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陀羅尼集經》

「密教部」經文901卷18頁碼:P0785
唐 阿地瞿多譯

  《陀羅尼集經》七 ▪第4页

  陀羅尼集經卷第七(金剛部卷上) / 大唐天竺叁藏阿地瞿多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利摩利(一百二十一)摩诃摩利曳(一百二十二)莎诃(一百二十叁)翳(去音)醯翳(去音)醯(一百二十四)婆伽婆(去音)帝(一百二十五)跋折啰商迦禮(一百二十六)施迦[口*藍](一百二十七)伊昙咩(一百二十八)羯網俱噜(一百二十九)跋折啰商迦羅(一百叁十)阿知若(若冶反二合)波夜底(一百叁十一)莎诃(一百叁十二句)

  是大法咒。用前五印作法受持。即得成辦。若諸持戒行者。能發慈悲憐愍一切。廣爲救護可立道場。日日洗浴著新淨衣。對佛菩薩前設弘誓願。願我救度一切衆生。及能拔除自身苦惱。啓白已竟燒安悉香。及著華水餅果油燈種種供養。以至誠心七日七夜誦此大咒。及以時時作前五印數數忏悔。日滿以後即記遍數。要數滿足十萬遍。掐珠爲記。遍數滿已。然後取日作受法壇。供養作法竟。于後即得種種有驗

  商迦羅受法壇

  若人欲得跋折啰商迦羅驗者。先日日作種種供養。燒安悉香。請商迦羅安置坐竟。當誦心咒滿十萬遍。發願救護一切衆生。然後豫覓清淨之處。置立道場一如上法。其法當取月十五日。香湯洗浴著新淨衣。于道場所懸諸幡蓋。及供養具華香等物備辦已竟。其道場中作四肘壇。用白赤黑叁色作之。壇中心安商迦羅像。若無像者。作印請喚商迦羅。坐蓮華座上。安置亦得。或于地上畫著亦得。東方畫著跋折羅形。北方畫著鐵連鎖形。南方畫著可吒謗伽印形。其印形者。畫作人面形。其面頭上畫著跋折啰形。立著頭上。勿作其身形代其。身者畫作杖形其杖。頭上著彼面形。作其杖形如錫杖莖。其面頭上畫作頭發。散垂下之。右耳畫著金钏。形如壇法上火天神面上著金钏。似細腰鼓。西方安咒師座。于其壇上安八盤食。種種上味飲食共盛。燈十二盞水罐九口。其罐各別滿盛淨水。用青柏葉梨枝竹葉塞其罐口。各以叁尺生絹系枝。其壇中心著一水罐。四門四角各著一罐。壇西門南安一火爐。頗俱木柴取兩叁朿(唐雲谷木)胡麻粳米酥蜜相和。用前心咒一百八遍。亦用此咒咒安悉香一百八遍。擬燒供養。種種辦已。月十五日。咒師更以香湯洗浴著新淨衣。入道場中作印護身結界已竟。燒香發願法事已訖。作印誦咒。請商迦羅金剛安置。即以種種香華供養。作供養竟。更請商迦羅坐火爐中。咒師心想。于火爐中有大蓮華。商迦羅身坐蓮華上。作是想已。取前所咒胡麻粳米酥蜜食等。于火爐中然頗俱柴。少分取前所和胡麻等物。一咒一燒。如是燒咒一百八遍。又咒安悉香。一咒一燒如是燒滿一百八遍。後燒酥蜜一咒一燒一百八遍。如是香華香水等物。種種飲食供養已竟。其道場西。去壇可有叁四步地。作一水壇。其壇之上著一床子。令受法人坐床子上。即擎水罐灌。其頂上。令受法人心口發願。願我弟子某甲。當行商迦羅金剛法。救護一切衆生之類。願諸金剛。皆賜弟子某甲種種信驗。發是願已。即與護身著新淨衣。將入道場叁禮佛訖。更與護身作印誦咒發遣已竟。從此以後種種用之皆得效驗。若欲療病。猶如猛火燒于幹草。若湯沃雪有如是力

  咒師若欲治病者。于病人邊作二肘水壇。咒白芥子散于十方結界。壇中心著一盤餅食。著一缽飯一缽淨水。病人于壇西門邊住。面向東坐。咒師手把白芥子。咒叁七遍以打病人頭上。然後火燒白芥子。並咒叁七遍已。更誦大咒。以柳枝打病人者。其病即差。若一日不差叁日作法。決定即差(從此以下央俱施法)

  金剛央俱施法身印咒第叁十四(丹第十六名金剛藏小女法有七印唯有二咒)

  反叉二無名指二小指。在于掌中。豎二中指頭相拄。以二頭指[打-丁+必]在二中指背後。當第叁節下頭相拄。並二大指。各附中指上合腕。大指來去咒曰

  那(上音)谟(上音)啰(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那(上音)谟(上音)室旃(二合)茶跋折啰波拏曳(二)摩诃藥叉棲那波跢曳(叁)唵(四)跋折啰央俱施(五)阿迦(上音)茶(六)毗迦(上音)茶(七)阿迦[口*梨]沙(上音)耶(八)跋折啰央俱施那(九)莎诃(十)

  是法印咒。名爲金剛王小女法身印咒。若人欲作央俱施法事供養者。先以此印。誦咒護身及結界已。又作是印即誦此咒。請央俱施坐。種種供養。即得一切金剛歡喜

  央俱施口法印第叁十五(丹第十七誦後大咒)

  以左右小指。內雙直豎右無名指。[打-丁+必]在左無名及中指背已。即向頭指中指岐間入。又以左無名指。從右中指無名指岐間出之。即入食指中指間。二中指直豎頭相拄。二食指各屈。鈎無名指頭。並二大指。直豎頭相拄。與二小指相離半寸許

  是一法印。製伏一切鬼神言語妄說谄曲。作此印已誦後大咒。更不敢語神病即差

  央俱施牙法印第叁十六(丹第十八亦名急縛鬼印)

  並豎二小指頭相著。反叉二無名指。在于掌中右押左。頭向虎口出。並豎二中指頭相著各。[打-丁+必]二頭指。在中指背上。頭當第叁節撚之並豎二大指合腕

  是一法印。有人病患。所有痛處。當作此印誦後大咒。以印痛處其病即差

  央俱施鈎法印第叁十七(丹第十九誦前心咒)

  屈左右二小指于掌內。以大指押其甲上。直申中指。才屈頭指附中指側上舉臂。當眼耳中間。指頭橫著向前勿著面

  是一法印。若有鬼神難調屈伏。不受追喚者。當立地作印。誦前心咒七遍追喚。應聲而至。到已任爲別法。示語降伏。事了然後發遣。持法之人必須解此。其法印咒于師大要

  央俱施索法印第叁十八(丹第二十誦後大咒)

  二手掌相背著。以二無名指相交。申之如繩。二中指亦爾。二小指各屈如鈎。又各屈二大指。更屈二頭指。各鈎二大指上。狀如鈎形是一法印。若有鬼神。心生違逆不從佛法者。先應用前鈎印喚來。來已即當作此印法誦後大咒。縛之勘問。鬼神皆伏不敢縱暴是法大驗

  央俱施口印第叁十九(丹第二十一亦名解放印)

  以二小指。內雙直豎。右無名指。[打-丁+必]左無名指中指背。向頭指中指岐間入。左無名指。從右中指無名指間出之。即入食指中指岐間入。二中指直豎頭相拄。二食指各屈。鈎無名指頭。並二大指。直豎頭相拄。與小指離半寸許(是印與前不空罥索口印無別)是一法印。欲解放其前所縛鬼。用前心咒放之

  央俱施療病法印大咒第四十(丹第二十二亦名縛鬼印誦後大咒)

  准前身印。上唯改二頭指。各當中指第二節前文。著之。又各屈二大指頭。入掌中合腕是一法印。若欲降伏一切鬼神。及欲療治一切病者。當作此印印其病處。誦後大咒七遍。即差

  央俱施大咒咒曰

  那(上音)谟(上音)啰(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那谟(同上)室旃(二合)茶跋折啰波拏曳(二)摩诃藥叉棲那波跢曳(叁)唵(四)跋折啰央俱施(五)迦比羅雞施(六)跢智跢智(七)遮智遮智(八)粗智母智儞(九)迦嚧迦(上音)知(十)摩嚧迦(上音)知(十一)武知跋折唎(十二)摩诃毗住噜例(十叁)豆鸠豆鸠(十四)素武素武(十五)素噜素噜(十六)娑啰娑啰(十七)毗娑啰毗娑啰(十八)嗚[合*牛]嗚[合*牛](十九)嗚[合*牛]嗚[合*牛](二十)泮泮泮泮(二十一)郁住呼(二合)遲羝(二十二)诃羅诃羅(二十叁)憑(比應反)伽(去音)例(二十四)遮智毗遮智(二十五)娑婆(去音)羅(二十六)毗狄(去音)例薩婆地婆那(去音)伽(二十七)波啰(二合)诃啰(去音)那(二十八)麼夜叁麼地(二十九)[口*梨]地(二合)陀翼計治(二合下同叁十)素狼(去音)計冶(二合叁十一)俱狼(去音)計治(二合叁十二)跋折啰胡泥(上音叁十叁)跋折啰遲唎馱娑(上音)羅波羅诃啰(上音)若(若冶反叁十四)啰(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地(叁十五)羯啰(二合)磨致唎(二合)[怡-臺+孚]羝(叁十六)跋折啰陀(去音)啰(叁十七)毗濕婆(二合)娑(上音)儞(叁十八)阿跋啰智诃(上音)跢(上音叁十九)跋啰摩啰(二合)陀(去音)儞(四十)跋折啰央俱施(四十一)阿怛若(二合)波夜底(四十二)莎诃(四十叁)

  是大法咒。異常操烈。不可卒誦。療病至驗。若有人能受持者。必須淨身。護持戒行。無至染著。遠離塵俗及諸穢汙一切雜思。若能如是護持行者。當于日日香湯洗浴著新淨衣。入道場中。燒安悉香及種種物。飲食供養結界護身。七日七夜誦是咒。滿十萬遍已。然後更入金剛受法壇竟。于後用法療病之時。當立水壇。燒安悉香。多少飲食而供養已。作印誦咒療病即差。若咒師向鬼病人邊。正到之時。鬼避去者。咒師即立地。作前央俱施身印。喚其鬼神近著治之。其病即差

  金剛藏隨心法印咒(印有十一咒有四)

  金剛隨心身法印咒第四十一(丹第二十叁)

  豎右手。從中指以下叁指。直豎並相著。屈頭指上節。附著中指上節。又以大指屈。押中指下節文。頭指來去咒曰

  唵(一)枳唎枳唎(二)跋折啰摩羅(去音)耶(叁)雞利系羅(去音)耶(四)莎诃(五)

  是法印咒。若欲作大法請隨心金剛。先作此印。並誦此咒。請坐供養。即得一切金剛歡喜。後用諸法悉皆有驗

  金剛隨心擲鬼法印第四十二(丹第二十四誦前小心咒)

  以左手無名指。共大指相撚。向上擲手。即成擲印

  金剛隨心輪法印第四十叁(丹第二十五誦前小心咒)

  平右手掌。向下摩病人頭上。即成輪印

  金剛隨心矟法印第四十四(丹第二十六誦前小心咒)

  以右手小指。直豎。余叁指屈向掌。以大指押上

  金剛隨心降魔法印第四十五(丹第二十七誦前小心咒)

  以右手押左手背。仍以右大指向左小指下。左大指向右小指上。皆上下相叉

  是四法印。皆誦前小心咒。悉能降伏一切諸魔。一切大毒惡鬼神等。亦能摧碎百千萬億野叉羅刹。及行病鬼。並諸外道勞度叉等。皆悉退散。若有病者。以印作法誦咒。印病即當除差

  金剛隨心縛鬼法印咒第四十六(丹第二十八)

  以左右手後二…

《陀羅尼集經七》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