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別譯雜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100卷02頁碼:P0374
失譯

  《別譯雜阿含經》九 ▪第2页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續本經文上一頁一七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牟尼之世雄  猶如伊尼延

  少食不嗜味  寂然處林坐

  我今有少疑  欲問于瞿昙

  苦從誰出要  雲何解脫苦

  苦于何處盡  願爲決所疑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世間有五欲  意第六顯現

  除斷于喜欲  遠離一切苦

  是名苦出要  亦名苦解脫

  斯處名盡滅  是事汝當知

  天複以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一七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都無所緣攀  又無安足處

  甚深洪流中  誰能不沈沒

  誰有勤精進  能度瀑駛流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淨持于禁戒  修智及禅定

  觀察內身念  難度而得度

  得離于欲結  出過色有使

  盡于歡喜有  如是能履深

  而不爲沒溺  能度瀑駛流

  天複以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一七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赫然大明。遍于祇洹。來詣佛所。頂禮足已。在一面坐。問言。瞿昙。汝今能知一切衆生所著所縛。及知一切衆生得解脫者並淨解脫不。爾時世尊即告天曰。我實盡知一切之所縛著。及得解脫盡解脫淨解脫者。天複問言。瞿昙。雲何能知一切衆生之所縛著得解脫盡解脫淨解脫耶。佛複告言。我盡觀見。有汝天當知今我之心。得善解脫。得解脫故。能知衆生之所縛著。得解脫盡解脫淨解脫。亦悉知之。天即贊言。善哉善哉。瞿昙。知縛著。乃至能知得淨解脫。天複以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一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顯照。遍于祇洹。晃然大明。卻坐一面。而問佛言。瞿昙。汝爲能度瀑駛流耶。爾時世尊答言。實爾。天言。瞿昙。如此駛流。深廣無際。傍無攀緣。中無安足。而能得度。甚爲奇特。佛言。實爾。天複問曰瞿昙。汝今雲何于此駛流。無可攀挽。無安足處。而能得度。佛答天曰。若我懈怠。必爲沈沒。若爲沈沒。必爲所漂。若我精進。必不沈沒。若不沈沒。不爲所漂。我于如是大洪流中。無可攀挽。無安足處。而能得度此大駛流。天即贊言。善哉善哉。比丘于此駛流。無所攀挽。而能得度。甚爲希有

  天複以偈贊言

  我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久舍于嫌怖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牟鋑及天女  四轉輪.髻發

  睡厭.極難盡  伊尼延.駛流

  無縛著解脫  而能得濟度

  (一八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來詣佛所。身光顯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世間常驚懼  衆生恒憂惱

  未得財封利  及已得之者

  于得不得中  能無喜懼心

  如斯之等事  唯願爲我說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若有智慧者  苦行攝諸根

  棄舍一切務  除如此等人

  更無出生死  若不舍諸務

  常處于生死  驚畏而怖迮

  憂愁等諸患  苦惱所纏逼

  若舍于一切  能除上諸患

  則離于生死  憂怖等諸惡

  天複以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一八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誰得色最勝  誰乘和合逝

  當于其處住  習學何事業

  是何等種類  而能供養天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持戒有智慧  善能修己者

  念禅不放逸  除去四熱惱

  正法意解脫  如此得上色

  美妙獲最勝  和合斯乘道

  應形彼處住  習學于善法

  若有如是人  名知供養天

  天複以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一八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卻坐一面。而說偈言

  羅吒國商估  財産極巨富

  各各相貪利  貪求無厭足

  爲財産鬥诤  愛欲結流漂

  如斯之等類  誰能舍欲愛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棄舍于衆緣  妻子及六畜

  一切所玩愛  除去欲貪癡

  舍欲而出家  此能斷欲結

  永舍于一切  漂沒及诤訟

  爾時天複以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  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  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一八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于往昔時。俱薩羅國。有五百乘車。而以爲伴。行到曠野險難之處。無有水草。有五百賊。尋逐其車。規欲摽掠。時有天神。住曠野中。知賊欲劫。而作是念。我今當往詣彼車所。我當問之。彼若能答。當爲救護。設有不通。我當放舍。思惟是已。尋即來到行客車前。身光遍照五百乘車。盡皆大明。即便以偈。問商估言

  誰于寤者名爲睡  誰于睡者名爲寤

  誰能解達如斯義  宜知是時應答我

  時商估中。有優婆塞。于叁寶所。深得淨信。歸佛法僧。于佛法僧。得了決定。無有狐疑。又于四谛。亦無疑心。已得見谛。獲于初果。晨朝早起。正身端坐。系念在前。高聲誦經。誦法句偈。及波羅緣。種種經偈。彼優婆塞。說偈答言

  我于寤者名爲睡  我于睡者名爲寤

  我知斯事悉明了  是故今者以偈答

  爾時天神以偈問言

  汝今雲何作是言  我于寤者名爲睡

  我于睡者名爲寤  雲何如此而答我

  優婆塞以偈答言

  斷除貪欲嗔恚癡  諸漏已盡阿羅漢

  彼稱爲寤我名睡  不知苦習及滅道

  我于彼睡名爲寤  天神汝今應當知

  天神複說偈問言

  善哉于寤名爲睡  汝能善解答我問

  久來不見法兄弟  今得相見大歡悅

  今爾衆伴爲汝故  一切安隱得歸還

  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八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乃往古昔。輸波羅城。有優婆塞。所居住處。諸優婆塞。鹹共集會。于其堂上。诃欲之過。欲現外形。如露白骨。又如肉段。衆鳥競逐。欲如糞毒。亦螫亦汙。又如火坑。亦如疥人。向火癢痛。愈增其疾。又如向風執炬逆走。若不放舍。必爲所燒。亦如夢幻。又如假借。亦如樹果。又如鉾戟。欲爲不淨。穢惡充滿。如食不消。哕臭可惡。雖複共集種種言說诃欲之過。然其還家。各自放逸。時優婆塞。所集堂神。而作是念。諸優婆塞。集會此堂。說欲過患。及其還家。嗜欲滋甚。不名清淨。不依法行。我今爲彼。作諸觸惱。令其覺寤。作是念已。時彼堂神。于優婆塞集會之時。即說偈言

  優婆塞集論  說欲是無常

  汝等還自爲  欲流所沈沒

  譬如深淤泥  老牛墜在中

  如今我觀察  優婆塞衆多

  多聞持禁戒  唯說一欲過

  言欲是無常  但空有是言

  實無棄欲心  貪著男女相

  貪著名非法  汝等宜舍棄

  于佛教法中  應如法修行

  爾時天神。說如是偈。諸優婆塞。聞是偈已。皆悉解悟。厭惡于欲。剃除須發。信家非家。出家學道。勤行精進。修戒定慧。悉皆獲得阿羅漢果。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八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須達多長者。有少因緣。從舍衛國。至王舍城。詣護彌長者家。見其家中。竟夜不睡。破薪然火。辦諸供具。安置高座。敷諸床榻。須達多長者。見是事已。作是思惟。今此長者。施設供具。爲欲結婚。歡樂宴會。爲欲屈彼頻婆娑羅王。及大臣乎。複更思念。若請國王。及以官屬。婚姻宴會。而此長者。不應躬身。而自棲棲。執于勞苦。然火作食。必有勝人。不審是誰。我今當問。思惟是已。即以所念。問于長者。時護彌長者。即答之曰。我亦不爲婚姻歡會。亦不屈請頻婆娑羅王。及大臣等。而爲此會。我于明日。將欲請佛及比丘僧。故設斯供。須達多長者。初聞佛名。身毛爲豎。驚喜問言。雲何名佛。護彌答言。釋種出家。剃除須發。成于無上正真之道。號曰爲佛。須達又問。雲何名僧。長者答曰。若刹利子。剃除須發。逐佛出家。婆羅門種。居士種。首陀羅種。如是之等。信家非家。隨佛出家。是名爲僧。我于今者。請佛及僧。須達多問言。今日如來。爲可見不。護彌答言。如來近在迦蘭陀林。爾今小待。佛當自來受我供養。時須達多。內心踴躍。思睹世尊。便小睡眠。眠已尋寤。天猶未曉。意謂平旦。即便早起。趣于城門。然彼城門。初夜後夜。二時常開。時須達多。既至門下。見城門開。謂天已曉。即出門外。欲詣佛所。先以念佛故有光明。來照其身。到城外已。見一天祠。即時繞祠。恭敬禮拜。還複黑闇。心自念言。天大黑闇。若人非人。或能害我。當還入城。時屍婆天神。放光照曜。乃至祇洹。悉皆大明。天神即語須達多言。汝可前進。不宜退還。爾時天神。即說偈言

  假使百匹馬  載滿衆珍寶

  並及百金人  以持用布施

  如是展轉施  遍滿閻浮提

  如是功德聚  以用爲一分

  不如有一人  發心向佛所

  舉足行一步  十六分中一

  假使雪山中  所有大力象

  其數足滿百  金寶莊挍身

  其體甚姝大  其行極迅疾

  暴逸倍有力  滿載諸雜寶

  以此用布施  不如向佛所

  一步之功德  十六分中一

  假使劍摩耆  所出之寶女

  顔容甚端嚴  其數足滿百

  璎珞以嚴身  真金爲首飾

  頭著寶珠璎  以此用布施

  所得之功德  不如向佛所

  舉足行一步  十…

《別譯雜阿含經九》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