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念處經》

「經集部」經文721卷17頁碼:P0001
元魏 瞿昙般若流支譯

  《正法念處經》四十八

  元魏婆羅門瞿昙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之二十七(夜摩天之十叁)

  彼諸天衆。既見如是業果報已。彼佛塔內。複更觀察異處壁中。覓希有法。于彼壁中。複見天王牟修樓陀隨順法行。不習近欲愛樂法行。作諸衆生利益之行。善知一切善惡等業。既知業已不放逸行。雖作天王而不放逸。彼諸天衆觀見天主牟修樓陀業果報已。心作是念。此大天王。本因何業。生此天處而爲天王。見其往世于人身時。修行善法然燈佛所。得聞佛法。既聞法已攝取受持。思惟修行。如所聞法。如是安住。如是聞已。乃至一念心不曾亂。正信出家。剃除須發。披服法衣。既出家已。乃至微少塵許等惡。生大怖畏。修行梵行。以彼業因。身壞命終。生于善道天世界中。謂在他化自在天處作彼天王。名曰不壞。彼處退已。生于人中。爲轉輪王。王四天下。彼業盡已。命終生于四天王天。彼處退已。生于人中。複得爲王。所王之土。一千由旬。彼命終已。生弗婆提。于彼爲王。大勝身體。彼命終已。次複生于阿修羅中第一神通。有大勢力。彼處命終。而複更作大富長者。恒常修行第一大施。次有持戒智等具足。隨所生處。何處何處。施戒智等叁事具足。彼處命盡。修施戒智。不斷絕故。身壞命終。生于善道天世界中。夜摩天處爲夜摩王。名牟修樓陀。彼如是法。次第相續。不斷絕故。彼心善故善調伏故。不放逸行諸欲境界。不壞其心。自他利益。無量善業。隨順行故。多有天衆。欲所不攝。爾時彼處夜摩天衆。而說偈言

  隨順善法行  彼則常得善

  無量千億劫  善業不失壞

  常增長持戒  于智轉習行

  一切時布施  系念常不斷

  修行施等叁  除斷叁種過

  舍離彼過故  勤修行功德

  雖天欲具足  境界樂不壞

  彼不放逸故  則不墮地獄

  法常不斷絕  彼隨順法行

  不隨法行者  則是大愚癡

  近法戒之人  精勤修智行

  能滅諸有苦  如日光除闇

  能增長法者  爲天人所禮

  如是異處生  乃至到涅槃

  若如是知法  谛思惟法相

  彼則解脫有  當得到彼岸

  智忍常愛語  愍一切衆生

  或施種種物  此道至涅槃

  惡者則近惡  或習近懈怠

  堅心增惡法  彼行地獄道

  見何人皆喜  見何人皆嗔

  處處皆貪著  如是故名癡

  惡法所迷惑  舍離于善法

  癡故入地獄  受惡法苦惱

  行法推求善  常舍離于欲

  牟修樓陀處  天中住無垢

  彼夜摩中山樹具足地處天衆。彼此如是。疊相爲說于愛境界而生怖畏。一切衰惱皆現見已。複共天王牟修樓陀彼佛塔內。異處壁中。次第複觀夜摩天王牟修樓陀。及諸天衆。此處退已。當生何處。在于何道。時諸天衆。于彼壁中皆見自身並其天主牟修樓陀。天處退已。生閻浮提。一切皆于彌勒世尊出世之時。諸根具足。一切皆生大種姓中。共爲同侶。共一國土。疊相愛念。生大種姓。皆悉大富。尊重姓生。如是壁中。皆見自身。牟修樓陀在彼國土。生在刹利大種姓中。大富大力。爲一切人之所供養。百千億寶滿其舍內。生刹利家。以爲長子。名曰善戒。爾時彼處彌勒世尊。說寂靜法。向涅槃城。謂四聖谛。功德具足。初中後善。義善語善。獨法具足。清淨鮮白。所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色滅道。如是次第。受想行識。總相略說。一切衆生。安隱離濁。向涅槃城。無有障礙。爲諸世間。如是說法

  爾時善戒刹利王子。王之長子。傳聞彌勒世尊說法。如是聞已。如前所說。諸同侶等。亦如是聞前世所修善業因故。彼此籌量。一切皆共向彼善戒刹利子所。有二萬人。詣彼善戒刹利王子。如前所說。爾時善戒。聞其語已。本善業故。心生歡喜。生敬重心。面色清淨。一切和合。同時皆起。共詣彌勒佛世尊所。如是衆人。旋繞善戒。亦如第二叁十叁天圍繞帝釋。在路遙見彌勒世尊有叁十二大丈夫相。廣說妙法。利益一切天人世間。並諸沙門波羅門等。如是爲說。入涅槃法。初中後善。彼法清淨。猶如水池。能盡諸苦。能除一切生死系縛。次第乃至到于涅槃。說如是法。爾時衆會。廣大于海。彌勒世尊。在中說法

  爾時世尊。遙見善戒人衆圍繞。告大衆言。此夜摩天主牟修樓陀。並其大衆。此夜摩主牟修樓陀。修行梵行。先已曾種善法種子。今者根熟。此夜摩主牟修樓陀。系縛已緩多不善業。一切消滅舍離于欲。諸苦盡時。于今將至。彼人如是得聞如來口言語已心生歡喜。心生敬重。一切生死皆得遠離。如來之色甚爲希有。不可譬喻。牟修樓陀。得見如是希有佛已。頭頂禮足。住在一面。白言世尊。我行世間生死流轉。疲倦厭離

  爾時世尊如應說法。有十千人。常近于王。常共王行。先同伴者。得盡諸漏。彼夜摩主牟修樓陀。如迦那迦牟尼世尊壁中所化。一切未來次第而見。一切智人所化種種希有之事。有無量種。非余境界。並天世間。魔等世間。及諸沙門婆羅門等。無能見者。除近正士。如來住者。近善知識。出生死中。最爲第一

  時彼天衆。一切共同生歡喜心。于佛法僧。生敬重心。時彼天王。並諸天衆。複更禮佛。出彼佛塔。于六經中。彼迦那迦牟尼如來世尊所化。第五已竟

  爾時天主牟修樓陀夜摩天王。生歡喜心。見欲過患。複生怖畏。共諸天衆。次複觀察山樹具足地處。天衆歡喜而行彼處多有種種天衆。多有園林。蓮花水池。滿彼地處。有無量種蓮花滿池。有可愛聲種種諸鳥。聞彼聲者。則受快樂。山樹具足地處。多有無量百千諸天女衆。歌舞喜笑。種種遊戲。多有無量功德具足。有七寶樹。具足花果。多有山峰。皆是妙寶。滿彼地處而爲莊嚴。自業果報。有下中上。天衆自業。唯樂欲樂。滿彼地處。疊共同侶。不相妨礙。彼此相信。多有天子。多天女衆。疊相愛念。多有諸河。河中有飲。味甚可愛。複有種種妙寶堂殿。皆悉作行。雜色可愛。五欲功德。皆悉具足。衆寶光明。疊相莊嚴。彼諸寶殿。爭出勝光。如火煉金。珊瑚砗[(王*巨)/木]。多有青寶。及山峰等。莊嚴地處。山樹具足地處莊嚴。如是可愛。牟修樓陀夜摩天王。既觀察已。告天衆言。汝等天衆。看彼天衆歡喜心行。從山至山。從一山峰至一山峰歡喜遊戲。五樂音聲歌舞戲樂。汝等皆當看彼天衆。如是天衆。已于佛塔種種見來。答天王言。我等已見

  爾時如是夜摩天王告天衆言。如來已說。如相應說。天中衰惱。放逸行天。命將欲盡。善業欲爛。退時欲至。戒果欲壞。行業如化癡不覺知。放逸行天不覺不知。墮于地獄餓鬼畜生。此無量種諸苦衰惱。生死流轉。皆由本業。何以故。以彼命行。念念流動。不可回故。以業力多。不可離故。如此一切有爲叁相。生住滅等叁過患故。多有無量諸衰惱事。無有少味。而諸天衆。不知不覺。自謂大樂。念念近死。死時欲至。已入死門而不覺知。如此一切有爲之法。念念不停。一切有命。無常破壞。少年速變。彼天退時。覺知苦惱。有無量種恩愛別離。時彼天衆。既見天王。心生歡喜速疾速疾。莊嚴其身。天衣垂祧。寶冠璎珞。天妙鬘等。以嚴其身。自身光明。多有種種莊嚴天女。百千之衆。圍繞天子。種種樂音。歌舞戲笑。受第一樂。自善業故。如是莊嚴具足無量。百千種色。往向天主牟修樓陀。爾時天王如是見已。隨順瞻觀。即前稍近。見其遊戲受諸快樂。爾時天王順其心故。暫入衆中遊戲受樂。非自喜樂。在他天中。于須臾間。喜笑遊戲。彼天心動。于欲生樂。遊戲樂已。到余山峰。種種珊瑚。金銀等樹。無量百種妙色莊嚴。有無量種衆鳥音聲。有無量種光明照曜。有無量種分別異念。有無量種天妙寶性。莊嚴山峰。彼天往到如是山峰。到山峰已。心愛受樂。彼夜摩主。與本曾見佛塔諸天。一處同行。共彼天衆。無量境界喜樂者行

  時夜摩天主告天衆言。我共汝等相隨而去。自身利益。舍境界故。則得利益。不舍境界則不利益。我等決定隨順法行。乃至畢竟到于涅槃。向彼天衆。如是說已。共彼天衆。以寂靜心。一切皆向山樹具足地處而行。到彼處已。于中一處。種種流水。妙蓮花池有蓮花林。多有衆鳥。莊嚴彼池。複有種種寶蜂莊嚴。普皆如炎。彼如是處可愛地處。則有第六迦葉佛塔。天主見已。生希有心。一切諸寶光明之中佛塔光勝。穿空而出。種種妙寶而爲莊嚴。所有光明。勝百千日。光明寂靜。在寬博處見彼佛塔。爾時天衆如是見已。白其天主牟修樓陀。而作是言。此是何等妙寶光明。如前所見。爾時天主夜摩天王。聞其語已。而告之言。天衆皆聽。如今所見。此種種寶。勝妙光明。如前所見。此是大仙第六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天中之天。迦葉佛塔。此佛塔者。諸天本業所修梵行。本曾修心。利益饒益。此佛塔內寶壁之上。化現明了。如余如來所應利益。此佛塔內。亦複如是。我共汝等諸天大衆。于佛正法。生敬重心。作自利益。夜摩天主。如是說已。共諸天衆往向佛塔。到已則見具足種種妙寶光明。如前所說

  爾時如是夜摩天主。共其天衆。入彼佛塔。即見大仙迦葉佛像閻浮那陀真金之像。妙寶衣服。無量光明。毗琉璃寶爲師子座佛像坐上。如現在時說法之相。等無有異。彼像則有不可喻色。如是色者形彼天色。如螢火蟲于日不異。佛威德色。如是勝妙。爾時天王並彼天衆見佛像已。勝歡喜心。敬重深信頭面敬禮去冠璎珞鬘莊嚴具遠離色慢。止于色樂。離光明慢。一切憍慢。皆悉舍離。心離欲垢。以頭頂禮彼世尊足。轉轉離慢。重複更禮。如是禮已。一切天起一心不動。以業因故。彼佛塔中寶壁之上。佛像傍廂。見有文字。此修多羅。是佛神力之所化現。利益天人。一切世間皆悉利益。正字正句。善義善味。次第乃至示于涅槃。乃是一切諸出家人之大和上。如律教學。此謂比丘。有十叁法以爲妨礙。不得坐禅。讀誦經律障自利益。不得涅槃。若諸比丘。不舍如是十叁法者。于病老死。悲啼號哭。愁苦懊惱則不得脫人中凡下非實出家身口意等常不正行。不勤精進。如是比丘。若于一日受他臥具病藥所須。則不能消彼如是物。于已爲妨。所謂妨者。能令身瘦…

《正法念處經四十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