂能說他之婦女壞威儀事。叵信滅故。則不說他壞威儀事。從說他垢複生余垢隨逐系縛。所謂愛鬥。說他滅故愛鬥則滅。從愛鬥垢複生余垢隨逐系縛。所謂辱人。愛鬥滅故。則不辱人。從辱人垢複生余垢隨逐系縛。所謂壞亂。能令村舍聚落壞亂。辱人滅故。則不壞亂。此一切垢。上上次第相住持者。一切皆滅。如是自體根本系縛。婦女之心。更無有法能令柔軟。唯除佛語。知識口說。從其得聞。彼婦女人。如是聞已。如是難舍。住處家業舍而出家。若其不能盡滅諸漏。則能專心持戒修行。初修不殺不盜不淫。不作妄語。不破壞語。不作惡口。不作绮語。一切善修。常數數修。樂修多作。如是婦女。身壞命終。生于善道欲界天中。若不厭欲。業心自在。生夜摩天山樹具足地處之中。得丈夫身。善能如是持戒不缺。如是既得彼天身已。則行放逸。放逸行天。善業盡故。複墮地獄餓鬼畜生。複生如是上上垢惡婦女之身。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欲爲妒嫉地  心如電火輪

  是貪慢之藏  智者則不信

  心體是欲罥  如利刀火等

  心如墮崄岸  難測深于海

  心常緣如網  诳惑于他人

  如金剛火燒  亦如毒能殺

  滿足諸過惡  無量種和集

  婦女則無心  少分修持戒

  以欲勢力故  婦女不持戒

  若離欲勢力  于戒則能持

  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如是爲說本生持戒而語之言。汝等男天。如是人中女身持戒。生此天處。本婦女身。持戒善業。汝身男生。如是生已放逸故盡。汝等天衆。如是自欺。從今以後。慎勿如是放逸而行

  世尊如是已調伏天爲作利益。彼如是等一切正覺正遍知者四種眷屬。彼眷屬中。第二眷屬。婦女姊妹。隨順次第比丘眷屬。如彼次第。比丘持戒。第一勝上。善修心意。如是比丘。自他惱亂。見則生畏。于世間中生死之道。則生厭離。其心怖畏一切生死。乃至微少塵許小惡見則生畏。谛觀察行。無所悕望。第一深心。第一種姓正行持戒。布施熏心。于四聖谛。正念思惟。幾種比丘幾種法行。比丘不越四種正法。何等爲四。所謂一者不獨道行。是初比丘。何以故。獨行比丘。行聚落中。則爲輕賤。或複自在。以自在故。則破學句。若于村中。若城等中。人衆之處隨意念行。于余比丘。不生忌難。見多婦女。則生疑慮。其心躁擾。看彼婦女。俗人見之。則生譏嫌。見他譏嫌。則生嗔忿。如是比丘。心中生此第二嗔過。如是比丘。嗔欲覆故。心則愚癡。如是出家。獨行沙門。行于人中。叁過增長。是故不應獨行人中。此是一種

  又複第二不越比丘。如是比丘。念身而行。此比丘行。欲在道行。專念自身。謂如是念。我舉此足。心及心數。觀察其足。如是比丘。從足至頭。一切身分。皆悉觀察。或舉右足。或舉左足。常觀此身。脈網系縛。脂骨皮筋。系縛足踝。業風吹行。心則不斷。若舉若下。若舒若屈。足舉則攝。足下則寬。如是腳者。筋網系縛。大小五指。和合爲腳。舊爪新爪。合爲足趺

  觀足趺已。次觀足胫。猶如合汁甘蔗之莖。肉泥封塗。以筋系縛。骨中孔長。筋纏其外。前因緣生。有毛覆皮。外有毛聚。皮如蠅翅。以覆胫外。彼如是胫。一舉一下。如實觀之。…

《正法念處經四十五》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