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陀羅尼集經》

「密教部」經文901卷18頁碼:P0785
唐 阿地瞿多譯

  《陀羅尼集經》五 ▪第3页

  陀羅尼集經卷第五(觀世音卷中) / 大唐天竺叁藏阿地瞿多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心咒)

  屈二無名指在掌。右壓左。二小指二中指各豎相著。屈二食指。各附中指第一節下。以二大指。屈博食指下節側是一法印。欲供養時。當作此印誦大心咒。毗俱知身現行者前。令行者見。所願皆隨稱心所欲

  毗俱知施與一切食法印(印第十二用大心咒梵音雲皤唎)

  以二手。仰舒八指。小指至腕側相博。各屈二大指頭。于掌中心著。是一法印。印中盛著諸飲食已。將布施與護法神等。一切衆生一切得者。皆生歡喜。以前五印。皆共同誦前大心咒。種種有驗

  毗俱知華供養法印咒(印第十叁咒第十五)

  合掌仍虛掌。中屈二食指于掌。內現二大。指並豎勿博著食指咒曰

  唵(一)失哩(二合)智羅(上音)閦(初數反)彌(二)蘇婆羅(上音)帝(叁)缽啰(上二合)底(都爾反)纥哩(二合)瑟拏(二合四)摩逾波指登布史(五)莎诃(六)

  是法印咒。若作觀世音毗俱知菩薩法事。皆須應作此印供養。得蒙一切菩薩歡喜

  毗俱知香供養咒(咒第十六印用華供養印)

  咒曰

  唵(一)缽羅(二合上)底(都爾反)纥哩(二合)瑟拏(二合二)杜麼啰俱(上音)梨(叁)莎诃(四)

  毗俱知滅罪咒(咒第十七印用花供養印)

  唵(一)阿地邑(以入反二合)地(二)毗诃啰儞(叁)波啰(二合)提(四)莎诃(五)

  是二咒法。若作毗俱知法。皆同作前華供養印。誦此二咒。一切諸佛聞此咒者。皆生歡喜。悉得除滅無量劫罪

  毗俱知萬裏結界供養咒(咒第十八用法身印)

  咒曰

  唵(一)纥哩(二合)瑟拏(二合)絲(二)嗚[合*牛](叁)[打-丁+市] (四)

  是一咒者。若欲作諸道場。結法壇所。廣爲供養。懼諸魔事。應可用結前法身印。誦是咒時即得法成

  毗俱知作壇泥地供養咒(咒第十九用香水印)

  咒曰

  唵(一)帝誓帝阇婆(上音)底(都爾反二)

  是一咒者。若欲立壇廣設供養。用前香水印。印香水已。當以此咒。咒其香水一百八遍。用塗壇地。即得法成

  毗俱知菩薩降魔印咒法品

  毗俱知法甲咒(咒第二十)

  咒曰

  唵(一)跛治那(去音)舍儞(二)嗚[合*牛](叁)[打-丁+市] (四)

  毗俱知法弩咒(咒二十一)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薩西(二)嗚[合*牛](叁)

  毗俱知法左射咒(咒二十二)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薩耶(二)嗚[合*牛](叁)

  毗俱知法右射咒(咒二十叁)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薩儞(二)嗚[合*牛](叁)

  毗俱知法箭咒(咒二十四)

  咒曰

  唵(一)毗[口*梨](二合)俱(上音)知(二)嗚[合*牛](叁)

  毗俱知解一切外道及諸法事等結界咒(咒二十五)

  咒曰

  唵(一)濕閉(二合)羝(二)阇智儞(叁)莎诃(四)

  是甲等咒。若作毗俱知道場。及設諸壇。結界防護。供養之所。及以療病。防諸神鬼。破諸外道婆羅門難法。一一皆須作前身印。誦此六咒。及誦諸咒。悉得有驗

  毗俱知斫迦羅法印(印第十四)

  准佛輪印。上唯改二食指。去中指半寸許

  毗俱知跋折啰法印(印第十五亦名嗔印)

  二手合以二大指。各撚掌內無名指下節。並屈二無名指。壓大指上。余叁指各頭合。二手叁指中節。相去一寸許

  毗俱知打一切鬼法印(印第十六)

  准前屈左手食指無名指小指。以大指壓叁指甲上。勿令現甲。直豎中指。起立並兩腳。將印置額上。以中指向下垂。當眉間。面作嗔形。右手無用應用。此印打一切鬼

  毗俱知叁眼法印(印第十七)

  准佛頂印。上惟改二手中指已下叁指。反相叉掌中。直豎二食指。頭相拄。其二大指。勿博中指。各附食指側豎。起立並二腳。反列手。正當額上。指頭正當眉間。下垂面作嗔形(同軍茶利叁眼法印)是一法印。若欲療病。及將降伏一切惡魔大鬼神等。當用此印誦前大咒。法皆有驗

  毗俱知掏數珠法印咒(印第十八咒二十六)

  與十一面觀世音部掏數珠法同。更無別異。用大心咒。又用滅障礙咒曰

  唵(一)毗唎(二合)舍棱(輕呼)伽(上音)儞(二)索(叁)

  是法印咒。名滅障礙。毗俱知菩薩雲。作印掏珠。誦此咒時。除去過去未來現在叁業罪障。皆悉銷滅永盡無余。皆誦此咒無不有驗

  毗俱知撚灰法印咒(印第十九咒二十七)

  以右手大指及無名指。撚取灰咒七遍。頂上著咒曰

  唵(一)烏特(二合)伽(上音)底(都爾反二)息普(二合)噜(叁)莎诃(四)

  是法印咒。若人誦持毗俱知咒法。若有出行來去之處。欲自防護。及與他人防護其身。以此法印。撚灰咒七遍。從頂至眉間兩腋咽下心等六處。以灰塗之。處處去者皆無障礙

  毗俱知發遣一切去法印咒(印第二十咒二十八)

  以左手。屈中指無名指頭。至第二節令平以大指相博。叁指似綜。小指及食指各直舒。勿博無名指中指。屈膝並坐。以右手拓地。用左手印綜叁指。當胸前著。腰屈向前咒曰

  唵(一)毗[口*梨](二合)俱(上音)知(二)俱(上音)知(叁)嗚[合*牛](四)儞儞(五)腳(六)

  是法印咒。若欲發遣一切。及欲驅使。當作此印手拓地已。舉頭口雲去去即。當速去

  毗俱知菩薩使者法印品

  毗俱知有二使者一名缽啰塔摩。二名缽啰薩那 是二使者各說一咒。請用菩薩前身印降伏一切

  使者缽啰塔摩咒(合前二十九使者咒第一)

  即說咒曰

  唵(一)毗[口*梨](二合)俱(上音)底兮(二合二)婆羅提(叁)伽羅婆(四)莎诃(五)

  使者缽啰薩那咒(合前咒叁十使者咒第二)

  即說咒曰

  唵(一)婆伽婆底兮(二合二)毗[口*梨](二合)俱(上音)底兮(二合下同叁)缽啰(二合)那儞兮(四)缽啰(二合)婆皤底(五)莎诃(六)

  是二咒誦。菩薩聞者心生歡喜。其二使者隨請菩薩。菩薩印可是人得說此神咒者。能令一切皆生信仰。更有余咒亦請通用。及諸印等助成菩薩威神力故。爾時佛亦同時悉皆印可。其使者等皆大歡喜。行菩薩法人。當誦持是咒法者。能令咒師所爲之法。皆蒙菩薩常所護念即說咒曰(咒第叁十一使者咒第叁)

  唵(一)跢知(二)嗚[合*牛](叁)腳(四)

  使者上方結界法咒(合前叁十二使者第四)

  咒曰

  唵(一)婆移跢知(二)嗚[合*牛](叁)[打-丁+市](四)

  又結界咒(咒合前叁十叁使者咒第五)

  咒曰

  唵(一)濕閉(二合)羝(二)阇知儞(叁)[打-丁+市](四)

  是二咒者結護之時並用菩薩結界護身印誦咒法成

  使者頭法咒(咒合前叁十四使者咒第六)

  咒曰

  唵(一)皤冶那(去音)舍儞(二)莎诃(叁)

  使者頂法咒(咒合前叁十五使者咒第七)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薩儞(二)嗚[合*牛](二合叁)

  使者眼法咒(咒合前叁十六使者咒第八)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薩耶(二)[打-丁+市](叁)

  使者口法咒(咒合前叁十七使者咒第九)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西(二)嗚[合*牛](二合叁)[打-丁+市](四)

  使者心法咒(咒合前叁十八使者咒第十)

  咒曰

  唵(一)毗[口*梨](二合)俱(上音)知(二)[打-丁+市](叁)

  使者弓法咒(咒合前叁十九使者咒第十一)

  咒曰

  唵(一)婆移跢知(二)嗚[合*牛](二合叁)[打-丁+市](四)

  使者箭法咒(咒合前第四十使者咒第十二)

  咒曰

  唵(一)啰(上)知(二)[打-丁+市](叁)

  使者棓法咒(咒合前四十一使者咒第十叁)

  咒曰

  唵(一)婆移跢知(二)[打-丁+市](叁)

  是諸咒等。皆悉通用毗俱知菩薩法印。製伏鬼神療諸疾病。救護衆生皆當有驗

  小心咒(咒合前四十二)

  咒曰

  唵(一)岐(入二)

  毗俱知菩薩阿唎茶法印咒(印第二十一亦名一字印咒)

  以二手四指。各握大指作拳。先右手在左腋下。次以左手在右腋下。屈左膝身就左邊。右腳斜直豎(一准軍荼利身法印)咒曰

  唵(一)苾淩(二合去音長呼)

  結是印已。誦前大咒滿七遍已。即攝後腳。腳跟正當在右膝下。腳莫著地。右旋一匝。口稱唬[合*牛]。唱一聲已。誦一字咒。四顧看望。起大嗔形成。是毗俱知一法印。名爲大大母達啰。毗俱知當作此法欲打一切。爾時會中諸金剛部眷屬衆等。而生大畏。諸天魔等。悉皆摧碎一時悶絕。以菩薩印威神力故。誦一字咒一遍。即當誦觀音身咒。等無差別。一字佛頂功德無異

  毗俱知救病法壇品

  咒師若欲救病人者。至于病家。香湯灑浴著新淨衣。與作法壇。救其病苦。其作壇處。宜就好地。居近水樹華林之間。若臨恒河崖岸之處。或近有龍深潭之所。隨其所住最勝之處。淨修其地。如十一面七日壇法。淨修地竟。香泥塗地。懸于種種雜色幡蓋及諸寶器。其道場中應作四肘五色法壇。壇中心著毗俱知菩薩位。東方作蓮華座。座上橫著一口大刀。北方亦作一蓮華座。座上仰安明鏡一面。南方複作一蓮華座。于其座上豎叁只箭。壇西門外敷咒師座。取五水罐各受一升以下者。好滿盛淨水。著五谷子。以青柏葉及竹葉枝梨柰葉枝。塞其罐口。莊嚴罐已。將安四角及壇中心。種種上味果食十盤。然十二燈。以諸香華種種作法。誦咒供養日日不絕。滿七日已。當候隨心法印至驗爲限。至誠忏悔。得滅除障速成證驗。後若療病亦依此法。令其病人。在咒師東面向北坐。咒白芥子。繞其病人頭上。燒之叁日。定差。若作是法壇。如能候得日月蝕時。爲此壇者最爲大驗。若不值遇日月蝕時。于其月內擇取吉日。若無如前好處所者。當就好寺作壇亦得。而其咒師。必須得他布施白馬。若無白馬。用銀作馬而與咒師。若無銀作馬。任咒師意所須之物。以代馬用若無物者。好心孝順持戒堅固。能得不違阿阇梨教嚴決之者。方教此法

  毗俱知菩薩咒功能

  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持是大咒印。爲護身結界種種作法。療病忏悔。供養香華不絕者。當得菩薩護念

  若欲入阿修羅宮者。于八年中日日誦咒。滿叁千遍。作叁眼印。用前大咒。咒白芥子一百八遍。一咒一散以打地上。其地即開而作孔穴。咒師得入。欲住得見彌勒佛者。即任意住。若欲出來勿入城中。若見道中有財物者。將擎出來亦得無罪。若有果子取而食之。壽命一千歲

  若意得大海竭者。可至海際經叁個月。用前大咒。咒白芥子一百八遍。散海水中。日日如是海水即竭。若意欲得捉龍取者。應當近于有龍水邊。經一百日。作法誦咒。其龍自出。來就咒師任爲調伏。若治熱病最爲驗吉

  若人欲得安怛啰(二合)陀那。取摩那叱啰(唐雲石雄黃也)蜜陀僧二物。等分共搗爲末。更細研之。經六個月。日日灑浴著新淨衣。日日叁時。平旦日中及日暮時。至心咒藥一百八遍訖。更咒七遍。點著眼中。即得隨意安怛啰(二合)陀那。灑去方見。其藥勿使余人把之

  若意欲入阿修羅宮。有諸惡物羅刹蛇等而作障難。及門不開。黑闇等障。皆預作意。咒白芥子一千八遍。自隨將行。但有障處即用打之。在在處處皆無障礙

  畫毗俱知像法

  若用白褺。若于絹上。畫作其像。畫師先受持八戒齋。畫釋迦佛像。左廂畫金剛。右廂畫觀世音菩薩。其佛金色金剛身。面勿黑勿白。形狀如年十六童子。一切身分。猶如莊嚴菩薩身法。其觀世音面及身分。頭冠璎珞天衣莊嚴。錦绮羅裙。皆如余處畫觀世音菩薩之法。觀音左手下。更別畫天女形。身皆白色。衣服赤白。貌極端正。頭戴華冠。次畫持咒師。在下胡跪手執香爐。向觀世音。作此像已。從白月一日至十五日。當食大麥乳糜。恒誦後咒。至黑月八日。叁日叁夜勿食。供養像時。其天女像即放光。入佛腳指中。見此相時悉果心願

  又若欲見槃茶啰婆私尼。于十叁日若十四日或十五日。叁日叁夜。可入大海水中誦咒。張其畫像于水岸上。以百千蓮華供養之。時其槃茶啰婆私尼天神若來。修道聰明智慧辯才持咒仙人。隨其所願皆得如意

  又毗俱知咒咒曰

  那(上音)麼薩皤跢他揭羝骠(鼻朝反一)婆伽(上音)皤帝弊(鼻可反二)唵(叁)薩皤婆(上音)夜那舍儞(四)怛啰娑(上音)儞怛啰娑(上音)儞(五)怛啰娑(上音)夜怛啰娑夜(六)怛啰西(七)苾炬智(八)儞矩智(九)哆智哆智(十)吠跢智吠跢智(十一)戶噜噜吠跢智(十二)稅(去音)羝阇(上音)智儞(十叁)莎诃(十四句)

  是咒亦名觀世音菩薩說金剛咒

  誦此咒時。一切障難皆悉休息。若欲自護。咒灰七遍。點額項下並二膊上。去處無畏若爲他人咒其頭發。結作爲結。心恒念咒。一切官府。若夜獨行。若賊中行。一切畏處皆得無難。所有惡人。皆歡喜歸伏不能爲礙。欲降伏一切。當于白月十五日。一日一夜勿食。以菩提樹爲柴。然火。一撮胡麻。咒一遍已擲火中燒。如是數滿八千遍時。一切歸伏。屍利沙樹(合歡樹是)拘留孫佛得道樹是。但是佛得道樹。即得用也。苦練亦得

  若被一切怨人厭禱。遂失心性。取男骨作橛。咒滿八千遍。丁埋怨人門底。還令彼人失心性也

  又法取燒屍灰。于黑月八日。咒一撮灰。一遍擲火中燒。如是滿八千遍。怨人即滅

  又法于黑月十四日。入水中立至臍。誦咒。一切怨家惡賊群衆。兩作和解俱生善心。又法欲作四方結界。取佉陀啰木。長橫八指四枚。各咒八百遍已。釘著四方。一切惡鬼及惡怨人。皆不得入此界之內。又于界中作曼茶羅。咒水二十一遍。灑散地上。即成結界。于中即堪作咒法也

  又法薩埵姥跢跛吒(上音)那[合*牛]蒲利沙蜱七遍咒芥子。又法雲長命阙物難成不譯也

  又法取秦牛酥一點子許。一咒一燒。如是數滿八千遍已。若到一切病痛障礙。並悉銷除。亦不須看日月時節。得作即作。柴亦任用

  又法取木患子柴。然火燒藥(此土無故阙之)

  又法嗔賊來欲踬頓我。誦此咒已即心歡喜

  又法官事。月八日于觀音像邊。咒白花。一莖一遍擲火中燒。滿八千遍。官事解了

  又法有賊欲來侵亂。于觀音像前至心誦咒。賊即還去

  又法隨求何法。誦此咒時燒無煙炭。咒白芥子。一顆一遍一擲火中燒。滿八千遍所求皆遂。又咒白芥子七遍。一切起屍。鬼等皆悉被縛

  又法咒石蜜七遍。擲著水中。即取此水作曼茶羅結界。于中誦咒。一切師子大蟲禽獸水牛白象啰阇朱啰水等皆不能害。毗俱知印咒及功能法略說已竟

  佛說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陀羅尼集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7】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