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毗昙心論》四 ▪第2页
宋天竺叁藏僧伽跋摩等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緣自品相應使非緣使。何以故。境界解脫故。此使境界解脫。以無漏法解脫一切煩惱。上地諸法解脫下地煩惱故。問一一使幾使使。答
彼使身見者 見苦所斷種
見集一切遍 見苦余亦然
彼使身見者見苦所斷種。見集一切遍者。謂身見爲見。苦斷。一切使所使。以自種故。及見集斷一切遍所使。廣境界故。問見苦斷余使雲何。答見苦余亦然。如說身見。當知見苦斷余使亦如是
如苦集亦爾 滅道有漏緣
盡使于自種 修道斷亦然
如苦集亦爾者。如說見苦斷。見集斷亦如是。滅道有漏緣盡使于自種修道斷亦然者。如是見滅見道。修道斷亦如是。差別者。見滅見道斷使自種有漏緣。使盡使自種及一切遍使使。亦無漏緣相應使使。問已知使諸使使所。使諸使使。誰爲緣使使。非相應使使。乃至誰非緣使使。亦非相應使使。答
見苦使自品 緣使及相應
見相應無明 緣使余亦然
彼身見身見相應無明二種使使緣及相應。余見苦斷使及見集斷一切遍緣使非相應使。不同品故。余使亦非緣使亦非相應使。身見相應非使。法身見及相應無明相應使亦緣使。余見苦斷使及見集斷一切遍使緣使非相應使。余使亦非相應亦非緣。如身見如是。邊見見苦斷邪見見取戒取疑貪恚慢亦如是。見苦斷無明于見苦斷無明及見集斷一切遍緣使非相應。余見苦斷使亦緣亦相應使。余亦非緣亦非相應使。如見苦斷見集斷亦如是。見滅見道斷有漏緣及修道斷亦如是。差別者。若使相應可得。即彼使相應使及緣使
若滅境界見 彼俱生無明
諸一切遍使 有漏緣相違
若滅境界見彼俱生無明者。見滅斷邪見彼相應無明相應使。彼無明邪見相應使。彼相應法二俱相應使。問余使複雲何。答諸一切遍使有漏緣相違。若一切遍及見滅斷種有漏緣使緣使。余非相應使亦非緣使。以是義故當知余無漏緣使亦如是。不共無明差別者。彼無相應使使
彼使與微入 隨入亦隨逐
是從叁事起 當知不斷等
彼使與微入隨入亦隨逐者。彼使者作也。微入者性也。隨入者相應也。隨逐者得也。複次使者如乳嬰兒。微入者微細行也。隨入者如麻中油。隨逐者如空行影水行隨。問雲何起彼使。答是從叁事起當知不斷等。叁事故起貪使。因力境界力方便力。彼貪欲使不斷不知是因力。貪欲纏所緣是境界力。彼不正思惟是方便力。此說煩惱具足因緣不必要具叁事。若必具叁事起者不應退。當知一切使亦如是。問諸使爲不善爲無記耶。答
身見受邊見 彼相應無明
欲界中無記 色無色一切
身見受邊見彼相應無明欲界中無記者。欲界身見邊見及相應無明是無記。何以故。于施戒修不相違故。若計我者行施令我後世得樂。亦持戒令我生天。亦修道令我得解脫。斷滅見者順解脫。複次此見于自事中愚故起。不爲逼迫他起。彼計我者眼見色言。我見非眼見。不以我見色逼迫他。是故非不善。余欲界煩惱是不善。色無色一切者。色界無色界使一切無記。正受壞故。無苦受性故。不善者苦受報。彼色無色界無。非色無色界有欲界報。果報斷地故。問何使何處轉。答
貪欲嗔恚慢 過去或緣起
未來說一切 余二世盡縛
貪欲嗔恚慢過去或緣起者。過去貪恚慢是自相煩惱故。不能于一切有漏法起。貪者不能不見不聞不思惟境界起。由方便故熾然。或時有人于眼起愛非余身分。恚慢亦如是。未來說一切者。未來貪恚慢緣縛叁世。一切有漏法以叁世緣故。余二世盡縛者。見疑無明是余。彼共相起故。若過去未來縛叁世有漏法。現在使不定故不說。若有者若自相煩惱現在前。即彼現在未來縛過去。若于彼起已滅不斷。問非爲過去使斷。即彼未來斷耶。何故說過去起已滅不斷耶。答不以等種故說。有時增上中種先起。彼若過去斷即彼未來斷。于彼事中未來軟煩惱縛。是故無過。若共相煩惱現在前縛叁世一切有漏法。此則總說。若五識身煩惱過去縛過去。現在縛現在。未來若生法縛未來。若不生法縛叁世事。若意地者過去未來現在盡縛叁世事。問雲何縛。答若眼識身煩惱縛所縛緣色。彼相應法相應縛。彼相應法意入及法入。如是乃至身識身煩惱縛所緣觸。彼相應法相應縛。若意地煩惱縛所緣十二入。彼相應法相應縛。彼相應法意入及法入。彼婆蹉部說。人成結成事成。阿毗昙者說。人不成結成事成。譬喻者說。結成人不成事不成。境界不定有欲無欲故。有時于彼起欲起恚起慢起嫉起厭起悲起舍。已說使世建立。次第今當說
煩惱次第起 自地于自地
上地亦生下 當知隨次生
煩惱次第起自地于自地者。自地一切使于自地一切。煩惱次第轉一一次第生一切。上地亦生下當知隨次生者。上地煩惱次第生下地煩惱。彼染汙心命終起下地中陰生陰。彼非想非非想地次第生八地。乃至梵世次第生欲界。問此諸煩惱世尊說扼流取受漏縛。彼雲何。答
有扼漂流取 泄漏與結縛
以是義故說 扼流取漏縛
苦所扼故說扼。故彼四種。欲扼有扼見扼無明扼。問何故五見說見扼。一無明立一扼耶。答等擔故。問何故色無色界結除見無明。余立一有扼耶。答等正定地故。及隱沒無記故。漂衆生故說流。彼亦四種。如扼說。取有故說取。極執故。彼亦四種。欲取見取戒取說我取。問何故無明說扼流。而不說取耶。答非捷疾行故。執受義是取義。捷疾行。彼無明非捷疾行。以愚故不說取。問何故四見說見取。一取說戒取耶。答等擔故。謂彼能熾然業及違道故。內外可得故。外道不食等苦作道想。內道糞掃衣等作道想。問何故色無色界結說我取。非欲界耶。答內處起故。色無色界結內向起自己緣故。欲界結外向起故。是故說欲取。一切入處漏故。心漏連注故說漏。彼叁種。欲漏有漏無明漏。問何故說見流見扼。不說見漏耶。答住義是漏義。此見捷疾于住不順。是故余不捷疾。煩惱雜已說。漏漂義是流義。見于漂順。是故建立流苦。系義是縛義。問扼流取漏縛有何性。答
數有二十九 亦說二十八
叁十六十五 欲等扼流性
彼欲扼性二十九。貪五恚五慢五疑四十纏。纏此品後當說。有扼二十八。愛十慢十疑八。見扼叁十六。五見界行種分別叁十六。無明扼界種分別有十五。流亦如是
謂前叁十四 次種說叁十
第叁者說六 第四叁十八
欲取性叁十四。貪五恚五慢五無明五疑四十纏。見取叁十。除戒取。戒取性六。戒取界種分別有六。說我取性叁十八。愛十慢十無明十疑八。色無色界有二纏。睡及掉纏。非界種分別。前已說故。此中不說
說彼欲漏性 當知四十一
有漏五十二 無明漏十五
欲漏性四十一。貪五恚五慢五疑四見十二十纏。有漏性五十二。愛十慢十疑八見二十四。無明漏性十五。此百八煩惱。扼義故說扼漂義故說流。取義故說取。爲漏義故說漏。問諸煩惱種雲何起。答
無知故猶預 猶預故邪見
因此邪見故 轉生諸身見
初以無知故苦不欲。乃至道不欲是名無明。無明故猶預。苦非苦耶。乃至道非道耶。是無明轉生疑。疑故求決定。若得正方便生正決定。則有苦集滅道。若邪方便生邪決定。則無苦集滅道。是疑轉生邪見。若此非苦者則是我。是邪見轉生身見
從是起邊見 戒取戒想取
于彼決定已 次第生見取
彼于我見變壞便見斷。若見相似相續便見常。是身見轉生邊見。若見一邊淨。是邊見轉生戒取。若淨者是爲第一。是戒取轉生見取
自見則生欲 他見則起恚
自見舉名慢 從使轉生纏
彼自見生染。他見起恚。自見舉慢。是從見起貪恚慢從使生上煩惱纏。問何者是。答
無慚與無愧 睡悔悭嫉掉
眠忿及與覆 是上煩惱纏
十纏。所謂無慚無愧睡悔悭嫉掉眠忿覆。此相行品已說。謂此是使依(依者梵音膩山地膩山地義言津液謂纏是使之津液如蘇蜜瓶津液流出也)。問何纏何使依。答
無愧睡與眠 此叁無明依
掉悭及無慚 是從貪欲生
無愧睡與眠此叁無明依者。無愧睡眠當知無明依。問若彼纏是無明依者。以無明相應耶。答若無明依即無明相應。或無明相應非無明依者。余七纏是。掉悭及無慚是從貪欲生者。掉悭無慚纏是貪欲依。問若纏是貪欲依。即彼相應耶。答作四句依不相應者。悭纏是。相應不依者。無愧睡眠是。亦依亦相應者。掉及無慚是。非依非相應者除上說
覆纏二使依 悔則因猶豫
忿嫉嗔恚依 明智之所說
覆纏二使依者。或說覆纏是愛依。以愛力故覆藏。有說。是無明依。以無知力故覆藏。悔則因猶豫者。悔纏是疑依忿嫉嗔恚依。明智之所說者。忿纏嫉纏是嗔恚依。問此煩惱垢有六。何依。答(急縛是纏義輕系是垢義是十纏六垢差別義也)
所謂煩惱垢 害恨嗔恚依
诳高依貪欲 是義應當知
所謂煩惱垢害恨嗔恚依者。害及恨是嗔恚依。诳高依貪欲是義應當知者。诳高垢是貪欲依
所謂五邪見 谄依由是生
說依見取果 是惱應當知
所謂五邪見谄依由是生者。五見起谄依。健疾故。說依見取果是惱應當知者。惱垢是見取依。問何纏與何煩惱相應。答
一切煩惱俱 說睡及與掉
無慚不善俱 無愧亦複然
一切煩惱俱說睡及與掉者。此二纏一切煩惱相應。一切穢汙心不寂靜故當知掉。煩惱現在前心無所堪。故當知睡。雖掉掉不相應及睡睡不相應。自性故以少故不說。當知使即煩惱。彼纏一切煩惱俱故。五種六識身叁界不善及無記。無慚不善俱無愧亦複然者。此二纏一切不善使相應。一切不善心現在前。壞恭敬不畏罪。是故彼纏說五種六識身。不善故欲界系
悔在于意苦 修道之所斷
眠唯在欲意 余各自建立
悔在于意苦者。悔在意地。捷疾故。以愁戚起故。憂相應故。苦受所攝故在欲界。問此何斷。答修道之所斷。善行惡行中生故修道斷。眠唯在欲意者。眠在欲界意地。眠時一切煩惱共行。是故欲界一切煩惱相應。余各自建立者。余纏上煩惱各自建立。所謂忿覆悭嫉不與余使相應。除無明當知悔亦自建立。余煩惱行非性故。問何故悭嫉立九結中。非余耶。答
所謂悭與…
《雜阿毗昙心論四》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