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99卷02頁碼:P0001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雜阿含經》四十一

  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一二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毗羅衛國尼拘律園。時。有衆多釋氏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諸釋氏。汝等諸瞿昙。于法齋日及神足月受持齋戒。修功德不

  諸釋氏白佛言。世尊。我等于諸齋日有時得受齋戒。有時不得。于神足月有時齋戒。修諸功德。有時不得

  佛告諸釋氏。瞿昙。汝等不獲善利。汝等是憍慢者.煩惱人.憂悲人.惱苦人。何故于諸齋日或得齋戒。或不得。于神足月或得齋戒。作諸功德。或不得。諸瞿昙。譬人求利。日日增長。一日一錢。二日兩錢。叁日四錢。四日八錢。五日十六錢。六日叁十二錢。如是士夫日常增長。八日.九日乃至一月。錢財轉增廣耶

  長者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釋氏。雲何。瞿昙。如是士夫錢財轉增。當得自然錢財增廣。複欲令我于十年中一向喜樂心樂。多住禅定。甯得以不

  釋氏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釋氏。若得九年.八年.七年.六年.五年.四年.叁年.二年.一年喜樂心樂。多住禅定以不

  釋氏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釋氏。且置年歲。甯得十月.九月.八月乃至一月喜樂心樂。多住禅定以不。複置一月。甯得十日.九日.八日乃至一日一夜喜樂心樂。禅定多住以不

  釋氏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釋氏。我今語汝。我聲聞中有直心者。不谄不幻。我于彼人。十年教化。以是因緣。彼人則能百千萬歲一向喜樂心樂。多住禅定。斯有是處。複置十年。若九年.八年乃至一年。十月.九月乃至一月。十日.九日乃至一日一夜。我教化。至其明旦。能令勝進。晨朝教化。乃至日暮。能令勝進。以是因緣。得百千萬歲一向喜樂心樂。多住禅定。成就二果。或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以彼士夫先得須陀洹故

  釋氏白佛。善哉。世尊。我從今日。于諸齋日當修齋戒。乃至八支。于神足月受持齋戒。隨力惠施。修諸功德

  佛告釋氏。善哉。瞿昙。爲真實要

  佛說此經已。時。諸釋種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一二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毗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時。有衆多釋氏集論議堂。作如是論議。時。有釋氏語釋氏難提。我有時得詣如來。恭敬供養。有時不得。有時得親近供養知識比丘。有時不得。又複不知有諸智慧優婆塞。有余智慧優婆塞.智慧優婆夷疾病困苦。複雲何教化.教誡說法。今當共往詣世尊所。問如此義。如世尊教。當受奉行

  爾時。難提與諸釋氏俱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釋氏集論議堂。作如是論議。有諸釋氏語我言。難提。我等或時見如來。恭敬供養。或時不見。或時往見諸知識比丘。親近供養。或時不得。如是廣說。乃至如佛所教誡。當受奉行。我等今日請問世尊。若智慧優婆塞。有余智慧優婆塞.優婆夷疾病困苦。雲何教化.教誡說法

  佛告難提。若有智慧優婆塞。當詣余智慧優婆塞.優婆夷疾病困苦者所。以叁種稣息處而教授之言。仁者。汝當成就于佛不壞淨。于法.僧不壞淨。以是叁種稣息處而教授已。當複問言。汝顧戀父母不。彼若有顧戀父母者。當教令舍。當語彼言。汝顧戀父母得活者。可顧戀耳。既不由顧戀而得活。用顧戀爲。彼若言不顧戀父母者。當歎善隨喜。當複問言。汝于妻子.奴仆.錢財諸物有顧念不。若言顧念。當教令舍。如舍顧戀父母法。若言不顧念。歎善隨喜。當複問言。汝于人間五欲顧念以不。若言顧念。當爲說言。人間五欲惡露不淨。敗壞臭處。不如天上勝妙五欲。教令舍離人間五欲。教令志願天上五欲。若複彼言心已遠離人間五欲。先已顧念天勝妙欲。歎善隨喜。複語彼言。天上妙欲無常.苦.空.變壞之法。諸天上有身勝天五欲。若言已舍顧念天欲。顧念有身勝欲。歎善隨喜。當複教言。有身之欲。亦複無常.變壞之法。有行滅.涅槃.出離之樂。汝當舍離有身顧念。樂于涅槃寂滅之樂爲上.爲勝。彼聖弟子已能舍離有身顧念。樂涅槃者。歎善隨喜

  如是。難提。彼聖弟子先後次第教誡.教授。令得不起.涅槃。猶如比丘百歲壽命。解脫涅槃

  佛說此經已。釋氏難提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一二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毗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時。有釋氏名曰菩提。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爲世尊親屬

  佛告菩提。莫作是語。我得善利。得與世尊親屬故然。菩提。所謂善利者。于佛不壞淨。于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故。菩提。當作是學。我當于佛不壞淨。于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釋氏菩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一二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毗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聖弟子得于佛不壞淨成就。時。若彼諸天先得于佛不壞淨戒成就因緣往生者。皆大歡喜。歎言。我以得于佛不壞淨成就因緣故。來生于此善趣天上。彼聖弟子今得于佛不壞淨成就。以是因緣。亦當複來生此善趣天中。于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二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二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須陀洹分。何等爲四。謂于佛不壞淨。于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須陀洹分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二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成就四法者。當知是須陀洹。何等爲四。謂于佛不壞淨。于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四法成就者。當知是須陀洹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不分別說。如是分別。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成就四法者。當知是須陀洹。一一經如上說

  (一一二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沙門果。何等爲四。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二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沙門果。何等爲四。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何等爲須陀洹果。謂叁結斷。是名須陀洹果。何等爲斯陀含果。謂叁結斷。貪.恚.癡薄。是名斯陀含果。何等爲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斷。是名阿那含果。何等爲阿羅漢果。若彼貪欲永盡。嗔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名阿羅漢果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于彼處。有比丘經行于彼處。四沙門果中得一一果者。彼比丘盡其形壽。常念彼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經行處。如是住處.坐處.臥處亦如是說。如是比丘。如是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一一四經如上說

  (一一叁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四食于四大。衆生安立。饒益攝受。何等爲四。謂抟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如是四種。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何等爲四。謂于佛不壞淨成就。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叁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于佛不壞淨成就。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于法不壞淨。于諸聞法可意愛念。聖戒成就。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叁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于佛不壞淨成就者。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若法.若悭垢纏衆生所。心離悭垢衆多住。行解脫施。常施。樂于舍。等心行施。聖戒成就。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叁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如是四種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彼聖弟子功德果報不可稱量。得爾所福.爾所果報。然彼多福墮大功德積聚數。如前五河譬經說。乃至說偈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叁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四十天子。極妙之色。夜過晨朝。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諸天子。善哉。善哉。諸天子。汝等成就于佛不壞淨。于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時。天子從座起。整衣服。稽首佛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成就于佛不壞淨。緣此功德。身壞命終。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于法不壞淨成就。緣此功德。身壞命終。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于僧不壞淨成就。緣此功德。身壞命終。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于聖戒成就。緣此功德。身壞命終。今生天上

  時。四十天子各于佛前自記說須陀洹果已。即沒不現

  如四十天子。如是四百天子.八百天子.十千天子.二十千天子.叁十千天子.四十千天子.五十千天子.六十千天子.七十千天子.八十千天子。各于佛前自記說須陀洹果已。即沒不現

  (一一叁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如月譬住。如新學。慚愧軟下。攝心斂形而入他家。如明目士夫臨深登峰。攝心斂形。難…

《雜阿含經四十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