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諸法集要經》

「經集部」經文728卷17頁碼:P0458
宋 日稱等譯

  《諸法集要經》四

  觀無畏尊者集 / 西天譯經叁藏朝散大夫試鴻胪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诏譯

  诃厭五欲品第七之余

  欲境如夢事  亦猶尋香城

  猛熾若焰然  諸天由是墮

  若于欲生愛  後則爲所損

  曲戾無正思  諸天由是墮

  極下惡可厭  流注若河源

  譬之深險坑  諸天由是墮

  欲性本動搖  猶風浪水月

  如蛇舌不停  諸天由是墮

  欲如飛電轉  亦如于陽焰

  如聚沫不堅  諸天由是墮

  欲如迅河流  如象耳常動

  如芭蕉不實  諸天由是墮

  欲如彼幻事  如金播歌果

  如魚吞其鈎  諸天由是墮

  當以真實智  斷除于欲境

  解脫不善果  及諸不饒益

  起妄想思惟  于欲生欣樂

  則爲欲罥拘  壽命豈能久

  衆生心輕動  鹹爲欲所牽

  愚癡無覺知  彼爲自欺诳

  若爲欲境動  則是諸苦本

  如乾闼婆城  當知不久住

  若于欲生貪  彼嗔則隨轉

  如是諸衆生  速趣于惡道

  是故彼正士  舍欲除嗔恚

  離癡等過失  顯發于明慧

  若人厭欲境  悟彼如深冤

  以智爲良朋  速證真常果

  于欲不生著  得離諸垢染

  斯爲具智人  諸天鹹敬奉

  善超欲淤泥  能與衆生樂

  心離縛寂靜  降伏諸魔軍

  離愛品第八

  愛火起于心  迷者謂清涼

  猶勝地獄火  此乃遍叁界

  又彼地獄中  能生于劫火

  極炎猛熾然  皆從愛所起

  地獄苦衆生  業盡必當出

  叁界諸有情  愛火無休息

  由愛所縛故  輪回無有窮

  何況地獄中  更生于愛火

  又地獄業火  但能然彼身

  愛火損衆生  燒心及其體

  是二種差別  今當分別之

  獄火雖熾炎  愛火複過彼

  由叁業所起  遍叁有燒然

  損害于善因  唯愛火爲毒

  貪火燒諸天  嗔火亦複爾

  癡火逐愚夫  愛火隨所至

  嫉慢複如火  從我執薪生

  離火燒世間  無薪常熾盛

  于境生戀著  爲愛蛇所傷

  瞻視及承迎  展轉而增長

  如火增其薪  相續而不絕

  世火猶可防  愛火無能製

  若爲愛欺罔  隨世間流轉

  彼則如冤敵  無有能勝者

  由愛之所覆  趣海求諸珍

  恐怖軍陣中  深入而鬥戰

  王者愛其國  乃互相侵競

  以至母及子  因財而起诤

  若解脫彼愛  捐舍諸珍玩

  視之如瓦礫  則近菩提道

  由愛于財故  墮地獄趣中

  彼熱惱難堪  是故當遠離

  當以其智水  沃之令永滅

  若不除愛火  去菩提則遠

  若遠離其愛  于諸珍不著

  是人于世間  則無微少苦

  如網捕于魚  悉遺諸螺蚬

  愛縛彼衆生  無有能免者

  如鹿中毒箭  則四向馳走

  毒處處相隨  甯逃于苦惱

  愛火亦如是  彼毒常隨逐

  燒愚癡凡夫  何由能出離

  暫生于適意  果報常燒然

  求出世樂者  應當去其愛

  如魚食其餌  彼必當趣死

  人爲愛所牽  中夭無疑惑

  墮鬼境界中  熱惱遍馳走

  及地獄有情  多由心起愛

  乃至向他門  求乞而活命

  皆由愛使然  是佛之所說

  愛火燒諸天  不須薪少許

  由著于境界  從六根發起

  受具足快樂  常迷醉其心

  墮落不覺知  由愛之所誤

  一切輪回因  皆從愛所得

  愛鎖拘有情  令墮于惡趣

  又天中愛火  欲境常圍繞

  由愚癡自在  燒彼著欲者

  如火得幹薪  騰焰則彌盛

  欲樂適其心  其愛轉增長

  世火極炎猛  人皆能遠之

  愛火燒世間  無能免斯害

  若人不生愛  得最上寂靜

  出過患稠林  能超于苦海

  離和合過失  則斷愛欲索

  解脫諸罪垢  乃是無憂者

  百千俱胝劫  常爲愛所欺

  愚夫不棄舍  爲幻網維絷

  謂由愛所覆  樂親近承事

  如彼傭力人  渴飲其醎水

  飲已渴暫息  須臾喉複幹

  渴愛在于心  非道何由止

  是故當遠離  諸惡由之生

  爲愛所伏者  沈淪無出期

  受天中最勝  上妙五欲樂

  終爲愛索牽  複墮于惡趣

  若人近于愛  苦惱常充滿

  依正教所明  此定非饒益

  若著愛境界  則無有厭足

  能棄彼愛者  是人無憂患

  諸天由愛故  則生于放逸

  耽著複追求  複墮于地獄

  諸天若退失  爲第一慚恥

  由著上妙樂  則受極重苦

  愛覆于自心  其心則狂亂

  不怖于輪回  長時而縱逸

  衆生由欲樂  複增長其愛

  愛火地獄火  爲彼彼燒害

  彼愛若增長  展轉則無窮

  已有生防護  未得常追求

  由起追求故  其心常不足

  是人無樂分  如來所印可

  由心無厭故  常思其欲味

  則爲彼愛火  相續而燒然

  若于欲生怖  離愛火所逼

  解脫愛垢染  不複墮惡道

  由自邪思惟  起叁毒塵坌

  溺放逸深淵  常貪于女色

  歌樂妙音聲  引生于散亂

  其心無暫停  猶如于駃水

  愛如深險河  欲如漏舡舫

  愚者之所乘  即爲彼沈喪

  愛如猛熾焰  叁毒如幹薪

  放逸如迅風  燒諸天不覺

  諸天著欲樂  則爲愛降伏

  于頃刻須臾  暫無其少暇

  愛爲欲所依  生百千障礙

  諸天著樂故  于善不能作

  愛蛇有五首  其性極暴惡

  螫彼貪欲人  是苦難堪忍

  愛河極深廣  從五欲出生

  欲達彼岸者  匪善何能越

  愛如幻伎兒  充遍于叁有

  诳惑諸天人  于益無少分

  五根取欲境  未曾有厭怠

  如酥投火中  念念而增長

  又複彼愛者  能開惡趣門

  地獄鬼畜生  如是常往返

  愚夫由起愛  墮死魔口中

  善離斯過失  不爲彼所啖

  諸有具智人  能降伏彼愛

  離憂惱怖畏  坐臥常安隱

  若離彼愛纏  則不生諸苦

  愚者多希求  常興于損害

  于其晝夜中  心不生慈愍

  他所有珍財  意欲皆希取

  是輩如劫火  其性常凶險

  遠離于善人  如毒蛇處穴

  由增上愛故  爲熱惱燒煮

  死墮地獄中  複生于鬼趣

  從惡道出已  得生于人間

  向五百生中  常于他求乞

  下色常低言  匮乏心逼迫

  唯苦爲己分  皆由愛所得

  若人斷其愛  常樂求佛慧

  斯爲其正人  得最上寂靜

  若遣心中愛  如驅蛇出穴

  愛毒未蠲除  決定當破壞

  若決定造作  彼愛常現前

  如火擲幹薪  其焰則彌盛

  衆生貪珍財  積聚無止足

  彼于命終時  皆爲他所有

  由愛所獲咎  財散罪不消

  由業之所牽  含悲趣地獄

  財爲他受用  罪則當己身

  墮彼惡趣中  後悔徒熱惱

  財散名爲衰  樂壞則爲苦

  親友忽如冤  皆從愛心轉

  智人不起愛  愛火常熾然

  損害諸有情  令墮于惡道

  積財如彼山  守禦常憂怖

  雲何造諸罪  非理而持用

  不樂畜財者  無怖無防護

  是離貪智人  在處常安住

  樂求于富樂  倐然而散壞

  盛衰不久停  如日之輪轉

  榮富者如縛  貧乏者如罪

  皆爲愛所使  于欲無厭患

  受上妙快樂  所欲皆如意

  爲愛火所逼  身樂俱散壞

  若諸天及人  由于欲無厭

  皆爲愛所燒  如來悉知見

  百千諸有情  因愛墮險難

  受無量苦報  智者鹹興歎

  壽命速遷謝  愚夫不知覺

  福業悉消除  彼愛則增長

  若人著于愛  世世常隨逐

  彼暗鈍無知  不達罪福相

  若善業果報  生諸天受樂

  不善業因緣  從彼而退墮

  不造善惡業  離和合過失

  棄背老死因  住最上安隱

  貪如彼車輪  五欲爲于輻

  愛毂處其中  世間無知者

  愛河極深廣  欲境爲波濤

  疑惑譬群魚  世間無知者

  于晝夜叁時  多造諸不善

  智者不防護  即隨惡流轉

  美色如幻化  了彼則無縛

  由愛常追求  爲縛無能解

  若爲愛所纏  則著于欲樂

  智慧若現前  能除彼過患

  愛增其黑暗  智發于光明

  當舍暗從明  離苦獲安樂

  智如其利劍  能伐愛林木

  應當善修習  獲最上安隱

  當知愛稠林  深密難出離

  若人善超越  則出于叁界

  愛河有叁派  放逸水彌滿

  當乘于慧舟  能渡于彼岸

  愛如利刀杖  割截愚夫身

  苦惱難堪任  是故常遠離

  愛如惡癰疽  從心而生起

  于其晝夜中  曾無于少樂

  愛如猛熾火  疑惑如樵薪

  由業風所吹  燒心生熱惱

  若人愛所纏  其心則輕躁

  非理取其財  則喪于身命

  世間諸衆生  造無邊惡業

  皆由愛彼財  長淪于苦海

  爲愛之所使  勇捍無怯弱

  乃至蹈火中  不顧其身命

  若人多起愛  心火常燒然

  無愛意清涼  如深淵澡沐

  愛如彼烈火  投薪則騰焰

  譬之彼貪夫  愈得而無厭

  具無量珍寶  刹利猶不充

  自余諸有情  少畜則無患

  若人起于愛  樂少而苦多

  苦樂兩昭然  智者善取舍

  善降彼愛者  得最勝寂靜

  若能常遠之  則近菩提道

  離欲邪行品第九

  女人爲罪本  能散于資生

  若爲彼所伏  于樂則何有

  女人多谄曲  常懷于嫉妒

  樂造作不善  于業得自在

  巧言诳于他  常生和合想

  無正念思惟  喜贊于欲事

  彼暫生柔順  後則多剛狠

  雖珍異莊嚴  于恩曾不念

  設百千衆生  鹹生于愛樂

  自性無有常  猶如彼飛電

  若樂于女色  斯爲不善因

  現生及後身  悉爲彼破壞

  若見一姝好  心則生散亂

  樂著彼境界  爲貪之所娆

  合會必有離  由之起愁戚

  貪欲鎮萦纏  皆由女人故

  是女人貪毒  與身俱時起

  如火生世間  熱性則隨有

  當知是貪火  從心中所發

  相續常燒然  于苦無與比

  破壞于善法  及損惱衆生

  爲惡道之因  是諸佛所說

  口雖出美言  心中常蘊毒

  于其所戀慕  其志曾無定

  設暫生愛著  不久則棄捐

  所說無有誠  彼意則非實

  以方便欺诳  習染欲因緣

  于己生貪人  恃之生憍慢

  天人阿修羅  夜叉鬼神等

  墮于險難中  皆由女人故

  又彼女人者  不知恩念善

  其心無暫停  如日之旋轉

  見其榮盛人  則樂于承奉

  彼若有衰危  殊無少憂慮

  如蜂采其花  花幹即舍去

  應知彼女人  棄舊亦如是

  女人無慈心  常懷于嫉妒

  此非無端由  皆因于男子

  諸天唯女人  余無能降彼

  由女縛所牽  則墮于惡趣

  若樂著女色  此失無與等

  貪火鎮燒心  何由能出離

  若爲欲所牽  貪業皆可見

  常惛醉其意  樂作諸不善

  女人惡所纏  多興於潛意

  棄彼昔所眷  如蛇委其蛻

  女人…

《諸法集要經四》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