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增壹阿含經》

「阿含部」經文125卷02頁碼:P0549
東晉 瞿昙僧伽提婆譯

  《增壹阿含經》四十五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不善品第四十八入前品中

  (四)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衆多比丘集普會講堂。各生此念。今如來甚奇。甚特。過去取般涅槃者。亦複知彼姓名.種族.持戒.翼從。皆悉分明。叁昧。智慧.解脫.解脫見慧。身壽有長短。皆悉知之。雲何。諸賢。爲是如來分別法處。極爲清淨。知彼諸佛姓字所出之處乎。爲是諸天來至佛所而告此耶

  爾時。世尊以天耳徹聞衆多比丘各興此論。便往至諸比丘所。在中央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集此爲何等論。欲說何法

  諸比丘白佛言。我等集此。論正法之要。諸人各興此論議。如來甚奇。甚特。乃能知過去諸佛世尊名字姓號。智慧多少。靡不貫博。甚可奇雅。雲何。諸賢。爲是如來分別法界。極爲清淨。知彼諸佛姓字所出之處乎。爲是諸天來至佛所而告此耶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欲得聞過去諸佛神智之力乎。姓字名號.壽命長短耶

  諸比丘對曰。今正是時。唯願世尊敷演其義

  佛告諸比丘。汝等善思念之。吾當與汝廣演其義。爾時。衆多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比丘當知。過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號毗婆屍如來.至真.等正覺。複次。叁十一劫有佛出世。名式诘如來.至真.等正覺。複于彼叁十一劫內有佛。名毗舍羅婆如來出世。于此賢劫中有佛出世。名拘屢孫如來。複于賢劫中有佛出世。名拘那含牟尼如來.至真.等正覺。複于賢劫中有佛出世。名曰迦葉。複于賢劫中。我出現世。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九十一劫中  有佛毗婆屍

  叁十一劫中  式诘如來出

  複于彼劫中  毗舍如來現

  今日賢劫中  四佛複出世

  拘孫那迦葉  如日照世間

  欲知名字者  其號悉如是

  毗婆屍如來者出刹利種。式诘如來亦出刹利種。毗舍羅婆如來亦出刹利種。拘屢孫如來出婆羅門種。拘那含牟尼如來出婆羅門種。迦葉如來出婆羅門種。如我今出刹利種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前佛有現者  皆出刹利種

  拘孫至迦葉  出于婆羅門

  最尊無能及  我今天人師

  諸根而淡泊  出于刹利姓

  毗婆屍如來姓瞿昙。式诘如來亦出瞿昙。比舍羅婆亦出瞿昙。迦葉如來出迦葉姓。拘樓孫.拘那含牟尼亦出迦葉姓。同上而無異。我今如來姓瞿昙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如初諸叁佛  出于瞿昙種

  後叁至迦葉  出于迦葉姓

  如我今現在  天人所奉敬

  諸根而淡泊  出于瞿昙姓

  比丘當知。毗婆屍如來姓拘鄰若。式诘如來亦出拘鄰若。毗舍羅婆如來亦出拘鄰若。拘屢孫如來出婆羅墮。拘那含牟尼如來亦出婆羅墮。迦葉如來亦出婆羅墮。如我今如來.至真.等正覺出于拘鄰若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如初諸叁佛  出于拘鄰若

  後叁至迦葉  出于婆羅墮

  如我今現在  天人所奉敬

  諸根而淡泊  出于拘鄰若

  毗婆屍如來坐波羅利華樹下而成佛道。式诘如來坐分陀利樹下而成佛道。毗舍羅婆如來坐波羅樹下而成佛道。拘屢孫如來坐屍利沙樹下而成佛道。拘那含牟尼如來坐優頭跋羅樹下而成佛道。迦葉如來坐尼拘留樹下而成道果。如我今日如來坐吉祥樹下而成佛道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初一成佛道  波羅利樹下

  式坐分陀利  毗舍坐波羅

  拘孫坐屍利  拘那跋羅下

  迦葉拘留樹  吉祥我成道

  七佛天中天  照明于世間

  因緣坐諸樹  各成其道果

  毗婆屍如來弟子有十六萬八千之衆。式诘如來弟子之衆有十六萬。毗舍羅婆如來弟子之衆十萬。拘屢孫如來弟子之衆有八萬人。拘那含牟尼如來弟子之衆有七萬人。迦葉如來弟子之衆有六萬衆。如我今日弟子之衆。有千二百五十人。皆是阿羅漢。諸漏永盡。無複諸縛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百千六萬八  毗婆屍弟子

  百千及六萬  式诘弟子衆

  百千比丘衆  毗舍婆弟子

  拘孫八萬衆  拘那含七萬

  迦葉六萬衆  皆是阿羅漢

  我今釋迦文  千二百五十

  皆是真人行  布現于法教

  遺法余弟子  其數不可計

  毗婆屍如來侍者。名曰大導師。式诘如來侍者。名曰善覺。毗舍羅婆如來侍者。名曰勝衆。拘屢孫如來侍者。名曰吉祥。拘那含牟尼如來侍者。名曰毗羅先。迦葉如來侍者。名曰導師。我今侍者。名曰阿難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大道及善覺  勝衆與吉祥

  毗羅先導師  阿難第七侍

  此人供養聖  無有不得時

  諷誦又受持  不失其義理

  毗婆屍如來壽八萬四千歲。式诘如來壽七萬歲。毗舍羅婆如來壽六萬歲。拘屢孫如來壽五萬歲。拘那含如來壽四萬歲。迦葉如來壽二萬歲。如我今日壽極減少。極壽不過百歲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初佛八萬四  次佛七萬歲

  毗舍婆六萬  拘留壽五萬

  一萬二萬年  是拘那含壽

  迦葉壽二萬  唯我壽百年

  如是。諸比丘。如來觀知諸佛姓名號字。皆悉分明。種類出處靡不貫練。持戒.智慧.禅定.解脫皆悉了知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如來亦說。過去恒沙諸佛取滅度者。如來亦知。當來恒沙諸佛方當來者。如來亦知。如來何故不記爾許佛所造。今但說七佛本末

  佛告阿難。皆有因緣本末故。如來說七佛之本末。過去恒沙諸佛。亦說七佛本末。將來彌勒出現世時。亦當記七佛之本末。若師子應如來出時。亦當記七佛之本末。若承柔順佛出世時。亦當記七佛之本末。若光焰佛出現世時。亦當記七佛之名號。若無垢佛出現世時。亦當記迦葉之本末。若寶光佛出現世時。亦當記釋迦文之本末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師子柔順光  無垢及寶光

  彌勒之次第  皆當成佛道

  彌勒記式佛  師子記毗舍

  柔順記拘孫  光焰記牟尼

  無垢記迦葉  皆說曩所緣

  寶光成叁佛  亦當記我號

  過去諸叁佛  及以將來者

  皆當記七佛  曩所之本末

  由此因緣故。如來記七佛名號耳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此經名何等。當雲何奉行

  佛告阿難。此經名曰記佛名號。當念奉行

  爾時。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

  是時。師子長者往至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師子長者白舍利弗言。唯願尊者當受我請

  是時。舍利弗默然受請。是時。長者見尊者默然受請。便從坐起。禮足而退。複至大目幹連.離越.大迦葉.阿那律.迦旃延.滿願子.優婆離.須菩提.羅雲.均頭沙彌.如此上首者請五百人。是時。師子長者即還。辦具種種極妙飲食。敷好座具。又白。時到。諸真人羅漢靡所不監。今食具已辦。唯願屈顧。臨覆下舍

  爾時。諸大聲聞各著叁衣。持缽入城至長者家。時。長者見諸最尊坐已定。手自斟酌。行種種飲食。見諸聖衆食已訖。行清淨水。人施一白[疊*毛]。前受咒願

  是時。尊者舍利弗與長者說極妙之法。便從坐起而去。還詣靜室

  爾時。羅雲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曰。汝今爲從何來

  羅雲報雲。師子長者今日來見請

  佛告之曰。雲何。羅雲。飲食爲妙。爲不妙。爲細耶。爲粗耶

  羅雲報曰。飲食極妙。又且豐多。今此白[疊*毛]。從彼得之

  佛告羅雲。衆僧斯有幾人。上坐是誰

  羅雲白佛言。和上舍利弗最爲上首。及諸神德弟子有五百人

  佛告羅雲。雲何。羅雲。彼長者獲福爲多乎

  羅雲白佛言。唯然。世尊。彼長者得福之報不可稱計。施一羅漢其福難限。何況大神妙天人所敬奉。今五百人均是真人。其福有何可量

  佛告羅雲。今施五百羅漢之功德。若從衆中僧次。請一沙門。請已。供養。計此衆中差人之福。及與五百羅漢之福。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可以譬喻爲比。所以然者。衆中所差。其福難限。獲甘露滅盡之處。羅雲當知。猶如有人自誓說曰。吾要當飲此江河諸水。彼人爲堪任不乎

  羅雲白佛言。不也。世尊。所以然者。此閻浮地極爲廣大。此閻浮地有四大河。一者恒伽。二者新頭。叁者私陀。四者博叉。一一河者。從有五百。然此人終不能飲水使盡。但勞其功。事終不成也

  彼人複作是說。我自有方便因緣。可得飲諸水使盡。雲何有因緣得飲諸水。爾時。彼人便作是念。我當飲海水。所以然者。一切諸流。皆歸投乎海。雲何。羅雲。彼人能得飲諸水乎

  羅雲白佛言。如此方便可得飲水使盡。所以然者。一切諸流皆歸乎海。由此因緣故。彼人得飲水盡

  佛告之曰。如是。羅雲。一切私施猶如彼流。或獲福。或不獲福。衆僧者如彼大海。所以然者。流河決水以入于海。便滅本名。但有大海之名耳。羅雲。此亦如是。今此十人皆從衆中出。非衆不成。雲何爲十。所謂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辟支佛.佛。是謂十人皆由衆中。非獨自立。羅雲。當以此方便。知其衆中差者。其福不可限量。是故。羅雲。善男子.善女人欲求其福不可稱計。當供養聖衆。羅雲當知。猶如有人以酥投水凝。不得廣普。若以油投水。則遍滿其上。是故。羅雲。當念供養聖衆比丘僧。如是。羅雲。當作是學

  爾時。師子長者聞如來歎說施衆之福。不歎說余福。爾時。長者以余時。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師子長者白世尊言。適聞如來而歎說施衆之福。不歎別請人之福。自今已後常當供養聖衆

  佛告之曰。我不作爾說。當供養聖衆。不供養余人。今施畜生猶獲其福。何況余人。但我所說者福有多少。所以然者。如來聖衆可敬.可貴。是世間無上福田。今此衆中有四向.四得及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叁乘之道者。當從衆中求之。所以然者。叁乘之道皆出乎衆。長者。我觀此因緣義。故而說此語耳。亦不教人應施聖衆。不應施余人

  爾時。長者白世尊言。如是。如尊教敕。自今已後。若作福業。盡當供養聖衆。不選擇人施

  爾時。世尊與彼長者說微妙之法。令發歡悅之心。長者聞法已。即從座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爾時。師子…

《增壹阿含經四十五》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