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陀罗尼集经》

「密教部」经文901卷18页码:P0785
唐 阿地瞿多译

  《陀罗尼集经》五 ▪第3页

  陀罗尼集经卷第五(观世音卷中) /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心咒)

  屈二无名指在掌。右压左。二小指二中指各竖相着。屈二食指。各附中指第一节下。以二大指。屈博食指下节侧是一法印。欲供养时。当作此印诵大心咒。毗俱知身现行者前。令行者见。所愿皆随称心所欲

  毗俱知施与一切食法印(印第十二用大心咒梵音云皤唎)

  以二手。仰舒八指。小指至腕侧相博。各屈二大指头。于掌中心着。是一法印。印中盛着诸饮食已。将布施与护法神等。一切众生一切得者。皆生欢喜。以前五印。皆共同诵前大心咒。种种有验

  毗俱知华供养法印咒(印第十三咒第十五)

  合掌仍虚掌。中屈二食指于掌。内现二大。指并竖勿博着食指咒曰

  唵(一)失哩(二合)智罗(上音)閦(初数反)弥(二)苏婆罗(上音)帝(三)钵啰(上二合)底(都尔反)纥哩(二合)瑟拏(二合四)摩逾波指登布史(五)莎诃(六)

  是法印咒。若作观世音毗俱知菩萨法事。皆须应作此印供养。得蒙一切菩萨欢喜

  毗俱知香供养咒(咒第十六印用华供养印)

  咒曰

  唵(一)钵罗(二合上)底(都尔反)纥哩(二合)瑟拏(二合二)杜么啰俱(上音)梨(三)莎诃(四)

  毗俱知灭罪咒(咒第十七印用花供养印)

  唵(一)阿地邑(以入反二合)地(二)毗诃啰儞(三)波啰(二合)提(四)莎诃(五)

  是二咒法。若作毗俱知法。皆同作前华供养印。诵此二咒。一切诸佛闻此咒者。皆生欢喜。悉得除灭无量劫罪

  毗俱知万里结界供养咒(咒第十八用法身印)

  咒曰

  唵(一)纥哩(二合)瑟拏(二合)丝(二)呜[合*牛](三)[打-丁+市] (四)

  是一咒者。若欲作诸道场。结法坛所。广为供养。惧诸魔事。应可用结前法身印。诵是咒时即得法成

  毗俱知作坛泥地供养咒(咒第十九用香水印)

  咒曰

  唵(一)帝誓帝阇婆(上音)底(都尔反二)

  是一咒者。若欲立坛广设供养。用前香水印。印香水已。当以此咒。咒其香水一百八遍。用涂坛地。即得法成

  毗俱知菩萨降魔印咒法品

  毗俱知法甲咒(咒第二十)

  咒曰

  唵(一)跛治那(去音)舍儞(二)呜[合*牛](三)[打-丁+市] (四)

  毗俱知法弩咒(咒二十一)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萨西(二)呜[合*牛](三)

  毗俱知法左射咒(咒二十二)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萨耶(二)呜[合*牛](三)

  毗俱知法右射咒(咒二十三)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萨儞(二)呜[合*牛](三)

  毗俱知法箭咒(咒二十四)

  咒曰

  唵(一)毗[口*梨](二合)俱(上音)知(二)呜[合*牛](三)

  毗俱知解一切外道及诸法事等结界咒(咒二十五)

  咒曰

  唵(一)湿闭(二合)羝(二)阇智儞(三)莎诃(四)

  是甲等咒。若作毗俱知道场。及设诸坛。结界防护。供养之所。及以疗病。防诸神鬼。破诸外道婆罗门难法。一一皆须作前身印。诵此六咒。及诵诸咒。悉得有验

  毗俱知斫迦罗法印(印第十四)

  准佛轮印。上唯改二食指。去中指半寸许

  毗俱知跋折啰法印(印第十五亦名嗔印)

  二手合以二大指。各捻掌内无名指下节。并屈二无名指。压大指上。余三指各头合。二手三指中节。相去一寸许

  毗俱知打一切鬼法印(印第十六)

  准前屈左手食指无名指小指。以大指压三指甲上。勿令现甲。直竖中指。起立并两脚。将印置额上。以中指向下垂。当眉间。面作嗔形。右手无用应用。此印打一切鬼

  毗俱知三眼法印(印第十七)

  准佛顶印。上惟改二手中指已下三指。反相叉掌中。直竖二食指。头相拄。其二大指。勿博中指。各附食指侧竖。起立并二脚。反列手。正当额上。指头正当眉间。下垂面作嗔形(同军茶利三眼法印)是一法印。若欲疗病。及将降伏一切恶魔大鬼神等。当用此印诵前大咒。法皆有验

  毗俱知掏数珠法印咒(印第十八咒二十六)

  与十一面观世音部掏数珠法同。更无别异。用大心咒。又用灭障碍咒曰

  唵(一)毗唎(二合)舍棱(轻呼)伽(上音)儞(二)索(三)

  是法印咒。名灭障碍。毗俱知菩萨云。作印掏珠。诵此咒时。除去过去未来现在三业罪障。皆悉销灭永尽无余。皆诵此咒无不有验

  毗俱知捻灰法印咒(印第十九咒二十七)

  以右手大指及无名指。捻取灰咒七遍。顶上着咒曰

  唵(一)乌特(二合)伽(上音)底(都尔反二)息普(二合)噜(三)莎诃(四)

  是法印咒。若人诵持毗俱知咒法。若有出行来去之处。欲自防护。及与他人防护其身。以此法印。捻灰咒七遍。从顶至眉间两腋咽下心等六处。以灰涂之。处处去者皆无障碍

  毗俱知发遣一切去法印咒(印第二十咒二十八)

  以左手。屈中指无名指头。至第二节令平以大指相博。三指似综。小指及食指各直舒。勿博无名指中指。屈膝并坐。以右手拓地。用左手印综三指。当胸前着。腰屈向前咒曰

  唵(一)毗[口*梨](二合)俱(上音)知(二)俱(上音)知(三)呜[合*牛](四)儞儞(五)脚(六)

  是法印咒。若欲发遣一切。及欲驱使。当作此印手拓地已。举头口云去去即。当速去

  毗俱知菩萨使者法印品

  毗俱知有二使者一名钵啰塔摩。二名钵啰萨那 是二使者各说一咒。请用菩萨前身印降伏一切

  使者钵啰塔摩咒(合前二十九使者咒第一)

  即说咒曰

  唵(一)毗[口*梨](二合)俱(上音)底兮(二合二)婆罗提(三)伽罗婆(四)莎诃(五)

  使者钵啰萨那咒(合前咒三十使者咒第二)

  即说咒曰

  唵(一)婆伽婆底兮(二合二)毗[口*梨](二合)俱(上音)底兮(二合下同三)钵啰(二合)那儞兮(四)钵啰(二合)婆皤底(五)莎诃(六)

  是二咒诵。菩萨闻者心生欢喜。其二使者随请菩萨。菩萨印可是人得说此神咒者。能令一切皆生信仰。更有余咒亦请通用。及诸印等助成菩萨威神力故。尔时佛亦同时悉皆印可。其使者等皆大欢喜。行菩萨法人。当诵持是咒法者。能令咒师所为之法。皆蒙菩萨常所护念即说咒曰(咒第三十一使者咒第三)

  唵(一)跢知(二)呜[合*牛](三)脚(四)

  使者上方结界法咒(合前三十二使者第四)

  咒曰

  唵(一)婆移跢知(二)呜[合*牛](三)[打-丁+市](四)

  又结界咒(咒合前三十三使者咒第五)

  咒曰

  唵(一)湿闭(二合)羝(二)阇知儞(三)[打-丁+市](四)

  是二咒者结护之时并用菩萨结界护身印诵咒法成

  使者头法咒(咒合前三十四使者咒第六)

  咒曰

  唵(一)皤冶那(去音)舍儞(二)莎诃(三)

  使者顶法咒(咒合前三十五使者咒第七)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萨儞(二)呜[合*牛](二合三)

  使者眼法咒(咒合前三十六使者咒第八)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萨耶(二)[打-丁+市](三)

  使者口法咒(咒合前三十七使者咒第九)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西(二)呜[合*牛](二合三)[打-丁+市](四)

  使者心法咒(咒合前三十八使者咒第十)

  咒曰

  唵(一)毗[口*梨](二合)俱(上音)知(二)[打-丁+市](三)

  使者弓法咒(咒合前三十九使者咒第十一)

  咒曰

  唵(一)婆移跢知(二)呜[合*牛](二合三)[打-丁+市](四)

  使者箭法咒(咒合前第四十使者咒第十二)

  咒曰

  唵(一)啰(上)知(二)[打-丁+市](三)

  使者棓法咒(咒合前四十一使者咒第十三)

  咒曰

  唵(一)婆移跢知(二)[打-丁+市](三)

  是诸咒等。皆悉通用毗俱知菩萨法印。制伏鬼神疗诸疾病。救护众生皆当有验

  小心咒(咒合前四十二)

  咒曰

  唵(一)岐(入二)

  毗俱知菩萨阿唎茶法印咒(印第二十一亦名一字印咒)

  以二手四指。各握大指作拳。先右手在左腋下。次以左手在右腋下。屈左膝身就左边。右脚斜直竖(一准军荼利身法印)咒曰

  唵(一)苾凌(二合去音长呼)

  结是印已。诵前大咒满七遍已。即摄后脚。脚跟正当在右膝下。脚莫着地。右旋一匝。口称唬[合*牛]。唱一声已。诵一字咒。四顾看望。起大嗔形成。是毗俱知一法印。名为大大母达啰。毗俱知当作此法欲打一切。尔时会中诸金刚部眷属众等。而生大畏。诸天魔等。悉皆摧碎一时闷绝。以菩萨印威神力故。诵一字咒一遍。即当诵观音身咒。等无差别。一字佛顶功德无异

  毗俱知救病法坛品

  咒师若欲救病人者。至于病家。香汤洒浴着新净衣。与作法坛。救其病苦。其作坛处。宜就好地。居近水树华林之间。若临恒河崖岸之处。或近有龙深潭之所。随其所住最胜之处。净修其地。如十一面七日坛法。净修地竟。香泥涂地。悬于种种杂色幡盖及诸宝器。其道场中应作四肘五色法坛。坛中心着毗俱知菩萨位。东方作莲华座。座上横着一口大刀。北方亦作一莲华座。座上仰安明镜一面。南方复作一莲华座。于其座上竖三只箭。坛西门外敷咒师座。取五水罐各受一升以下者。好满盛净水。着五谷子。以青柏叶及竹叶枝梨柰叶枝。塞其罐口。庄严罐已。将安四角及坛中心。种种上味果食十盘。然十二灯。以诸香华种种作法。诵咒供养日日不绝。满七日已。当候随心法印至验为限。至诚忏悔。得灭除障速成证验。后若疗病亦依此法。令其病人。在咒师东面向北坐。咒白芥子。绕其病人头上。烧之三日。定差。若作是法坛。如能候得日月蚀时。为此坛者最为大验。若不值遇日月蚀时。于其月内择取吉日。若无如前好处所者。当就好寺作坛亦得。而其咒师。必须得他布施白马。若无白马。用银作马而与咒师。若无银作马。任咒师意所须之物。以代马用若无物者。好心孝顺持戒坚固。能得不违阿阇梨教严决之者。方教此法

  毗俱知菩萨咒功能

  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持是大咒印。为护身结界种种作法。疗病忏悔。供养香华不绝者。当得菩萨护念

  若欲入阿修罗宫者。于八年中日日诵咒。满三千遍。作三眼印。用前大咒。咒白芥子一百八遍。一咒一散以打地上。其地即开而作孔穴。咒师得入。欲住得见弥勒佛者。即任意住。若欲出来勿入城中。若见道中有财物者。将擎出来亦得无罪。若有果子取而食之。寿命一千岁

  若意得大海竭者。可至海际经三个月。用前大咒。咒白芥子一百八遍。散海水中。日日如是海水即竭。若意欲得捉龙取者。应当近于有龙水边。经一百日。作法诵咒。其龙自出。来就咒师任为调伏。若治热病最为验吉

  若人欲得安怛啰(二合)陀那。取摩那叱啰(唐云石雄黄也)蜜陀僧二物。等分共捣为末。更细研之。经六个月。日日洒浴着新净衣。日日三时。平旦日中及日暮时。至心咒药一百八遍讫。更咒七遍。点着眼中。即得随意安怛啰(二合)陀那。洒去方见。其药勿使余人把之

  若意欲入阿修罗宫。有诸恶物罗刹蛇等而作障难。及门不开。黑闇等障。皆预作意。咒白芥子一千八遍。自随将行。但有障处即用打之。在在处处皆无障碍

  画毗俱知像法

  若用白褺。若于绢上。画作其像。画师先受持八戒斋。画释迦佛像。左厢画金刚。右厢画观世音菩萨。其佛金色金刚身。面勿黑勿白。形状如年十六童子。一切身分。犹如庄严菩萨身法。其观世音面及身分。头冠璎珞天衣庄严。锦绮罗裙。皆如余处画观世音菩萨之法。观音左手下。更别画天女形。身皆白色。衣服赤白。貌极端正。头戴华冠。次画持咒师。在下胡跪手执香炉。向观世音。作此像已。从白月一日至十五日。当食大麦乳糜。恒诵后咒。至黑月八日。三日三夜勿食。供养像时。其天女像即放光。入佛脚指中。见此相时悉果心愿

  又若欲见槃茶啰婆私尼。于十三日若十四日或十五日。三日三夜。可入大海水中诵咒。张其画像于水岸上。以百千莲华供养之。时其槃茶啰婆私尼天神若来。修道聪明智慧辩才持咒仙人。随其所愿皆得如意

  又毗俱知咒咒曰

  那(上音)么萨皤跢他揭羝骠(鼻朝反一)婆伽(上音)皤帝弊(鼻可反二)唵(三)萨皤婆(上音)夜那舍儞(四)怛啰娑(上音)儞怛啰娑(上音)儞(五)怛啰娑(上音)夜怛啰娑夜(六)怛啰西(七)苾炬智(八)儞矩智(九)哆智哆智(十)吠跢智吠跢智(十一)户噜噜吠跢智(十二)税(去音)羝阇(上音)智儞(十三)莎诃(十四句)

  是咒亦名观世音菩萨说金刚咒

  诵此咒时。一切障难皆悉休息。若欲自护。咒灰七遍。点额项下并二膊上。去处无畏若为他人咒其头发。结作为结。心恒念咒。一切官府。若夜独行。若贼中行。一切畏处皆得无难。所有恶人。皆欢喜归伏不能为碍。欲降伏一切。当于白月十五日。一日一夜勿食。以菩提树为柴。然火。一撮胡麻。咒一遍已掷火中烧。如是数满八千遍时。一切归伏。尸利沙树(合欢树是)拘留孙佛得道树是。但是佛得道树。即得用也。苦练亦得

  若被一切怨人厌祷。遂失心性。取男骨作橛。咒满八千遍。丁埋怨人门底。还令彼人失心性也

  又法取烧尸灰。于黑月八日。咒一撮灰。一遍掷火中烧。如是满八千遍。怨人即灭

  又法于黑月十四日。入水中立至脐。诵咒。一切怨家恶贼群众。两作和解俱生善心。又法欲作四方结界。取佉陀啰木。长横八指四枚。各咒八百遍已。钉着四方。一切恶鬼及恶怨人。皆不得入此界之内。又于界中作曼茶罗。咒水二十一遍。洒散地上。即成结界。于中即堪作咒法也

  又法萨埵姥跢跛吒(上音)那[合*牛]蒲利沙蜱七遍咒芥子。又法云长命阙物难成不译也

  又法取秦牛酥一点子许。一咒一烧。如是数满八千遍已。若到一切病痛障碍。并悉销除。亦不须看日月时节。得作即作。柴亦任用

  又法取木患子柴。然火烧药(此土无故阙之)

  又法嗔贼来欲踬顿我。诵此咒已即心欢喜

  又法官事。月八日于观音像边。咒白花。一茎一遍掷火中烧。满八千遍。官事解了

  又法有贼欲来侵乱。于观音像前至心诵咒。贼即还去

  又法随求何法。诵此咒时烧无烟炭。咒白芥子。一颗一遍一掷火中烧。满八千遍所求皆遂。又咒白芥子七遍。一切起尸。鬼等皆悉被缚

  又法咒石蜜七遍。掷着水中。即取此水作曼茶罗结界。于中诵咒。一切师子大虫禽兽水牛白象啰阇朱啰水等皆不能害。毗俱知印咒及功能法略说已竟

  佛说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陀罗尼集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7】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