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集要頌經》

「本緣部」經文213卷04頁碼:P0777
宋 天息災譯

  《法集要頌經》二

  尊者法救集 /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啰國密林寺叁藏明教大師賜紫沙門臣天息災奉 诏譯

  法集要頌經正道品第十二

  正道四聖谛  智能所觀察

  破壞愛輪回  如風吹塵散

  能見聖谛者  寂靜應觀察

  滅除煩惱見  如雨灑微塵

  八正最上道  四谛爲法迹

  是道名無爲  智燈照愚暗

  道爲八真妙  聖谛四句上

  無欲法之最  明眼善觀察

  智爲出世長  快樂證無爲

  知受正教者  永盡生老死 

  一切行無常  如慧所觀察

  若能覺此苦  行道淨其迹

  一切諸行苦  如慧之所見

  若能覺此苦  行道淨其迹

  一切諸行空  如慧之所見

  若能覺此苦  行道淨其迹

  一切法無我  如慧之所見

  若能覺此苦  行道淨其迹

  吾已說道迹  愛箭而爲射

  宜以自勖勵  谛受如來言

  吾已說道迹  拔愛堅固刺

  宜以自勖勵  谛受如來言

  此道無別法  見谛之所淨

  趣向滅衆苦  能壞魔羅軍

  此道無有余  見谛能證果

  趣向滅衆苦  能破魔羅軍

  是道更無過  一趣如淵流

  如能仁入定  在衆頻演道

  一入見生死  得道爲佑助

  此道度當度  截流至彼岸

  究竟道清淨  已盡生死源

  辯才無邊界  明見宣說道

  可趣服甘露  前未聞法輪

  轉爲哀衆生  禮拜奉事者

  化之度叁有  叁念可念善

  叁念當離惡  從念而有行

  滅之爲正斷  叁觀爲轉念

  逮獲無上道  得叁除叁窟

  無量修念待  能除叁有垢

  攝定用縛意  智能禅定力

  已定攝外亂  世間生滅法

  一一彼無邊  覺道獲解脫

  快樂無窮盡  積善得善行

  贊歎得名譽  逮賢聖八品

  修道甘露果 

  法集要頌經利養品第十叁

  芭蕉以實死  竹蘆實亦然

  駏驉坐妊終  人爲貪利喪

  如是貪無利  當知從癡生

  愚爲此害賢  首落分于地

  貪利不善性  苾刍勿羨之

  住處多愛戀  希望他供養

  在家及出家  族姓諸愚迷

  貪利興嫉心  我爲降伏彼

  愚爲愚計想  欲慢日夜增

  異哉得利養  圓寂趣不同

  能論知足者  苾刍真佛子

  不貪著名譽  喜悅是智人

  不愛著一切  不谄于他人

  不依他活命  當自守法行

  自利尚無貪  豈貴他名譽

  百味如膏車  支形得行道 

  苾刍貪利養  不得叁摩地

  知足常寂靜  止觀可成就

  苾刍遠利譽  常足不貪求

  但叁衣飲食  真活命快樂

  苾刍不舍利  如毒蛇同室

  坐臥睡寐畏  皆由貪活命

  苾刍不舍利  下劣中劣喜

  一法應觀察  少智難得脫

  謹慎常依戒  無貪智者贊

  淨行正根力  應當自思惟

  具足得叁明  解脫獲無漏

  寡智鮮識人  無所憶念知

  其于諸飲食  依于他人得

  而有惡法生  由利養憎嫉

  自利多結怨  徒服叁法衣

  但望美飲食  不奉諸佛教

  當知是過失  利養爲大怖

  少智不審慮  苾刍應釋心

  苾刍說出家  叁業應調伏

  不邪命自活  心善常思惟

  微細病難忍  利養最難離

  供養心不動  天龍致禮拜 

  法集要頌經怨家品第十四

  不怨而興怨  不謗而造業

  愚迷受輪回  今世及後世

  先自作漏業  然後害他人

  彼此相興害  如鳥墮羅網 

  破他還自破  冤家遇冤家

  毀他還自毀  瞋他還自瞋

  斯何沙門行  不知正法本

  壽既獲短促  舍冤複結冤

  衆相共毀謗  各發恚怒聲

  歡心平等忍  此忍最無比

  斷骨而命終  牛馬死財失

  國界則喪亂  聚集還複得

  汝等不興惡  此法得離怨

  他怨能忍受  說之名爲智

  若知此說勝  愚迷求快樂

  現在無怨意  未來亦無恨

  不可怨以怨  終已得快樂

  行忍怨自息  此名如來法

  若人致毀罵  彼勝我不勝

  快樂從意者  怨終得休息

  若人親善友  共遊于世間

  不積有冤余  專念同其意

  設不得善友  獨遊無伴侶

  應觀諸國土  獨善不造惡

  學無同伴侶  又不得親友

  甯獨守善行  不與愚人偕

  樂戒學法行  奚用伴侶爲

  如龍好深淵  如象樂曠野 

  法集要頌經憶念品第十五

  入息出息念  具滿谛思惟

  常依次第行  按如佛所說

  是則照世間  如雲開月現

  起止覺思惟  坐臥不廢忘 

  苾刍立是念  現利未來勝

  始得終最勝  逝不睹生死

  若見身所住  六觸以爲最

  苾刍常一心  便自知圓寂

  以有是諸念  自身恒逮行

  若其不如是  終不得意行

  是隨本行者  如是度愛勞

  若能寤意念  一心定歡喜

  若能寤意念  解脫一心樂

  應時等法行  得度生死地

  苾刍寤意念  當令念相應

  生死煩惱斷  獲得圓寂果

  常當聽妙法  自覺寤其意

  能覺之爲賢  終始無怖畏

  以覺意得應  晝夜慕習學

  解脫甘露要  決定得無漏 

  若人得善利  而來自歸佛

  是故當晝夜  一心常念佛

  若人得善利  而來自歸法

  是故當晝夜  一心常念法

  若人得善利  而來自歸僧

  是故當晝夜  一心常念僧

  善知自覺者  是瞿昙聲聞

  應當于晝夜  一心恒念佛

  善知自覺者  是瞿昙聲聞

  應當于晝夜  一心恒念法

  善知自覺者  是瞿昙聲聞

  應當于晝夜  一心恒念僧

  善知自覺者  是能仁弟子

  應當于晝夜  一心恒念戒

  善知自覺者  是能仁弟子

  應當于晝夜  一心恒念施

  善知自覺者  是能仁弟子

  應當于晝夜  一心恒念天

  善知自覺者  是能仁弟子

  應當于晝夜  一心恒念身

  善知自覺者  是能仁弟子

  應當于晝夜  一心念靜慮

  善知自覺者  是能仁弟子

  應當于晝夜  一心念不殺

  善知自覺者  是能仁弟子

  應當于晝夜  一心念不盜

  善知自覺者  是能仁弟子

  應當于晝夜  一心常念空

  善知自覺者  是能仁弟子

  應當于晝夜  一心念無相

  善知自覺者  是能仁弟子

  應當于晝夜  一心念無願

  善知自覺者  是能仁弟子

  應當于晝夜  一心念出世

  善知自覺者  是能仁弟子

  應當于晝夜  一心念意樂

  善知自覺者  是能仁弟子

  應當于晝夜  一心念圓寂 

  法集要頌經清淨品第十六

  當念自覺悟  作時勿虛妄

  行要修亦安  所造時真實

  人當求方便  自致獲財寶

  彼自觀亦然  意願即果之

  坐臥求方便  發起于精進

  如工煉真金  除其塵垢冥

  不爲暗所蔽  永離老死患 

  不羞而反羞  反羞而不羞

  不畏而現畏  畏現而不畏

  生爲人邪見  死定入地獄

  人先爲放逸  後止而不犯

  是光照世間  如月現雲消

  人先爲放逸  後止而不犯

  以善而滅之  是光照世間

  若人爲罪惡  修善而能除

  世間由樂著  而空念其義

  少年而出家  求佛深妙法

  是光照世間  如月晃雲散

  現世不施害  死而無憂戚

  彼見道無畏  離苦獲安隱

  現世不施害  死而無憂戚

  彼見道無畏  眷屬中最勝

  除斷濁黑業  惟修白淨行

  度愛得清淨  棄舍穢惡行

  持戒常清淨  清淨晡沙他

  叁業恒清淨  清淨名出家

  愛欲意爲田  淫怒癡爲種

  故施度世者  得福無有量

  猶如穢惡田  瞋恚滋蔓生

  是故當離恚  施報無有量

  猶如穢惡田  愚癡滋蔓生

  是故當離愚  獲報無有量

  猶如穢惡田  憍慢滋蔓生

  是故當離慢  獲報無有量

  猶如穢惡田  悭吝滋蔓生

  是故當離悭  獲報無有量

  猶如穢惡田  愛樂滋蔓生

  是故當離愛  獲報無有量

  六識王爲主  愛染爲眷屬

  無染則離愛  染著是愚癡

  骨幹以爲城  肉血而塗飾

  門根盡開張  結賊得縱逸

  有緣則增苦  觀彼二因緣

  滅之由賢衆  不從外愚除 

  法集要頌經水喻品第十七

  淨心常憶念  無所有貪愛

  已度愚癡淵  如鵝守枯池

  彼心既棄舍  翺翔升虛空

  修行出世間  能破魔羅衆

  少不修梵行  至老不積財

  愚癡樂睡眠  由己不修善

  少不修梵行  至老不積財

  鴛鴦守空池  守故有何益

  莫輕小惡罪  以爲無殃報

  水滴雖極微  漸盈于大器

  惡業漸漸增  纖毫成廣大

  莫輕小善業  以爲無福報

  水滴雖極微  漸盈于大器

  善業漸漸增  纖毫成廣大

  猶如人渡河  縳筏而牢固

  彼謂度不度  聰睿乃謂度 

  佛世尊已度  梵志度當度

  苾刍入淵池  聲聞縛牢固

  是泉而何用  水恒而停滿

  拔愛根本除  複欲何所望 

  水工調舟船  弓師能調角

  巧匠樂調木  智者能調身

  猶如深淨泉  表裏甚清徹

  聞法得清淨  智者生歡喜

  猶如深淨泉  表裏甚清徹

  智者聞妙法  歡喜無窮盡

  忍心如大地  不動如虛空

  聞法喻金剛  獲味免輪回 

  法集要頌經華喻品第十八

  何人能擇地  舍地獄取天

  惟說善法句  如采善妙華

  學人能擇地  舍地獄取天

  善說妙法句  能采衆妙華 

  截林勿截樹  因林生怖畏

  截林而滅已  苾刍得圓寂

  截林不斷根  因林生怖畏

  未斷分毫間  令意生纏縛 

  截林勿斷根  因林生怖畏

  心纏最難離  如犢戀愛母

  當自斷愛戀  猶如枯蓮池

  息迹受正教  佛說圓寂樂 

  猶如可意華  色好而無香

  巧言華如是  無果不獲報

  猶如可意華  色好而香潔

  巧言善如是  必獲其好報 

  猶如蜂采華  不壞色與香

  但取味飛去  苾刍入聚然

  不違他好惡  勿觀作不作

  但自觀身行  若正若不正

  如田糞穢溝  而近于大道

  其中生蓮華  香潔甚可悅

  有生必有終  凡夫樂處邊

  慧人愛出離  真是佛聲聞

  多集衆妙華  結鬘爲步搖

  有情積善根  後世轉殊勝

  如末哩妙華  末拘羅清淨

  貪欲瞋若除  苾刍淨香潔

  如人采妙華  專意不散亂

  因眠遇水漂  俄被死王降

  如人采妙華  專意不散亂

  欲意無厭足  常爲窮所困

  如人采妙華  專意不散亂

  未獲真財寶  長爲窮所困

  若不見死王  慧照如淨華

  苾刍到彼岸  如蛇脫故皮

  貪瞋癡若斷  如棄毒華根

  苾刍到彼岸  如蛇脫故皮

  貪根若除斷  如華水上浮

  苾刍到彼岸  如蛇脫故皮

  恚根若除斷  如華水上浮

  苾刍到彼岸  如蛇脫故皮

  癡根若除斷  如華水上浮

  苾刍到彼…

《法集要頌經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