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四十六 ▪第2页
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王 外防邊境城
若自愛念者 極善自寶藏
如善守之王 內防邊境城
如是自寶藏 刹那無間缺
刹那缺致憂 惡道長受苦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二二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波斯匿王獨靜思惟。作如是念。雲何自護。雲何不自護。複作是念。若有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者。當知斯等爲不自護。若複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當知斯等則爲自護。從禅覺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靜思惟。而作是念。雲何爲自護。雲何爲不自護。複作是念。若有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者。當知斯等爲不自護。若複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當知斯等則爲自護
佛告大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有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者。當知斯等爲不自護。而彼自謂能自防護。象軍.馬軍.車軍.步軍以自防護。雖謂自護。實非自護。所以者何。雖護于外。不護于內。是故。大王。名不自護。大王。若複有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當知斯等則爲自護。彼雖不以象.馬.車.步四軍自防。而實自護。所以者何。護其內者。名善自護。非謂防外。爾時。世尊複說偈言
善護于身口 及意一切業
慚愧而自防 是名善守護
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二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獨靜思惟。作是念。世少有人得勝妙財利能不放逸。能不貪著。能于衆生不起惡行。世多有人得勝妙財利起于放逸。增其貪著。起諸邪行。作是念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靜思惟。作是念。世間少有人得勝妙財。能于財利不起放逸。不起貪著。不作邪行。世多有人得勝妙財而起放逸。生于貪著。多起邪行
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世少有人得勝妙財利能不貪著。不起放逸。不起邪行。世多有人得勝妙財利。于財放逸。而起貪著。起諸邪行。大王當知。彼諸世人得勝財利。于財放逸。而起貪著。作邪行者。愚癡人。長夜當得不饒益苦。大王。譬如獵師.獵師弟子。空野林中張網施罥。多殺禽獸。困苦衆生。惡業增廣。如是。世人得勝妙財利。于財放逸。而起貪著。造諸邪行。亦複如是。是愚癡人。長夜當得不饒益苦。爾時。世尊複說偈言
貪欲于勝財 爲貪所迷醉
狂亂不自覺 猶如捕獵者
緣斯放逸故 當受大苦報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二叁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于正殿上自觀察王事。見勝刹利大姓.見勝婆羅門大姓.見勝長者大姓因貪欲故。欺詐妄語。即作是念。止此斷事。息此斷事。我更不複親臨斷事。我有賢子。當令斷事。雲何自見此勝刹利大姓.婆羅門大姓.長者大姓爲貪欲故。欺詐妄語
時。波斯匿王作是念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殿上自斷王事。見諸勝刹利大姓.婆羅門大姓。長者大姓爲貪利故。欺詐妄語。世尊。我見是事已。作是念。我從今日。止此斷事。息此斷事。我有賢子。當令其斷。不親自見此勝刹利大姓.婆羅門大姓.長者大姓緣貪利故。欺詐妄語
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彼勝刹利大姓.婆羅門大姓.長者大姓因貪利故。欺詐妄語。彼愚癡人長夜當得不饒益苦。大王當知。譬如漁師.漁師弟子。于河溪谷截流張網。殘殺衆生。令遭大苦。如是。大王。彼勝刹利大姓.婆羅門大姓.長者大姓因貪利故。欺詐妄語。長夜當得不饒益苦。爾時。世尊複說偈言
于財起貪欲 貪欲所迷醉
狂亂不自覺 猶如漁捕者
緣斯惡業故 當受劇苦報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二叁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此舍衛國有長者。名摩诃男。多財巨富。藏積真金至百千億。況複余財。世尊。摩诃男長者如是巨富。作如是食用。食粗碎米.食豆羹.食腐敗姜。著粗布衣.單皮革屣。乘羸敗車。戴樹葉蓋。未曾聞其供養施與沙門.婆羅門。給恤貧苦.行路頓乏.諸乞匃者。閉門而食。莫令沙門.婆羅門.貧窮.行路.諸乞匃者見之
佛告波斯匿王。此非正士。得勝財利。不自受用。不知供養父母。供給妻子.宗親.眷屬。恤諸仆使。施與知識。不知隨時供給沙門.婆羅門。種勝福田。崇向勝處。長受安樂。未來生天。得勝財物。不知廣用。收其大利。大王。譬如曠野湖池聚水。無有受用.洗浴.飲者。即于澤中煎熬消盡。如是。不善士夫得勝財物。乃至不廣受用。收其大利。如彼池水
大王。有善男子得勝財利。快樂受用。供養父母。供給妻子.宗親.眷屬。給恤仆使。施諸知識。時時供養沙門.婆羅門。種勝福田。崇向勝處。未來生天。得勝錢財。能廣受用。倍收大利。譬如。大王。聚落.城郭邊有池水。澄淨清涼。樹林蔭覆。令人受樂。多衆受用。乃至禽獸。如是。善男子得勝妙財。自供快樂。供養父母。乃至種勝福田。廣收大利。爾時。世尊複說偈言
曠野湖池水 清涼極鮮淨
無有受用者 即于彼消盡
如是勝妙財 惡士夫所得
不能自受用 亦不供恤彼
徒自苦積聚 聚已而自喪
慧者得勝財 能自樂受用
廣施作功德 及與親眷屬
隨所應給與 如牛王領衆
施與及受用 不失所應者
乘理而壽終 生天受福樂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二叁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舍衛國有長者。名摩诃男。命終無有兒息。波斯匿王以無子.無親屬之財。悉入王家。波斯匿王日日挍閱財物。身蒙塵土。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從何所來。身蒙塵土。似有疲惓
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此國長者摩诃男。命終有無子之財。悉入王家。瞻視料理。致令疲勞。塵土坌身。從其舍來
佛問波斯匿王。彼摩诃男長者大富多財耶
波斯匿王白佛。大富。世尊。錢財甚多。百千巨億金錢寶物。況複余財。世尊。彼摩诃男在世之時。粗衣惡食。如上廣說
佛告波斯匿王。彼摩诃男過去世時。遇多迦羅屍棄辟支佛。施一飯食。非淨信心。不恭敬與。不自手與。施後變悔。言。此飯食自可供給我諸仆使。無辜持用。施于沙門。由是施福。七反往生叁十叁天。七反生此舍衛國中最勝族姓。最富錢財。以彼施辟支佛時。不淨信心。不手自與。不恭敬與。施後隨悔故。在所生處。雖得財富。猶故受用粗衣.粗食.粗弊臥具.屋舍.車乘。初不嘗得上妙色.聲.香.味.觸。以自安身
複次。大王。時。彼摩诃男長者殺其異母兄。取其財物。緣斯罪故。經百千歲。墮地獄中。彼余罪報生舍衛國。七反受身。常以無子。財沒入王家。大王。摩诃男長者今此壽終。過去施報盡。于此身。以彼悭貪。于財放逸。因造過惡。于此命終已。墮地獄受極苦惱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摩诃男長者命終已。入地獄受苦痛耶
佛言。如是。大王。已入地獄
時。波斯匿王念彼悲泣。以衣拭淚。而說偈言
財物真金寶 象馬莊嚴具
奴仆諸僮使 及諸田宅等
一切皆遺棄 裸神獨遊往
福運數已窮 永舍于人身
彼今何所有 何所持而去
于何事不舍 如影之隨形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唯有罪福業 若人已作者
是則己之有 彼則常持去
生死未曾舍 如影之隨形
如人少資糧 涉遠遭苦難
不修功德者 必經惡道苦
如人豐資糧 安樂以遠遊
修德淳厚者 善趣長受樂
如人遠遊行 歲久安隱歸
宗親善知識 歡樂欣集會
善修功德者 此沒生他世
彼諸親眷屬 見則心歡喜
是故當修福 積集期永久
福德能爲人 建立他世樂
福德天所歎 等修正行故
現世人不毀 終則生天上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二叁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波斯匿王普設大會。爲大會故。以千特牛行列系住。集衆供具。遠集一切諸異外道。悉來聚集波斯匿王大會之處
時。有衆多比丘亦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聞波斯匿王普設大會。如上廣說。乃至種種外道皆悉來集。聞已。乞食畢。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衆多比丘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聞波斯匿王普設大會。如上廣說。乃至種種異道集于會所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月月設大會 乃至百千數
不如正信佛 十六分之一
如是信法僧 慈念于衆生
彼大會之福 十六不及一
若人于世間 億年設福業
于直心敬禮 四分不及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叁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忿諸國人。多所囚執。若刹利.若婆羅門.若鞞舍.若首陀羅.若旃陀羅。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皆被錄。或鎖.或杻械.或以繩縛
時。有衆多比丘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聞波斯匿王多所攝錄。乃至或鎖.或縛。乞食畢。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衆多比丘入城乞食。聞波斯匿王多所收錄。乃至鎖縛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非繩鎖杻械 名曰堅固縛
染汙心顧念 錢財寶妻子
是縛長且固 雖緩難可脫
慧者不顧念 世間五欲樂
是則斷諸縛 安隱永超世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叁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摩竭…
《雜阿含經四十六》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